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是謂中庸!
《中庸》教誨人們擇善固執,抵達成功之域;給予人們豐富的處世、處事、
修身、管理、學業、家庭以及日常生活的諸多智慧。
《中庸》談義理、哲學。
《中庸》智慧的解讀,從「精蘊與價值」、「中庸的深廣內涵」、「中庸
的現代智慧」、「性命說智慧」、「誠的多維視域」、「學問思辨行」、「天
人之際智慧」、「修養與教化智慧」、「管理智慧」、「思辨智慧結晶」、
「歷史之謎」等方面一一剖析而展開解讀。
《中庸》指點你「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
的智慧。
作者簡介:
姚淦銘
中國江南大學教授,亦是博士生導師。曾於中國獲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獎。多次出訪日本、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地,進行學術交流。
姚淦銘數十年來潛心從事學術研究,有深厚的國學功底。於古代文化、哲學、經學、文獻學、語言學、文字學、書學、飲食文化等領域,均有論著出版。個人獨立著作有十八本:《孝經智慧》、《大學智慧》、《中庸智慧》、《論語智慧》、《孔子的智慧生活》、《讀孔子》、《哲思眾妙門──老子今讀》、《老子與百姓生活》、《再說老子與百姓生活》、《老子百姓讀本》、《老子講義》(韓國出版)、《王國維文獻學研究》、《漢字與書法文化》、《漢字心理學》、《漢字文化思維》、《禮記譯注》、《趣談中國摩崖石刻》、《先秦飲食文化研究》(上)與(下)等。另與他人合作論著十多本。姚淦銘個人公開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八十多篇。論著多次獲各界肯定與獎勵。
姚淦銘是中國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目的知名主講人之一,先後作了「國學大師王國維」、「老子與百姓生活」等系列講演。姚淦銘又是中國上海電視臺「文化中國」節目的知名主講人之一,作系列講座「孔子」,並獲「最具親和力」獎。
章節試閱
前 言
儒家經典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宋代朱熹編注《四書章句集注》,於是「四書」之名也由此而定。
《中庸》與《大學》一樣,原先是《禮記》一書裡的一篇,《禮記》共有四十九篇,《中庸》是其書的第三十一篇,而《大學》是其書的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以前,雖然有人關注《中 庸》與《大學》,但是一直要到宋代,由於時代的需要、各方合力的作用才將它們推向高處, 臻於巔峰。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宋代的文化需要讓千年的儒家學說重新振興,催開出 生命的新花來然後能夠與其他的學說相抗衡,特別是面對來自佛、道的衝擊與挑戰。宋代儒 學迫切需要義理之學,因此一旦發現了《大學》、《中庸》,特別是蘊藏在《中庸》裡面的 哲學理論,便尊視為「聖學」的寶藏。於是宋儒拳拳服膺之,汲汲開掘之,滔滔闡揚之,一 代新儒學終至勃然興起。再就儒學本身而言,宋儒治經與唐代迥然有別,不是斤斤於訓詁考 證,而是察察於義理闡述,以心性命理為主,且又糅合了佛、道之說。宋以後明代傳承延續 了此種「理學」,或稱之「道學」,此便是宋明理學。
確實,《中庸》給人的表象是薄薄的,沒有多少字數,但是一旦走進《中庸》,恰似一座深邃思想與智慧的殿堂。在《中庸》裡面,存心養性之理、窮神知化之方、聰明睿智之法、天人合一之機、治亂存亡之候,具載於是書。
當然《中庸》一書除了談義理、哲學,也給予人們豐富的處世、處事、修身、管理、學業、家庭以及日常生活的諸多智慧。《中庸》教誨你擇善固執,抵達成功之域。一個人如能「博學 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人一己百,人十己千,那麼即使是一個資質並不高 的人,甚至是一個愚笨的人、一個懦弱者,也必定讓你得到「雖愚必明,雖柔必強」的提升。
在《中庸》這裡,既能曲徑通幽,通達心曲之幽深;又能鳶飛戾天,遨遊廣闊之六合;亦能魚躍於淵,有如魚得水的灑脫境地。一言蔽之,指點你「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 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的智慧。
在國學裡,《中庸》是最重要的經典之一。雖篇幅不多,但是它本身的富藏,以及附著在這本經典上的解讀、研究與影響,那是千年的層累層積,層儲層澱,真個是說不完、道不 盡的文化承載了。《中庸》成為一本特別厚重的文化經典,承載著數千年的文化與智慧的深湛內涵。
本書《中庸智慧》也如先前的《大學智慧》一樣,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是對《中庸》的智慧的解讀二是在此基礎上再將《中庸》原著全文翻譯與品讀,考慮到朱熹的《大學章句》 的經典性與影響深遠,又採用了《中庸章句》的本子。
關於《中庸》的智慧解讀,我們又分別從其「精蘊與價值」、「中庸的深廣內涵」、「中庸的現代智慧」、「性命說智慧」、「誠的多維視域」、「學問思辨行」、「天之人際智慧」、「修養與教化智慧」、「管理智慧」、「思辨智慧結晶」、「歷史之謎」等方面一一剖析而 展開解讀。
國學大師梁啟超指出:「兩漢之間,儒者通經,皆以致世,以〈禹貢〉行水,以〈洪範〉察變,以《春秋》折獄,以《詩》三百五篇當諫書。蓋六經之文,無一字不可見用。」(〈西 學書目表後序〉)此種傳統便是追求學以致用,其精神值得發揚,至於「怎樣用」、「用什 麼」則又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了。我想,對中國傳統經典智慧的解讀也應該有一種能用而 至於大用、妙用的目標。
這裡又記起朱熹的話:「知(智)愚之過不及,宜若道之所以不明也;賢不肖之過不及,宜若道之所以不行也。」道不明,是因為智者測度深微、揣摩事變得太「過」了而愚者又昏 聵暗昧、蹇淺無知得「不及」。這種「過」猶「不及」,都不能彰明「中庸之道」。再說賢 者刻意尚行,驚世駭俗,此種行為太「過」了。不肖者,卑汙苟賤,不能去行當行的,此種 行為則是「不及」,那麼同樣不能實行「中庸之道」。因此「中庸之道」看似簡單,其實知 曉其理與踐行其道都不是易事。朱熹又說:「故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知味之 正,則必嗜之而不厭矣;知道之中,則必守之而不失矣。」(《四書或問》)此話的味道, 真可以去尋味、辨味、體味、知味、回味的!
作者
二〇一〇年六月
部分內容
篇七 《中庸》天人之際智慧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
——《中庸》
只有天下最真誠的人,才能充分發揮天賦的本性;能充分發揮天賦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天下眾人的本性;能充分發揮天下眾人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就能充分發揮萬物的本性,就能贊助天地養育萬物;能贊助天地養育萬物,就能與天地並立為三了。
《中庸》說天道之「誠」
「天人合一」,是中國哲學中關於天人關係的一種觀點。此說認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體」,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動天意,由此兩者合為一體。或認為子思、孟 子首先明確提出這種理論,《中庸》就多見其「天人合一」的論說。漢代董仲舒繼承此說, 又發展為「天人感應」論,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認為天能干預人事,預示災祥,人的 行為也能感應上天。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號》以及在答漢武帝策問中做了具體闡述。
要說《中庸》的「天人合一」,先從「天道」之「誠」說起。《中庸》說天道是「誠」的,天道哪有什麼「誠」?其實,這也是人們的視線從人世之「誠」再投射到上天去了,賦予了 上天「誠」的理念。
一、誠者:天之道
《中庸》曰:「誠者,天之道也。」(二十章)誠是天之道反過來說,天之道是誠的。「誠」,由本是人的品德之一元,又化出了另一元的天道之「誠」。當然在《中庸》裡,「天之道」有時是兼言天與地的,則是「天地之道」。
那麼天道之誠,又「誠」在哪裡呢?《中庸》對此有許多的描述與論述,做為天道之誠的例證。比如:
1.天時不停地自然運行。(二十章)
2.水土遵循一定的道理。(二十章)
3.上天無所不覆蓋。(二十章)
4.大地無所不承載。(二十章)
5.四時即四季在有序輪換。(二十章)
6.日月在互相交替光明。(二十章)
7.天地間萬物並育而不相害。(二十章)
8.天生萬物,必定因順其本來的材質加以不同的對待,比如該栽培的就栽培,該傾覆的就傾覆。(十七章)
二、再進層:天道至誠
《中庸》經過對天、地之道的深層思辨,認為其中必有其內在的「道」與「德」,並發現「道並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三十章)。然而其核心則可以歸納為「誠」, 這就是天之「誠」、地之「誠」,也是天之「實」、地之「實」;因為非此「誠」、「實」、 「誠實」,天地就不會這樣永久地、不息地運行著。
如此悟通「誠者,天之道也」,如此曉明「誠」就是「此天地之所以為大也」(三十章)的深層原因。再進層,那麼天道不僅是「誠」的,而且是「至誠」的。《中庸》又對天道「至 誠」所具有的特點加以剖視:
1.不息永久──天道永不停息且永久。《中庸》曰:「故至誠無息,不息則久。」
2.外可徵驗──天道是有外在效應,可以驗證的。《中庸》曰:「久則徵。」
3.悠遠無窮──天道是悠遠無窮的。《中庸》曰:「徵則悠遠。」
4.博大寬厚──天道是博大寬厚的。《中庸》曰:「悠遠則博厚。」
5.崇高光明──天道是崇高光明的。《中庸》曰:「博厚則高明。」
因此,《中庸》有曰:「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6.為物不貳──天地之為物、生成萬物純真而無摻雜。《中庸》曰:「其為物不貳。」
7.生物不測──生育萬物妙不可測。《中庸》曰:「其生物不測。」
8.不見而章──不表現卻能彰顯。《中庸》:「如此者,不見而章。」
9.不動而變──不行動卻能變化。《中庸》:「不動而變。」
10.無為而成──無為而能成就。《中庸》:「無為而成。」(以上均見二十六章)
此由諸多的「誠」凝聚起來達到了至極,那就是「至誠」。
二、頌讚:天地至誠
《中庸》二十六章又有大段文字頌揚天、地、山、水,讚頌天地之道的至誠: 上天,它是由許多星星點點的光明積聚成的,卻能至於無窮,日月星辰懸繫在上面,萬物都覆蓋在裡面。
大地,它是由許多一撮撮泥土積聚成的,卻能至於廣博深厚,承載華山而不覺得沉重,收容河海而不洩漏,萬物都可以承載在大地上。
高山,這是由許多一堆堆小石積聚成的,卻能至於廣大,草木生長在上面,禽獸棲居在裡面,寶藏也由山中發掘出來。
水,這是由許多一勺勺水積聚成的,卻能至於深不可測,黿、鼉、蛟、龍、魚、鱉生長在那裡,貨財也從海裡產生出來。
我們讀一讀《中庸》的這些話語,也許會被其詩性的語言、意象所吸引,而感慨,而深思,而讚歎。用詩的思維來思辨天道之「誠」,用詩一般的語言來闡述天道之「誠」,也許 就是契合了孔子所說的「思無邪」,「無邪」便是「真」,便是「誠」。此不就是以詩心之 「誠」來解天道之「誠」嗎?
確實如此,《中庸》熱情、激情地頌讚了天地萬物、天地之道,而最後指向的主旨,是用《詩》句「維天之命,於穆不已」來點醒的,「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詩》說:「只有天命,莊嚴肅穆且運行不息。」這大約是說天之所以成為天的道理吧。
《中庸》又巧妙地轉入主題,將天地之道與周文王聯繫在一起,「啊,太光明顯赫了,文王的德行多麼純正!」這大約是說文王之所以被尊諡為「文」,是純正的品德常行不止的 緣故吧。──這不就是天與人合一了?!《中庸》不就是樹立了一個「聖人」周文王與天合一的經典榜樣?
前 言
儒家經典的《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宋代朱熹編注《四書章句集注》,於是「四書」之名也由此而定。
《中庸》與《大學》一樣,原先是《禮記》一書裡的一篇,《禮記》共有四十九篇,《中庸》是其書的第三十一篇,而《大學》是其書的第四十二篇。在宋代以前,雖然有人關注《中 庸》與《大學》,但是一直要到宋代,由於時代的需要、各方合力的作用才將它們推向高處, 臻於巔峰。其中有一個重要原因,即是宋代的文化需要讓千年的儒家學說重新振興,催開出 生命的新花來然後能夠與其他的學說相抗衡,特...
目錄
篇七
《中庸》天人之際智慧
《中庸》說天道之「誠」
「天人合一」的智慧思辨
《中庸》:「天人合一」之路徑
前知:神祕的至誠如神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
宋明理學的「天人合一」說
現代思考:《中庸》天人之際智慧
說「天人合一」:錢穆最後的遺稿
篇八
《中庸》修養與教化智慧
兩修:《中庸》凸現的主題
致曲:修身修道智慧
學者論《中庸》修養法
大師之慧:心與境的修煉
反思修身:一份「年終報表」
致曲修道:香港大學榮譽院士
慎獨:任繼愈修身風範
篇九
《中庸》管理智慧 「為政在人」的管理之道
管理智慧:五.三.九.一
管理:思想.實踐.中庸之道
中和:卓有成效的方法論
碎金屑玉:七則管理智慧
篇十
《中庸》思辨智慧結晶
《中庸》的思辨智慧與藝術
有對:《中庸》的智慧思辨
《中庸》意象思維智慧
《中庸》:《詩經》的創新詮釋
思辨結晶:《中庸》與成語
篇十一
《中庸》歷史之謎
《中庸》與子思之謎
文獻裡的子思故事
子思撰《中庸》傳說
《中庸》:作者.本子.質疑
話說《子思子》之謎
郭店竹簡.子思.《中庸》
《中庸》:新儒學.韓愈.李翱
宋代:《中庸》的趣聞
宋儒重視《中庸》之謎
《中庸》:道家.禪家.歷史之謎
篇十二
《中庸章句》譯讀
朱熹〈中庸章句序〉
《中庸章句》譯文與品讀
後記
篇七
《中庸》天人之際智慧
《中庸》說天道之「誠」
「天人合一」的智慧思辨
《中庸》:「天人合一」之路徑
前知:神祕的至誠如神
董仲舒的「天人感應」說
宋明理學的「天人合一」說
現代思考:《中庸》天人之際智慧
說「天人合一」:錢穆最後的遺稿
篇八
《中庸》修養與教化智慧
兩修:《中庸》凸現的主題
致曲:修身修道智慧
學者論《中庸》修養法
大師之慧:心與境的修煉
反思修身:一份「年終報表」
致曲修道:香港大學榮譽院士
慎獨:任繼愈修身風範
篇九
《中庸》管理智慧 「為政在人」的管理之道
管理智...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