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本能直覺正在消退,對於什麼是健康的、什麼是有害的食物益加無法辨明。市面上充斥著各種關於飲食、健康生活等的建議,在資訊爆炸的年代,這不足為奇,但是關於營養的基本問題——環繞著健康、飲食、品味、生態、永續環境等——卻少見貫串這些主題的統整論述。
魯道夫•施泰納對這個主題的入手方式不同於大多數的評論者,他以嶄新、開放的態度面對問題。他不告訴人們應該或不應該吃進哪些食物到身體裡——無論是關於葷素、飲酒、吸煙等議題皆然。他認為科學家的任務是清楚解釋事物運作的原理及其影響,而人們要根據這些資訊做什麼樣的決定完全取決個人的自由。然而,他強調我們的飲食不只決定身體的健康程度,也能促進或妨礙內在的靈性發展。
這本仔細編訂的選集收錄了魯道夫•施泰納從靈性科學的觀點看待人類的營養。他談到生食、素食、肉食等飲食習慣,也談到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鹽的影響,並論及特定的食材例如馬鈴薯、甜菜根、蘿蔔以及酒精和尼古丁的效果。他的洞見對任何認真看待健康、飲食與靈性發展的人都是不容忽視的重要訊息。
作者簡介:
魯道夫•施泰納(1861-1925)稱其自己創立的靈性哲學為「人智學」,意思是「關於人類的智慧」。作為一位高度發展的靈視者,他所有的工作都是是對靈性領域的直接認識和觀察為基礎的。他開啟了現代的、普世性的「靈性科學」,任何人只要願意鍛鍊清晰、不偏頗的思考都可以學習這門科學。
施泰納從自己的靈性探究出發,對許多人類活動提供了建言,包括教育(一般性和特殊教育)、農業、醫學、經濟、建築、科學、哲學、宗教、還有藝術。今日,全球有上千所學校、診所、農場及其他組織依照施泰納的原則在進行實務工作。他的許多出版品聚焦在人類的靈性本質、世界與人類的演化、個人成長的方法等。施泰納著書三十餘本,畢生在歐洲全境進行超過六千場演講。1924年,他創立了一般人智學會(General Anthroposophy Society),今日在全球各地都有分支機構。
譯者簡介:
陳脩平
終生學習者。任職外商公司多年後加入慈心華德福高中及財團法人人智學教育基金會,現為專職翻譯、人智學研究者、三元生活實踐社創始股東。喜愛哲學、藝術、旅行,傾心三元社會理想,關懷並實踐人智學靈性科學在個人成長和社群生活上的指導。
推薦序
本書的架構從比較一般性的話題進展到特定的主題。在前面的章節裡,施泰納在宇宙的背景之下將人類作為一個靈性存有,從這個脈絡來描述營養與物質。在這個基礎之上,後面的章節詳細介紹了特定食物種類的作用與影響。這些演講是對不同的觀眾講述的,有些是針對一般大眾;而有一些是對已經走在靈性發展道路上的人智學者,所以施泰納敘述的語氣也會有所不同,對前者是比較一般性的訴說,對後者則比較深入剖析。
施泰納談論營養時,他很清楚自己並不想要去規定什麼或提供處方。他從來不會對聽眾說他們應該或不應該吃什麼;以及他們應該或不應該成為素食者;應該或不應該抽煙或飲酒,他一再重複他的任務不是告訴人們吃什麼或怎麼做。科學家的工作是去解釋事物運作的方式及其效果,人們要如何依據這些知識去生活,完全取決於每一個人。這麼做的其中一個原因,可能是特定飲食方式的效果也會受到個人所處的特定環境之影響。舉例來說,在生命中的某個階段,或許對某人來說肉食是比較好的,概括式的處方並沒有考量到這點,因為他們完全沒有著眼於個別人士的特定情況。
但更根本的是,施泰納從來不想妨礙個人自由。每一個人必須自己確認知道什麼是對自己當下適合的飲食。雖然施泰納也指出現代人已經大幅度失去了本能──判斷什麼是好的或不好的食物,但這並不是他要提出規範性建議的原因。在每個人的特定情境底下,我們自己要決定什麼是正確的作為。我們的飲食不只影響了生理上的健康,也能夠促進或妨礙我們內在靈性的發展。施泰納想提供給我們的是一些方法,幫助我們理解如何促進肉體健康和靈性成長。
(克里斯臣.馮.阿爾寧,本書英譯者及編纂者)
從某種角度來說,營養是一個轉化過程,由較高層次的領域去轉化較低層次的領域,並整合某些新的元素進來、釋放掉一些舊的。在任何的成長、發育中,一定會有增有減、有消有長。在營養的創造過程中,對較低領域的犠牲奉獻抱持著愛和感恩是一個正向的態度。
作為人類,我們站在地、水、風、火等外顯元素的世界之上,並處於音聲、光亮、生命以太的創造領域及其力量和存有之下。
人類之中的營養仲介著溫暖,燃燒的過程摧毁了外顯的存在,使其進入生命意志以及意識等內隱的世界。我們的身體、生命、意識都有賴於所攝取的礦物、植物、動物來維持。魯道夫•施泰納告訴我們,食物中的營養成份在人類充滿感恩的心情之下才能完全實現其力量。若非如此,營養的益處會被轉為相反的效果,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例如,貪婪、無意識、機械性的、限制性等飲食方式)。
我們可以關注並充份意識到食物的來源(工廠或是農場)、食物是如何被照顧和生產的(以生機互動的方式或是化學的方式)、是新鮮的還是經過貯藏的、以及我們如何進食等。這些都是食物的一部份,也都是營養過程的一部份。還有人們是如何備餐的,不是只用水或加熱,我們的心思、關愛、感激之情也都是用餐的人所攝取的一部份。
物質本質並不是營養的來源。食物到達餐桌之前的經歷也是物質的一部份。除此以外,燃燒和消化的過程摧毁外在物質並釋放出生命力。這些力量從上方引來活化、更新的力量,那是超越物質界的。這些充滿了靈性的力量使我們身體強健、充滿活力,能夠清晰地思考和工作。
最好的營養是採用生機互動(biodynamic)或是有機的當季新鮮食材,由深愛著自己工作的農夫所產出,煮食者帶著愛的心意準備多樣化豐富的餐食,包含穀物、蔬菜、脂肪、蛋白質等,用餐的過程中心懷感恩、平靜詳和。
人類依存於較低層次世界的給予。我們對它們的健康福祉負有責任。而更高層次的存在也依靠人類,在我們的行動和思想中充盈著高貴的愛,祂們才能持續與外顯的世界進行健康的交流。營養連結著外顯和內隱的世界,也交流著上方和下方的領域。營養是我們在每一天都參與著的道德行動。
(艾瑞思•蘇利文,中文版推薦序)
本書的架構從比較一般性的話題進展到特定的主題。在前面的章節裡,施泰納在宇宙的背景之下將人類作為一個靈性存有,從這個脈絡來描述營養與物質。在這個基礎之上,後面的章節詳細介紹了特定食物種類的作用與影響。這些演講是對不同的觀眾講述的,有些是針對一般大眾;而有一些是對已經走在靈性發展道路上的人智學者,所以施泰納敘述的語氣也會有所不同,對前者是比較一般性的訴說,對後者則比較深入剖析。
施泰納談論營養時,他很清楚自己並不想要去規定什麼或提供處方。他從來不會對聽眾說他們應該或不應該吃什麼;以及他們應該或不應...
目錄
1. 靈性科學的營養觀
2. 靈性對物質的穿透
3. 宇宙觀點之下的營養
4. 營養與健康的人體
5. 健康的營養與食物的品質
6. 消化過程
7. 植物、生食、素食和葷食的影響
8. 馬鈴薯、甜菜根、蘿蔔與人類的靈性
9.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鹽的效果
10. 酒精的影響
11. 尼古丁的作用
12. 營養與健康
1. 靈性科學的營養觀
2. 靈性對物質的穿透
3. 宇宙觀點之下的營養
4. 營養與健康的人體
5. 健康的營養與食物的品質
6. 消化過程
7. 植物、生食、素食和葷食的影響
8. 馬鈴薯、甜菜根、蘿蔔與人類的靈性
9.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鹽的效果
10. 酒精的影響
11. 尼古丁的作用
12. 營養與健康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