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益京極夏彥節稅陳思宏長女病最透明的故事三采精選75折起納瓦爾寶典安寧照護矽島民防小書痴兒童文學季暢銷5折起
暫存清單
放入購物車
立即結帳

在建築與文化之間,我們設計

In-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 We Design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殷寶寧

評價
3收藏
6人次試讀
行銷分紅
分享

優惠價: 88 NT$ 422 NT$ 480

運送方式:超商取貨、宅配取貨

銷售地區:全球

訂購後,立即為您進貨

購買電子書(固定版型)
7 336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2022建築設計百大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乘載臺北人三十年記憶的中華商場
從黑手打鐵的赤峰街到文青的赤峰街
2022年全世界最期待的建築臺北表演藝術中心
曾經荒置的公務眷舍審計新村,搖身成為臺中最受歡迎文創景點
從孩子日常生活的視角,將鄒族文化傳統融入設計的阿里山達邦國小

五個建築場域,
五段文化歷程,
以設計作為一種文化抵抗的策略和反抗基地。

本書集結了建築學者殷寶寧近年來在建築、設計與文化領域的研究與寫作。看似獨立成篇,但共同貫串的,來自於對文化深層的關注與提問。
殷寶寧以地域為經,年代為緯,在建築與文化的交織論述中,觀察設計如何回應使用者的想像與實境。最初以中華商場啟章,在於該建築承載了臺灣在戰後現代化過程中,追求在城市景觀與建築表徵上的現代性之夢。接著來到捷運中山站與雙連站之間的赤峰街街區,曾經是黑手油氣產業聚集之處,而今反差萌地構成文青青睞的文創聚落。
再往北邊走一點,回到劍潭與基隆河前世的探索中,一座明星建築要如何轉身變為一座演藝廳呢?離開臺北,臺中的審計新村,創意工作者的群聚及其構成的創意聚落,帶動區域活化,具體回應了設計文化不僅是一個過程,更具高度能動性的價值。繼續往南到了北回歸線,百年達邦國小重建,應該長成什麼樣子?「設計」如何作為一種傳遞文化與歷史重量的媒介?建築生產要如何滿足這個社會單位,並且傳遞出具鄒族族群主體意識的文化形式?
透過這些詰問,我們在殷寶寧的文字中飛越臺灣的百年建築構成,以鳥瞰的視角,踏實的取材,照見設計在建築與文化之間以何樣的角色現身。

作者簡介:

殷寶寧
  生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
現職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專長領域包含建築與文化研究、文化資產與博物館、性別研究等。
曾任職於教育部,參與921震災校園重建工作;曾任職財團法人中央廣播電臺副總臺長、真理大學,並陸續於淡江大學建築技術學系、臺北科技大學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等教學單位擔任兼任師資。
近年出版專書包含:《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我城故事:大稻埕街區生活書寫》,《知識展示重構:博物館建築空間與觀眾經驗》,並主編專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導論》。
參與創設歷史資源經理學會、建築改革社、現代建築學會、文化資產學會、臺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等民間專業社團。曾任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現任臺灣老城水岸文化協會理事長。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作者序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