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或稱西亞,自古即為人類文明起源地之一,發韌於當地的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影響了全球過半人口的心靈世界。及至二十世紀,又發掘出豐富石油,使當地許多國家一夕致富,甚至能左右世界經濟的影響力。然而,在歷史恩怨、教派對立及強權角力的糾葛下,中東也不幸成為戰亂偏多之地。
以阿衝突、美伊戰火,以及近來的敘利亞內戰,都造成龐大的難民潮。中東諸國中,約旦因局勢相對平穩,成為鄰國難民逃避戰亂的庇護所。但該國缺乏天然資源,國土過半為沙漠,國計民生原本就困難重重,外來難民更使其雪上加霜。也因此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慈濟約旦分會成立,就以關懷當地貧民、援助外來難民為己任。
本書除記錄濟貧救援,彰顯慈悲願行外,也將視角擴及歷史、宗教等人文層面,藉由助人者與受助者的生命故事,讓讀者看見小人物背後的大歷史,省思戰爭、和平與人道的相關議題。
作者簡介:
葉子豪
輔仁大學宗教研究所碩士畢業,曾任大愛電視臺「大愛新聞雜誌」執行製作,現任慈濟人文志業中心中文期刊部記者,主要採訪路線為文教、環保、人道援助科技研發,曾赴印尼、緬甸、巴基斯坦、海地、約旦採訪,對宗教、歷史、國際情勢、武器軍事略有涉獵。
章節試閱
愛在烽火邊緣
隨著時間的流逝,約旦之行也邁入尾聲。飛機在漆黑的冬日凌晨起飛,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往東飛去,我的思緒卻不時回到曾經走過的中東。
猶記得跟著陳秋華前往馬夫拉克市,接收臺灣冬衣貨櫃的那天,碰到一位敘利亞男子,他用攝影機播放自己冒死拍攝的影片,讓我們看見第一手內戰場景。
「這是自由軍和政府軍交戰的情形,地點在大馬士革。」影片中的民兵,身穿便服,大部分人拿步槍,還有人像藍波一樣,把子彈鍊披掛在身上,蹲在矮牆前伺機而動。
「這些武器是我們打了勝仗,從政府軍的軍械庫繳獲的。」攝影者伊布拉辛為自己的陣營壯聲勢,片中的自由軍戰士高聲吶喊、焦黑生鏽的坦克殘骸、被俘的飛彈車,誇耀勝利者的聲勢。
但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勝利的代價是沈痛的。「這是我的夥伴,現在陣亡了,他是個很勇壯的人啊!」伊布拉辛指著影片中,一位留著落腮鬍的戰士感嘆地說。
而最令我震撼的,是一段地對空飛彈擊中目標的畫面,晴空蔚藍無雲,一條細長如線的白色煙柱一路向前延伸,冒出橘紅光點後嘎然而止。
高空之上有東西掉下來了,從一個幾乎看不到的小點慢慢變大,仔細一看,被擊中的是一架直升機,頂上和尾部的旋翼已經不見了,機身像陀螺一樣滾轉下墜。
被擊中的直升機愈接近地面,人們的歡呼就愈激昂,最後飛機落在遠處,化為一團火球。反抗軍缺乏有效的防空武器,要擊落敵機並不容易,伊布拉辛看到戰友立大功,露出勝利的微笑,但我想到的卻是交戰當下,人們心中的癲狂、仇恨與恐懼。
機內的飛行員,看著自己從上千公尺高空墜落,離地面愈來愈近卻無從逃生,心中必然充滿了無限怖畏。不過當那組飛行員遵循上級命令,對反抗軍陣地發射槍彈火箭時,地面上倉皇奔逃的人們、倒地哀號的傷者,或許也有相同的驚懼與憤怒吧?
●
回到臺灣,遠離了充滿荒謬與血淚的戰地氛圍,我恢復往常上班、寫稿、採訪的文字工作,有時下班後看天氣好,就陪媽媽散步到淡水河畔的公園賞夜景。往出海口方向望去,由紅色圓拱構成的關渡大橋,燈火通明,車水馬龍,張燈結綵的遊艇緩緩駛來,高分貝的卡拉OK,與岸上的那卡西隔空唱和。
面積不小的公園?,中年男女在老歌伴奏下翩然起舞,幼兒盡情玩耍奔跑。「歌舞昇平啊!」看著眾人其樂融融,媽媽歡喜地說,我卻有些不以為然,畢竟當前的社會經濟情況,不像我們眼前所見的幸福快樂。
年輕的七、八年級世代,普遍獲得學士、碩士的高學歷,畢業後卻面臨高失業、低成就的困局。「二十二K」、「血汗」、「爆肝」,讓低薪窮忙的勞工不敢婚不敢生,加速了少子化、老齡化的危機。社運抗爭新聞不時登上版面,大學生、勞工團體、邊緣族群眾聲喧譁,不滿情緒彷彿火山爆發一般四處噴發,讓人無法視而不見。
但想到處處斷垣殘壁的敘利亞,我也不得不承認,臺灣雖然也有難念的經,但仍不失為有福之地。近代史上的戰爭災禍,如清領時期的分類械鬥、原漢衝突,一八九五年的乙末抗日戰役、二次世界大戰、二二八事變、八二三炮戰,皆已成為紙上歷史。
我們只需藉由上課學習、參訪遺跡和文物記取教訓,不必「親身經歷」這些刻骨銘心的苦難。而且絕大部分盡兵役義務的男兒,也都能順利退伍歸鄉,超過半世紀沒有戰火的歲月,使得「平安」被國人視為理所當然。
相形之下,同樣擁有兩千多萬人口的敘利亞卻是兵連禍結。西亞古國與東方美麗之島,雖同在一個地球之上,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
「在接近桃園機場的時候,我看到臺灣的土地,那時很激動,感覺很安全,我回到家了。」暫時放下約旦與敘利亞事務,陳秋華返臺探親,來到慈濟三重園區演講的時候,他第一個動作,就是向在場的志工們,虔誠頂禮。
「當時打開箱子的時候,濟暉(陳秋華的法號)很感動,我掉淚,我感恩上人,感恩師兄師姊,每一件衣服都摺得好好的,品質那麼好,是你們成就了我們。」
重逢機會難得,我趕緊探問他約旦及敘利亞最新情況。
「小女孩琳的腳保住了!」陳秋華歡喜地說,除了琳康復的好消息,以工代賑的敘國志工中,也有人喜獲麟兒,因此志工們除了發放物資,也依照華人習俗,包紅包給那位初試啼聲的小天使。
不過敘利亞的戰情仍讓人嘆息,二○一三年九月,聯合國證實化學武器投入內戰,受害者死傷的影像也公諸於世。在國際社會施壓下,阿塞德政府交出化學戰劑,二○一四年元月,第一批上千噸的毒劑上了丹麥貨輪,在中、俄等國軍艦戒護下,轉運到地中海上的美國船艦銷毀。
「化武惡靈」在列強干預下停止肆虐,但戰爭機器仍無情吞噬人命,為了增強進攻力道,敘利亞政府軍將炸藥、燃油、金屬碎片等爆裂物塞進空油桶,再由直升機空投到敵陣。
「桶裝炸彈」準度奇差,但依然造成重大傷亡,手無寸鐵的平民無法阻擋政府軍的陸空攻擊,只能寄望自由軍等反抗武裝保護。
然而反抗陣營本身也是問題重重,本國民兵團體各行其是,外國恐怖分子則趁虛而入占地稱王。不同派系爭權奪利搶地盤,甚至爆發「內戰中的內戰」,部分戰士及平民幸運逃過政府軍殺戮,卻在派系拚鬥中慘遭虐殺。
無怪乎約旦本地的朋友,對北方鄰國的未來不敢樂觀看待,認為就算反抗軍戰勝阿塞德當局,敘利亞也會陷入教派、黨派、武裝團體的衝突,還要亂上好一陣子。
斬首、虐囚、公開處決俘虜,交戰雙方的狂熱分子,把影音網站當成耀武揚威的平臺。甚至有反抗軍為洩心頭之恨,不但把敵人屍體割開挖心生吃,還將血腥過程上傳網路,舉世為之譁然。而政府軍雖為正規部隊,駭人程度也不遜於他們口中的「恐怖分子」。
「菩薩啊,這是人嗎?」陳秋華說到,有位約旦朋友用手機播放一段影片,內容是敘國政府軍逮到兩名反抗軍青年,強逼他們向阿塞德總統低頭,兩人不從,慘遭電鋸斷頭。身為跆拳道大師的他看到斬首畫面,竟不自覺地握緊拳頭,想要出手解救畫面中人。
「他們已經不能算是人了,又怎能說是穆斯林呢?就伊斯蘭教義而言,濫殺一人形同殺了全世界!」對於背離人道、違反教義的暴行,身為虔誠穆斯林的慈濟人胡光中嚴詞批判。
●
內戰中的敘利亞形同地獄,而收容數十萬難民的約旦則是「壓力山大」。札塔里營區的收容人數已突破十萬,為加強維安,約旦政府在二○一三年三月,下令哈希米組織退出,改由警察部門接管這個意外形成的「第四大城」。
難民營人滿為患,營外的敘利亞人則面臨生計問題。由於難民人數暴增,已排擠到本國人的就業機會,因此約旦政府一度改變先前通融的態度,嚴格禁止難民打工。
「我的孩子住在難民營?,整個臉都腫起來了,我一定要帶他出來,可是現在約旦政府不准我們工作。我到很多慈善組織去排隊登記領物資,但一件都沒有……」一名敘利亞爸爸,拿到慈濟志工雙手奉上的生活包,泣訴自己挨家挨戶乞食的悲苦。
當男人無法打工養家,不少難民婦女只好放下尊嚴出賣自己,宛如電影《悲慘世界》的情景,在烽火邊緣一再上演。約旦甚至傳出六、七十歲老漢,付出少許金錢給敘利亞難民父母,將他們十六、七歲女兒納為妻妾的事。
「我不願看到他們去偷、去搶,或是把妻女送出去,願慈濟所關懷的照顧戶,都不會發生這種事!」聽聞太多令人鼻酸的事情,陳秋華發願守護與慈濟有緣的苦難人。與此同時,也有許多熱血的敘利亞男兒,受夠了寄人籬下的困頓,選擇回去戰鬥。
「他回敘利亞參加自由軍了。」聽到曾經訪問的一位難民青年返國參戰,我驚訝萬分,因為幾個月前,大家才在南薩的發放場一起搬生活包,在他們租的公寓?同飲一壺茶。
脫下志工黃背心,換上迷彩戰鬥服,搬運救濟物資的雙手,改持奪人性命的AK步槍,好不容易逃出來的難民朋友,選擇重回不是殺人就是被殺的戰場,他們的未來我不敢想像。
「將來你進入敘利亞到那個地方,報上我的名字就能找到我,如果找不到……那就表示我已不在人世。」一位敘利亞教長踏上征途,依依不捨地向陳秋華辭行,並祝福此生有機會,與慈濟人在邊界的另一端相會。
留不住視死如歸的朋友,約旦慈濟人只得「前腳走,後腳放」,在腳走得到、手伸得到的地方,用有限物資傳遞無限關懷。
●
「我們完成了一千兩百戶的瓦斯發放,這樣他們晚上就不會受凍了,志工們還關懷一間都利爾(Dulyl)醫院及三間重傷患收容中心,本來要提供食物,但院方擔心衛生問題,於是改為提供水果、衣服及日用品。」
陳秋華簡要說明二○一三年春季援助概況,除了給食物及生活必需品,志工也提供一些「療癒系」出版品:「難民心中充滿仇恨,我們贈送英文、阿拉伯文版『愛與關懷』光碟,一人一張,希望能舒緩他們的情緒。」
約旦志工在火線邊緣對抗貧苦,遠在臺灣的慈濟人持續給予有力支援。二○一三年年中,慈濟本會獲農委會農糧署捐贈五百噸援外白米,便撥出一百噸給約旦分會,用於下半年的發放。有了充足的資糧,志工們擴大發放範圍,不只嘉惠敘利亞難民、貝都因貧民,也澤被更多老弱殘障。印著來自臺灣的愛(Love from Taiwan)字樣的二十公斤白米,成為受助者最甜蜜的負荷。
「我發現他們有一個優點,就是心寬念純,心地都很好。」九月下旬,陳秋華率領志工,來到照顧唐氏症患者的穆斯林女青年會特教中心,它是哈山親王的妻子莎露娃王妃,於一九七四年創辦的社福機構。慈濟人前去關懷,可說是回報親王家族多年來的護持。
院?的「喜憨兒」們,在專業特教老師教導下學習照顧自己、自力更生的技能。經長期訓練後,一些大孩子已具備烹飪、耕作、製造工藝品等技藝,但心智定格在兒童的他們,總是活在純真的小天地?,全然不知外頭「大人」的世界,已經殺得昏天暗地。
那一次造訪,慈濟志工帶來一千公斤白米,為急需經費及物資過年關的院方帶來即時雨。捐贈當日,外交部駐約旦代表張雲屏先生、哈山親王長女拉瑪公主(Princess Rahma)應邀蒞臨,捧著米袋為臺灣善心愛灑中東作見證。
志工們接著前往附近的長者之家致贈白米。「蘋果和這個中國字,代表『平安』,代表我們的祝福。」志工媽媽阿比爾向長者們說明「蘋安吊飾」的意涵。
親切的問候,讓不良於行的老人們,一掃孤苦無依的陰霾笑開懷。老先生將喜氣的紅色吊飾掛在胸前,就像獲頒勳章一般,臉上滿是歡喜、得意。完成社福機構的發放後,志工重返比鄰伊拉克的東北邊城魯威西。
●
「我不要棒棒糖,請給我一隻羊好嗎?」志工被小孩的請求嚇了一跳,因為在南部發放時,當地的小孩只要拿到文具、玩具或糖果,就很高興,但魯威西的貝都因孩子渴求的,卻是可以擠奶的牲畜。
「他們真的很窮,很多人靠政府補助金過活,一家十幾口,就靠一個月一百六十丁,約合新臺幣八千元的生活費過日子。」陳秋華表示,魯威西等北部邊疆部落,和伊拉克、敘利亞距離不遠,這兩大鄰國原本比約旦富庶許多,早年邊民們靠著邊境貿易、跨國打工,還能過上小康的日子。
然而二○○三年美伊戰爭後,伊拉克民不聊生,恐怖攻擊四起,到那?謀生的青年被迫逃回,邊區部落因此少了打工收入,多了失業人口及戰爭難民。
十年後,另一座「靠山」敘利亞陷入全面內戰,重創該國農工生產及物流,也連帶拖垮邊境貿易,以往物美價廉的敘利亞農產品、民生物資斷貨了,代之而起的是新一波的難民潮。
「你們去的時候,南薩還很熱鬧,現在卻有如死城一般。」陳秋華補充說,敘利亞內戰爆發之初,難民大量湧入約北。當時這些人身上還有些錢,不少邊城居民靠著賣東西、租房子給難民發了一筆小財。但等到難民積蓄耗盡無力消費後,邊區經濟又跌落谷底,而且因為人口暴增物價上漲,窮人的生活反而比以往更辛苦。
「請不要推擠,照順序來!」二○一三年十月十二日,志工們在鄰近魯威西市的沙瓦威鎮進行發放,那是慈濟在當地的第一次。發放一開始,群眾看到一袋袋白米,就爭先恐後地前擠,甚至爆發口角衝突,推擠碰撞之際,阿布湯瑪斯被人揪住領口,好在他沈得住氣,沒有跟對方起衝突。
「你們的發放,是情況最好的一次,這是十四年來第一次,有人完成三百戶的大發放。」協辦單位主管的讚歎,讓陳秋華滿是疑惑:「場面都快失控了!這樣的發放算是好的?」
「二○一○年時,有位貴婦人派人到這?發放,他們開了一部小貨卡載來物資,但因秩序混亂,工作人員於是停止發放想要離開,不料一群人擁上來搶,有些情緒激動的居民,還把食用油瓶打開,淋得滿車子都是油。」
聽到對方描述,志工們不禁倒抽一口氣,慶幸當日有驚無險完成任務。被人粗魯冒犯的阿布湯瑪斯也淡定地說:「情況確實有些亂,但我還是覺得很高興,至少鄉親們今天晚上可以吃頓飽飯。」
●
走過又一年烽火歲月,「冬將軍」再次發威,二○一三歲末的暴風雪,比我們在約旦時所經歷的更為嚴酷,甚至傳出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對派,冷到打不下去而被迫停火。交戰雙方因天候惡劣而休戰,勉強算是好消息,但千千萬萬難民受凍,卻令人相當不忍。
因為工作安排的緣故,我們沒有重返約旦,但是在大愛臺影片中,看到了熟悉的身影。身穿藍天白雲制服的陳秋華,腳踏爛泥扛著瓦斯暖爐,走進安曼市薩哈巴(Sahaba)地區的敘利亞難民區。攝影鏡頭帶到白色殘雪,以及小朋友穿著拖鞋、沾滿泥巴的腳,讓電視機前的我不自覺地冷起來。
但等到暖爐送進帳棚,通上瓦斯點燃,發出橘紅色亮光時,因嚴寒而停課的課輔班重新恢復上課,孩子們先將手掌靠近發光處取暖,然後跪在地毯上誦讀阿拉伯文課本。儘管看到的影像不是當下實況,但也跟著感受到充滿希望的暖意。
暴風雪肆虐下,難民的處境確實艱困,但難能可貴的是,他們即使身處窮苦,依舊保有愛人、助人的良善。當菲律賓遭受海燕颱風重創,全球慈濟人募款濟助災區的時候,本身就在接受救濟的敘利亞難民也沒缺席。
在南薩市大禮堂,以及陳秋華於安曼自宅所辦的兩場歲末祝福中,志工們比照其他國家,拿出募款箱向前來參與的人募款。拄著拐杖的傷者、眼眶泛淚的婦女,在接獲救濟物資的同時,也投入了小面額的硬幣和紙鈔。
來自敘利亞難民的捐款,儘管折合美金不及百元,卻是世間苦難人相互扶持、相互幫助,最動人的一幕。對長期陪伴、關懷他們的約旦慈濟志工來說,這苦難中的慈悲,也證明了這些年來「安生」、「安心」的努力沒有白費。
「菩薩所緣,緣苦眾生」,當照亮黑暗的燭光亮起,流離的心就不再孤單,受苦的人就不再無助。雖然在這片烽火邊緣的土地上,由佛教徒、穆斯林、基督徒合組的慈濟團隊小如微塵,但已將來自臺灣的愛心暖流,注入戰火不熄的中東地區,也為當地人示現了不同宗教、不同民族合心為善的新契機。
愛在烽火邊緣
隨著時間的流逝,約旦之行也邁入尾聲。飛機在漆黑的冬日凌晨起飛,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往東飛去,我的思緒卻不時回到曾經走過的中東。
猶記得跟著陳秋華前往馬夫拉克市,接收臺灣冬衣貨櫃的那天,碰到一位敘利亞男子,他用攝影機播放自己冒死拍攝的影片,讓我們看見第一手內戰場景。
「這是自由軍和政府軍交戰的情形,地點在大馬士革。」影片中的民兵,身穿便服,大部分人拿步槍,還有人像藍波一樣,把子彈鍊披掛在身上,蹲在矮牆前伺機而動。
「這些武器是我們打了勝仗,從政府軍的軍械庫繳獲的。」攝影者伊布拉辛為自...
作者序
源自臺灣的中東傳奇
說到中東,您會想到什麼?是金碧輝煌的杜拜、財大氣粗的產油國?還是沙漠中的坦克殘骸、面露兇光的恐怖分子?
長久以來,世人對中東的印象,多半集中在石油能源及戰爭衝突。從二十世紀的五次以阿戰爭、兩次跨世紀的美伊大戰,到最近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敘利亞內戰,生靈塗炭的場景不斷在當地上演。
千年百戰的滄桑,不禁令人感嘆,那人類古文明發源地,數十億基督徒、穆斯林的心靈故鄉,為何自古至今都脫離不了戰略利益的競逐、族群教派的糾葛,欲求和平無爭的「文明」卻不可得?
所幸戰火紛飛之地,猶有一方安隱樂處,被以色列(及約旦河西岸佔領區)、敘利亞、伊拉克、沙烏地阿拉伯與埃及環繞的約旦,因內部情勢穩定,四十年來又以靈活的外交政策避免捲入戰爭,成為中東少有的和平國度。
巴勒斯坦、伊拉克及敘利亞的難民,都想盡辦法逃到這個由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後裔稱王主政的王國。儘管沒有產油、資源匱乏、財政困窘,約旦君王與人民依舊發揮人道精神,讓數以十萬計的各國難民在境內安身,因此約旦人稱自己的國家為「愛的庇護所(Beloved Shelter)」。
來自臺灣的慈濟人,也在這個不算富裕,卻擁有珍貴和平的國家留下愛的足跡。自一九九七年創會設點以來,這個人數一向不多的志工團體,不僅關懷約旦本土的社福機構和貧民聚落,也對從外國逃過來的難民伸出援手。
他們曾在二○○三年美伊戰爭後,進入伊拉克發放糧食及藥品,也曾發揮通曉伊斯蘭世界民情的優勢,協助臺灣本會援助伊朗及巴基斯坦大地震。及至敘利亞內戰爆發,新一波難民潮湧入,又再次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將臺灣的愛心澤被於顛沛流離的苦難人。
二○一二年底至二○一三年初,我們有幸前往約旦,見證、記錄當地慈濟志工關懷本土貧民、救助敘利亞難民的行誼。在為期一個月的採訪中,走訪了情勢緊繃的約旦、敘利亞邊界要塞,遇見火線餘生的倖存者;在難民營及邊區城鎮的角落,看到戰爭受害者無法消除的彈痕、年輕卻已成殘的軀體。
婦女掩面落淚、青年茫然無著、孩子們歌唱充滿詛咒的童謠,戰火不只奪走生命,也創傷人心、扭曲人性。而慈濟人幫助難民,不只提供救命的物資,也盡力療癒心靈傷痛;他們在發放現場播放臺灣志工募集冬衣的影片,讓難民看見半個地球之遙,有數以萬計的善心人士在關懷他們。
以九十度的鞠躬、柔和的言語,讓被幫助的人感受到真誠的尊重。在施與受雙方相互擁抱、憂鬱的臉露出笑容的當下,相信難民對未來的想像,不再只有戰爭、殺戮與茫然。
相對於敘利亞難民離國出走多時,積蓄用盡、生計無著的煎熬,生於斯長於斯的本土貝都因人,雖然窮到近乎一無所有,甚至比難民營?能獲得免費醫療及食物的敘利亞人還匱乏,卻有著安住故鄉的篤定。
慈濟志工前往大漠中的貝都因部落訪視關懷,十多年如一日,雖然提供的物資有限,但彼此之間卻已建立了親如一家的友誼。一杯甘甜溫暖的紅茶、一個盛裝善款的存錢筒,表達了真誠護持志工朋友的情義,也示現了他們不為貧窮所屈服的精神。
當然,人能弘道,非道弘人,這一切的愛心成就,都要歸功於付出無所求的志工。十六年下來,儘管志工團隊仍維持「小而美」的規模,但組成卻已多元化、本土化。而每位志工的生命故事,都可說是「小人物、大歷史」。
一九九七年,慈濟志工林慧真女士隨著外交官夫婿遷居約旦,接引臺灣僑民展開關懷約旦本土的慈善工作。
出身海軍陸戰隊莒拳隊的陳秋華,二十五歲那年被國防部派往約旦,幫助胡笙國王訓練軍警,並應王室之邀留在當地推廣跆拳運動;四十七歲應林慧真之邀加入慈濟行列,並善用在約旦耕耘二十多年所結的好緣,進行「菩薩招生」。
如今志工成員中,有年輕時適逢臺灣經濟奇蹟的職場女性,遇到前來做生意的約旦青年,為愛走天涯遠嫁中東,老來成了阿拉伯小孩的「臺灣阿嬤」,也跟著慈濟去愛更多孩子。也有人原是半調子穆斯林,在參與後改掉不良習氣,成為親友眼中的虔誠信徒。
還有原居於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基督徒,忘不了一九六七年以阿「六日戰爭」時被迫逃離家鄉的傷痛,而今發揮同理心,跟著來自東方的「好撒瑪利亞人」,關懷同遭戰亂之苦的敘利亞難民。
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人合作無間,同師同道同志願,在信仰自由、包容性高的臺灣或許不足為奇,但在宗教壁壘分明、教派衝突激烈的中東地區,卻是甚難希有的組合。更可貴的是,他們頭頂中東的藍天、腳踏約旦的大漠,救助的對象是阿拉伯人,卻把榮耀都歸於臺灣,歸於證嚴上人所在的心靈故鄉。
這是源自臺灣的中東傳奇,是值得我們感到光榮的事蹟,但身為第一次寫書的新手,面對大量的第一手記錄、口述故事以及波瀾壯闊的中東歷史,我只能盡力將所有文史資料去蕪存菁、整合呈現。
由於中東為人類宗教重要發源地,本書內容亦涉及宗教歷史背景,為求真實正確,我在書中使用的宗教名詞與臺灣慣用語稍有不同。首先,國人習慣以「基督教」一詞,稱呼十六世紀馬丁路德推動歐洲宗教改革後產生的新教派,許多書籍著作也常以「基督教」一詞,涵蓋所有信仰基督的教會。
為了避免混淆,我改用宗教學界常用的「基督宗教」一詞,通稱耶穌及其門徒所創的初期教會,以及後期衍生的科普特教會、羅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新教等諸支系,並泛稱其信徒為「基督徒」。
另對「回教」、「回教徒」、「回教世界」的俗稱,則使用其原本用語,分別以伊斯蘭、伊斯蘭世界及穆斯林稱呼。其中,伊斯蘭(Islam)的阿拉伯原文意指「歸順、服從、安寧、和平」,而信仰伊斯蘭的人即為穆斯林(Muslim),意為順從真主的人。
期待此一初試啼聲之作,能讓讀者「開卷獲益」,培養更寬廣的全球視野,以及「慈悲等觀」的國際觀。亦歡迎歷史、宗教、國際關係等相關領域先進審閱賜教,以助「報真導正」。
源自臺灣的中東傳奇
說到中東,您會想到什麼?是金碧輝煌的杜拜、財大氣粗的產油國?還是沙漠中的坦克殘骸、面露兇光的恐怖分子?
長久以來,世人對中東的印象,多半集中在石油能源及戰爭衝突。從二十世紀的五次以阿戰爭、兩次跨世紀的美伊大戰,到最近的阿拉伯之春革命、敘利亞內戰,生靈塗炭的場景不斷在當地上演。
千年百戰的滄桑,不禁令人感嘆,那人類古文明發源地,數十億基督徒、穆斯林的心靈故鄉,為何自古至今都脫離不了戰略利益的競逐、族群教派的糾葛,欲求和平無爭的「文明」卻不可得?
所幸戰火紛飛之地,猶有一方安隱...
目錄
【作者序】源自臺灣的中東傳奇
春風撩戰火
千年古都成斷垣
安曼今昔
阿拉伯世界平安夜
杰拉什與加薩難民
東方武者
小團隊大承擔
真主的安排
以王之名
貝都因貧民
敘利亞難民
荒漠湧出一座「城」
佩特拉奇緣
百里黃沙路
遙望應許之地
不浪漫的下雪天
遇見好撒瑪利亞人
步步驚心
一瞬間與一輩子
愛在烽火邊緣
【後記】珍惜
【作者序】源自臺灣的中東傳奇
春風撩戰火
千年古都成斷垣
安曼今昔
阿拉伯世界平安夜
杰拉什與加薩難民
東方武者
小團隊大承擔
真主的安排
以王之名
貝都因貧民
敘利亞難民
荒漠湧出一座「城」
佩特拉奇緣
百里黃沙路
遙望應許之地
不浪漫的下雪天
遇見好撒瑪利亞人
步步驚心
一瞬間與一輩子
愛在烽火邊緣
【後記】珍惜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