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冬季,一位22歲的年輕俄國海軍偽裝成旅人,
獨自踏上臺灣島,進行了一趟充滿危險與奇遇的祕密訪查。
1876年,完成了踏查報告〈福爾摩沙之旅〉!
一部彌足珍貴的臺灣民族研究史料
一頁別具意義的俄臺民間交流史
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1874年5月發生牡丹社事件,日軍舉兵進攻臺灣南端原住民,
1875年1月,俄籍青年海軍保羅.伊比斯藉軍艦在香港長泊的機會來臺探險,
為臺灣原住民留下了詳盡珍貴的調查紀錄。
然而隨著伊比斯英年早逝,他和他的故事也被世人遺忘;
時隔一個半世紀後,由俄國史學家劉宇衛一一揭密……
本書介紹保羅.伊比斯的生平事蹟與他的民族誌研究,他是愛沙尼亞人、俄羅斯帝國的公民,是海軍准尉,也是「阿斯科爾德號」護衛艦艇在1872至1876年環球航行的參與者。1875年,伊比斯獨自一人前往臺灣進行大膽的「福爾摩沙之旅」。他寫了一份詳細的報告,並在期刊上發表兩篇文章,是繼俄國軍官捷廉季耶夫之後來臺進行調查的俄羅斯人。
1877 年伊比斯溘然長逝,之後他的名字在俄羅斯被遺忘了逾一世紀,直到 1980 年代初,才被學者重新發現。經過學者和歷史愛好者的共同努力,保羅.伊比斯的傳記得以更全面、更準確地還原,我們也能夠更深入了解其所留下的遺產,和他對早期臺灣民族與文化研究的貢獻。
伊比斯的研究成果絲毫不遜於同一時代訪問臺灣的其他西方人,甚至在某些方面更為傑出。這些第一手民族誌資料,在近一百五十多後的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文化價值。
▍本書特色:
塵封一個半世紀的珍貴臺灣民族研究史料,首度直接由俄文中譯出版。
俄羅斯人在臺灣的重要歷史足跡,也是俄臺民間外交別具意義的一頁。
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等角度對19世紀的臺灣原住民進行分析。
由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副所長劉宇衛編著、導讀,深入解讀伊比斯的著作及傳記重建。
探討保羅.伊比斯使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超時空診斷」他病逝的原因。
收錄豐富的歷史照片及手繪圖像,圖文並茂。
黃樹民/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完成這部作品,讓我們得以了解何以在伊比斯短短的二十五年生命中,能做出如此影響深遠的學術貢獻。劉博士的這部著作,也讓我們看到在19世紀的國際紛爭中,俄羅斯當局對臺灣的關注及重視,為兩者在現代的交往和聯繫,提供悠久的歷史淵源。」
楊孟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根據這份史料內容,發現當時俄羅斯人對臺灣原住民的記載,不同於美國李仙得充滿種族歧視性或大和民族政客的假文明聖潔。伊比斯對臺灣原住民有著全然不同的看法,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角度分析,比較客觀友善,這份俄文史料也是『俄羅斯人在臺灣』重要的歷史足跡。」
作者簡介:
原著者簡介
保羅.伊比斯 Pavel Ivanovich Ibis / Paul Ibis
1852年6月16日出生於俄國愛斯特蘭省,自克朗施塔特的領航學校畢業後於海軍服役,隨護衛艦「阿斯科爾德號」進行環球航行。1875年1月隻身來臺探究原住民各部落,並發表研究報告。1877年4月18日病逝於義大利。
編著、導讀者簡介
劉宇衛 Головачёв Валентин Цуньлиевич
俄國學者,莫斯科大學史學博士(1992),東方學家、漢學家、臺灣史專家,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副所長。
譯者簡介:
江杰翰
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文學系及英國語文學系學士,俄羅斯國立莫斯科大學語文學系碩士、博士,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斯拉夫語學系助理教授。
吳進仁
哈爾科夫市礦業學院畢業,哈爾科夫市礦業設計院資深工程師,現居莫斯科,擔任自由筆譯、口譯、通傳翻譯者。
劉柏賢
莫斯科高等經濟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碩士,曾旅居莫斯科三年,現任職於臺北科技業公司。
陳韻聿
莫斯科大學歷史系碩士,現任中央社駐倫敦特派員,譯有《史達林:從革命者到獨裁者》等書。
審訂者簡介
黃樹民
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2006–2015)、中央研究院院士(2010–),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
楊孟哲
日本國立山口大學東亞比較文化博士,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編著、導讀者序
俄羅斯人在臺灣與今昔俄臺民間交流
劉宇衛(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副所長)
當代臺灣讀者若得知俄羅斯人最初在二百五十年前便已來到福爾摩沙,想必會大吃一驚。1771 年 8 月,俄羅斯槳帆船「聖彼得號」接近臺灣的東部,沿著海岸航行兩週。船上組員共 70人,以奧地利/匈牙利冒險家莫里斯.奧古斯都.貝紐夫斯基為首。其中三名船員(Vasily Panov, Ivan Loginov, Ivan Popov)意外與原住民交戰,因而喪生,成了最早埋骨於臺灣土地上的俄羅斯人。
只有在大清帝國與西方強權簽署一系列不平等條約(1858年《天津條約》及 1860 年《北京條約》),並因此對外開放新的海港及領土後,俄羅斯帝國的臣民才有機會自由造訪臺灣島,俄羅斯海軍水手開始不定期造訪臺灣的港口。例如,1862 年 8月,俄羅斯輕巡航戰船「鳴鐘號」(Rynda)從香港出發,在臺灣北部的基隆暫停。船長注意到,戰船所需燃煤在基隆的價格是香港的三分之一。
1870 年代,俄羅斯的外交人員無法不注意到日本對臺出兵的行動。1874 年 7 月,俄羅斯的「白鼬號」(Gornostay)砲艇駛抵臺灣。此行目的可見於俄羅斯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少將布琉梅爾(Theodor Brümmer)1874 年 7 月 10 日寫就的報告:「『白鼬號』船長於 6 月 3 日通知我,他遵照我國駐北京公使的命令,前往福州府……接著,他將前往福爾摩沙島上的臺灣港,就地觀察衝突雙方,日本人與中國人的行動」。「白鼬號」船長,海軍大尉捷廉季耶夫為執行公使命令來到臺灣,造訪島上不同地方,也蒐集了一些與島民生活相關的資訊。半年後,有一位海軍准尉,年輕的愛沙尼亞人保羅.伊比斯(Pavel Ivanovich Ibis/Paul Ibis, 1852–1877),成為第一個專為研究島嶼及其居民而訪問臺灣的俄國人。
本書介紹俄羅斯帝國愛沙尼亞省出生的保羅.伊比斯的生平及學術遺產。作為海軍領航員團准尉,伊比斯參與螺旋槳動力風帆護衛艦「阿斯科爾德號」(Corvette “Askold”)於 1872 至1876 年的環球航行。1875 年冬天,他獨自完成遊歷臺灣的「民族學旅行」。1 月 21 日,俄國准尉自香港抵達臺灣,他花了一個半月步行穿越整座島嶼:首先自打狗(高雄)向南,造訪楓港、車城、石門和其他地方。接著他回到高雄,沿西岸往北,途經臺南、嘉義、彰化、大稻埕,一路到達淡水港和基隆港。3 月7 日,他搭乘「海龍號」海輪離開淡水,在打狗停留數小時之後,回航香港。
旅行過程中,伊比斯不但蒐集民族學田野材料,更試圖為福爾摩沙原住民的起源和種族類型等問題尋找解答。為了研究原住民,伊比斯擬訂了大膽的計畫。他描述如下:
我能運用的時間為考量出發點,我給自己訂了以下目標:從南至北環島,盡可能造訪大量原住民部落,採集他們的語言,測量他們的體格。我希望可以藉此就這些原住民的來歷作比較確定的結論。這些原住民族分成好幾個較小的、各自
獨立的部族,其生活環境不一,生活方式、語言、甚至外表都不一樣。
按伊比斯的說法,旅程中他接觸了「十三個部落」,分屬於六、七種原住民族群。此外,他也和漢人、客家人,以及居住在島上的歐洲人有所往來。
伊比斯將這一趟非比尋常、充滿危險與奇遇的旅行總結為詳細的報告和圖畫,於 1876 至 1877 年以俄文和德文發表了兩篇文章。他總共發表五篇關於日本和福爾摩沙的文章。〈福爾摩沙之旅〉(Excursion to Formosa)一文刊登於 1876 年第一、二期的《海事文集》(Maritime Digest)雜誌。1877 年,在伊比斯逝世三個月後,知名地理雜誌《地球儀》(Globus)刊出修改後的德文文章〈在福爾摩沙:保羅.伊比斯的民族學之旅〉(Auf Formosa. Ethnographische Wanderungen von Paul Ibis)——加入了島嶼的基本資料、地圖、原住民語言的詞彙表和十幅圖畫。該年4 月 18 日,未滿 25 歲的伊比斯因不明疾病與世長辭。
保羅.伊比斯英年早逝,在俄國內外,他的名字被徹底遺忘了整整一個世紀。但一百四十多年過去,在 21 世紀,史無前例的〈福爾摩沙之旅〉中所取得獨一無二的民族學田野資料,以及年輕准尉運用當時先進的理論和方法作出大膽而深刻的結論,仍舊保有高度的科學和文化價值。
本書的第一部收錄兩篇伊比斯的文章:〈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於 1875 年 2 月 20 日刊登在《美景觀覽》雜誌,〈福爾摩沙之旅〉於 1876 年登載在《海事文集》期刊。〈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一文在此首度被譯為中文(外文)發表。1876 年關於伊比斯福爾摩沙之旅的俄文文章由基里爾.什克洛夫斯基(Kirill Shklovsky)譯為英文,1877 年的文章則由克里斯蒂安.巴斯(Christian Buss)自德文譯為英文。這些譯文於 1999 年發表在里德學院(The Reed Institute)的「福爾摩沙」網站(https://rdc.reed.edu/c/formosa/home/texts)。
居住美國的龔飛濤醫師將上述兩篇文章自英文翻譯為中文,於 2013 年發表於網路,並附上出色的注解(青年 Ibis 的臺灣之https://ting-tau.blogspot.com/2013/01/ibis.html)。然而,譯者將兩篇不同的文章合而為一,這樣的作法雖然較易閱讀,但不完全適用於史料的學術研究。本書首度收錄 1876 年的文章(自俄文直譯的中文譯本),由年輕、傑出的臺灣俄羅斯研究者江杰翰博士翻譯。在由原文翻譯的過程中,我們經常參照龔醫師的譯文,並心懷感謝地使用他寶貴的注解。
本書的第二部則重建伊比斯的生平,分析伊比斯在文章中所呈現 1874 年的牡丹社事件(日軍「征臺之役」),比較伊比斯與美國博物學者史蒂瑞(Joseph Beal Steere, 1842–1940)的民族學研究,並探討伊比斯在描述、研究島嶼居民時所使用的人類學方法。
2014 年 3 月 2 日至 23 日,在筆者和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臺灣研究中心的發起與支持之下,兩位俄國旅人——費奧多爾.拉布金(Fedor Labutin,來自俄國車里雅賓斯克﹝Cheliabinsk﹞市)和謝爾蓋.馬爾科夫(Sergei Malkov,來自俄國米阿斯﹝Miass﹞市)——「跟隨保羅.伊比斯的足跡」,步行完成了為期三週的臺灣之旅。旅程中,他們見到島上的居民、蒐集新的資料。憑藉這些資料,可以進行有趣的歷史對照,比較島上一百四十年前與今日的生活。
旅行結束後,馬爾科夫——攝影藝術家協會成員——策劃了「回到福爾摩沙,1875/2014,未被遺忘的英雄,跟隨俄國海軍准尉保羅.伊比斯的足跡」影像文字專題展覽:四十三幅大尺寸圖卷,內容包括馬爾科夫拍攝的照片、伊比斯的圖畫,以及 19世紀臺灣的舊圖畫和照片。2014 至2018 年,該展覽在俄羅斯的六個城市展出(米阿斯、車里雅賓斯克、莫斯科、塞瓦斯托波爾、聖彼得堡、海參崴)。2019 年 4 月,展覽本應於臺灣南部牡丹鄉開幕,但很遺憾,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展覽不得不延期舉行。
今日,多虧學者、媒體和所有計畫參與者的協力合作,在俄羅斯與臺灣,保羅.伊比斯的名字又再度為廣大民眾所知。伊比斯所作的五篇文章皆已被尋獲,並引介進入當代的學術視野;珍貴的文獻檔案也被發現,可以說明他的生平細節及其在研究島嶼的民族歷史與文化上的實際貢獻。
伊比斯的命運和學術遺產是俄臺交流史,以及使我們更加親近的「民間外交」的重要一頁。與此同時,伊比斯的一生與 19世紀俄羅斯軍艦環球航行的整體歷史,以及俄國海軍軍官許許多多的率先發現脫不了干係。他對研究東方國家與民族、和平擴展「俄羅斯世界」的國際關係及其文化影響範圍,使他的名字可以和最知名的「軍人東方學家」及有傑出貢獻的俄國知識分子並列。
若少了眾多朋友、夥伴、贊助者的參與和支持,多年來對伊比斯生平與著作的研究、展覽舉辦、學術文章、書籍和在俄國與外國媒體上一系列科普文章與報導的出版,便不可能實現。此書是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筆者特別感謝財團法人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黃煌雄先生、臺北教育大學楊孟哲教授,與四位專業水準最高的翻譯人:江杰翰教授、吳進仁博士、劉柏賢先生與陳韻聿女士。
錯誤定不能免,但是希望臺灣讀者喜歡我們關於俄國水手和他的「福爾摩沙之旅」故事—保羅.伊比斯懷抱著極大的興趣、關注,而且圓融得體地描述這趟旅程,同時誠懇真摯地喜愛這座島嶼及島上所有的居民。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編著、導讀者序
俄羅斯人在臺灣與今昔俄臺民間交流
劉宇衛(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ФГБУН ИНСТИТУТ 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 РАН〕副所長)
當代臺灣讀者若得知俄羅斯人最初在二百五十年前便已來到福爾摩沙,想必會大吃一驚。1771 年 8 月,俄羅斯槳帆船「聖彼得號」接近臺灣的東部,沿著海岸航行兩週。船上組員共 70人,以奧地利/匈牙利冒險家莫里斯.奧古斯都.貝紐夫斯基為首。其中三名船員(Vasily Panov, Ivan Loginov, Ivan Popov)意外與原住民交戰,因而喪生,成了最早埋骨於臺灣土地上的俄羅...
章節試閱
第二部 追蹤保羅.伊比斯的足跡/劉宇衛
五、人類學研究方法在描寫福爾摩沙人上的應用
(二) 對於未漢化福爾摩沙土著的描寫
如前所述,准尉伊比斯在整個「民族學之旅」的過程,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原住民身上。伊比斯在描述他遇到的土著部落和部族代表時所遵循的主要敘述順序,清楚反映在他俄文文章第一部分的第四章摘要中。從摘要可以看出,對射不力部落的描寫,與卑南部落一樣,皆清楚呼應了《彙編》所指示的論點:「射不力部落:外貌、性格與服飾—聚落與房屋—射不力人的工作、智力發展、風俗和社會結構—貿易。」
遵循皇家俄羅斯地理學會的考察工作細則,伊比斯仔細地記錄福爾摩沙土著的種族特徵,如他們的體格、外表、年齡與性徵(男人和女人、青年、成年人、兒童和老人)。他細膩地觀察到福爾摩沙人的社會分化(頭目、戰士、普通部落村民)、女人的地位和行為、福爾摩沙人的生理、智能、心理特徵、性格及風
俗,描寫他們的習俗和傳統、生活條件(自然和地景、村落平面規劃、住所和廟宇的構造)、日常生活(住所擺設、飲食)及日常經濟活動(糧食生產、貿易等),並評估他們的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水準,乃至島上各族群關係的特徵。
在描述福爾摩沙人的外表時,伊比斯以令人驚豔的系統性,注意到他們的種族特徵(膚色、頭髮、面部和頭骨的類型)、身高和身體組成(頭部、手臂、腿、肌肉、身體部位的比例等)、紋身、服裝和裝飾,捕捉他們的行為特徵,並評價他們外貌的吸引力,以及文化和智能發展程度。這可見於伊比斯對卑南部落人(屬於卑南族的普悠瑪部落)的描寫:
卑南人身材中等,體格強壯,肌肉發達。膚色呈淡古銅色。他們的頭形和臉孔像是馬來人:前額平直、不高,顴骨突出,下顎特別寬。兩眼平直,相當深邃但略窄,是不太純的褐色,眼神生動。鼻子寬而稍扁,偶有小隆起,鼻孔微翹。嘴巴寬大,唇豐厚但好看,而且輪廓鮮明。耳朵本身不大,但耳垂因為穿入直徑大多超過 1 寸的圓形瓷片而被撐得非常大。髮色黑中帶褐,直而粗。鬍鬚十分稀疏。眉毛漂亮,但大多不濃密。整體的面相看起來沉靜、嚴肅,常若有所思,甚至顯得陰沉。女人亦同,相較之下是中等身材,但不漂亮,臉部特徵很不勻稱,頸項短,肩膀對女子而言又太高,不過胸、臀的形狀倒是不錯。
接著伊比斯繼續對卑南族男人、長者和女人的衣著、髮型和裝飾品進行同樣詳細的描寫,而他的田野筆記和素描圖可能對於上述的紀錄起了作用。就細膩程度而言,以下這段對於射不力部落首領外表的描寫尤為出色:
主人親自在門口等候我們,穿著大概是整套的禮服。他身上有兩件呢料短外衣—裡面是紅色的,滾黃邊;外面的為藍色,帶紅色的袖口和前襟,前襟上繡有同樣顏色的花紋,還有幾排日本 10 分錢銀幣。他沒有穿褲子,而是圍著兩條
有各色邊飾的黑色圍裙,長度只及他晒得黝黑的大腿的一半。脖子上有大大小小的串珠,頭髮以絲帶、串珠、小鈴鐺和我送給他的鍊子裝飾。手上有手環,耳朵上大片的圓形玻璃鏡閃閃發亮。
而就連貫性、細膩度和準確度而言,伊比斯對原住民女性外表和服飾的描寫,如以下這段對卑南族女性的描繪,亦毫不遜色:
至於刺青,不論是卑南族,或在更南的部落裡,我都未曾看見。我在此地所見的女人全都穿得像是漢人,身著寬鬆的白長褲和短袖藍上衣,上衣兩邊有開衩。頭髮梳得平整,繫在腦後,以一道道紅帶子和纏繞整頭的黃色大串珠裝飾。有些女人的手上戴著約十條細金屬環,或者更多,手指上有許多戒指。
身為年輕男子,伊比斯在描寫女性時,數度未表現矜持,而逾越嚴格的學術工作細則。他相當自然注意到原住民女性的缺點,還有所有她們天生的優點。以下列舉幾段伊比斯准尉在見證島上原住民女性的「雅緻品味」,及其「與生俱來的迷人風采」後,所記下最生動感性的描述:
女人也不難看,眼睛大且動人。她們身材中等,但有些太過豐滿。膚色為淡銅色。(……)
女人之中有許多名副其實的美人,眼睛深色,目光炯炯有神,一頭秀髮。相較其他部族,萬斗籠人的臉形更為橢圓,鼻子和嘴巴的輪廓更端正,顴骨不太凸出。
他﹝射不力社頭目﹞的妻子和美麗的女兒們也都盛裝打扮,尤其後者。漢人女人笨拙難看的衣裳經過改良,穿在她們身上十分靈巧,絕妙地勾勒出她們豐腴的身形。她們的頭髮輕輕綁在腦後,纏著帶有條紋的窄巾,美麗動人。從顏色選擇和裝飾之適中有度可以看出細緻的品味,證明她們能夠打扮得美麗而簡單,不隱藏也不減損任何一分天生的美麗:除了白瓷耳飾和金屬手環,她們沒有穿戴其他飾品。(……)
這個部落的女人身材曼妙,當中不乏面貌姣好者。她們的模樣歡樂、淘氣,眼神調皮,在服裝和一切動作中展露出質樸的媚態,由此可知她們相當清楚自己的優點,而且對自己的價值了然於心。不過,她們的處境一點也不輕鬆——她們包辦一切家務,在菜園裡耕種,還要照料孩子,而男人只從事狩獵和買賣。但男人們也溫柔地對待她們,不像在野蠻或半野蠻的社會中,男人往往將女人當成奴隸。
伊比斯並不單單將注意力集中於女性身上;身為軍人,他自然也對原住民的原始冷兵器和火砲加以描寫。此外,他更記錄下他們對死亡(埋葬的傳統)和飲酒的態度:
卑南族的武器包括 2 尺長的木柄直刀、約 10 尺長的竹竿附以 6 或 9 寸利刃製成的矛、以堅韌木頭製成簡單的弓配上皮製的弓弦和鐵箭頭(無毒)的竹箭,還有火繩槍。火繩槍的槍身長 4 尺,槍托只有 1 尺。彈藥是中國粗火藥混以錫塊,裝填於竹彈筒中。彈藥筒裝在網袋裡,背在身後。火繩纏繞在身上,而裝火藥池用的細火藥的小角器則掛在頸部。除了弓,這些武器都是向漢人購得,而當地漢人的武裝亦是相同。
根據很了解他們﹝加走山﹞的平埔人的說法,他們並不凶惡,但是貪婪,喝醉了更是狂暴而危險。
這個部族﹝萬金庄﹞在許多方面都和加走山人類似:房屋、武器、食物等皆與後者完全相同。發展程度也並不比較高。只有這個民族有將亡者埋葬於屋內的風俗。酗酒的狀況也與加走山人相當。至少我在六龜里沒有見到任何清醒未醉的人。
伊比斯不受限於人為的學術規範及社會偏見,他孜孜不倦勾勒的不只是島民的缺點,也有他們的優點。在自身文章中,他多次對福爾摩沙人的純樸(包含漢人和原住民)與善良性情給出最正面的評價。在比較原住民各族時,伊比斯誠摯地表現出個人對排灣族射不力部落的好感:
在福爾摩沙遇見的所有部落之中,我最喜歡射不力部落。他們善良而單純,性格老實且誠懇。他們的需求不多,只要輕鬆工作,或部分仰賴大自然,就能滿足,所以生活過得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看來十分幸福,而且對現狀非常滿意。這樣的知足和其他良善的特質一同反映在他們誠懇的外貌,展現出一種魅力。那種魅力有時會讓我們喜歡他人、信賴他人——雖然他們的外貌或許不太好看。不過,射不力人也不能說是不好看。他們的確矮小,但身材不錯。大部分人臉上的特徵大而不勻稱,但平和、明理、沉著的表情使他們看起來更顯高貴。膚色深,不過是乾淨的銅色。他們穿著整潔、漂亮,偏好明亮的顏色,特別是黃與紅——似乎是整個馬來民族最喜愛的顏色。他們對頭飾特別用心,豐富而多樣,頭髮大多是稍微修剪,以窄巾、細繩、黃色串珠或黃花編成的花圈和鍊子收束。他們看起來相當喜愛自己的武器——他們的槍總是仔細清理乾淨,刀柄、刀鞘和箭袋做得相當有品味,總是以粗獷的中式紋樣裝飾。
第二部 追蹤保羅.伊比斯的足跡/劉宇衛
五、人類學研究方法在描寫福爾摩沙人上的應用
(二) 對於未漢化福爾摩沙土著的描寫
如前所述,准尉伊比斯在整個「民族學之旅」的過程,將主要注意力集中在原住民身上。伊比斯在描述他遇到的土著部落和部族代表時所遵循的主要敘述順序,清楚反映在他俄文文章第一部分的第四章摘要中。從摘要可以看出,對射不力部落的描寫,與卑南部落一樣,皆清楚呼應了《彙編》所指示的論點:「射不力部落:外貌、性格與服飾—聚落與房屋—射不力人的工作、智力發展、風俗和社會結構—貿易。」
遵循皇家俄羅斯...
推薦序
推薦序一
保羅.伊比斯的福爾摩沙之旅
黃樹民(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16 世紀從歐洲開展的「大航海時代」,不但掀起了人類史上第一波全球化浪潮,更將看似遼闊無涯的太平洋海域,轉化成通衢管道。隨著歐洲殖民政體對美洲大陸的開發,美洲與亞洲之間的交通、貿易逐漸增加,跨太平洋航船也愈見頻繁。而原來處於歐亞大陸外海邊陲、不受重視的臺灣,也因位於東亞花綵列島
(East Asian Festoon Island Arc)的中樞地位,搖身一變成為太平洋航道中的重要轉折站。從此之後,臺灣就成為各擴張型帝國爭相覬覦的目標,包括葡萄牙、荷蘭、西班牙、明鄭、清國、日本、法國等,點綴了臺灣四百年的近代史。
在這段漫長的領土爭奪過程中,一些偶發及難以避免的海難事件,往往成為列強侵略征伐的藉口。當時不成熟的航海氣象預測、不完整的海景知識,加上脆弱的木質船舶,在面臨颱風、海嘯、湍流、暗礁時,都給海上航船帶來極大風險。頻繁的海難,將原本置身事外的臺灣原住民,推向歷史舞臺的前沿。其中最有
名的例子,就是臺灣最南端鵝鸞鼻外海的暗礁。從北美洲沿著花綵列島南下的船舶,經臺灣南端後,往西轉向南海的廣州或澳門時,常會在此觸礁,造成海難事件。較幸運的船員,被沿海居民救起,幾番轉折回國。較不幸的卻是被殺害,埋骨於斯。較為著名的海難,包括 1867 年美國商船「羅妹號」在此觸礁後,上岸
避難的十多名船員遭當地原住民殺害,遭美軍討伐。其後 1871年兩艘琉球漁船被颱風吹到屏東半島,五十多名漁民被原住民殺害,給日本殖民政府藉口,於 1874 年發動第一次派軍侵臺,即歷史記載的「牡丹社事件」。這些事件將臺灣原住民直接推到帝國強權的面前,面臨他們未曾參與擬訂的法律、軍事制裁,以及
周邊強權的直接對立和衝突。
在臺灣島上逐漸升溫的緊張氣氛中,俄羅斯籍的海軍准尉保羅.伊比斯於 1875 年利用他的軍艦在香港檢修的假期,花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沿著臺灣西岸從最南端的恆春半島,往北部的淡水走了一趟。伊比斯雖然沒有受過正式的人類學、民族學訓練,但透過勤奮的自習及與其他學者的交流,他掌握了基本的族誌
田野調查方法和比較觀察工具,包括對人體體質的描述,以及語言結構與詞彙比較,探索不同族群間的分類與源流關係。借用這些工具,伊比斯對 19 世紀後期臺灣地區的一些族群,提供客觀詳實的紀錄,包括排灣、阿美、魯凱、卑南、布農、平埔、客家、漢人等十三個聚落,彌足珍貴。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的劉宇衛博士,長年專注於中國近代史研究。近年來他更耗費心血蒐集與伊比斯有關的資料和檔案文獻紀錄,完成這部作品,讓我們得以了解何以在伊比斯短短的二十五年生命中,能做出如此影響深遠的學術貢獻。劉博士的這部著作,也讓我們看到在 19 世紀的國際紛爭中,俄羅斯當局對
臺灣的關注及重視,為兩者在現代的交往和聯繫,提供悠久的歷史淵源。
推薦序二
追尋俄羅斯人的臺灣足跡
楊孟哲(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專任教授)
前總統蔣介石於 1956 年在臺北出版《蘇俄在中國》一書,內文詳實記載了他於 1923 年訪問莫斯科,考察當時俄國政經文化制度的寶貴資料。當時他以中國政府高層政要之姿前往俄國,受到俄國朝野的熱烈歡迎,回到中國後他向孫文大總統報告此行心得,擔憂俄共對中國大陸的野心,足見其內心對於共產政權的不信任,也顯然與當時孫文先生的容共主張大相逕庭。
1925 年國父孫文去世,蔣介石掌握實際兵權。同年卻將長子蔣經國先生送往蘇俄莫斯科中山大學求學,其政治動機令人費解!經國先生最後被迫在西伯利亞勞動學習,身處天寒地凍不毛之地,步上人質危機之際,反而贏得美人心娶回白俄羅斯人,即後來中華民國的第一夫人蔣方良女士。
在威權時期成為反共堡壘的臺灣,兒時記憶中學校音樂課,學生們琅琅上口的一首歌〈反共抗俄〉其中一段歌詞寫著:「打倒俄國反共產、消滅朱毛殺漢奸」,在共產政權下,人民活在令人懼怕的鐵幕之中,是當時臺灣人對俄國根深柢固的印象。戰後中華民國與俄國之間的關係往來或連結極少,幾乎互不相往來。
1989 年我在東京學藝大學拜讀了《蔣經國傳》及《蘇俄在中國》,深受啟發,毅然決然深入俄羅斯,期待透過實地走訪赤色大地,一窺鐵幕後的究竟。同年由東京啓程,經新瀉入俄國海參崴,搭西伯利亞鐵路,途經伯力、赤塔、伊爾庫茨克、貝加爾湖,來到莫斯科走訪中山大學的舊址,最後抵達列寧格勒,展開為期一個半月的個人旅行考察,發現俄國人非常自律而內斂,並不如政治宣傳那般恐怖。
2010 年二度前往解體後的俄國,這次到了庫頁島蒐集日軍統治及慰安婦資料,途中意外結識二次大戰時被勞改的日本兵之子高野先生,戰後獲釋的高野父親並沒有返回日本,選擇留下跟俄國人結婚共組家庭。談話中高野憶起父親在西伯利亞勞改日子裡,曾有臺灣兵同行,猶記當時我聽聞此訊息時,一時之間震撼不已。回臺後的我深入追查相關資料,也促成我日後投入研究臺灣與俄羅斯之間奇妙關係的契機。
2014 年在前莫斯科中央通訊社張弘光特派員的介紹下,結識了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劉宇衛教授,之後在海參崴及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多次會晤,並拜訪俄羅斯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
2019 年 11 月在劉教授引導下,我們一行人從臺灣出發,前往聖彼得堡俄羅斯海軍公文檔案館,拜讀了 1875 年保羅.伊比斯俄文原稿史料。
彼得大帝於 1696 年建立帝國海軍艦隊,戰勝海霸瑞典國,占領波羅的海東海岸之後,此舉成為俄羅斯由路權大國發展為海上強國的轉折點,從此俄羅斯隨著歐洲局勢變化,乘機發展海上武力遠渡亞洲,關注遠東地區局勢發展,也對臺灣島產生微妙的變化。
1871 年臺灣發生八瑤灣事件,俄方從日帝及各國列強手中獲得臺灣相關資料,除了垂涎中國大陸之外,目光也已悄悄鎖定了臺灣島,三年後正式派遣軍方人士進入臺灣地區,1874 年 6月俄方首位軍官捷廉季耶夫(V. A. Terent’ev)因執行任務公然進入臺灣島,展開蒐集牡丹社戰鬥資料任務,日後完成報告《福爾摩沙及日本征臺之役》,是繼清朝、美國、日本之後研究牡丹社事件的重要資料之一。
1874 年俄方的對臺灣調查行動,比起 1624 年荷蘭人進入臺灣足足晚了二百五十年之久,次年 1875 年,俄國海軍准尉伊比斯不動聲色地經由香港悄悄偽裝成旅人抵達高雄港後,祕密走訪牡丹社、高士佛社等臺灣原住民部落及臺灣各重要商港,是一次準軍事再調查行動!1876 年留下〈福爾摩沙島之旅〉這份珍貴的文件(收錄於《海事文集》雜誌),成為臺灣與俄羅斯之間重要史跡。
根據這份史料內容,發現當時俄羅斯人對臺灣原住民的記載,不同於美國李仙得充滿種族歧視性或大和民族政客的假文明聖潔,伊比斯對臺灣原住民有著全然不同的看法,從人類學、民族學、政治角度分析,比較客觀友善,這份俄文史料也是「俄羅斯人在臺灣」重要的歷史足跡。
此行獲得海軍公文檔案館館長史米耶諾夫(Smirnov Valentin Georgievich)先生親自導覽,他表示聖彼得大帝建立此館,二百多年來首次接受臺灣人來訪!館方高規格的接待令我深感榮幸,在雙方友好氣氛下,本人允諾將個人收藏的 1904 年日俄戰爭原版照片及相關日軍寫真帖,贈送該館永久典藏,並達成共識早日完成伊比斯檔案史料中文版,在臺灣公開發行。
最後再次感謝劉宇衛教授無私研究奉獻,還有台灣研究基金會創辦人黃煌雄先生大力贊助,以及吳政諭博士盡心盡力校勘,方得以完成重大的臺灣史料文獻出版。
推薦序一
保羅.伊比斯的福爾摩沙之旅
黃樹民(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侯金堆特聘研究講座兼院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16 世紀從歐洲開展的「大航海時代」,不但掀起了人類史上第一波全球化浪潮,更將看似遼闊無涯的太平洋海域,轉化成通衢管道。隨著歐洲殖民政體對美洲大陸的開發,美洲與亞洲之間的交通、貿易逐漸增加,跨太平洋航船也愈見頻繁。而原來處於歐亞大陸外海邊陲、不受重視的臺灣,也因位於東亞花綵列島
(East Asian Festoon Island Arc)的中樞地位,搖身一變成為太平洋航道中的重要轉折站。從此之後,臺灣就成為各擴張...
目錄
推薦序一 保羅.伊比斯的福爾摩沙之旅/黃樹民
推薦序二 追尋俄羅斯人的臺灣足跡/楊孟哲
編著、導讀者序 俄羅斯人在臺灣與今昔俄臺民間交流/劉宇衛
第一部 「這些小筆記」:保羅.伊比斯論福爾摩沙之兩篇俄文文章
一、〈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
二、〈福爾摩沙之旅〉
(一)福爾摩沙島
(二)打狗和東港
(三)從東港到楓港
(四)射不力部落
(五)瑯嶠
(六)福爾摩沙南部的原住民
(七)加走山部落
(八)臺灣府
(九)萬斗籠與平埔
(十)熟番——福爾摩沙北部
第二部 追蹤保羅.伊比斯的足跡/劉宇衛
一、〈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俄國人與俄國媒體的評論
(一)「牡丹社事件」和日本對福爾摩沙的兩次軍事行動
(二)俄羅斯報刊對日本1874年軍事行動的報導
(三)致《美景觀覽》雜誌編輯室,長崎市讀者來信
二、「本身結合海軍軍官的良好素質和能力」:保羅.伊比斯傳記的重建
(一)一百零五年和一百四十年後,主人公的兩篇傳記
(二)愛斯特蘭人,領航學校學員
(三)開始在海軍服役和出發去環球航行
(四)航行的條件:准尉生船艙裡的日常生活和風險
(五)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航行,在遠東的巡航和伊比斯出發去福爾摩沙
(六)1875年福爾摩沙之旅與發病初期
(七)從「環球航行」歸來,並為了在歐洲治病被除名登陸
(八) 伊比斯的怪病和他的死亡:超時空的最終診斷
三、伊比斯與「美國人史蒂瑞」的民族學調查:比較性評述
(一)島嶼探險路線:巧合與差異
(二)探險者探勘工作的目的與內容
(三)史蒂瑞與伊比斯作品之比較
四、伊比斯實地研究工作的工具、資料來源和方法
(一)「倒楣的彎腳規」和其他工具、資料來源和交流工具
(二)伊比斯的實地研究和皇家俄羅斯地理學會的民族學工作細則
(三)《皇家俄羅斯地理學會予堪察加考察隊的工作細則彙編》和伊比斯描述的比較
五、人類學研究方法在描寫福爾摩沙人上的應用
(一)對於漢人、客家人及已漢化「平埔族」的描寫
(二)對於未漢化福爾摩沙土著的描寫
(三)福爾摩沙原住民的民族與文化關聯
(四)伊比斯關於島上古代遷徙路線的假設,以及對福爾摩沙土著未來的預測
結語
謝詞/耿中庸
資料來源
推薦序一 保羅.伊比斯的福爾摩沙之旅/黃樹民
推薦序二 追尋俄羅斯人的臺灣足跡/楊孟哲
編著、導讀者序 俄羅斯人在臺灣與今昔俄臺民間交流/劉宇衛
第一部 「這些小筆記」:保羅.伊比斯論福爾摩沙之兩篇俄文文章
一、〈中日間的福爾摩沙爭議〉
二、〈福爾摩沙之旅〉
(一)福爾摩沙島
(二)打狗和東港
(三)從東港到楓港
(四)射不力部落
(五)瑯嶠
(六)福爾摩沙南部的原住民
(七)加走山部落
(八)臺灣府
(九)萬斗籠與平埔
(十)熟番——福爾摩沙北部
第二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