VIDEO ★美國、英國、日本亞馬遜暢銷書
★三省堂國語辭典編集委員大加讚賞
專為用言語難以描寫的角色情感而編寫
小說家、編劇、劇作家、漫畫家、導演、表演者……所有創作者都適用
古今中外,不管是哪一部名作都有個共通點,那就是高超優異的「人物情感」描寫。
愛戀、憎恨、孤獨、盼想……若要能生動地描寫情節,讓在情感漩渦中的人物登場後令讀者印象深刻,寫作者不可或缺的能力便是:栩栩如生地描寫該角色的心理狀態。
然而,單單用理性思考,恐怕不管怎麼寫都只會賦予角色相同的反應,無法有所進展,不僅文字讀來毫無戲劇張力,過多的文字描述反倒使情感失真,或者情節鋪陳只仰賴對話,使得故事看起來索然無味……到底該如何能夠恰如其分、自然地原原本本呈現自己所創造出來的角色呢?
本書將人類情感的喜怒哀樂分成75個詞條呈現,集結各種情緒會產生的行動、反應、心理模式,不僅可以幫助讀者在描寫登場人物的性格上能恰如其分,還能創造出使故事情節更有張力、且深具魅力的角色。
本書特點
★本書被列為全美各大學推薦參考用書
★針對某項情緒,人眼看得見的「外部跡象」、身體內在感覺的「生理內部感受」、表現精神狀態的「心理反應」,以及該情感的強烈表現、長時間影響下的徵狀,還有潛藏在自身週遭的、無自覺時的徵兆……等等。
★收錄超過4000個左右的「同義語」。
★本書作者原本為了美國小說家與想成為小說家的人創立了「寫作者互助網」(Writers Helping Writers),由於其實用性深獲使用者好評,在眾所期待下終於集結出書,得到美國亞馬遜平均4.7顆星(1295人寫書評)、「Goodreads」書評網站平均4.5顆星(3226票)的多數讀者高度好評。
★本書不僅對小說家,編劇、劇作家、漫畫家、以及導演與演員適用……不只為了寫故事而執筆的人而生,本書也可為創造角色、扮演角色的「表演工作者」等各種創作者,提供協助。
作者簡介:
安琪拉‧艾克曼(Angela Ackerman)&貝嘉‧帕莉西(Becca Puglisi) 兩位皆是暢銷作家兼寫作指導,也是享譽國際的講者,兩人的著作已譯為5種語言、收入全美各大學圖書館,也是世界各地小說作家、編劇、編輯、心理學家的必備參考書籍。安琪拉‧艾克曼&貝嘉‧帕莉西共同創立兩個網站,其一是廣受歡迎的「寫作者互助網」(Writers Helping Writers),供作家磨練技巧;其二是概念創新的「寫作者小站」線上圖書館(One Stop for Writers),幫助作家增強說故事的能力。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人 洛心/作家 楊富閔/小說家 摸摸/〈低調腐女求生記〉站主 ami亞海/BL作家 ChiAki/同人寫手 一致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推薦語 原來有這種表現方法啊。我眼睛為之一亮。──飯間浩明,日本國語辭典編纂者、三省堂國語辭典編集委員 小說作者(特別是多產的人)最常遇到的挑戰,就是想出新鮮的寫法,描述角色情感。這本好用的小手冊非常符合小說作者的需求,既能當作參考,也能刺激寫作靈感。現在,它已經成了我寫作時最常用到的書。──詹姆士‧史考特‧貝爾,《這樣寫出暢銷小說》作者 生氣就寫「破口大罵」 ,害羞就寫「臉紅如番茄」?受夠這些樣版詞彙了吧,翻翻本書讓你筆下的角色活得像個真人。──ami亞海,BL作家 情感描寫初心者的敲門磚。──ChiAki,同人寫手 不管你是以什麼人稱寫作,這本書都是非常棒的工具,也很適合當代最廣為接受的寫作風格,也就是第三人稱有限敘事。不過,無論是什麼寫作風格、哪種敘事類型,都很適合參考這本書。──亞馬遜讀者 對新手來說,可以透過這本書學習如何寫出具有說服力的人物,練習把角色情感化為確切的文字(藉此激發讀者的同情、同理,或是任何你希望讀者會產生的感情)。對老鳥來說,這本書可以當作參考用,試著換種方式寫作,也不必再浪費大把時間做功課,因為這裡通通有了。──亞馬遜讀者 這本書對寫作者是非常有用的工具書,提供了情緒的各種表現方式,也能幫助你把那些感情都化為紙上的文字,為你的角色增添細膩的細節,使人物更有深度,尤其是講求「客觀描寫」的寫作方式,更適合參考這本書。言語完全無法傳達這本書對我的幫助有多大。──亞馬遜讀者 就一本工具書而言,這本書值得隨時擺在寫作者的案頭。書籍主題非常獨特,收錄各種情緒,底下又分好幾個子分類,讓寫作者知道要如何寫出可信的情緒表現。──亞馬遜讀者 我讀過不少教人寫作的書籍,這本值得回頭一再參考,也是少數不會被寫作者拿來當成拖稿藉口的書,還能引導人寫出更豐富細緻、力道更強的故事。──亞馬遜讀者
名人推薦:推薦人 洛心/作家 楊富閔/小說家 摸摸/〈低調腐女求生記〉站主 ami亞海/BL作家 ChiAki/同人寫手 一致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推薦語 原來有這種表現方法啊。我眼睛為之一亮。──飯間浩明,日本國語辭典編纂者、三省堂國語辭典編集委員 小說作者(特別是多產的人)最常遇到的挑戰,就是想出新鮮的寫法,描述角色情感。這本好用的小手冊非常符合小說作者的需求,既能當作參考,也能刺激寫作靈感。現在,它已經成了我寫作時最常用到的書。──詹姆士‧史考特‧貝爾,《這樣寫出暢銷小說》作者 生氣就寫「破口...
章節試閱
如何描寫非口語述說的情緒表現:避免常見問題 ● 直接說明 顧名思義,非口語情緒無法用「說明」的,一定得用「呈現」的方式讓讀者看到。情緒之所以很難寫,就是因為「呈現」比「說明」困難多了。舉個例子: 派斯頓先生眼神充滿哀傷,告訴她這個消息:「喬安,我很遺憾,但公司不再需要妳的服務了。」 喬安瞬間暴怒,她這輩子從沒這麼生氣過。 要寫出這段對話其實不難,但閱讀起來就覺得平淡。讀者是很聰明的,能推敲出很多細節,他們不喜歡作者在一旁替大家解釋內容。如果作者直接說明故事人物的感受,便犯了這個大忌;而且直接把角色的情緒講出來,還會拉大讀者和角色之間的距離,通常不是好事。 上述例子中,讀者看到派斯頓先生不太想把壞消息告訴喬安,而喬安聽了這個壞消息則是非常生氣。你不只希望讀者看到「發生了什麼事」,你還希望他們跟角色一同體驗、親自感到情緒。想做到這一點,作者不可以直白說出情緒,反而需要呈現角色肢體和內心的反應: 喬安坐在椅子前緣,背挺得跟新鉛筆一樣直,直盯著派斯頓先生的臉。她給了這個人十六年──包括她生病的日子、孩子生病的日子──每天通勤時搭著充滿汗臭的巴士穿過整個鎮上。現在他甚至不願正眼看著她,只是一直翻弄她的資料,重新擺放桌上花俏的小玩意兒。顯然他也不想告訴她壞消息,但她可不打算讓他好過。 她手上抓著的塑膠皮包被她弄得劈啪作響,於是她鬆開手。包包裡裝著小孩的照片,她不想弄皺了。 派斯頓先生第一百次清清喉嚨。「喬安……班森太太……公司不再需要妳的服務──」 喬安猛然跳起,撞得椅子飛過磁磚地板,撞上牆壁,發出令人滿意的一聲巨響。這時她衝出了辦公室。 這個場景讓讀者更有機會共享喬安的怒火。透過對於感官細節的描寫、精心安排的譬喻和特定的動詞,以及與想要表達的情緒相符的肢體動作,讀者不只看到、更感受到了喬安的憤怒:她挺直的背脊,手裡緊抓的便宜塑膠皮包,單單站起身就把椅子撞飛的力道,在在顯示出她是多麼生氣。 以上例子也透露出許多與角色人物相關的訊息:喬安並不富裕,她有小孩要養。她或許生氣,但她也很驕傲、堅強又關心家人。這些訊息讓喬安這個角色更為鮮活,讀者也更能認同她。 光從上述例子所使用的字數就看得出來,「呈現」比「說明」更費功夫,但結果卻能讓讀者親近故事的人物,協助他們同情這個角色。偶爾,當你需要盡快傳達訊息,或需要一個簡單的句子來表示氣氛或焦點的轉變,此時可以直接說明角色的感受。但其餘百分之九十九的時候,還是多努力一點,這樣就能得到呈現情緒的好處。 ● 陳腔濫調的情緒 • 咧嘴笑得嘴巴都要裂了 • 一滴淚珠掛在眼角,接著緩緩滑下臉頰 • 膝蓋不住打顫 文學作品中的陳腔濫調之所以遭到鄙視,其中不無道理,因為這代表作者懶惰,想不出創新的寫法,只好屈就於簡單的詞彙。可是作家之所以一再採用樣板字詞,也因為這些用過頭的例子確實有效:「那抹微笑」必然暗指開心,就像「打顫的膝蓋」一定表示害怕。然而這些描述缺乏深度,原因是它們能展現的情緒範圍有限。 那滴淚水告訴讀者這個人很難過,但她有多傷心?難過到會啜泣嗎?還是尖叫?崩潰?她五分鐘後還在哭嗎?為了與角色共鳴,讀者必須知道所體驗情緒的深度。 若要描述特定情緒,可以想想你自己的身體,以及你感到這種情緒時會有什麼反應。讓我們用「興奮」當例子:此時你的心跳加速,脈搏變快,雙腿跳上跳下,平時有條理的人說話變得滔滔不絕、越說越快,聲調提高,音量變大。任何一種情緒都伴隨數十種身體內外的轉變,只要在文中提到這些轉變,就能將角色的感受呈現給讀者。這本小辭典列出的內容固然可以當成你的創作點子,但你自己的觀察也很重要。寫作者應當多多研究人物,不管是大賣場裡活生生的客人,或者電影中的角色,注意他們困惑、不知所措,或煩躁時的行為。我們最容易注意臉,但身體其餘部位也會洩漏許多訊息,千萬別錯過聲音、說話方式、整體舉止和姿勢的改變。 此外,請多瞭解你的角色。每個人做事的方式都不同,就連刷牙、開車或煮晚餐等平凡的活動也各有差異。情緒也不例外。不是每個角色在生氣的時候都會大叫、摔東西,有些人生氣時會壓抑說話的聲音,有些人會默不吭聲,也有不少人出於各種原因,甚至會掩飾怒火,裝作完全不生氣。若能依照你筆下角色人物的特質,描述他/她感受到的情緒,便幾乎保證能寫出嶄新又吸引人的文字。 ● 濫情 假如情緒的強度全都一樣,描寫起來就容易多了,然而情緒的力道實際上並不相同。以恐懼為例,視情況的嚴重程度,人的感受從不安、焦慮、疑神疑鬼,到慌恐都有可能。極端情緒需要極端的描寫方式,其他比較細緻的情緒則相對內斂,必須以適當的方法呈現。可惜許多作家都誤以為想抓住讀者的心,就得用誇張的方式去描述情緒:難過的人就該痛哭流涕,高興的角色非得蹦蹦跳跳表示開心。這種寫法顯得濫情,也很難取信於讀者,因為實際的情緒並非總是如此明確。 為了避免濫情,請記得情緒就像光譜,從溫和一路到極端都有。無論在哪種場景中,都該注意角色人物當下的情緒位在光譜哪個位置,並選擇適合的方式去描寫。極端情緒需要極端的描述,溫和情緒則該含蓄表現,而中間情緒的呈現則介於兩者之間。 還有一點很重要:角色情緒應該循著一個順暢的曲線慢慢發展。請看以下例子: 麥克用拇指敲打方向盤,一隻手臂伸出去擱在車窗外。他朝黛娜笑笑,但她只是坐著,手指捲著一縷頭髮。 他問道:「在擔心妳明天的面試嗎?」 「有一點。這是個好機會,但時機糟透了。我有太多事要煩心了。」她嘆了口氣,「我覺得應該讓自己輕鬆一點,讓生活簡單一點。」 「有道理。」他跟著廣播的節奏點頭,然後朝騎著哈雷機車超越他的騎士揮揮手。 「我很高興你也同意。」她轉過來面對他,「我想我們應該分手。」 他的腳離開油門。氣氛忽然變得沉重,害他難以呼吸。車子滑向中線道,但他放任車子繼續歪斜,毫不在乎自己的死活。 除非麥克患有精神疾病,他的情緒不應該在幾秒內從平靜就驟然跳到憂鬱。比較寫實的發展應該讓麥克從滿足的狀態中變得震驚,接著感到不可置信,最後才陷入哀傷。只要花點心思,不需要太大篇幅便能呈現這條情緒發展的曲線: 「我很高興你也同意。」她轉過來面對他,「我想我們應該分手。」 他的腳離開油門。「分手?妳在說什麼?」 「麥克,你也知道,我們這陣子已經走上分手之路了……」 他緊抓住方向盤,深吸幾口氣。確實,他們最近處得不太好,她也老說希望彼此休息一下,但每次她都回心轉意。而且她肯定沒說過「分手」這兩個字。 「聽我說,黛娜──」 「拜託,別這樣。這次你沒辦法說服我了。」她直盯著儀表板, 「我很抱歉。」 他的五臟六腑都絞在一起。他瞄了黛娜一眼,但她蜷起身子靠著車窗,雙手隨意放在大腿上。 他張大了嘴。他們百分之百要分手了。 請確保你筆下人物的情緒發展合理,規劃好每個段落的情緒發展曲線,避免不必要的濫情橋段。 真實生活中並非沒有極端的情緒。出生、死亡、失去、改變──許多事件都會喚起強烈的情緒反應,並持續好一陣子。有些作家為了努力讓作品寫實,會試圖鉅細靡遺描述這些事件當中的強烈情緒,導致可能好幾段、甚至好幾頁都在描述極端情緒,最後就顯得濫情。雖然真實生活中,強烈情緒可以長久維持,但依樣畫葫蘆寫成文字時,讀者幾乎都不會買單。 碰到這樣的情形時,為了避免濫情,請簡化你的描述。就像你在書寫其他真實的生活情境時(例如人物之間的對話),也常會用到這種簡化的手法──人物之間的閒聊必須加以捨棄,故事發展才不會拖拖拉拉。平凡事件的描述也最好縮短,因為讀者不需要(或不想看)主角一面洗車子的每個部件,一面思考公事。同理,對於極端情緒的描寫,應該以適當的長度為之:既要傳達適當的資訊,又不能太長,以免讀者失去耐心。你應當好好描寫情緒,助長讀者的同理心,發揮每個字的最大效用,又不要拖泥帶水。 ● 過度依賴對話或思緒 非口語溝通很難用文字書寫來呈現,有些作家自然而然會避而不用,改以角色人物的想法或對話來呈現他們的感受。然而過於依賴角色人物的想法或對話,都有問題。 我問道:「你──你確定?」 「絕對沒錯。」貝克教授回答:「從頭到尾你們的表現都是不分軒輊,但最終還是你出線了。威廉,恭喜!」 「真不可思議!」我說,「畢業生致詞代表!我太高興了!」 對白的選詞用字確實能表達情緒,但效果有限,於是作者只剩下差勁的伎倆可用,例如直接告訴讀者這個角色的感受(我太高興了),以及濫用驚嘆號來顯示情緒強度。角色不斷進行對話,欠缺動作穿插其間,讓這些台詞聽起來也有些浮誇。 反過來說,只靠思緒來傳達情緒也有問題。 我的心跳大概增高到每分鐘一百六十下左右。我成功了!畢業生致詞代表!我本來以為奈森會贏過我:他是物理實驗室的天才,過去一個月,他根本成了學校的地縛靈,幾乎天天住在圖書館。 我張開雙臂抱住貝克教授。日後想起這件事,我大概會尷尬到發抖,但現在我不在乎。我做到了!奈森‧ 舒特曼,閃邊去吧! 嚴格來說,這個例子沒什麼不妥,文中用到了身體內部及身體外部的肢體訊號,讀者也清楚知道威廉很興奮,但感覺就是不真實。為什麼?因為這段獨白若少了角色人物與他人的互動,味道就不對:貝克教授明明在場,顯然之前也在跟威廉說話,威廉如此興奮卻什麼也沒說出口,感覺……很奇怪。 內心獨白是說故事很重要的一環。在許多場合或情境之下,使用一、兩段內心戲頗為洽當,但不是上述的這種時候。這個例子(以及大多數場景當中),應當結合對話、思緒和肢體語言,最能有效傳達情緒。 我的脈搏以每分鐘一百六十下左右的速度狂跳。不,我一定聽錯了,是我過度敏感、缺乏睡眠的糟糕想像力作祟。 「你──」我清清喉嚨,「你確定嗎?」 「從頭到尾你們的表現都是不分軒輊,但最終還是你出線了。威廉,恭喜!」 我跌坐在皮椅上,壓得椅子嘎吱作響。畢業生致詞代表。奈森過去一個月根本成了學校的地縛靈,幾乎天天住在圖書館,我怎麼贏過他的?更別說我物理才勉強拿了乙下。 我悄聲說:「可是我做到了。」 教授站起身,要跟我握手。我跳起來,張開雙臂抱住他,讓他雙腳都懸空了。日後想起這件事,我大概會尷尬到死,但現在我不在乎。 「我做到了!奈森‧ 舒特曼,閃邊去吧!」 教授用快被勒死的聲音說:「我就知道你有這能耐。」 表達情感時,請活用各種方法,同時採取口語、非口語技巧,以便呈現最好的效果。 ● 藉著背景故事提升讀者同理心 每個角色人物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會被過去的生命經驗所影響。若想激起讀者的同理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揭露這個角色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舉電影《大白鯊》為例,觀眾第一次看到鯊魚獵手昆特時,他拿髒髒的手指刮著黑板,不怎麼討喜。隨著故事進展,觀眾見識到他粗魯的行徑,又看到他霸凌年輕的胡珀先生,因而更討厭他。然而等他說出印第安納波利斯號的沉船事件,以及他如何在鯊魚群中划水求生五天五夜,觀眾便瞭解他為何會變得這麼鐵石心腸了。他的行為並沒有改變,我們依舊不太喜歡他,但我們現在同情他了,因為人生發給他一手爛牌。 由這個例子可見,背景故事是提升讀者同理心的良方。過往經驗成就了每一個人,身為作者,你需要瞭解角色為何會變成這樣的人,並且將這個資訊傳達給讀者。若你想進一步學習如何發展角色的背景故事,並探索角色因而產生的個性,我們推薦本書的幾本姊妹著作:《正面特質小典:給作者的角色優點指南》(The Postive Trait Thesaurus: A Writer's Guide to Character Attributes)和《負面特質小典:給作者的角色缺點指南》(The Negative Trait Thesaurus: A Writer's Guide to Character Flaws)。 背景故事的困難點在於,該分享多少背景訊息給讀者。許多作家為了贏得讀者的同情心,會傾向於透漏太多訊息,導致故事的步調變慢,害讀者覺得無聊,很想直接往後跳到好看的段落。昆特頑固瘋狂的個性絕不是一件慘事造成的,但作者不需要全部都敘述出來,只要把一起事件寫得好,就足夠了。 為了避免濫用背景故事,請先決定你要告訴讀者的背景細節,然後將這些訊息分散在當下故事的框架中,以免敘事步調變慢。你可以先這樣練習:回想一下,文學作品中你最喜歡哪個角色(就算是討人厭的角色也行),回顧他們的故事,研究作者選擇透露哪些他們過往生命的線索,以及如何呈現。 背景故事很難寫好。跟寫作的各個面向一樣,關鍵是要達到平衡。
如何描寫非口語述說的情緒表現:避免常見問題 ● 直接說明 顧名思義,非口語情緒無法用「說明」的,一定得用「呈現」的方式讓讀者看到。情緒之所以很難寫,就是因為「呈現」比「說明」困難多了。舉個例子: 派斯頓先生眼神充滿哀傷,告訴她這個消息:「喬安,我很遺憾,但公司不再需要妳的服務了。」 喬安瞬間暴怒,她這輩子從沒這麼生氣過。 要寫出這段對話其實不難,但閱讀起來就覺得平淡。讀者是很聰明的,能推敲出很多細節,他們不喜歡作者在一旁替大家解釋內容。如果作者直接說明故事人物的感受,便犯了這個大忌;而且直...
作者序
前言: 情緒的力量 每一本暢銷小說,不管是什麼類型,都擁有一個共通點:情緒。 小說中每個人物做出的決定、表現出的行為和說出的台詞,都深深紮根於「情緒」這件事;而他們的決定、行為和台詞又反過來驅動了故事的發展。少了情緒,小說人物的生命歷程便毫無意義,他們要付出的代價也不復存在,而故事情節也宛如乾枯的河床,僅由無意義的事件拼湊而成,沒有讀者想花時間讀。 為什麼?因為讀者翻開一本書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一場情緒的體驗。讀者閱讀時希望自己與故事裡的人物產生連結與共鳴,這些角色人物可讓讀者獲得娛樂,而角色面臨的挑戰 也可能替讀者的人生增添意義。 人類是有情感的生物,受到情緒的支配。情緒影響我們的抉擇,情緒決定我們會與誰相處,奠定我們的價值觀。情緒也替溝通增色,讓我們與他人分享有意義的資訊和信念。雖然大部分的人際溝通似乎都靠對話,研究卻指出有百分之九十三的溝通與口說無關。即使我們努力不讓情緒表現出來,肢體動作還是會發送出訊息。正因如此,我們早已習慣不靠一言一語,就能判讀對方的感受。 身為作家,我們必須拿出與生俱來的觀察能力,運用在書寫上面。讀者的期望很高,他們不希望作者直接點明角色人物的感受,反而想自己去體會。作者若要符合讀者的這種期待,就必須確保自己筆下的角色使用容易理解的方式來表達情緒,而且文字讀起來又吸引人。 口語及非口語溝通 對白,是一個角色表達想法、信念和立場的好方法。但只靠對白,無法創造完整的情緒體驗。作家若要把情緒好好呈現出來,就需要利用非口語溝通的元素。 非口語溝通元素可分為三類:身體外部反應(肢體語言和動作)、內部感受(深藏體 內的反應)和心理反應(思緒)。 身體外部反應:指的是人感到情緒時,表現在外在肢體上的反應。情緒越強烈,肢體的反應就越激烈,也越難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行為。由於每個角色都不同,他們展現情緒的方式也各有差異。作家只要把每個角色的特質和他們各種不同的身體反應結合起來,就可以擁有無限多種的選擇,可以使用肢體語言和動作來呈現人物的情緒。 內部感受:是最劇烈的非口語溝通元素,使用時要特別小心。體內的器官反應(呼吸、心跳、頭暈、腎上腺素激增等)乃是出於自然又不受控制,會在第一時間激發出「反擊或逃跑」的本能。內部感受都是身體的直覺反應,每個人都經歷過,因此讀者馬上能辨認出來,直接產生共鳴。 正因為體內的感覺反應較為敏銳,作家使用時必須特別注意,過度依賴內部感受就會變得濫情。而體內的感覺反應畢竟有限,往往會不小心寫出陳腔濫調,所以筆下採用這種非口語溝通元素時,切記出手不要太重,簡單一筆便有顯著效用。 心理反應:這很像一扇窗,透露了角色體驗情緒時的思考過程。人的思路往往不理性,可能在不同議題間快速跳動。作家利用角色人物的思緒來呈現情緒,便能告訴讀者這個特定角色如何看待世界,也能加深角色的層次,顯示該人物的觀點如何受到其他人、地、物等因素的影響。心理反應也很適合表達角色人物的立場。 平衡 我們很容易明瞭情緒的力量,以及情緒如何帶領讀者深入劇情和角色內心。但是要把情緒寫好,是很難的事情。每個場景都需要在「情緒呈現不足」和「過度表現情緒」之間達到平衡。描述情緒時,首要目標應該是寫得獨特又引人入勝,如果作家每次描寫的情緒,強度都差不多,那麼便很難達到這個目標。 本書希望協助讀者腦力激盪,想出新的方法表現筆下角色的情緒。然而描寫情緒時還會面臨許多問題,這又該怎麼辦呢?以下,我們就討論幾個常見的問題,提出克服的技巧。
前言: 情緒的力量 每一本暢銷小說,不管是什麼類型,都擁有一個共通點:情緒。 小說中每個人物做出的決定、表現出的行為和說出的台詞,都深深紮根於「情緒」這件事;而他們的決定、行為和台詞又反過來驅動了故事的發展。少了情緒,小說人物的生命歷程便毫無意義,他們要付出的代價也不復存在,而故事情節也宛如乾枯的河床,僅由無意義的事件拼湊而成,沒有讀者想花時間讀。 為什麼?因為讀者翻開一本書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求一場情緒的體驗。讀者閱讀時希望自己與故事裡的人物產生連結與共鳴,這些角色人物可讓讀者獲得娛樂,而角色面...
目錄
導論 情感的力量 口語及非口語溝通 平衡 如何描寫非口語述說的情緒表現:避免常見問題 直接說明 陳腔濫調 濫情 過度依賴對話或思緒 錯用故事背景 如何使用本書 辨識基礎情感 利用場景設定 少反而好 扭轉樣板用法 把同義語條目當做出發點 嘗試其他相關情緒 把內在反應當做外部跡象 75個同義語詞條
導論 情感的力量 口語及非口語溝通 平衡 如何描寫非口語述說的情緒表現:避免常見問題 直接說明 陳腔濫調 濫情 過度依賴對話或思緒 錯用故事背景 如何使用本書 辨識基礎情感 利用場景設定 少反而好 扭轉樣板用法 把同義語條目當做出發點 嘗試其他相關情緒 把內在反應當做外部跡象 75個同義語詞條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