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系思想是大乘佛教傳入中國最早的一支,也是漢傳佛教的主流。心經與金剛經正是般若思想的代表性經典,更是漢傳的主要經典。
本書提為「光照江洋」即是代表般若思想的特性,般若智慧主張真理的不可分割性,一理通即萬理通,一悟即是全面性的開悟,沒有半點阻滯。
譯者以宗教的觀點,闡述佛教在各宗教中「說理」的特性,而不是片面的「信仰」,從這個角度去閱讀這兩部經典,不僅將這兩部經典作為宗教信仰,更是人生哲學的座右銘。
心經與金剛經是佛門般若的精華,其中涉及智慧與空的問題,有些初學佛者常在這個問題上打轉,弄不清楚究竟何義,今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經,祈願能帶給讀者快速清楚明白經中義理,以達讀經效益。
書籍重點
心經、金剛經乃禪門之精髓,長久以來一直是大乘學佛者的最愛。
徹悟「空慧」是般若法門之要旨,亦是根本處。
如何從這兩部經典中去認識「空」理?由「空」中知非空?
再從「不空」當中破「空」?
這些問題,譯者以最淺顯易懂的字句為您解「空」之大義,
讓您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整個經要,於生活中得任運自在。
作者簡介:
蕭振士,一九五六生,台灣南投人,台中一中,文化大學史學系,三民主義研究所畢,長期從事佛教史編輯,佛經編譯工作。
章節試閱
序
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價值,或多或少都有些期許,期許就是生命的動能。當然,每個人也因為對生命的期許不同,而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道路雖然不同,卻有一個都必須解答的問題──你滿意嗎?人生最好是能隨心所欲,任何一個人都會滿足於這樣的人生──要什麼有什麼,要活多久就活多久。
但是人生不是這樣,不只是物質或精神上不可能得到無限的滿足,要重要的是生命的侷限性。佛陀出家就是看到無限的不可能,尤其是生命的侷限,才立志出家,求道。在我們現實的人生中,要隨心所欲,不是不可能,但不是無限的欲望可以獲得滿足,而是必須透過欲望的減少來達成。我們常說,貧窮不是匱乏,而是欲望不能滿足,就是這個道理。但欲望的減少,卻有不同的途徑。人可以透過壓抑減少欲望,也可以不透過壓抑減少欲望。強加壓抑是常人的作法,有智慧的人則不必透過壓抑,而是透過對外在世界的真實知見,從認知改變人的欲望。修行的人也是一樣,六祖慧能與其師兄神秀,為了說明自己的修行,分別作了兩首詩偈,正是最明顯的例子:
神秀: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慧能: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神秀的「勤拂拭」,就是克己的功夫;慧能的「無一物」,就是智慧的功夫。本書希望介紹給讀者的般若思想,就是智慧的功夫。透過智慧,使讀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能隨心所欲,自在解脫。
佛學中的般若思想,源自於原始佛教的緣起論與無常論。緣起與無常是佛陀所體悟的、對宇宙正確認知的真理。基於無常,才有「空」的理論;基於緣起,才有「性空」的理論。
如果要問「智慧」(般若)所要認知的是什麼?簡要地說,就是要人們以智慧打破在經驗主義之下,造成人們將虛幻的世界誤認為實有的錯誤。佛所說的無常與緣起,就是在說現象不會獨立生成,也不會獨立存在,緣起緣滅,一切都是虛妄不實。但凡夫依於肉眼所見的經驗,總是將這些虛妄的現象,當成真實存在。
般若思想興起於大乘初期,影響了稍後的唯識思想,分別形成大乘的兩大系統──大乘空宗(般若)、大乘有宗(唯識),是後來大乘佛法的主流。而流傳中國的經典中,《心經》與《金剛經》千餘年來一直都是般若思想的主要經典,這正是我們介紹般右思想時,為什麼要選擇這兩部經典的原因。
本書編撰的目的,是給一般社會大眾閱讀之用,並不打算對這兩部經的經文作逐文逐句的解說,只希望作系統、概括性的解說。另一方面,為了保持原典的精神,也不宜作過多的闡釋,因此採取了重點式的解說。但是對一個初學者而言,佛學的名相是一個認知的關鍵。由於佛學的名相使用的文字,往往與一般通用的意義有所差別,形成入門的阻障,所以本書對經中所提及的名相,均作了詳細的解說,希望藉此有助讀者克服閱讀上的障礙。
我們不必刻意把佛法神聖化,因為這麼做只會使我們離佛法愈遠。佛法只是我們尋求生命價值的一條道路。佛法只是道路,就像我們要看到皎潔的月光,必須用手指指出月亮的方向,佛法就是那隻手指。
一、從宗教談起
宗教的理想
宗教是什麼?從構成的元素觀察,宗教必須具備教義、組織、儀式、神聖者、信仰與信仰者等等這些能見與不能見的元素,才是一個完整的宗教。宗教伴隨著人類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那麼究竟是人類創造了宗教,或是人類獲得了宗教而有宗教?廿一世紀的科技尚不足以回答這個問題。於是人們必須簡化地用現象的觀察與經驗來認識宗教。有一種現象是所有宗教學者不能否定的事實:宗教理想就是人類對生命、對善的理想追求。無論是對個人或群體,宗教都充滿了關懷與期待,這也是宗教能生生不息,佔據人類文明主流的原因。不管宗教的構成元素是否完備,這個理想是永恆的。
從遠古以來,人就是生活在不理想、不完善的環境中。人的意識在這不完善的世界中,沒有放棄對善的追求、對生命價值的追求。律法給予現實社會向善的規範,使人類社會能有秩序地向前推進;在宗教方面,則有倫理性教義規範信徒的行為,例如佛教的基本五戒、八正道等。但這些規範只是現實的、功利的,希望藉著這些規範,維持人類社會的秩序。在這樣的社會規範的範疇中,宗教的倫理制約與法律是相同的,只是懲罰者可能不同,受罰的內容也有所差異。馬斯洛將人的心理需求分為五大層次:生存、安全、愛、歸屬、自我實現。以懲罰為手段的規範,應該是止於人類對生存與安全的需求。這只能說明人類的部份需求,或者說這只是人類社會底層的需求。
宗教提供的不僅是這類基本的需求。人類的進化來到哺乳類時,根據我們對動物的研究,此時已產生了愛與歸屬的需求階段。哺乳使兩代之間存在愛,群居使用類產生歸屬感。但宗教的產生應該還在更上層的智慧與意識。智慧使人類對自然環境產生有別於其它動物的意識。當人類意識到自然力量的偉大與無法力抗,或許正是信仰生起的時候。但此時產生的信仰是不是對自然的屈服?還是希望藉由信仰克服自然帶給人類的侷限性?
宗教與信仰的不同
信仰與宗教又有何差別?原始的信仰應該是來自畏懼,畏懼則源於人類力量無法與自然相抗。因此人類早期信仰的主要成分,應該是一種被動的、無奈的祈求,而不是理想的實踐。這種被動的信仰,我們很難將它與宗教劃上等號,充其量只能說是宗教的起源之一。正如我們今天在談論民間信仰與宗教的差別時,總會對民間信仰作出被動、祈求、功利的價值判斷。我們很難(甚至是不可能)在民間信仰中看到人對生命價值、對宗教理想的追求。
台灣的社會裏,充滿了對觀音菩薩的信仰,無論是正信佛教或民間的觀音信仰,人們一樣地虔誠、恭敬,在同一天為觀音誕生、得道祝禱。但共養觀音的人都具有相同宗教情懷嗎?還是各具不同的心念?是功利的祈求?或是解脫的追求?佛陀在認知人類無法擺脫生老病死的糾纏時,並不是去向自然妥協、向自然祈求,而是要超越生死,這或許可作為信仰與宗教情懷的基本差異去思索。
《心經》的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誦此經文時,有人因虔敬,一心祈求,而得心安穩,度一切苦厄;也有人因照見五蘊皆空,而度一切苦厄。用這樣來區別信仰的追求與宗教情懷的實踐,或許可女庂讀者在信仰與解脫上有會心的分辨。再進一步說明,這「度一切苦厄」又該如何理解?是度自己的一切苦厄?還是度眾生的一切苦厄?
龍樹菩薩在《中論》一書中,說明聲聞弟子是指在佛住世時,得聞佛法,開悟得解脫者;而佛滅以後,佛法未住世時,獨自遠離人群,至僻靜處修行而得道者為辟支佛(緣覺)。這兩種修行人便是度自身苦厄的羅漢道。
宗教情懷應該不是止於個人修行的。世界三大宗教無不以「愛」作為教義的核心,並藉由愛的實踐,滿足人類的歸屬感與自我成就的實現。或許這就是宗教情懷的主要內涵。從宗教情懷觀察,我們看到了宗教總是走在人類文明的前端,引領人類文明不斷向前,使人們見到無限的光明與期待。傅佩榮教授在談論宗教的價值時,提出了人生的三個目標:生命取向要高,生命體驗要深,生命能量要強。宗教不就是我們實現這三個目標的最佳材料與途徑嗎………。
心經 原譯經文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波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
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
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得故。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
無罣礙故。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三世諸佛。依波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藐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蜜多。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
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波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今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解脫法門,達到功德圓滿時,透徹了悟五蘊皆空,超越一切苦厄,不受煩腦纏縛。
舍利弗啊!表象的色與空的本質沒有不同,空的本質與表象的色沒有不同;色本來就是空,空本來就是色,除了色以外,五蘊中的受、想,行,識也是一樣。
舍利弗啊!世上各種現象的本質就是空,一切現象的空相,從本質上觀察,本來就是不生,因為未曾生成,也就沒有斷滅,本來就沒有染垢,也就沒有相對的清境;不會有所增益,也沒有任何減損。因而在諸法皆空的本質中,根本不存在色,也不存在受、想、行、識;沒有眼、耳、鼻、舌、身、意這些能知的根器;沒有色、聲、香、味、觸、法這些能知的對象;沒有上述的眼等六根、色等六境,以及六根與六境和合產生的六識認知功能;沒有生起煩惱的無明,相對地也沒有滅除無明的菩提;甚至沒有生、老死,相對地也沒有滅除生、老死的涅槃道果;世間不存在苦,也沒有苦因,沒有滅苦的事,更沒有滅苦的方法;沒有般若智慧,當然也沒有修行般若所證得的道果。
因為能了悟般若智慧沒有道果可得,菩薩依於般若法門修行,能夠使心意無所牽掛與阻礙,因為心意無所牽掛,對於生死便沒有任何恐懼,因而能遠離隊世間虛妄顛倒的幻想,證得最終的涅槃道果。
過去、現在、未來的十方諸佛依於這般若法門,才能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果 ,因而證明這般若法門 就是神妙的真言,是光明無礙的真言,是無上的真言,是無與倫比的真言,這真言也能盡除一切的苦厄,真實而不虛假,因而要宣說這般若法門的真言,這真言便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金剛經 原譯經文
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
須菩提。如來所得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即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今譯
佛告訴須菩提:「就是這樣,就是這樣。如果再有人能聽聞此經,不驚訝、不恐懼,不畏縮,就知道此人是十分稀有了。為什麼呢?須菩提,如來說的第一波羅蜜,就不是什麼第一波羅蜜,這才是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像忍辱波羅蜜也是一樣,如來說的也不是有忍辱波羅蜜。為什麼呢?須菩提,就如我前世,被歌利王割截身體的事情一樣。我在那時也沒有我、人、眾生、永生不滅四相。 為什麼呢?我再過去身體被一節一節地肢解時,如果存有四相,那就應該生出怨恨。須菩提,再回想以前,在過去生五百世的時候,我修忍辱仙人,在那個時候,我也是沒有我、人、眾生、永生不滅四相。所以,須菩提,菩薩應當離開一切相狀,發求取無上正等正覺的心願。不應當執著於外在表象而生心念,不應當執著於聲音、香氣、味道、觸覺、意識而產生心念。應當具有無所執著的心念。如果心中有所執著,就是不當的執取。所以,佛說菩薩的心不應當執著於事物的現象來佈施。」
「如來說一切諸相本來是沒有相的。又說一切眾生,本來就不是眾生。」
「須菩提,如來是講真話者、講實話者、不離實話者、不說謊言、不說怪異言論者。」
「須菩提,如來所證得的法,這種法既沒有實也沒有虛。須菩提,如果菩薩的心,執著於現象來佈施,就像人走進了暗處,什麼也見不到。如果菩薩的心不執著於現象來佈施,就像人有雙目,明亮如日光照耀,可以見到一切外相。」
「須菩提,在未來世中,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夠遵循持守誦讀這部經, 那麼如來與佛的智慧,可以完全確信這種人,完全能見到這種人,都將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序
每個人對自己的生命價值,或多或少都有些期許,期許就是生命的動能。當然,每個人也因為對生命的期許不同,而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道路雖然不同,卻有一個都必須解答的問題──你滿意嗎?人生最好是能隨心所欲,任何一個人都會滿足於這樣的人生──要什麼有什麼,要活多久就活多久。
但是人生不是這樣,不只是物質或精神上不可能得到無限的滿足,要重要的是生命的侷限性。佛陀出家就是看到無限的不可能,尤其是生命的侷限,才立志出家,求道。在我們現實的人生中,要隨心所欲,不是不可能,但不是無限的欲望可以獲得滿足,而是必須透...
目錄
序言
話說般若思想
一、從宗教談起
二、佛教的特色
三、般若思想
四、小結
心經
一、經文直譯
二、要義解說
三、名相解說
金剛經
一、經文直譯
二、要義解說
結語
序言
話說般若思想
一、從宗教談起
二、佛教的特色
三、般若思想
四、小結
心經
一、經文直譯
二、要義解說
三、名相解說
金剛經
一、經文直譯
二、要義解說
結語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