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雜2本79折吳明益京極夏彥節稅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三采暢銷精選陳思宏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小書痴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東西的誕生:談日常小物的社會設計

Where stuff comes from : how toasters, toilets, cars, computers, and many others things come to be as they are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哈維.莫洛奇

評價
18收藏
127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79 NT$ 474 NT$ 600

優惠截止日:至2025年06月30日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限量贈品
買了這本書的人也買了
建築設計近4年百大
建築設計10年百大
2023建築設計百大
大學_建築與設計學群推薦
好好過日子專題
2022建築設計百大
2020建築設計百大
2019建築設計百大
2018建築設計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東西是人類生活最真實的反映,每一件物品都是認識世界的地圖,
追溯東西的誕生,就是閱讀這幅地圖的方法。

在今日社會,我們透過購買,取得日常生活的一切所需,但或許從未細想,買來的東西何以看起來、摸起來、用起來會是這個樣子?

紐約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哈維.莫洛奇(Harvey Molotch)為我們帶來許多有趣的案例,說明企業主、設計師、零售商、廣告商、消費者如何共同影響各樣商品最終的樣態,讓我們從日常小物看見自己是如何與更廣大的體系連結在一起。

作者簡介:

哈維.莫洛奇(Harvey Molotch)
紐約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芝加哥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領域包括都市發展與政治經濟、設計與消費的社會學研究。1987年與羅根(John Logan)合著出版《都市財富》(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是莫洛奇的知名著作之一,提出「都市是一部成長機器」(city as a growth machine)此一深具影響力的觀點,說明進入工業生產獲利持續下降的時代,地主、地方政客、房地產業者、資本家、媒體與金融人士形成「成長聯盟」,如何將都市轉變為獲利的根源。近年莫洛奇開創「東西」的研究,聚焦在由各種行動者合作產出的人工製品,探討產品設計師在技術、規範、大眾品味與公司利益交織的框架之中如何設計產品,由此解釋何謂「生產」的社會意義,更透過各式各樣的東西說明社會的結構與文化的力量是如何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

譯者簡介:

李屹
elek。1986年生,高雄人。社會學出身。《秘密讀者》編輯委員。

章節試閱
推薦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