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皮膚超黑?歷代革命起義都是他教的?
莊子其實不想出世,無為攏系假的?
商鞅變法變到自己被五馬分屍?
管仲是史上最爛最沒義氣的朋友?
先賢一點都不賢!
漏洞百出的主張被奉為圭臬,講到沒梗的硬凹被尊為經典
從生平到思想主張,開啟一趟批判性的時空旅行
帶領讀者重新審視諸子的神壇——然後,拆了它!
▎戰國不只愛打仗更愛打嘴砲,儒家兩大砲狂噴百家還打內戰!
戰國時代,天下要的是實際的「霸道」而非儒家重視的「王道」,
時機歹歹,被君王接見又沒人要用,滿腹怨言對著君王不好發作,
孟子一身忿忿說當時的顯學代表楊朱墨子「無父無君」,
卻不想系出同源的荀子更無情,罵了十二子還不夠,
反手就給孟子一記閃電五連鞭,罵他「賤儒」!
▎道家沒你想得那麼逍遙;墨家想搞迷信、常說看到鬼?
莊子就是清靜無為超脫逍遙?快丟掉你的刻板印象!
在著作裡老是提到孔子,這樣到底是敬他還是貶他?
拜託!要你自由不是離群索居,好好生活,才有自由的可能!
墨家滿口兼愛卻想著怎麼掌控人民?
節用節葬就算了,居然還一步一步洗腦百姓!
掌控人民思想>首領絕對統治>我怎麼說你就怎麼做的宗教狂熱,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帶你看透墨家超重的心機!
▎商鞅變法變到以身試法,五馬分屍第一體驗玩家
商鞅變法大家都說好,卻是秦國百姓最大的苦難,
人人相互猜忌,連家人都不能相信,就是商鞅在搞!
削了王公貴族的鼻子,為了勝利不擇手段騙了昔日好友,
商鞅最驕傲的變法成為了他的棺材!
▎搓湯圓大師管仲:絕世好朋友與身後爛攤子
管鮑之交的千古美談是管仲視角,有人想過鮑叔牙嗎?
賺了錢要多拿一點、上了三次戰場都偷跑回家,
鮑叔牙為管仲說盡好話,甚至拱手讓宰相之位給他,
然而到頭來卻連一個位子都撈不到?
齊桓公:你要把位子讓給你的好朋友嗎?
快死的管仲:不要。
管仲不僅有超級好朋友,還遇到無敵好老闆!
齊桓公:你就算射我一箭,我還是要請你來上班!
也是齊桓公:我幫你加薪!我叫你乾爹!還讓祖先承認你的地位!
〔本書特色〕:
也許你讀過諸子百家的著作,甚至認為自己算是小有心得,但是光讀表面那些思想,就代表你真的了解這些人嗎?本書帶你由諸子生平談起,那些關於春秋先賢、戰國名相的諸多爭議和千古佳話,作者將從歷史的蛛絲馬跡中一一揭密,是時候讓你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史實了!
作者簡介:
陳為人,專職作家,出版有《歷史上的紅顏之罪》,人物傳記《唐達成文壇風雨五十年》、《兼愛者——墨子傳》、《特立獨行話趙瑜》、《柳宗元傳》,散文隨筆《擺脫不掉的爭議——七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臺前幕後》、《中國歷代改革家的命運與反思》、《弦斷有誰聽——世界文豪自殺檔案》與《地標的文明足跡——西歐行》等。
章節試閱
反覆的敘說是心靈的吟唱
莊子在〈逍遙遊〉中,講述了堯要把帝位禪讓給許由的故事: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爝火:炬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灌溉);其於澤也(潤澤),不亦勞乎(這裡含有徒勞的意思)?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廟中的神主,含有空居其位,虛有其名之義);吾自視缺然(不足的樣子),請致(禪讓)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次要的、衍生的東西);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林(鷦鷯:一種善於築巢的小鳥),不過一枝;偃鼠(鼹鼠)飲河,不過滿腹。歸休乎君,予無所用天下為!庖人(廚師)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屍祝:主持祭祀的人。樽:酒器。俎:盛肉的器皿。「樽俎」這裡代指各種廚事。成語「越俎代庖」出於此)」
翻譯成白話文:堯打算把天下讓給許由,說:「太陽和月亮都已升起來了,可是小小的炬火還在燃燒不熄;它要跟太陽和月亮的光亮相比,不是很難嗎?季雨及時降落了,可是還在不停地澆水灌地;如此費力的人工灌溉對於整個大地的潤澤,不是顯得徒勞嗎?先生如能居於國君之位天下一定會獲得大治,可是我還空居其位;我自己越看越覺得能力不夠,請允許我把天下交給你。」許由回答說:「你治理天下,天下已經獲得了大治,而我卻還要去替代你,我將為了名聲嗎?『名』是『實』所衍生出來的次要東西,我將去追求這次要的東西嗎?鷦鷯在森林中築巢,不過占用一根樹枝;鼹鼠到大河邊飲水,不過喝滿肚子。你還是打消念頭回去吧,天下對於我來說沒有什麼用處啊!」
許由是上古時代一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高潔之士。堯帝要把君位讓給他,而他堅辭不受,逃到「箕山之下,潁水之陽」,農耕而食。許由寧可抱困守貧也不願位居「九五之尊」的人格為後世傳為美談,成為歷代隱士的先驅、楷模。
莊子在〈大宗師〉中,透過鷾鴯子見許由的一段對話,表白或者說闡釋了許由「不愛帝位」的心理潛臺詞。為方便閱讀,把它翻譯成白話文:
鷾鴯子拜見許由。
許由問:「唐堯對你有何教導?」
鷾鴯子說:「唐堯教導我:『你必須躬行服膺仁義,而且明確判斷是非。』」
許由說:「那你何必來見我?唐堯已用仁義雕琢了你,又用是非閹割了你,你將憑什麼遨遊於逍遙自適、物化無盡的造化通途?」
傳說,許由在聽了這些話後,認為是不堪入耳的恥辱,於是跑到附近的河水裡去洗耳朵。河南許昌至今留有一條「許由洗耳河」。
在《莊子·讓王》一文中,講述了舜讓位於善卷的故事:
舜以天下讓善卷。
善卷曰:「余立於宇宙之中,冬日衣皮毛,夏日衣葛絺;春耕種,形足以勞動;秋收斂,身足以休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
遂不受。於是去而入深山,莫知其處。
舜試圖把天下禪讓給善卷。
善卷說:「我立身宇宙之中,冬天穿野獸皮毛,夏天穿葛布衣服;春天耕地播種,身健足以工作活動;秋天收穫儲藏,腑腹足以休養飲食。太陽升起就勞作,太陽落下就歇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閒適。我何必用天下自為呢?可悲啊!你真不了解我。」
不肯接受。於是離去而遁入深山,無人知曉他的居處。
荀子讚曰:「許由善卷,重義輕利行顯明。」
在《莊子·讓王》一文中,有著許多此類拒受禪讓的記載:
堯又讓於子州支父。
子州支父曰:「以我為天子,猶之可也。我適有幽憂之病,方且治之,未暇治天下也。」
堯的王位讓許由不成,又要將天下讓給子州支父。子州支父答:「將天下讓給我倒可以,只是不巧,我現在正患有幽蔽之症,等我治好病再考慮接受帝位。」子州支父跟堯玩了一個小幽默。
舜以天下讓其友石戶之農。
石戶之農曰:「倦倦乎,後之為人?余葆力之士也。」
舜以天下讓其友北人無擇。
北人無擇曰:「異哉,後之為人也!居於甽畝之中,而遊堯之門。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吾羞見之!」
因自投清泠之淵。
湯又讓務光,曰:「知者謀之,武者遂之,仁者居之,古之道也。吾子胡不立乎?」
務光辭曰:「廢上,非義也;殺民,非仁也;人犯其難,我享其利,非廉也。吾聞之曰:『非其義者,不受其祿;無道之世,不踐其土。』況尊我乎?吾不忍久見也。」
乃負石而自沉於廬水。
《莊子·外物》篇中有這樣一段話:「堯與許由天下,許由逃之。湯與務光天下,務光怒之。」對於官場地位,務光比許由來得更為堅決:許由還僅是洗耳以正視聽,而務光覺得受到了極大汙辱。
《莊子·讓王》篇中還記載:
楚昭王失國,屠羊說走而從於昭王。昭王返國,將賞從者,及屠羊說。
屠羊說曰:「大王失國,說失屠羊;大王返國,說亦返屠羊。臣之爵祿已復矣,又何賞之有?」
王曰:「強之!」
……
屠羊說曰:「夫三珪之位,吾知其貴於屠羊之肆也;萬鐘之祿,吾知其富於屠羊之利也。然豈可以貪爵祿,而使吾君有妄施之名乎?說不敢當,願復返吾屠羊之肆。」
遂不受也。
楚昭王要把「三公之位」、「萬鐘爵祿」,「強之」於一個屠牛宰羊之人,這天上掉下的官帽,一個屠夫卻也婉言謝絕,「唯願返回屠羊之業」。
文章中不斷出現的詞語叫主題詞;樂曲中反覆奏響的旋律叫主旋律。莊子在文章中的反覆敘說,正是作者心靈的吟唱。不斷拒絕正是反覆斟酌的心理兩極。做官還是歸隱?居廟堂之高還是避江湖之遠?成為莊子夢縈纏繞揮之不去的情結。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莊子·外物》篇記載「莊周家貧,故往貸粟於監河侯」,莊子貧窮到要向別人借糧度日;《莊子·曹商》篇記載「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宋人曹商出使秦國,得「益車百乘」而衣錦榮歸,譏笑莊子住在窮裡陋巷,靠編麻鞋度日,面黃肌瘦,形容憔悴。窮困潦倒至此。在以金錢為衡量價值標準的觀念下,莊子的人生顯然活得很失敗。對此,莊子這樣對曹商反唇相譏:「秦王有病召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莊子說:「秦王得了痔瘡召來醫生,誰能擠破痔瘡,賞車一乘。誰願舌舔痔瘡,賞車五乘。治療方式越是下賤,得車越多。你莫非正是舌舔痔瘡之人?為何得車如此之多?」
以莊子之思想與才能,完全可以贏得榮華富貴。《史記》中記載了莊子拒絕楚威王聘其為相的情節:
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莊周笑謂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獨不見郊祭之犧牛乎?養食之數歲,衣以文繡,以入大廟。當是之時,雖欲為孤豚,豈可得乎?子亟去,無汙我。我寧遊戲汙瀆之中自快,無為有國者所羈,終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莊子面對千金重利和卿相尊位不為所動,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而寧願「遊戲汙瀆之中自快」。
在《莊子·秋水》一文中,對此事有著更為詳盡地講述:
莊子釣於濮水之上。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夫子!」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於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
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莊子把自己的心志表達得更為明確:不願作神龜讓人供奉在廟堂之上,而甘心做一隻普通的龜擺尾於泥塗之中。
在《莊子·列御寇》一文中,還記載下一個細節:
或聘於莊子。
莊子應其使曰:「子見夫犧牛乎?衣以文繡,食以芻叔,及其牽而入於太廟,雖欲為孤犢,其可得乎!」
莊子對欲聘他擔任卿相的使者說:「你沒見過祭祀用的犧牲之牛嗎?穿上錦繡外衣,飼以草料豆角,養在牢籠之中。等到牽入太廟獻祭之時,即使反悔想再重新做一隻自由自在的牛犢,還能如願嗎?」
後人多以清高和追求精神自由來描繪莊子形象。所謂清高,就是「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就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寧可飢寒交迫,也不做不符合自己身分、生活原則和人生理想的事;所謂精神追求,就是不依附任何權貴,不迎合任何時尚,特立獨行。
《莊子·秋水》一文中,還講述了一個莊子調侃惠施的情節,也不妨作為對此一觀念的延伸閱讀: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
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
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惠施在梁國當了相國,莊子前去見他。有人在惠施面前挑撥說:「莊子前來梁國,是意欲取而代之。」弄得惠施十分緊張,在國內大搜了三天三夜。莊子去見了惠施,講了個鳳凰的故事給他聽:鳳凰從南海飛往北海,不是梧桐不棲息,不是楝果不取食,不是甘泉不汲飲。有一隻貓頭鷹找到了一隻腐爛的老鼠,恰好鳳凰從牠的頭上飛過,貓頭鷹緊張起來,仰起頭向鳳凰發出了威脅聲。正是《莊子·秋水》篇中這個情節,演繹出李商隱後來那著名詩句:「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鶵竟未休」。
《莊子·山木》篇中,記載了莊子與魏惠王的一段對話:
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繫履而過魏王。魏王曰:「何先生之憊邪?」莊子曰:「貧也,非憊也。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王獨不見夫騰猿乎?其得柟、梓、豫、章也,攬蔓其枝,而王長其間,雖羿、蓬蒙不能眄睨也。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閒也,危行側視,振動悼慄,此筋骨非有加急而不柔也,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
莊子身穿打著補丁的粗布衣,用麻繩繫著草鞋而見魏惠王。魏惠王說:「先生為何如此困頓?」莊子反駁道:「只是貧窮,並非困頓。士人不能順道循德而行,才是困頓。衣破鞋爛,只是貧窮,並非困頓。這是人們所言的不遇有道之世。君王難道不曾見過騰躍的猿猴嗎?猿猴處身於高大喬木楠、梓、榆、樟之間,就能攀攬樹枝而成森林之王,即便后羿、逢蒙也不敢輕視。等到猿猴處身於多刺灌木柘、棘、枳、枸之間,只能慎行側目,驚惶失措。這並非筋骨僵硬而不再柔軟,而是所處時勢不便,不足以發揮才能。」
最後,莊子說:「今處昏上亂相之間,而欲無憊,奚可得邪?此比干之見剖心,徵也夫!」如今我身處昏君亂相之間,想要不困頓,怎麼可能呢?如同比干被剖心,正是時勢險惡的徵象!
莊子很認同孔子的話:「邦有道,危言危行;邦無道,危行言孫。」君主能聽得進去話,你就進言諫言;君主油鹽不進,你還不趕緊閉上自己的嘴!
《莊子·秋水》篇中,莊子借助孔子之口,回答了子路對窮困與通達的疑惑:
孔子遊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惙。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
孔子路過宋國,被宋人包圍了幾圈,而他彈琴唱歌不停。
子路進去拜見,說:「為何夫子如此歡娛?」
孔子說:「仲由,過來!我告訴你:我忌諱窮困很久,卻不能免於窮困,這是天命;我尋求通達很久,而不能得到通達,這是時勢。堯舜之時天下沒有窮困之人,並非他們心知有得;桀紂之時天下沒有通達之人,並非他們心知有失,都是時勢使然。」
莊子借孔子的這番回答,坦言了自己的心理潛臺詞。
現在的人們都把莊子的〈應帝王〉看成是莊子對帝王的一種諫言,像馬基維利(Niccolò di Bernardo dei Machiavelli)的《君王論》(Il Principe),是為帝王的出謀劃策。其實細讀之,是莊子在教人們一種怎樣應付帝王的技巧和智慧。
從來天意高難問,伴君如伴虎,你得有應付的辦法。這是人生在世的一種智慧。〈應帝王〉中有句很經典的話:「鳥高飛以避矰弋之害,鼷鼠深穴乎神丘之下,以避熏鑿之患。」矰就是一種短箭。弋就是用箭射飛鳥,惹不起還躲不起?鼷鼠是一種小老鼠,小老鼠把自己的窩建在神丘下,就是神壇、祭壇下,以此防範人們用煙燻洞,用鏟掘地。老鼠尚且知道拉著大旗做虎皮,做護身符,深藏於神壇之下,讓人投鼠忌器,保住自己的窩,作為萬靈之長的人難道連兩小動物的本能也不如?順應環境,適者生存,這裡面有大智慧。
中國的文化是早熟的文化。其中充滿生存智慧、活命哲學。儒家也好,道家也罷,其學說在明哲保身、以曲求伸上倒是殊途同歸。對為了某種信念某種理想而拿著雞蛋往石頭上撞的不識時務者,充滿了嘲諷和規勸。我們不妨把莊子孔子兩位儒道的先師與同一時期西方的聖哲蘇格拉底(Socrates)做一比較:儘管蘇格拉底只要宣布放棄自己的觀點和信念,就可以獲得一條生路。但他卻義無反顧地在法庭上拒絕宣誓改悔,從容地面對死亡。蘇格拉底說:「只要我的良心和我那種微弱的心聲還在讓我繼續前進,把通向理想的真正道路指給人們,我就要拉住我遇見的每一個人,告訴他我的想法,絕不顧慮後果。」
反覆的敘說是心靈的吟唱
莊子在〈逍遙遊〉中,講述了堯要把帝位禪讓給許由的故事:
堯讓天下於許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爝火:炬火,木材上蘸上油脂燃起的火把);其於光也,不亦難乎?時雨降矣,而猶浸灌(灌溉);其於澤也(潤澤),不亦勞乎(這裡含有徒勞的意思)?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猶尸之(廟中的神主,含有空居其位,虛有其名之義);吾自視缺然(不足的樣子),請致(禪讓)天下。」許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猶代子,吾將為名乎?名者,實之賓也(次要的、衍生的東西);吾將為賓乎?鷦鷯巢於深...
推薦序
引言
我曾經有幸在一場大會上發表對儒、法家思想的演說。這一先天不足的「影射文學」,卻使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荀子商子、墨子楊朱,諸子百家一個個向我走近。三十多年彈指一揮間,而一旦「歷史背景」與「現實圖像」發生「疊影」時,我就獲得了一個嶄新的視角,用第三隻眼睛重新解讀先秦諸子。克羅奇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在當代人的眼光中「復活」,出土文物變成拍賣市場上的搶手貨。
荀子出道之初,身上閃耀著絕不苟同的批判精神。一篇〈解蔽〉,對諸子學說中的片面性展開了尖銳的批判。甚至對自己的老師宋鈃,也表現出「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精神追求。然而,荀子欲施展經國緯世之才,一心充當「帝王師」的抱負,成為命運的軟肋或死穴。「強國」的選擇,「眾裡尋他千百度」選中的「明君」、「聖主」,卻是非秦始皇莫屬。
後人對莊子的「蓋棺定論」,無疑是清靜無為超脫逍遙。然而,莊子在〈大宗師〉、〈應帝王〉等篇中所反覆吟唱的,恰恰讓後人從中解讀出「花的蕊藏在葉中,說明心中仍有夢想」。血總是熱的。莊子也曾有過「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的人生期待;也曾懷抱「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的雄心壯志。終究是無情的現實粉碎了莊子的理想。正是依附和規避的處世兩極,共同成全了一個漫延數千年的封建專制機器的運轉。莊子的「涸轍之鮒」,展現的是一代文人士大夫特定的生活情態和精神困境。
與依靠王權政治謀取生存地位的孔孟儒學,與逃避人生苦難「何不瀟灑走一回」的老莊人生哲學,與講究「權、法、勢」的法家厚黑學說相比,代表著民間立場草根立場的墨家學說,能夠打動除了權貴之外幾乎所有底層民眾的心。在墨子身上,有著強烈的「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天下為己任的入世情懷;「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勤生薄死以苦為樂的理想主義胸襟;「以繩墨自矯而備世之急」,「赴火蹈刃,死不旋踵」的自我犧牲精神。墨子的〈兼愛〉、〈非攻〉等學說,無疑代表著底層、勞動階層的啼血呼喚。
正是商鞅的二次變法,促成了大秦帝國的「橫掃六合,一統天下」。令人嘆為觀止的是,與「孔門傳心之法」的〈中庸〉思想「其人亡,則其政息」的哲理相悖。商鞅於西元前四世紀在秦國主持的變法,結局似乎是人亡政舉。他本人被處以車裂身首異處,而他的事業直到秦始皇還延續,甚至被說成「百代都行秦政治」。商鞅徹底改變了戰國乃至後來中國的政治生態,商鞅的基本治國理念被頑強地延續下來,為眾多的封建專制者所青睞,實際上呈現出「半法半儒」、「儒表法裡」、「陰法陽儒」的現象。研究商鞅變法的成敗得失,《商君書》諸篇,使我們讀到了商鞅的「強國之道」與專制之間的內在核心連繫。
儒家學說一直被稱之為「孔孟之道」。然而,朱元璋把孟子逐出孔廟的史實,讓人看到了孔丘與孟軻的分野。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的思想,顯然與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倫理觀有著天壤之別。孟子對儒家思想「仁者愛人」、「仁者無敵」的闡釋,更是為後人提供了一面執政理念的鏡鑑。
管仲可說是中國歷史上以經濟改革為槓桿,推進「大國崛起」的第一人。他所開創的「相地衰征」、「官山海」等變革措施,是兩千多年前「尊重市場規律下國家干預」的中國古代版「凱因斯主義」(Keynesianism)。在人類歷史上漫長的前工業時期,發展經濟的模式無外乎兩種:一個是重農主義,一個是重商主義。管仲相齊,用的正是商人的辦法。然而,經濟奇蹟般地騰飛,並無法改變體制滯後的諸端錮疾。
對「先秦諸子」的解讀認識,說白了也是當代知識分子的一個話題。猶如人之十月懷胎,在母體裡就已然形成了人的五官四肢輪廓,以後只是在一定環境中的生長發育。我們當今知識分子的諸多思潮及行事風格,在先秦諸子身上無不能找到父輩母體的「遺傳基因」。從這一意義上說,羅列活躍於先秦歷史舞台上生旦淨末丑諸子的眾生相,為的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解構、顛覆、辯證、否定之否定;物極必反,矯枉過正。人類正是在時空鐘擺的左右尋覓中逐漸接近真相、真理。
王夫之有詩句:「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也許在正統史學家看來,你的這點管窺蠡測純屬離經叛道亂談諸子。屠格涅夫(Ivan Turgenev)有言:「大狗小狗都要叫,你就放開自己的嗓門叫就是了。」我只企求名家專家大度包涵,莫被異端的叫聲嚇著就好。
引言
我曾經有幸在一場大會上發表對儒、法家思想的演說。這一先天不足的「影射文學」,卻使孔子孟子、老子莊子、荀子商子、墨子楊朱,諸子百家一個個向我走近。三十多年彈指一揮間,而一旦「歷史背景」與「現實圖像」發生「疊影」時,我就獲得了一個嶄新的視角,用第三隻眼睛重新解讀先秦諸子。克羅奇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在當代人的眼光中「復活」,出土文物變成拍賣市場上的搶手貨。
荀子出道之初,身上閃耀著絕不苟同的批判精神。一篇〈解蔽〉,對諸子學說中的片面性展開了尖銳的批判。甚至對自己的老師宋鈃,也表現...
目錄
引言
「雅儒」異化為「犬儒」的軌跡—荀子思想再認識
一、荀子身上閃爍的批判精神
二、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三、荀子的「強國夢」
四、秦始皇—「眾裡尋它千百度」的選擇結果
涸轍之鮒是精神困境的隱喻—莊子思想再認識
一、莊子蓋棺難以定論
二、反覆的敘說是心靈的吟唱
三、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四、一半儲烈火,一半藏堅冰
五、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六、涸轍之鮒是精神困境的隱喻
草根立場的阿基里斯腳踝—墨子思想再認識
一、肉食者無墨
二、墨家「兼愛」與儒家「仁愛」的分野
三、理想與現實的殘酷疊影
四、「顯學」變「絕學」的歷史邏輯
五、「尚賢」與「尚同」的芝諾悖論
六、草根立場的阿基里斯腳踝
大國崛起中釋放出的「潘朵拉盒子」—商子思想再認識
一、商鞅是塊「臭豆腐」
二、商鞅與秦孝公的風雲際會
三、商君尤稱刻薄,天下趨於詐力
四、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五、大國崛起中釋放出的「潘朵拉盒子」
執政理念的一面「鏡鑑」—孟子思想再認識
一、孔孟同名不同質
二、納諫與彌謗
三、對孟子「仁者無敵」執政理念的解讀
經濟騰飛中的「百慕達三角洲」—管子思想再認識
一、盛世華庭下的累卵危局
二、千古絕唱的管鮑交誼
三、管仲所背負的道義十字架
四、千古君臣難類此
五、輝煌燃燒中並存的渣滓灰燼
六、由儉而奢是經濟發展的「慣性」?
七、總也走不出的「百慕達三角洲」
引言
「雅儒」異化為「犬儒」的軌跡—荀子思想再認識
一、荀子身上閃爍的批判精神
二、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三、荀子的「強國夢」
四、秦始皇—「眾裡尋它千百度」的選擇結果
涸轍之鮒是精神困境的隱喻—莊子思想再認識
一、莊子蓋棺難以定論
二、反覆的敘說是心靈的吟唱
三、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四、一半儲烈火,一半藏堅冰
五、不為軒冕肆志,不為窮約趨俗
六、涸轍之鮒是精神困境的隱喻
草根立場的阿基里斯腳踝—墨子思想再認識
一、肉食者無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