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始終在等待我們尋找答案。
普立茲獎得主《樹冠上》作者理察‧鮑爾斯最新力作
一場巨變,讓一名致力尋找外太空生物的天文學家,和他九歲的亞斯伯格症兒子,走進彼此深藏的內心世界。
「人蒙受痛苦時,生態環境便蒙受痛苦。」
一對相依為命的父子。一部重返自然,開啟生命對話的修復之書 。
真情感動歐普拉,上市後立刻選入讀書俱樂部2.0,空降暢銷書排行榜。
再度觸發「樹冠上」效應,全臺灣跨領域各界權威人士一致推薦。
謝哲青、謝伯讓、潘康嫻、洪廣冀─專文推薦
葉永烜、王浩威、楊斯棓、黃哲斌、宋怡慧、陳俊霖、古碧玲、林蔚盷、徐振輔─一致感動推薦
一場無可挽回的悲劇發生後,兩年來,一名致力於尋找外太空生命跡象的天文學家席歐‧拜恩,必須獨力撫養他九歲的亞斯伯格症兒子羅賓,並設法溝通。羅賓跟母親一樣,關心地球上瀕臨絕種的生物,他每天會花許多時間細細描繪動物。然而母親過世後,羅賓的情緒變得更加敏感易怒,甚至和同學爆發激烈衝突而面臨退學危機。由於不希望羅賓過早服用精神藥物,這時席歐瞭解到一種實驗中的神經反饋治療,可能有助於羅賓學習控制情緒。席歐決定放手一試,讓兒子羅賓接受治療,未料情況竟一發不可收拾……
「你覺得什麼比較大?外太空,還是腦子裡?」
孩子的提問是一切的開端。
當母親、鳥類和記憶一再消失,羅賓毫不猶豫展開行動。
──腦科學可以治療心理創傷嗎?
──人類為何要尋找外星生命?
──科學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當孩子渴望拯救地球時,我們該怎麼做?
當氣候變遷災害頻傳,為什麼人們不採取行動?
我們該如何向孩子描述環境變遷?
「這個作家的心靈實在太淵博、太豐富了,我反覆讀著最後一頁,一遍又一遍。」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2.0典藏選書
「自然選擇的力量能造就無窮無盡的變化。」──達爾文
全書對自然世界的描繪精湛絕倫,對地球以外的生命提出令人神往的願景,書中的父子深情更是真摯動人,堪稱理察‧鮑爾斯最私密、最感人的小說。兼具啟發性思考和人性情感,猶如一則當代的柏拉圖洞穴寓言,以更宏觀的視野,來審視宇宙中的地球,並深入探索人的靈魂,將大大擴展你我生命的深度與廣度。
「每個人都有點搞不懂。每個人都難免困惑。」
唯有打開心靈之眼,我們才能走出真理之光的幻影,步入真理之光。
在新科技及科學發現瞬息萬變的今日,美國作家理察‧鮑爾斯關注氣候變遷,企圖寫出能夠影響當代讀者的故事。從書名的巧思,到天文學和腦科學的先鋒領域,作者關注生態浩劫同時,也捕捉人的無助、自私、不甘心,和束手無策的孤寂。全書開頭引言出自《物性論》,理察•鮑爾斯有意傳達盧克萊修的思想,人類應放下人定勝天的想法,克服自己的恐懼,不與自然對立;自己與遭遇的一切其實均非永恆,人類應當及時擁抱世界的愉悅與美麗。當人受困於自己內心的糾結,難免會忘記世界充滿驚奇,而科學的精采就在於想辦法突圍。其實科學家和孩子,有許多共通點,他們總是滿腹疑問,充滿好奇心。因為好奇心和創造力,山腳下分家的科學與藝術,終於在山頂上重逢。
★2021年布克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卡內基文學獎提名
★電影版權由布萊德彼特的PlanB娛樂公司搶下
★布克獎得主瑪格麗特‧愛特伍、普立茲獎得主伊麗莎白‧寇伯特推薦
「我們必須願意放棄計畫好的人生,才能擁有等待著我們的人生。」──喬瑟夫‧坎伯
生命不需要我們事事校正。
「每個人都在每個人的心裡。」
科學的答案在路上,生命的答案就在眼前。
作者簡介:
理察‧鮑爾斯(Richard Powers)
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青少年時期曾隨父親到曼谷短暫居住五年,高中回到美國,大學曾修讀物理,後專攻文學。自1980年來陸續出版十三本小說,近作包括《The Echo Maker》、《Orfeo》。他曾獲頒「麥克阿瑟天才獎」與「美國國家圖書獎」,亦曾四度提名「美國國家書評人獎」,2019年以《樹冠上》榮獲「普立茲文學獎」,現居大煙山山麓。
譯者簡介:
施清真
政治大學新聞系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大眾傳播碩士,西北大學人際傳播學博士。曾任教於淡江大學及輔仁大學,現居舊金山,專事翻譯寫作。譯作包括《樹冠上》、《烏有》、《拾貝人》、《羅馬四季》、《呼喚奇蹟的光》、《女孩們》、《我們一無所有》、《控制》、《生命如不朽繁星》、《蘇西的世界》、《英倫魔法師》、《索特爾家的狗》、《老虎的妻子》、《防守的藝術》、《歡迎光臨火星:湯姆・漢克斯短篇故事集》、《成為一個男人》、《美國佬》等。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歐普拉讀書俱樂部2.0選書
★入圍2021年布克獎
★入圍2021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入圍2021年卡內基文學獎
★《紐約時報》年度選書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年度選書
★《新聞週刊》年度選書
★《波士頓環球報》年度選書
★亞馬遜有聲書Audible年度選書
★ Goodreads書評網年度選書
★《圖書館雜誌》年度選書
★《基督科學箴言報》年度選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加拿大最大書店Indigo年度選書
★加拿大《環球郵報》年度選書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謝哲青/作家
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潘康嫻/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 感動推薦
葉永烜/國立中央大學國鼎講座教授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楊斯棓/醫師、《人生路引》作者
黃哲斌/新聞工作者
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
古碧玲/字耕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林蔚盷/作家
陳俊霖/荒野保護協會常務監事、亞東紀念醫院心理健康中心主任
徐振輔/作家
媒體推薦:
「在理察‧鮑爾斯充滿能量的筆觸之下,讓小兒子羅賓的情緒鋒刃,以非凡銳利的可信度和敏感性呈現。而父子之間的愛,那些具有真實重量的生動情感,更加令人心碎。」──謝哲青
「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說的便有點像是多重宇宙的故事。陪著主人翁天文生物學家席歐和九歲大的兒子羅賓漫遊幾千公里的美國大地,跟著又陪著他們父子倆造訪彼此相隔幾千萬光年的系外行星的奇異世界,再加上解碼神經反饋。所以可說是一本充滿想像力的科幻小說。但又不是,因為看下去便知道他們父子二人對生命的困惑和探索,皆來自羅賓母親艾莉源自佛經四無量心的執著和堅持。點出人本智慧和人工智慧最不同的地方。這些哲理使得這本書在今天ChatGPT鋪天蓋日的時候,更是非看不可。」──葉永烜,國立中央大學國鼎講座教授
「當代的美國孩子與青少年常被診斷出罹患各種精神官能症,且被要求各種藥物介入,但對於病因,以及各種藥物介入的後遺症,專家常莫衷一是。《困惑的心》便是為這些孩子而寫,或者說為這些小孩的父母而寫。鮑爾斯認為,孩子的『異常』很大程度上是種生態創傷(eco-trauma)。面對這些『異常』的孩子,大人可以做的不是去『校正』他們,至少不是以服藥的方式為之;孩子的異常是人類生活之生態世界出了問題的徵兆;以藥物治療這些孩子,就如同以攔砂壩來治水一般。孩子需要的或許只是陪伴;不只是父母、同儕或寵物的陪伴,還有森林、草原、溪流、石虎、穿山甲等非人的陪伴。」──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鮑爾斯的《困惑的心》,將帶領我們探索科學與科技、心智與人性,以及道德與命運之
間的微妙關聯,並在其中展開一場全面的深刻反思!」──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書中的主角天文生物學家拜恩教授為兒子羅賓說起異星見聞,好似向星空開啟一扇扇門地父子倆一起遨遊宇宙。天文學總是被背對著地球往外尋找新的未知,試圖解讀新收到的觀測資料與訊息,然而來自腳下的訊號呢?地球也是行星,離我們最近的行星,她孕育了這世界的美好,但她的語言,我們真的懂了嗎?」──潘康嫻,中研院環境變遷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想像一下,小王子來到地球,但不是來到沙漠,而是來到都市。再想像一下,他遇見的不是欣賞他、願意為他畫羊的飛行員,而是社會大眾,也就是,我們。我們會喜愛、接受他嗎?還是排斥、拒絕理解他?我認為這是《困惑的心》想要問的問題之一,但《困惑的心》想問的問題還有很多,它就像是《索拉力星》中的海洋,會讓讀者看見他們想看到、以及不想看到的東西:他們的恐懼、喜悅、悲傷、憤怒、希望、絕望、慾望。身為科學家之女、文史研究者和特殊兒家長,我在《困惑的心》中也看見了自己的投射,我是那個憤怒無助的父親,是做出新發現的天文學家/心理學家/動物學家,我也是那個試圖適應社會、讓世界和自己變得更好的媽媽和小孩。《困惑的心》不是一本讀了會讓人開心的小說,很多時候很灰暗,讓人感到困惑、憤怒,但也有一點點希望和救贖,彷彿舒伯特的《降E大調第二號鋼琴三重奏》,巴哈的《第四號E小調三重奏鳴曲,作曲編號五二八》,或是小說中的禱詞:『祈願眾生離苦得樂。』我希望大家都來看這本小說,或許,每個人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塊星辰碎片。」──林蔚盷,作家
「我們給孩子一個危急且幾近碎片的地球,孩子卻純真地想竭盡己力搶救。亞斯伯格的九歲孩子如同領略天啟般,能夠無師自通地繪出超齡的生物畫作。而獨力養育孩子的天體生物學家試著理解九歲的爆走腦袋,帶著孩子遊蕩於天體生物與地球生物之間;最終,不得不求助一項神經反饋的實驗性治療,孩子和已故母親記錄的腦電波活動連上線天線,母子心念相通串聯出對自然生命的熱切之愛。這是一個充滿天體想像與地球之愛的小說,雖令人心碎,終究燃起苗火般的希望。」──古碧玲,字耕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在我讀來,這部作品不是單純的環保倡議之作,而是對美國環境主義者的細緻刻劃。面對眼下岌岌可危的藍色星球,人類最大的困境似乎在於無法看見自身以外的世界,然而試圖將他者納入關懷的作為,卻反過來將許多人溺死在情感的牢籠裡。透過小說中各種探索他者、感受他者的過程,作者敏銳地抓住了『同情』這件事所隱含的希望、危險與政治性。」──徐振輔,作家
得獎紀錄:★歐普拉讀書俱樂部2.0選書
★入圍2021年布克獎
★入圍2021年美國國家圖書獎
★入圍2021年卡內基文學獎
★《紐約時報》年度選書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年度選書
★《新聞週刊》年度選書
★《波士頓環球報》年度選書
★亞馬遜有聲書Audible年度選書
★ Goodreads書評網年度選書
★《圖書館雜誌》年度選書
★《基督科學箴言報》年度選書
★《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加拿大最大書店Indigo年度選書
★加拿大《環球郵報》年度選書名人推薦:▶專文推薦
謝哲青/作家
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洪廣冀/臺灣...
章節試閱
但我們說不定永遠找不到他們?一個清朗的秋夜,我們在露臺上架好望遠鏡。這裡是美東碩果僅存的漆黑淨土之一,如此漆黑的夜色已是不可多得,四下伸手不見五指,抬頭一望,夜空似乎暗得發亮。我們把望遠鏡指向我們小木屋上方的樹木,鏡頭朝向樹木之間的缺口。羅賓從望遠鏡移開目光──我那哀傷、獨一無二、剛滿九歲、跟這個世界處不來的兒子。
「一點都沒錯,」我說。「我們說不定永遠找不到他們。」
我始終試圖跟他實話實說,前提是我知曉實情,而且實情不具殺傷力。反正我若是說謊,他也看得出來。
但他們無所不在,對不對?你們已經證實了。
「嗯,說不上百分之百證實。」
說不定他們離得太遠。說不定隔了太多空曠的空間。
他狂亂地揮舞手臂,每當找不出話表達,他就做出這個舉動。我們的就寢時間將至,這也無助於他定下心來。我一隻手擱到他那頭紅褐色的亂髮上。她的髮色──艾莉的髮色。
「就算我們永遠聽不到來自外太空的任何聲響,那又如何?聽不聽得到有什麽意義?」
他舉起一隻手。艾莉曾說當他專心想事情時,你可以聽到他的腦袋颼颼作響。他瞇起眼睛,低頭凝視下方如同河谷般深邃的林木,另一隻手搔弄下巴的凹溝──他深思的招牌動作。他搔得好用力,我甚至不得不叫他住手。
「喂,羅賓,夠了!回神囉。」
他手掌往外一攤,示意他沒事,請我不必擔心。他只想趁著還有機會,在漆黑之中繼續追問。
如果我們永遠都聽不到呢?永遠、永遠都聽不到?
我點點頭,試圖鼓舞我這位小科學家稍安勿躁。今晚的觀星已經告一段落。此處以多雨著稱,我們卻享有了一個清朗至極的夜晚。圓月沉甸甸地低垂,地平線的盡頭紅光閃閃。透過樹間環狀的缺口,圓月是如此明晰,似乎一伸手就摸得到。銀河星光漫漫,難以計數的星光在漆黑的銀河中閃閃爍爍,若是靜靜站定,你幾乎看得到星星迴旋轉動。
什麼都說不準。就是這樣。
我大笑。狀況良好時,他每天都讓我大笑一回,有時甚至不止一回。這孩子真是天不怕地不怕,好一個激進的懷疑論者。他真像我。他真像她。
「沒錯,」我贊同。「什麼都說不準。」
嗯,如果我們真的聽到半點聲響,意義可就重大囉!
「確實如此。」換作另一個晚上,我們說不定有時間探討意義究竟何在。但現在我們該睡了。他趨前湊近望遠鏡,最後再看一眼仙女座星系閃閃爍爍的核心。
爸,我們今晚可以睡在外面嗎?
我已經讓他一星期沒去上學,帶他到林間。最近他跟同學們之間出了更多狀況,我們都需要暫時喘口氣。既然大老遠把他帶到大煙山區,我怎能拒絕他今晚想要露宿?
我們走回小木屋,為我們的露宿打點裝備。木屋一樓全都鑲嵌著木板,聞起來像是松木,依稀夾雜著培根的氣味。廚房飄散著濃濃的泥石味和潮濕的毛巾味,聞起來像是一座溫帶的雨林。廚櫃上貼著一張張便利貼:咖啡濾紙在冰箱上頭。拜託請用其他碗盤!陳舊的橡木桌上攤放著一個綠色的檔案夾,水管有哪些奇怪的小毛病、保險絲座在哪裡、緊急事故該打哪個電話,張張說明散置桌面,屋裡的每個電燈開關都貼上標籤:頂燈、樓梯燈、玄關燈、廚房燈。
落地窗與天花板齊高,明日清晨往外一看,即是起起伏伏、遼闊無盡的層層山巒。石板岩堆砌的壁爐兩側各有一張起了毛球的布沙發,布面繡滿一列列麋鹿、划艇、野熊,頗具田野風情。我們抓起幾個靠墊帶到屋外,擱在露臺上。
我們可以吃零食嗎?
「這可不行,小傢伙。記得美洲黑熊嗎?這附近每平方哩就有兩隻,牠們聞得到從這裡一路飄散到北卡羅萊納州的花生醬味道。」
怎麼可能!他舉起一隻手指。但這倒是提醒了我!
他又跑進屋裡,拿著一本袖珍的平裝書回來:《大煙山哺乳動物》。
「羅賓,你當真?這裡一片漆黑。」
他高舉一支那種手搖式充電的緊急手電筒。早上剛到小木屋時,他對手電筒非常好奇,一直要我跟他解釋這個神奇的東西怎麼運作。這會兒他停不下手,興沖沖地忙著自行充電。
我們在七拼八湊的營地安頓下來。他似乎很開心,而這正是我帶著他上路的目的。老舊的露臺沉甸甸地下垂,我們躺在鋪設在木頭條板的床鋪上,一起大聲唸誦他媽媽以前常說的禱詞,在我們銀河系的四千億顆星辰下沉沉入睡。
◎
我始終不相信醫生們對我兒子做出的各種診斷。當一種病症在三十年之間被冠上三種不同的名稱、當它需要兩個次類別來解釋截然不同的症狀、當它在短短一個世代由子虛烏有變成全國最常被診斷出的孩童病症、當兩位不同的醫生想要開給你三種不同的藥,你就知道事有蹊蹺。
我的羅賓始終睡得不好。他春夏秋冬都會尿幾次床,他也因此感到羞愧,耿耿於懷。噪音令他不安;他喜歡把電視機的音量調到最低,音量小到我聽不到。他的絨毛猴子若沒有好端端地擱在洗衣機的上頭,他就老大不高興。他把零用錢全都花在集換卡──我全部都要!──但他把卡片原封不動地按照數字排列,放入塑膠封套,收進特製的檔案夾。
他隔著擠滿了人的電影院也聞得到另一頭有人放屁。他經常一連好幾個小時專注於《內華達州的礦物》和《英格蘭的國王與皇后》──舉凡列成表格的一切都讓他大感興趣。他不停地畫畫,而且畫得極好,致力於一些我無法理解的細節。有一年他只畫精美繁複的樓房和機械,隔年卻只畫動物和植物。
他的行徑令人大惑不解,大家覺得他古怪,唯獨我不這麼認為。他有辦法從頭到尾複述電影的場景,即使他只看過一遍。他不停回想細節,每複述一次都讓他更開心。當他讀完一本他喜歡的書,他會馬上翻到第一頁,從頭再讀一次。他會無緣無故地情緒失控,莫名其妙地大發雷霆。但他也很容易滿心歡喜。
在那些糟透了的夜晚,他會躲到我的床上,盡量縮在床鋪的一角,想要遠離窗外無止無盡的驚恐,正如他媽媽以前也始終想要一個安全的角落。他做白日夢,無法準時繳交作業,沒錯,他拒絕專注於他不感興趣的事情。但他從不畏畏縮縮、橫衝直撞,也不會講話講個不停。他可以一連好幾個小時靜靜做他喜歡的事。請跟我說這些算是什麽失調?怎樣的疾病名稱可以解釋這孩子的行徑?
醫生們提出五花八門的意見,諸如種種跟化學藥劑相關的症候群,而我們年年都在農作物上噴灑億萬磅這種有毒的藥劑。第二個幫他看病的小兒科醫生很想聲稱羅賓患了自閉症。我想跟他說,我們這個小行星上的每個人多少都有點自閉。自閉症光譜量表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我想要告訴他,生命本身就是一張自閉症的光譜量表,人人都在這個彩虹狀的量表中占有一席之地,各自以獨特的頻率發光震動。然後我想要揍他一拳。說不定我這種行徑也有個病名。
我們全都非得診斷別人患了什麽病,但說來奇怪,《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卻沒有為這件事冠上病名。
當羅賓被學校停課兩天,而且自行指派醫生為羅賓看診,我覺得這真是終極挫敗,我簡直束手無策。還有什麽好解釋的?合成纖維的衣物害他長了難看的濕疹。他不了解同學們惡毒的閒話,因而受到大家的騷擾。他七歲的時候,他媽媽車禍身亡。幾個月之後,他心愛的小狗也在困惑中病逝。醫生們還需要哪些理由解釋他的異常行徑?
眼看現代醫學幫不了我的兒子,我自行發展出一套瘋狂的理論:生命不需要我們事事校正。我的兒子是一個我想都不敢想要看透的袖珍宇宙。我們每個人都是個實驗,而我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受到怎樣的測試。
我太太會曉得怎樣跟醫生們溝通。沒有人是完美的,她喜歡這麼說,但是,老天爺啊,我們全都不合格得令人難以置信。
◎
他是個小男孩,所以當然想要瞧瞧蓋特林堡、鴿子谷、賽維爾維爾。這三個山城緊緊相連,鄉土味十足,宛如俗麗的拉斯維加斯,還有上百個地方可以點鬆餅,怎能教人不愛?
我們從小木屋開車上路,沿著一條壯觀的溪流開了十七哩,沿途山路蜿蜒,花了我們將近一小時。羅賓凝視溪流,從後座瀏覽湍急的河水。野生動物賓果。這是他最喜歡的遊戲。
高高的鳥!他大喊。
「哪一種鳥?」
他快速翻閱他的田野指南。我真怕他會暈車。蒼鷺?他轉頭望著溪流。車子七彎八拐之後,他又扯著嗓門大喊。
狐狸!狐狸!爸,我看到牠了!
「灰色還是紅色?」
灰色。喔,天啊!
「灰狐會爬到柿子樹上吃果子。」
真的嗎?他查一查他的《大煙山哺乳動物》。書裡證實我說的沒錯。他喃喃抱怨了一聲,重重捶打我的胳臂。你怎麼知道這種事情?
其實我趁他睡醒之前翻閱了他的田野指南,藉此搶先他一步。「我是個生物學家,不是嗎?」
是喔,你是個天空......深霧學家(注1)。
他咧嘴一笑,試探一下這個玩笑是不是開得太過分。我張大嘴,既吃驚,也覺得有趣。他固然控制不了怒氣,但他幾乎從不刻薄。其實刻薄一點說不定也無妨,或許能讓他少受一點傷害。
「嘿,小傢伙,你差一點就會被我罰站到你九歲為止。」
他笑得更開心,轉身繼續探看溪流。但沿著蜿蜒的山路開了一哩之後,他一隻手擱到我肩上。爸,我剛才只是開玩笑。
我盯著眼前的山路,輕聲跟他說:「我也是。」
我們站在「雷普利信不信由你博物館」前面排隊。這地方令他焦躁不安。跟他同年齡的孩子們東奔西跑,成群結隊地即興喧鬧。他們的尖叫聲讓羅賓畏懼退縮。三十分鐘後,他再也受不了這樣的驚恐,哀求我帶他離開。他比較適合逛水族館,即使他想要素描的魟魚不肯待在原處讓他作畫,他也不會生氣。
我們吃了薯條和洋蔥圈當午餐,然後搭乘纜車直上觀景平臺。他幾乎在玻璃步道上吐了一地。他指關節發白,下顎緊縮,但他宣稱一切都好棒。回到車裡之後,他看上去鬆了一口氣,彷彿慶幸終於把蓋特林堡拋在腦後。
開回小木屋的路上,他若有所思。那裡不會是媽媽最喜歡的地方。
「沒錯,說不定連前三名都排不上。」
他大笑。如果時機抓得準,我有辦法逗他開心。
那天晚上雲層太厚,無法觀星,但我們再度露宿,把那幾個繡了麋鹿和野熊的田野風情靠墊當作床鋪。羅賓啪地關掉他的手電筒,過了兩分鐘,我悄悄說:「明天是你的生日。」但他已經睡著了。我輕聲為我們唸誦他媽媽的禱詞,這樣一來,如果他醒來、驚覺自已忘了唸誦,我才可以跟他保證我已經幫他唸了。
◎
他夜裡把我叫醒。你說那裡有多少顆星星?
我沒辦法跟他生氣。即使睡得好好地被他吵醒,我依然很高興他在觀星。
「地球上每一粒細沙的總合乘以每一株樹木的總和。十的二十七次方。」
我叫他連續說二十九個零。說到第十五個,他的笑聲就變成了抱怨。
「如果你是一位使用羅馬數字的古代天文學家,你甚至沒辦法寫出這個數字。你寫一輩子也寫不出來。」
其中多少有自己的行星?
這個數字改變得很快。「大部分最起碼有一顆。許多星星有好幾顆。光是銀河系說不定就有九十億顆類似地球的適居行星。再加上數十個其他星系……」
這麼說來,爸……?
這孩子向來無法應對失落。宇宙的大寂靜當然讓他傷神。浩瀚無垠的空曠讓他提出四分之三世紀之前恩里科‧費米在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提出的同樣問題:如果宇宙比任何人所知的更浩大、更古老,我們顯然面對一個難解的疑問。
爸?既然那些地方都可以居住,為什麽到處都看不到人?
(注1,羅賓的爸爸是天文生物學家,英文是「astrobiologist」,原文之中,羅賓跟爸爸開玩笑,說他是「ass…trobiologist」。)
(待續)
但我們說不定永遠找不到他們?一個清朗的秋夜,我們在露臺上架好望遠鏡。這裡是美東碩果僅存的漆黑淨土之一,如此漆黑的夜色已是不可多得,四下伸手不見五指,抬頭一望,夜空似乎暗得發亮。我們把望遠鏡指向我們小木屋上方的樹木,鏡頭朝向樹木之間的缺口。羅賓從望遠鏡移開目光──我那哀傷、獨一無二、剛滿九歲、跟這個世界處不來的兒子。
「一點都沒錯,」我說。「我們說不定永遠找不到他們。」
我始終試圖跟他實話實說,前提是我知曉實情,而且實情不具殺傷力。反正我若是說謊,他也看得出來。
但他們無所不在,對不對?你們已經證...
目錄
困惑的心
推薦跋 如果這是我的孩子 文│謝哲青
推薦跋 星光,指引地球的未來 文│潘康嫻
推薦跋 平行宇宙中的解碼神經反饋 文│謝伯讓
導讀 鮑爾斯的洞穴寓言 文│洪廣冀
困惑的心
推薦跋 如果這是我的孩子 文│謝哲青
推薦跋 星光,指引地球的未來 文│潘康嫻
推薦跋 平行宇宙中的解碼神經反饋 文│謝伯讓
導讀 鮑爾斯的洞穴寓言 文│洪廣冀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