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前五一五年,時令剛過立夏,天氣暖洋洋的,令人渾身舒坦。
吳國公子光府邸內外站滿了披甲持矛的武士,一個個面色肅穆。屋頂上也蹲著幾十名高舉短劍的悍卒,似乎隨時準備將劍拔出。雖然他們看上去準備暴起殺人,但身上卻沒有散發出一絲殺氣,因為武士們不是即將要進行一場殺戮,僅是如往常一般,保衛自己的君主。
大廳正中主位上跪坐著一位圓臉大鬍子的人,只見他身材肥胖,脖子短粗,面色威嚴,身披重甲,正大快朵頤。下首則坐著一位一臉精悍之色、笑容滿面的中年男人,口裡說著好話,殷勤地向主位敬酒。
奴僕恭敬地站在走廊上,端著一盆又一盆熱氣上騰的美食,空氣中瀰漫著濃郁的酒香和肉香。
奴僕趨步至大廳前,脫光衣服,只著褻褲,跪在地上,雙手舉著菜肴,用膝蓋向前移動。兩名士兵跟在後頭,手持長矛,頂著奴僕赤裸的後背。每一道美味佳餚均是如此地被端上桌。
一個濃眉大眼、身高八尺的壯碩奴僕,開始在大廳外熟練地脫掉衣裳。
下首男人向主位拱手道:「王兄,臣弟腿傷復發,疼痛難受。請允許臣弟到內室換藥!」
王兄微笑著,微微頷首。
當下首的男人笑瞇瞇地走出大廳時,他抬頭看了一眼天空。瓦藍的天空上,一道白色的光芒拖著長長的尾巴,飛射向西方!
將時間暫時拉回到數年前的楚國王宮。
楚平王情不自禁地睡了自己的兒媳婦,這位兒媳婦是太子建的正妃。太子建無膽反抗父親,嚇得逃離楚國。時任太子太傅的楚國大夫伍奢因與太子建關係密切,入宮勸說楚平王:承認錯誤,並將太子建請回國中,父子團聚,重歸於好。
楚平王勃然大怒,起了誅殺伍奢全家之心。
楚平王道:「伍大夫,我聽聞你有兩個兒子,均文武雙全。何不請他們入王都,父子也可以團聚,我想賜宴與你們父子痛飲一場,如何?」
伍奢已知楚王欲殺自己,他長歎道:「老臣的長子伍尚為人忠厚仁義,一定會來。其弟伍子胥性格剛烈,足智多謀,又極善隱忍,必不會輕易入國都。」
楚平王不信,派遣使者宣伍奢二子入都城覲見。
使者見到了伍家兄弟後,道:「楚王有令,請二位公子即刻入宮,便放汝父返家團聚。若是二位公子不從,便殺了汝父!」
楚平王為何不直接殺了伍尚和伍子胥二人呢?因為伍家世代為楚國大臣,若無錯被誅,不利於楚王團結公卿。所以,楚平王意欲將伍家父子三人,騙入宮中,悄悄殺掉後當成失蹤人口處理。這便是「甯使人知,莫使人見」。
楚王給伍家兄弟出了一道難題,是今日入宮被殺?還是逃跑背負叛國罪名被誅殺?
伍尚為人果然忠厚,欲立刻動身。伍子胥雙目通紅,拉著伍尚的袖子輕聲道:「大王宣我們入宮,非為飲宴,實為斬草除根!他用父親大人做人質,我們二人入宮之後,父子三人便會遇害!同去赴死,於父無益,不如留著有用之軀,逃往他國,再尋機報仇雪恨!束手待斃有何益處!」
伍尚面色從容,輕聲道:「愚兄知道應詔前去,不能保全我們一家性命。可是逃走之後,將來又不能報仇,只會令天下人恥笑!二弟,你快逃吧!一定要為父親大人報仇雪恨!愚兄今日便去赴死。」
伍子胥向兄長躬身一拜,飛速跑向馬棚。使者急忙率人追趕,伍子胥躍上戰馬,抽弓,上弦,射殺數人。眾人不敢再追。
伍奢聽聞伍子胥出逃後,長歎道:「我們楚國將要陷入戰亂了!」沒過多久,伍奢與伍尚從容赴死,伍家滿門被殺害。
楚平王下令舉國通緝伍子胥,並派遣軍中高手追殺。伍子胥捨棄戰馬,腰掛寶劍,沿著山間小路出逃,意圖逃往吳國。當他逃到大江邊時,望江興歎,無可奈何!幸得一位老漁夫載他過江。伍子胥知恩圖報,解下寶劍,對漁夫道:「此劍價值百兩黃金,贈予恩公,以謝救命之恩。」
老漁夫道:「楚平王為抓捕閣下,以五萬石糧食作為賞金;稟報閣下下落者,便可獲得大夫的爵位。老夫不貪圖賞金、爵位,又豈會在乎區區百兩黃金?閣下快逃命吧!」
一石為一百二十斤,五萬石即六百萬斤糧食。伍子胥的父親伍奢不過是大夫爵位,楚平王為了得到伍子胥的人頭,竟開出如此驚人的價碼。
伍子胥抱拳一謝後,大步離開,繼續逃命。他身無分文,只好以乞討為生。適遇一位以替人洗衣服為生的女孩。女孩看伍子胥可憐便讓他吃了一頓飽飯。伍子胥狼吞虎嚥地吃完飯後,對女孩道:「請姑娘勿洩露我的行蹤!」
女孩勃然變色,認為自己受到輕視,跳江自殺。多年以後,伍子胥領軍伐楚,在女孩跳江自殺之處,投放了黃金千兩。這便是後世「千金小姐」的由來。
伍子胥若想徹底逃離楚國的追殺,還需要經過最後一道關隘—昭關。此處守衛森嚴,關隘牆上張貼著伍子胥的畫像。前有關隘,後有追兵,伍子胥為此憂心忡忡。
「今日若死於昭關外,血海深仇如何能報!」整整一夜,憤怒、驚恐、憂慮、不甘,各種情緒在伍子胥的心頭一一浮起。次日,當伍子胥緊皺著眉頭,到小河邊飲水的時候,卻不禁哈哈大笑!
原來,伍子胥烏黑油亮的鬚髮在一夜之間變得潔白如雪,這便是「伍子胥過昭關,一夜白頭」。於是伍子胥大搖大擺走出昭關。守軍未能料到,此白髮老翁竟然是正值盛年的伍子胥。
伍子胥一路乞討到了吳國都城,也就是今天的蘇州。為什麼他要跑到吳國呢?第一,吳國距離楚國較近,可以節省路費。第二,吳國也是大國,且與楚國是世仇。
值得一提的是,伍子胥被後世乞丐拜為祖師爺。春秋時期,社會上講究「君子不吃嗟來之食」。伍子胥乃楚國貴族出身,自然不會以求爺爺告奶奶的方式去乞討,於是他站在街上,為行人吹簫。
伍子胥衣衫襤褸,蹲在大街上,面色滄桑,眼神憂鬱。他輕聲吹著簫,蕭聲彷彿說滿腔不甘、愁苦、怨恨;腳邊還放置著一個不知從何處撿來的帶著缺口的碗。誰能料想到十幾天後,伍子胥竟跪坐在吳王僚的大殿裡。
伍子胥分析攻打楚國的十幾種方法和能獲得的好處。吳王僚聽了之後熱血沸騰,立即召集大臣開會,令公子光領軍攻打楚國。
公子光與吳王僚是堂兄弟,他們的爺爺是吳王壽夢。壽夢死後,四個兒子中的前三個兒子諸樊、餘祭、夷昧相繼即位,四王子季劄無心王位,嚮往詩、酒、夢、歌、田園的生活。
夷昧病故後,兒子僚即位,為吳王僚。公子光是諸樊的兒子。公子光認為,若按照兄終弟及的傳統,應當由四叔當君主。如今四叔不願意,論資排輩,也應該是自己,三叔竟然傳位給了自己的兒子,真的太過分了!對率兵攻打楚國這件事情,公子光非常不情願。攻下楚國的兩座城池後,他認為即使繼續取得勝利,對自己也僅是錦上添花;萬一敗了,是喪師辱國。然而兵凶戰危,有誰能保證自己必能百戰百勝?
公子光對吳王僚道:「伍子胥全家死於楚王之手,他勸我們攻打楚國就是為了報自己的私仇,並非為咱們吳國的利益!」
公子光作為吳國宗室重臣,表態不支持攻打楚國。吳王僚儘管貴為一國之君,也得尊重臣子的意見,只得暫時放棄繼續攻打楚國念頭。
伍子胥眼見失去一次報仇機會,捶胸頓足。所幸,他是堅忍不拔、足智多謀之人,很快便冷靜下來分析吳國局勢:伐楚有利於吳國,為什麼公子光不同意呢?對公子光而言,有什麼事情會比伐楚更能獲得利益呢?只有王位了!公子光覬覦王位,自己應當如何抉擇?如果繼續效忠吳王僚,對一國之主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若是效忠公子光,才是雪中送炭。如果自己能助公子光除去吳王僚,將來論功行賞的時候,吳國的「領導團隊」必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自己也可以拿下對吳國的話語權。
釐清思緒後,伍子胥自言自語道:「公子光這傢伙想稱王,現在還不到與他談論對外戰爭的時機。」
伍子胥坐起而行,當日便夜訪公子光的府邸,表示效忠之心。公子光對伍子胥極為欣賞,當下便對伍子胥表示,若能助他幹掉吳王僚,他便幫伍子胥報仇雪恨,攻打楚國!
兩人一拍即合,相見恨晚。
春秋時期,通過宮廷政變殺掉君主取而代之的事情不少。吳王僚不是傻瓜,他控制的軍隊數量遠在公子光之上。伍子胥的辦法就是兩個字—「刺殺」。公子光搖頭道:「刺殺?談何容易。」伍子胥走到公子光的耳邊,說了一套連環計,聽得公子光眉飛色舞,讚歎不已。
一個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日子,伍子胥帶著公子光拜訪國都的殺豬屠夫專諸。
專諸是伍子胥在都城大街乞討時認識的。當時伍子胥看到一位虎背熊腰、高額大眼、一身戾氣的剁肉屠夫,被老婆訓斥得抬不起頭來。伍子胥找屠夫聊天,問他為什麼這麼怕老婆。
專諸答道:「夫屈一人之下,必伸萬人之上。」伍子胥大吃一驚,暗暗感歎,果然高手在民間。
於是,伍子胥不顧階級鴻溝,與專諸培養出深厚的「友誼」。可以理解成,伍子胥為了復仇,絕對不會放棄任何可以利用的資源。
在伍子胥的引薦下,公子光帶著貴重的禮物,對專諸折節下交、噓寒問暖。了解專諸家的生活條件後,公子光當下便表示,以後府裡的豬肉全部從專諸這採買。
專諸全家受寵若驚。更令他們吃驚的還在後面呢,公子光堅持要送禮到專諸家。第一日,他為專諸的老母親送上珍貴的藥材。第二日,送些華麗錦服、胭脂水粉給專諸的老婆。第三日,為專諸的兒子送去精緻、昂貴的玩具。第四日,為專諸送去美酒佳餚。每一次都是強行送禮,不允許專諸拒絕。當然,專諸也沒資格拒絕。
專諸全家老小從原本的驚喜漸漸地轉變成驚嚇,甚至驚恐、焦慮不安。因為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位高權重的公子光對一位屠夫如此恩賞,必事出有因。
春秋時期,流行「士為知己者死」—真正的男人勇於為賞識自己的人獻身。
一天晚上,專諸痛飲美酒,大醉一場。次日,他便登門拜訪公子光。專諸道:「請公子明言,需要在下做什麼?」
公子光簡單地講述了自己家族的恩怨並抒發了自己的理想抱負後,一臉期待地盯著專諸。
專諸沉思片刻後,道:「我可以去殺吳王僚,可是我的母親怎麼辦?」公子光當即表態:「你媽就是我媽!」
專諸咬牙道:「我這便去刺殺吳王僚!」
公子光道:「壯士,無人可以帶著武器靠近王兄半步。」公子光告訴專諸:吳王僚愛吃,尤其熱愛吃燒烤,烤魚更是他的最愛。太湖那邊的烤魚全國最為著名。你先學習烤魚,我請他吃飯,再尋機會殺掉他。
專諸帶著公子光「贊助的學費」,當天便前往太湖,拜訪名廚,學習烤鯽魚。苦學三個月後,終於學有所成。
專諸明知這是條死路,為什麼還願意積極配合公子光呢?專諸沒有被伍子胥「青睞」之前,是一位孝順老母親、疼愛孩子、怕老婆的強壯屠夫,也是一位普通的、擁有自己幸福生活的市井小民。
當伍子胥將專諸引薦給公子光,當公子光將一件件的禮物送至專諸家時,專諸便一步步地陷入泥潭,根本沒有脫身而出的可能。他對伍子胥與公子光來說,只是進行政治鬥爭的一件工具罷了。
面對公子光的拉攏,專諸有三個選擇:一是帶著一家老小逃出吳國,但以伍子胥與公子光的縝密、狠辣,勢必會被追殺;二是向吳王僚告密,無論結果如何,全家仍必死無疑;三是跟著公子光義無反顧,不顧後果,堅持走到底。失敗了,全家死,但若成功了,頂多自己慘死,卻能保家人大富大貴。
專諸雖然願意捨命一擊,但是想要刺殺吳王僚並沒有那麼容易。吳王僚時常身處王宮,兩個弟弟與兒子均有萬夫不敵之勇,且擁有幾萬人的嫡系軍隊。加上吳王僚小心謹慎,外出時會身穿三層重甲;第一層可防普通兵器,三層呢?怎麼可能將重甲刺破?更何況任何人欲接近吳王僚均不能攜帶兵器,且至少經過三重搜身。
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伍子胥的老仇人楚平王病故了。得知消息後,伍子胥立即獻策,請公子光唬弄吳王僚派兵伐楚。公子光面有難色,道:「王兄定會派遣我統率大軍。」伍子胥緩緩說出六個字:「騎馬,掉下,斷腿。」
公子光咬牙答應。一瘸一拐地去見吳王僚,勸說伐楚之利。吳王僚正有此意,想趁著楚平王去世一事撿些便宜。既然公子光的腳受傷,便派自己的兩個親弟弟領兵攻楚。
當吳軍高歌猛進時,伍子胥又獻一計,請公子光利用軍中人脈,故意洩露吳國軍事部署。於是,吳王僚兩個弟弟的後路被楚軍抄了。公子光請某位大臣向吳王僚獻計,令慶忌到前線監軍,打通吳軍的後路。吳王僚在無奈下同意:軍隊還是掌握在自家人的手中才能放心。公子光現在是一個瘸子,總不能派他出去吧!
此時,吳王僚的羽翼均已被剪除,下一步,便是調虎離山了。伍子胥與公子光商議後得出一個結論:吳王僚的三個幫手都不在,此時發動政變正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吳國元氣,減少損失。
公子光對專諸道:「我萬萬不能失去這次機會,如果失去了,恐怕什麼都得不到了。」
專諸目光堅毅,咬牙點頭。
公子光找到吳王僚道:「王兄操勞國事,日漸憔悴。臣弟請了一位擅長做烤魚的太湖名廚,以饗王兄。臣弟在家中略備酒水,請王兄賞臉,光臨寒舍。」
如果你是吳王僚,會選擇去還是不去呢?去的話,既可以吃到太湖美味,又可培養兄弟感情。如果不去,可能會拂了弟弟的美意,不利於團結。
吳王僚沉吟片刻,便答應了。公子光大喜,大張旗鼓地張羅,營造一種熱烈歡迎吳王僚蒞臨的假象。吳王僚並非先知,並不知道公子光打算借飯局除掉自己。飯局尚未開始,公子光已占據了優勢。
接著,又重金購買一把短小精悍、鋒利絕倫的魚腸劍。據傳,此劍由鑄劍大師歐冶子所製,他使用赤堇山之錫、若耶溪之銅,經雨灑雷擊,得天地精華,歷時九九八十一日,方鑄造成功。
專諸將劍放置在魚腹中,長短大小正好合適。
吳王僚赴弟弟飯局前,王宮衛隊早已接管公子光府邸的佈防,團團包圍住。門戶、台階兩旁,都是吳王僚的親信。夾道站立的侍衛,舉著長戈,戒備森嚴。屋頂上還站著幾十名高手,握著短劍。
吳王僚身披三層重甲,大搖大擺地走進公子光的府邸後,飯局開始了。公子光殷勤敬酒,酒酣耳熱之際,兄弟二人回憶童年趣事,暢想吳國的美好未來,哈哈大笑之際,熱血沸騰。公子光表示,絕對服從吳王僚,以忠君報國的精神,為吳王僚赴湯蹈火,為吳國的霸業拋頭顱、灑熱血。
吳王僚對公子光的態度給予高度讚賞,並當場表態,願大力支持,與公子光同甘苦,共富貴。說到動情之處,兄弟二人離開座席,執手相望淚眼。
吳王僚看到公子光的眉頭越皺越緊,還用手摸著傷腿,關心地問道:「光弟,怎麼了?」
公子光倒吸一口涼氣,道:「臣弟腿傷復發,該去換藥了。」吳王僚擺手道:「光弟,速去,速歸!」公子光拱手後,就一瘸一拐著走出大廳。
此時,專諸赤裸著身體,跪在地上,舉著一盤熱氣騰騰、香噴噴的烤魚,緩緩向著吳王僚膝行而前。當然,專諸的背後有兩位精銳士卒手持長戈,頂著他的後背。
吳王僚瞅著金黃肥美的烤魚,情不自禁地閉上眼睛,深吸一口氣,咽了一下口水!
專諸端著烤魚,恭恭敬敬地放在吳王僚的食案上。吳王僚睜開雙眼,對專諸不屑一顧。他的目光望向大廳外的天空,一輪銀白色的圓月當空照著,突然一道長長的、形如掃把的亮光從旁邊閃過!月亮微微晃了一下。
吳王僚以為自己眼花了,急忙揉了揉眼睛。電光石火的一剎那,專諸雙目圓睜,左手抓碎了魚尾,右手摳出魚腸劍的同時,八尺身軀猛然躍撲!專諸咬緊牙,用全身的力氣將魚腸劍刺入吳王僚的胸膛!
吳王僚彷佛聽到了鎧甲一層層被刺破的聲音,心臟「撲哧」被刺裂了!他張大嘴,白眼上翻,慘叫一聲,便向後倒去。專諸想抽出魚腸劍,再補一劍,此時耳畔響起兩聲怒吼,鋒利的長矛刺穿了他的胸膛,將他挑了起來!專諸四肢下垂,向上伸直著脖子,瞪裂了眼珠,口中噴出鮮血,大叫一聲:「士為知己者死!死得其所!」
在他意識消失的最後時刻,白髮蒼蒼、一生操勞的母親,雖然凶巴巴卻深愛著自己的妻子,虎頭虎腦的寶貝兒子,一一在他腦海中清晰地閃過!吳王僚的幾十名手下衝了進來,須臾之間,便將專諸剁成了肉醬。
當時,蒼天似乎也在為專諸的壯舉燃放鞭炮—「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
衛士們抱著吳王僚的屍體,驚慌失措!公子光高舉著長劍,率領一早藏在地下室的武士們衝了出來,逢人便砍。王宮衛隊聽說吳王僚已被刺殺,便失去了戰鬥意志,很快就被消滅了。
公子光自立為吳王,封專諸的兒子為上卿。
多年後,伍子胥擔任吳國國相,率領吳兵攻破楚國都城,對楚平王掘墓鞭屍,報了血海深仇。伍子胥輔佐公子光,也就是吳王闔閭,內修國政,外伐諸侯,吳王霸業崛起,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專諸刺王僚」也成為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飯局之一。飯局的主菜烤魚雖然色香味俱全,但無論是布局者還是入局者,均不是為了「飯」,而是為了「局」。飯局開始前,兩者的態度就已經決定了飯局的勝敗及各自的命運。
對公子光而言,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敗令全家受死,勝則獲得王位。伍子胥同樣沒有退路,唯有助公子光奪得王位,才有機會報仇,如果刺殺失敗,自己就只能陪著公子光共赴黃泉。
對專諸來說,無論臨場退縮,還是刺殺失敗,全家都將必死無疑。只有刺死吳王僚,待公子光繼位後,家人才能得著富貴。
作為入局者的吳王僚,雖然小心戒備,卻棋差一著,丟了性命。假如吳王僚對公子光存有戒備之心,或許公子光根本不敢輕易發動政變;假如吳王僚推辭這次飯局,老實地待在王宮,公子光便無法下手。
假如吳王僚的保衛工作再周密一點,將端菜的人換成自己的心腹侍衛,專諸豈能僥倖得手?
再假如吳王僚的侍衛工作態度更仔細一點,用劍刃往烤魚上割幾刀;或是兩位用長戈頂著專諸的侍衛的注意力更集中一些,在專諸抽出魚腸劍的一剎那,便將長戈刺出!吳王僚的性命便保住了。
「專諸刺王僚」中有三位下定決心拼死一搏的人,克服重重苦難,營造一場暗藏殺機的飯局,對付一位自以為準備周全的人。
心態決定勝敗,勝敗決定命運。飯局的結局是吳王僚失去了性命,淪為後世的反面教材。公子光得到了王位與一位能臣,成為一方霸主。伍子胥得到高位,並報家仇,建功立業,名留青史。
專諸以失去生命為代價,為後代謀得富貴,也贏得了身後千百年的讚歎。頗有意思的是,以勇士形象聞名史書的專諸因為曾在太湖邊學烤魚之術,被後人奉為「廚師之祖」之一。「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更是永遠銘刻在史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