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和心靈的聯繫,遠比你想像還要緊密。
殿堂級科幻作家黃海,21篇經典小說精選
〈躁鬱宇宙〉
宇宙和心靈的聯繫,遠比你想像的還要緊密。
載滿五十四對「未來的亞當與夏娃」的太空船盤古號,突然失去聯繫、消失無蹤,
而斷訊前留下的最後訊息,竟是大部分人都陷入了狂躁或憂鬱狀態,甚至首位發作的,還是精神科醫師……
〈地月臍帶〉
往來地月,只要搭上這座電梯……
連接著地球與月亮的超級交通管道,卻在戰爭中損毀,但唯一能修好它的,僅有飄流在未知宇宙中,早已昏睡近六百年的原始設計者。
地月之間,是否還能重新連結上呢?
〈河圖公主〉
她的生理變化,藏滿宇宙的玄機……
當她的腸子開始絞痛難忍,太空站就發生大停電;
當她胸前的圖形起了變化,地月捷運系統就會出現各種意外,
她身上的一切小異樣,都可能是大災難的預警……
〈鳳凰涅槃〉
永生,是否有極限呢?
「鳳凰計畫」實施後,人類永生的可能性從此被開啟,可「不該發生的宿命」,真會就此滅絕嗎?
本書特色
★「首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洪建全兒童文學獎」得主
★台灣唯一以科幻作品獲得「國家文藝獎」、「中山文藝獎」的作家
「他的科幻創作歷程,正是台灣科幻小說史的主幹。」
各地讀者齊讚,享譽海外的瑰麗星際史詩
作者簡介:
黃海
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曾任科學兒童週刊主編、聯合報編輯退休,任教靜宜大學、世新大學講授「科幻文學」,東吳大學「科幻與現代文明」講座,多次擔任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決審委員。
從事創作數十年,作品涵蓋成人文學與兒童文學, 科幻與傳統文學;足跡也跨越兩岸。包含:長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等數十餘冊。微科幻收入國小及國中教科書,選入龍騰版高中國文教材;〈銀河迷航記〉改編廣播劇、〈機器人眼淚〉拍成電視劇 ,曾獲國家文藝獎、兩屆中山文藝獎,多屆全球華語科幻星雲獎。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高翊峰|小說家
張系國|教授
許建崑|中國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葉李華|「基地系列」譯者
蔡仁傑|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黃海的科幻小說中提供了偉大的夢想世界,也讓我們預見未來。
——許建崑|中國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與時俱進的新作、永不褪色的經典,凝縮半世紀台灣記憶的科幻奇想能量結晶。
——蔡仁傑|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
名人推薦:高翊峰|小說家
張系國|教授
許建崑|中國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葉李華|「基地系列」譯者
蔡仁傑|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
——誠摯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序)
黃海的科幻小說中提供了偉大的夢想世界,也讓我們預見未來。
——許建崑|中國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
與時俱進的新作、永不褪色的經典,凝縮半世紀台灣記憶的科幻奇想能量結晶。
——蔡仁傑|中華科幻學會理事長
章節試閱
序・五十年一覺科幻夢——朝如青絲暮成雪 幻海浮沉豈無悔
時光飛馳,距離寫作第一篇科幻小說到今天,已超過半個世紀了;驀然回首,轉眼青絲已成白髮。
一九六八年,隨著著名的科幻電影《二○○一:太空漫遊》的上映,科幻小說在台灣萌芽之初,它就默默出現在傳統文學(或稱主流文學)裡,就像出生的嬰兒一般,人們未曾注意它應該叫什麼名字。直到一九七○年代中期,《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的震撼轟動,大眾有了科幻概念,一九八一年張系國在聯合報文學獎評審會上,建議今後將科幻與傳統文學分開,科幻在台灣文壇上逐漸有了分野。差不多這時期,中文辭典也才收入了「科幻」一詞,兩岸也不約而同使用同樣名稱。張系國、葉李華的創作和推廣,創造台灣科幻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的輝煌,我也經歷見證了萌芽、發展的過程。
台灣的科幻小說是在傳統文學園地發展出來的,一般來說,作品偏軟,《一九八四》、《美麗世界》這類反烏托邦文學形式的科幻,深深影響文學作家,將之視為科幻標竿,也因此有了被稱為台灣版《一九八四》的《廢墟台灣》,科技人許順鏜是少數的硬科幻代表。中國大陸的科幻歸屬科普一環,官方支持科普,也間接栽植科幻,硬科幻也出色;台灣文化環境不利硬科幻發展,有其背景因素,學者已有述及。
實際上,越是具有人文意涵的科幻作品更能垂諸久遠,台灣的主流文學作家在科幻場域迭有貢獻,近年吳明益、邱挺峰作品已面向國際,李伍薰是繼起的勇猛戰將;台灣以人文科幻見長,不似中國大陸劉慈欣《三體》的硬核科幻。我們舉目所見的科幻電影、動漫、電玩和小說,雅俗紛雜並陳,我在《科幻薪火錄》創造了「泛科幻」一詞,否則很難指涉這個文類的紛華龐雜。
□
收集在這兩本集子的小說,跨越了兩個世紀,從中篇、短篇到微短篇都有;不論硬軟科幻、奇幻、成人或青少年的,也都涵蓋了。
一直以來,我認為「科幻是成人的童話」、「科幻是介於成人與少兒之間的文學」,近年我也曾經和山鷹、林茵、邱傑合寫了一部有趣的接力童話;認為「優秀科幻可以返身主流文學」;而「超現實的合理化」、「如果的藝術」,是我簡單的科幻概念。著名的評論家蘇恩文(Darko Suvin)看重嚴肅的科幻,認為它在主流文學佔有一定地位,深得我心。年輕一輩的寫作者可能已忽略了傳承,不少是憑藉天賦揮灑,自創風格。
如今社會大眾所認知的科幻,大多是是來自視覺文本——受到影視、電玩、動漫濡染的影響,影像是熱媒體,平面紙本是冷媒體,小說不可避免地被邊緣化了。人們說某事很科幻,含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它是超現實的,卻被煞有介事地以科學元素合理化了,比如哈利波特騎著掃把在空中飛,是魔法,是奇幻,如果加裝了噴射火箭或其他動力設備使其動作合理化,便是科幻。
香港學者李偉才(李逆熵)博士,對科普科幻尤為專精,華人之中少有人能出其右,他曾提出「攀登科幻高峰,在山頂上插旗」的口號,指出科幻作品追求的最高目標,就是提出一個前所未有的科幻概念(點子),在科幻領域成為創造發明。像大陸漂移、蓋亞假說之類的概念,更具有科學意義,雖然是假說,創始者也名垂青史;這就有如登山,在頂峰上插旗留名,踵繼其後者,只能利用同一點子推陳出新。
科幻的黃金時代早已消逝,多年前有謂科幻園地早已在美國被耕耘得寸土不留,新點子的開發有其難度。我不揣冒昧,以〈躁鬱宇宙〉試著攀登科幻高峰,猜想人體精神狀態(尤其是躁鬱症)和宇宙波動的關聯性,也許精神電子學是待開發的領域。〈替代死刑〉,將死刑犯改造腦部成為有如機器人勞工,取代死刑的執行,其實它只是一個長篇小說綱要,先行發表;本篇和〈深藍的憂鬱〉收入南一版、翰林版國中國文教科書。〈火星玫瑰〉也收入龍騰版高中國文輔助教材。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想像力是無限的,知識是有限的。」在科幻寫作上,可以說「知識是想像的原料」,利用已知的尖端科技訊息編造情節,延伸無限可能。我的集子中,像〈天眼〉、〈開天闢地〉、〈哭泣的心臟〉、〈腦體位移〉、〈異星家人〉、〈火星未來紀〉、〈八五○就是愛〉……利用已有知識延伸到未知或未來,有其科幻核心和人文思維。
科幻小說和歷史小說的寫作,有其相像之處,你無法親臨過去或未來,卻可以資訊(知識)為原料,以想像力編織成可信的情節。當你確立主題之後,剩下的就是如何添枝加葉,琢磨塑造成為藝術品。〈世界的邊緣〉是比較接近現實的小說,在我閱讀了有關尼泊爾的旅遊書和登山知識之後,寫出在世界屋脊找雪人的故事。〈哭泣的心臟〉隱晦地影射了某個宗教狂熱和恐怖主義國家,無頭雞故事和接受心臟移植者的後遺症,有其現實依據。
科幻點子容易相撞,即使重複了,也成了「同樣的點子,不同的樣子」。威爾斯《時光機器》之後,一百多年來,數不清的作品演繹擴散了時間旅行的故事。越是偏軟的、具有哲理意涵的小說,讀來越是深刻,令人感動,歷久彌新。〈深藍的憂鬱〉、〈出賣牛車輪的人〉,描述了人性本質和社會人情;〈混沌〉,探索了不可超越的宇宙起源,也就是究天人之際,是我很喜歡的一篇。〈天人感應篇〉混融了科普科幻奇幻玄幻。
〈秦始皇到台灣〉建構在現實與幻想的兩個面向,模稜兩可、亦真亦幻;曾擴寫為中篇小說版。〈天堂A夢小學〉以少兒觀點,有趣地探討了輕生的禁忌話題。
□
如今,外星人事件幾乎已變得平淡無奇,美國政府不時有意無意釋出訊息,真相的揭露已呼之欲出。現實與科幻難分軒至,我們不知不覺活在科幻時代,科幻寫作顯得軟弱無力,運用已知的知識去延伸想像未來未知,早己捉襟見肘。時過境遷,常常會發現科學跑在科幻前面。著名科學家兼科幻作家弗諾‧文奇(Vernor Venge)一九九○年代就提出理論:「科技的快速發展,將使任何人無法預知不久的未來將會出現什麼,科技將會戲劇性地使社會產生變革,以至科幻作家的想像力將無法跟上現實。」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也許你會擔心打入人體的疫苗是否有奈米機器人,往後遭受監控?如果你還想整容變裝換髮,隱匿身分,大數據監視系統有辨法教你無所遁形;外星人是真的嗎?包括駭客、太空人、各國政要和臨終科學家,數不清的爆料,在網路時代已逐漸喚醒大眾的認知覺醒;以色列衛星之父說:火星實際上已有人類與外星人合作的研究基地;真空中獲取免費能源的方法一直被保密,以維護石油市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臭鼬工廠負責人臨終懺悔承認:「我們實際已掌握了星際旅行的技術。」亞瑟.克拉克的定律告訴我們,要知道某件事是否可能,唯一的方法是跨越到不可能的領域去。
過去,科幻作家寫外星人是名正言順,但在現實中談外星人,一定嚴正否認,斥為科學異端或怪力亂神,如今情況已在逆轉。
於是,我不免感嘆:
五十年一覺科幻夢
我們何其無知卑微
何其弱小
朝如青絲暮成雪
幻海浮沉豈無悔
黃海
二○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躁鬱宇宙〉
01 火星,微粒晶片太空船
火星基地的醫院在地下五層,每逢有太空船來到時就特別忙碌。
從月球抵達被稱為第二個地球的火星,身體不適的移民者被送來了,長期在微重力狀態下生活,有人顯得極度虛弱,有人很像戰敗返鄉的老弱殘兵,骨質中的鈣流失,循環系統和心肺功能變差了,有些人站立困難,在綠色地毯上像動物一樣爬行著,練習運動。看著他們的滑稽樣子,對於程一平和其他醫護人員來說是習以為常了,而他總是心懷憐憫,有些傷害在從前是一輩子不可恢復的。更先進的人造重力太空船即將出現,或可以讓太空旅行的後遺症減少些,而火星這兒有著0.4G重力,還算是舒適的窩,不必擔心喝水或排尿時,液體飄浮出去,或重力的不適,也不必擔心男女做愛的困難。
火星基地的居民,都是學有專長的技術人員,頭皮下都裝置了知識百科晶片和通訊器,每個人除了個人專業外,也幾乎都是百科博學者。這時,埋在程一平頭皮下的網路通訊器叮咚響了一下,還發出長串細微的滴滴警笛聲,那是從火星地面來的急事呼叫,眼前飄浮的虛擬訊息版上顯出了中文字幕,跟著傳來蘇麗雯微笑的臉和溫柔熟悉的語音:
「程醫師,請來地面太空中心。有急事!」小雯正經八百輕喚著他,聲調平和、一板一眼,兩人感情平淡了,不見往日的嬌嗔,看來是公事。
程一平想到馬上就要與小雯見面,不覺侷促起來。他從火星地下五層的醫院病房,搭電梯直上地面。兩人曾經有過親密美好的一段。後來他帶頭激烈反對她父親蘇武的太空探險計畫,認為技術還不成熟,帶著大批人移民不可知的外太空,艱辛危險不可測度,且根據他在禪定意識中對未來的探測,太空船將遭遇可怕的波折。小雯的父親因此與他起了衝突,出言侮辱:「你這個巫師,只會講鬼話!!」之後與小雯為了她飼養的老貓該不該安樂死,吵得不可開交,她還怪他看上另一隻貓的女主人林雅玲,看上對方的豐胸翹臀,程一平與小雯感情差不多鬧僵了,她甚至打了程一平一個巴掌,兩人漸行漸遠,久不相問候,這回因公事相見也許是復合的機會,但程一平永遠難忘那一巴掌。
作為一個全科醫師兼有精神醫學專長,程一平自己遇到的心靈問題也許是一般人想像不到的,他了解有時候科技無濟於事,才會尋求精神科醫師或非物質能力的幫助。像程一平這樣全科醫師兼且受過專業訓練的精神醫師、有心靈力量專長的人,是時代的優秀分子。
來到地面圓頂建築的太空中心第一研究室,玻璃罩外的落日是迷離的淡藍色,比起在地球看到的太陽輪廓小多了,只像顆小橘子,從前的藍光太陽四周散射著灰粉粒,如今大氣層逐漸豐富,夕陽的餘暉顯得偏紅,在陰暗沉鬱中散射著旑旎夢幻色彩,遠在二十光分外的地球那邊,又紅又大的燦爛美麗夕陽,只能在夢中尋找,那是曾曾祖父母一直讚美著的遙遠地球的人間世界。如今火星的地球化已有所成,逐漸成為第二個地球,人們住的火星地下都市住宅牆壁不時會更換照明圖景,除了火星本地風光之外,也變化出地球風光的山川湖泊大海、高山森林綠野,或是高樓大廈,令人不忘地球原鄉的景色。
火星太空中心大堆的科學家忙碌著,注視著幾面巨大顯像幕中的不同數據,有人在觀察天象,有人在引導從地球和月球來的太空船,有人在注視著土星的泰坦衛星、木衛一:伊奧和木衛二:歐羅巴⋯⋯等探測基地轉播來的訊息。這些無人基地,連同火星太空中心,正努力追查著一艘由火星的衛星迪摩斯建造的太空船——盤古號,它在失去控制之後,飄流過小行星帶,衝過木星的引力場,之後消失無蹤⋯⋯
「盤古號一定出事了!程一平醫師當初的反對應驗了!」許多人議論紛紛。盤古號正是小雯父親蘇武所領導的太空船。
「別說什麼盤古號啦,它本來就是我們火星的第二顆衛星戴摩斯,它竟然逃走了⋯⋯」有人不屑地吐槽。
「本來只是實驗用的衛星太空島,搞成這樣⋯⋯」抱怨聲總是來自沉著穩健的保守者。
人多嘴雜的聒噪聲中,小雯向他欣快地招手,眉宇飛揚,之前她與他的芥蒂,好似暫時煙消雲散。靜默片刻之後,他讀出她眼裡的驚慌和隱藏的不安,表情中帶著尷尬微笑和幾分羞赧。蘇麗雯是最先進的意識領域科研人員,附掛生物學、通訊、文史哲學領域的專長,附掛的才智是來自她接受了最新百科知識晶片植入,可以隨時連線取用。
蘇麗雯帶他到實驗室。她的隨身機器人,可說是仿生人,是特別以蘇麗雯的形貌製作,有九分像她本人,很有禮貌地對程一平行禮,露著甜蜜微笑,說:
「蘇小姐很感謝你來,以前的事別介意⋯⋯向你致歉!」仿生人代替主人道歉,在自己臉上打了一巴掌說,「對不起,我打自己一巴掌!哈,欠債還債,還了你⋯⋯」仿生人的行動,是這個時代人際交流很好的改善方式。
蘇麗雯的仿生人領他到一個清靜房間,並拉開椅子要他坐下,桌上擺著電子顯微鏡和相關的實驗器皿。小雯跟著來到,擠出一抹苦澀笑容,不安的眉宇像清澈天空染了一片烏雲。
「根據自動系統傳回的資訊,盤古號凶多吉少。」她說,眼神和聲調中流露出久未見面的尷尬,以及對所發生事情的疑慮,像做了錯事的小女孩,擔心著自己父母親在盤古號上面的安危。她抱怨著:「我爸還半開玩笑說:『每次找到一顆新行星,就放一對異性伴侶下去,他倆就成了新星球的亞當、夏娃⋯⋯』我說他在說笑話,他卻說只要加速到近光速就有相對論時間差,不必穿越蟲洞⋯⋯」
「我老早就講,不應該倉促成行的,還好,我拉住妳⋯⋯」要參加這趟旅程的異性伴侶結伴成對,這是基本守則,他和小雯原本就是良伴一對。程一平放開心高談闊論起來:「當初讓我們一起去不就是當了亞當、夏娃啦?哈,也許真的做到了,我們就變成創世紀的主角⋯⋯」程一平打趣著。「很浪漫的想法,電玩遊戲的玩法啊⋯⋯」宇宙的浩瀚和不可思議,絕對是渺小人類所無法想像的。這也隱喻著當初地球人類的來源,說不定同樣是被亞當夏娃殖民的歷程。
盤古號原來只是一顆繞著火星赤道旋轉的火衛二的富含碳的小衛星,平均半徑六‧二公里,內部本來就有的坑洞,被利用打造成可居住而能自給自足的人類生活環境和太空船,上面住了一百零八人,共五十四對異性伴侶,原本是居住在火衛二戴摩斯上的基地,用以實驗從事多年太空航行自給自足的可能性,經過科學家事前計算,如果在封閉狀態下生活,居住五十對夫婦便可以免除近親通婚的問題,而且經過拉里‧楊恩─基因控制 1,保持一生中一夫一妻,效果達到七成以上,就盡可能阻絕了婚外情糾紛。這是過去很多科幻小說和電影的末日情境都曾探討過的問題,就像《聖經》的〈創世紀〉第十九章提到索多瑪與蛾摩拉兩個城市的毀滅,以當時的世界觀來說,有如世界末日,以至必須父女同寢才能生育繁衍人口,這是倫理法則讓位給了生存法則。
這艘盤古號太空島,必要時可以使用奈米機器人擴建室內空間或設備,增加容量,以安置更多繁衍的人口。盤古號是一艘改造自火星小行星的太空船,可以說是一座小型太空島。如今,經過一年的實驗之後,確認它是天然可以避免隕石和輻射傷害的星體,正好提供建造太空船的便利。盤古號的出征代表的是人類拓展太空邊疆的決心。
由於以蘇武領導的科學團隊在核子融合衝壓火箭之外,又發現了太空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暗能量使用方法。他們製作了暗能量收集推進系統,將火衛二改名為盤古號太空船(島),脫離火星引力,這項決策改變原始設計,超級先進技術引起疑慮,蘇武於是重新詮釋美國甘迺迪總統當年登陸月球決心:
「因為困難,所以要去探險!」蘇武加上了一句:「因為好奇,所以要去經歷!」
蘇武又提到甘迺迪的演說:英國探險家喬治‧馬洛里在地球最高的珠穆朗瑪峰遇難,生前,有人問他為何要攀登珠穆朗瑪峰,馬洛里答說:「因為山就在那裡。」蘇武說:「那麼,太空就在那裡,第三個地球就在那裡,我們必須出發,理由夠了吧?」最終盤古號啟航了。
盤古號緩慢加速,在過去兩年八個月的定時回報都很正常,但是通過小星帶,進入木星引力圈後卻失去聯絡了⋯⋯
【未完待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躁鬱宇宙——黃海科幻小說精選》
序・五十年一覺科幻夢——朝如青絲暮成雪 幻海浮沉豈無悔
時光飛馳,距離寫作第一篇科幻小說到今天,已超過半個世紀了;驀然回首,轉眼青絲已成白髮。
一九六八年,隨著著名的科幻電影《二○○一:太空漫遊》的上映,科幻小說在台灣萌芽之初,它就默默出現在傳統文學(或稱主流文學)裡,就像出生的嬰兒一般,人們未曾注意它應該叫什麼名字。直到一九七○年代中期,《星際大戰》、《第三類接觸》的震撼轟動,大眾有了科幻概念,一九八一年張系國在聯合報文學獎評審會上,建議今後將科幻與傳統文學分開,科幻在台灣文壇上逐漸有了分野。...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