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族西進機會在哪裡?
台灣就業市場前景混沌,西進大陸是上班族下一個主戰場?
如果抱著去對岸試水溫,大不了回台重啟爐灶的鴕鳥心態,就要留意別落得進退不得的下場。
上班族在大陸不再因為是台灣人而受到特別待遇,如果有本事,薪酬無上限,若沒有實力,西進必然跌跌撞撞、事與願違,赴大陸求職前要練就基本功:
‧台商延攬台籍人才的需求七條件
‧中高齡人士西進大陸要具備八要點
‧上班族西進的四項優勢與四種劣勢
‧在大陸職場持續發展的六個條件
‧中高階主管赴陸發展前的七項心理建設
中國大陸是一個充滿機會也布滿危機的市場,有人沉溺迷失、有人逆流而上,在無盡的理想與現實中,上班族能不能一圓夢想,端賴個人的專業、企圖與智慧。
────────────────────────────
失業率攀高,薪資直直落
上班族下一步怎麼走?
中國崛起凌駕台灣奇蹟
對岸會是職場新桃花源?
台灣重點產業兩兆雙星變成兩兆傷心,四大產業變成四大慘業,製造業紛紛西盡尋找續命丹,服務業的創新則吸收有限的勞力。中國大陸經濟崛起,台灣深受磁吸效應影響,不只整體經濟衰退,就業率降低,社會新鮮人的起薪也是徘徊低檔。
與台灣比較起來,大陸表面彷彿是桃花源,年輕人紛紛到對岸讀大學,或者去謀職,雖然對岸起薪低,卻是呈跳躍式成長,如果到對岸找出路,到底是當台商,當台幹,還是當台勞?西進謀職是本地雇用好或外派好?或者乾脆投入大陸本土企業?變數都很多。
西進謀職是全家搬遷或獨自上任,全家搬遷有教育的問題,獨自就職有來回交通的問題與家庭照顧的問題!
兩岸經濟結構天蠶變,兩岸職業板塊也在大挪移,到底台灣與大陸在產業結構有怎樣的差異,進而影響職業類別的分布與變化?年輕人在選擇行業時,又如何評估每個行業的未來性?除了職業本身相關的問題外,兩岸存在文化與社會環境的差異,無論台商、台幹、台勞,都會面臨文化衝突與磨合的問題,在對岸謀職勢必有要面臨諸多的調適,包括價值觀與人際互動模式。
本書將以宏觀趨勢加上個案分析的方式,讓大家了解實際可能面臨的問題與因應之道。
在對岸謀職,雖然看來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大陸的經濟發展還是波濤起伏,陰晴不定,況且叙薪方面也是配合當地物價水準,雖有上升趨勢,與台灣相較,絶對數字偏低,恐怕難令初次求職者滿意。
到大陸謀職不能抱著探路試水溫的心態,一定要抱著生根中國、背水一戰的決心,因為一旦鎩羽而歸,回台將因為職場環境瞬息萬變,不知如何重新定位,另起爐灶。
假使選擇在台灣奮鬥,則不只遭遇一波接一波的大裁員潮,職缺也跟著愈來愈少,起薪也愈來愈低,年輕人要選擇在台灣立足,又要怎樣重新整備自己?
本書除了透過104銀行在大陸的據點蒐集第一手情報,也透過平日求才求職者的資料,提供讀者快速、詳實的資料,期待台灣的社會新鮮人或上班族,在強烈的職場競爭中,能夠洞燭機先,闖出一條康莊大道。
本書特色:
1. 台灣失業率居高不下,起薪又走低,想要西進的上班族停聽看。
2. 雖是同文同種,兩岸文化與社會背景迥異,本書特別分析兩岸職場與社會環境差異,讓讀 者了解怎樣的人適合到大陸尋找新天地。
3. 本書告訴上班族,西進謀職要怎樣做準備。
作者簡介:
作者群簡介
104獵才派遣事業群資深副總經理 晉麗明
104獵才顧問中心資深專業顧問團隊:
張琦玲、陳亮宏、賴穎蓁、施俐君、鍾鴻儒、邱涵榆、吳梅華、簡珮如、Sharon Lin、許宏楠、許淑雰、陳嘉盈、方美玲、彭如宇、李德慧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Yahoo!奇摩內容總監 李怡志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 陳若玲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楊基寬
網路趨勢觀察家 劉威麟
一○四獵才派遣事業群總經理 蘇宏文
(依姓氏筆劃)
名人推薦:Yahoo!奇摩內容總監 李怡志
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理事 陳若玲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公司董事長 楊基寬
網路趨勢觀察家 劉威麟
一○四獵才派遣事業群總經理 蘇宏文
(依姓氏筆劃)
章節試閱
第2章
出海當大魚,別再眷戀小池塘!
「不管美幹、陸幹還是台幹,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幹!」──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
從中國改革開放迄今,「人才西進」一直是台灣上班族關心的議題,一○四人力銀行在近年所舉辦的「人才西進」研討會,都吸引了爆滿的人潮與會,顯見中國大陸已成為上班族在職涯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且不容迴避的選項。
然而,在數十年台灣上班族西進中國發展的歷程中,不論在工作機會、薪酬及競爭環境等各個面向,都有了劇烈的改變,值得所有職場工作者觀察及重視。
不論是新鮮人或是中高階主管,對於一水之隔的大陸都懷抱著許多憧憬,而上海、崑山、北京、深圳、東莞等大家耳熟能詳的重點城市,更是台商群聚打拚的根據地。兩岸的交流藉著直航政策的實施,促使人才赴中國大陸就業更為便利與普及,以下就上班族西進所關心的議題,探討如下:
赴大陸工作,爭取外派是捷徑
除了各行各業的創業者之外,能前往中國大陸發展的上班族,以「專業人才」及「中高階主管」為主。一○四獵才顧問中心長期接受企業委託,召募中高階主管前往中國大陸任職,大陸的台商、外商或本土陸商,要徵募台灣人才都是要借重台灣專業經理人的經營、技術長才,因此具備產業資歷十年以上的生產、品保、製程及財會、人資、業務、行銷、通路規畫等職缺,都是當前西進中國的當紅職類。
而初入社會的新鮮人,欲往中國大陸發展的機會並不多。如果新世代的年輕人想往中國一展鴻圖,在台灣工作時努力表現並爭取外派機會,是一個最佳的途徑!
台商招募台幹的重要條件
許多台商雖然公開宣示,未來中國組織的人才布局將會以在地的人才為主,但是不容否認的,台商在中國的重要幹部仍將以台灣人才為主,所以優秀的專業人才及中高階主管,在中國大陸的人才市場仍是炙手可熱,而台商延攬台籍人才的需求條件有七點:
(一)具備良好的品德操守,及對組織的責任心與忠誠度。
(二)優異的溝通表達能力,並對中國大陸各地區文化、習慣的差異,有高度的包容及適應力。
(三)工作穩定性佳,同時在中國大陸有高度的移動力。
(四)良好的學經歷,與十年以上的相關工作資歷。
(五)動口也動手:有實際執行操做能力,而非只是動口下命令。
(六)能獲得家人的支持,全心全力投入工作。
(七)能傳承知識與經驗,並全力培養中國大陸本土人才。
從以上企業期望人才的條件就可以發現,現在能赴中國打拚的都是一流的人才,因為你除了要與台灣、中國的人才競爭,也要和世界頂尖的人才同台競技,如果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一定會鎩羽而歸。
背水一戰的決心
台灣的就業市場在經濟景氣不振、產業外移發展、企業人力精簡,及求職者眾的多方因素影響下,失業率居高不下,而中國由於處在經濟發展的上升波段,所以人才需求殷切。有能力、有決心的求職者,欲西進中國發展,就要有落地生根、長期耕耘的決心,否則幾年的中國工作經驗,非但無益於自己的職涯布局,而退回台灣也不易重新找到定位。
許多遠赴中國大陸工作的台幹,體驗了中國廣闊的市場競爭,動輒上萬人的組織、權威高壓式的管理型態,通常回到台灣會有重新適應的因難。此外,台灣組織人才卡位緊密,也很難給返回台灣發展的台幹空間,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寧願在中國成為「台流」,也不願或無法回台工作的原因。所以,既然要出海當大魚,就要能禁得起大風大浪,別再眷戀小池塘的風平浪靜。
憑能力拿高薪
二十年前企業外派中國幹部,通常得祭出二倍以上的高薪,然而時過境遷,現在大家搶著爭取外派機會,所以薪資通常與台灣相仿,只是增加了外派的福利與津貼,總計約為在台薪資的一‧二到一‧五倍左右,而原本二個月返台休假七天的措施,也隨著兩岸包機直航的便利及個別產業的經營特性,有許多配套調整的方案。以長期的趨勢來看,在台與派駐中國工作的薪酬會愈拉愈近,而要能獲取高薪,必須以能力及績效來爭取。
革命性的職涯規畫
中國大陸市場吸納了全球各行各業的目光,人才的競爭也朝向國際化發展,未來立足中國、擁抱世界的機會愈來愈多,我們要從以往同文同種、地緣相近的傳統思維中走出來,以中國的各種資源及條件,絕對會是未來世界經濟發展的重鎮。西進發展不論在視野及職涯上,也都充滿無限的想像空間,以國際人自居的台灣菁英,站在時代的轉捩點上,如何運用自己的能力,規畫一個大中華的職涯藍圖,相信你一定能把握時代的趨勢,成就非凡的職涯遠景。
經過五十年的努力,台灣從民國四、五○年代的二、三年級生交棒給四、五年級生,從農業時代進入工業時代,傳統與科技產業輪流接棒。然而,從民國六十年開始台灣經濟展開了三十年的大躍進,這一代的四、五年級生見證了這段蓽路藍縷的艱辛過程。而最近十年則是台灣經濟與世界接軌,及拓展中國商業版圖最積極快速的一段時間,產業、人才全球化的趨勢已經形成,所有上班族也開始摒除昔日的保守發展心態,積極的進行革命性的職涯規畫,以下就不同年齡層上班族的職涯布局及兩岸發展機會,將觀察與心得與讀者分享。
中高齡就業四面楚歌
一○四獵才顧問中心調查全台五百家企業的HR(人力資源主管)及八百位上班族朋友,得到一個令人難過的答案:年齡在四十五歲以上的上班族,在台的工作機會大幅減少,即使這些欲再投入職場的中、高齡朋友,願意降低薪酬及職務,仍遭到企業拒絕。
對照主計處的調查統計,近年來中高齡(四十五至六十四歲)失業者的人數居高不下,中高齡失業者中以具有大學學歷者最多,這樣的現象得到了印證,而年齡超逾五十歲,除非是寥寥可數的副總經理以上決策階層主管職缺,幾乎很難在工作職場上找到位置,這是一個令人氣餒又殘酷的現實。
許多五十歲以上,擁有專業知識與工作企圖心的人才,經常在尋覓工作時碰壁,這樣的狀況源於台灣產業的大量外移、失業率居高不下,及年輕求職者供過於求、職場薪酬無法提升,及企業獲利減少,無法聘雇資深高薪人才等因素。
二○○八年全球金融危機時,各行各業大量的中高階主管在企業降低成本、精簡人力的保命措施下,黯然離開了職場,由於就業市場上高階工作機會有限,因此許多人結合三五好友,憑藉著在企業服務二、三十年的工作資歷,組成了顧問公司,企圖跨入企管顧問服務的市場領域,為自己的職涯突圍。然而,短短一年內這類的小型顧問公司大多數紛紛解散,除了經營公司每天面對的柴米油鹽問題及彼此的個性問題外,台灣企管顧問市場規模不大,更是讓這群中高階經理人無法發揮的關鍵。
退休人力重新擦亮寶劍
然而,台灣高階及退休人力西進的現象卻逐漸發酵。許多傳統及科技產業的高齡上班族擔任中國企業的專案顧問,協助陸企提升技術、品質及管理的專業服務。每每與這群滿頭華髮的阿公級上班族接觸,都感受到他們的穩重、熱情及智慧,有愈來愈多五十歲以上、擁有專業技術及管理know how的職場老兵,重新在對岸或亞洲新興國家找到工作的第二春,因此如果你屬於此階段的求職者,若能搭上這一波中國本土企業急欲提升經營競爭力的列車,將有機會重新擦亮寶劍,再度找回個人的價值與工作動能。
綜觀目前陸企尋找台灣退休專業人才的產業領域,除了擁有厚實技術的科技產業人才外;食衣住行、吃喝玩樂等傳統製造或民生消費等這些台灣蓄積了三十年功力,技術、管理、創意領先中國大陸的項目,都是大陸企業千方尋覓顧問人選的重要領域。而此類工作機會的取得,幾乎完全仰賴人脈引薦,有志揮劍西進的中高齡人士,可能得找找關係與人脈,才有機會達陣,並且一圓轉型為顧問的心願。
一位年過六十的紡織專業技術高階主管,在台灣紡織業大量外移的趨勢下,西進中國成為陸資中型紡織公司的在台顧問,除了為這家中國紡織廠建構紡紗、織布、染整、成衣等一條龍的生產架構外,更在台灣招募延攬相關的專業人才加入中國的紡織集團,讓他的專業與工作能力重新展現新的價值。
此外,中國大陸由於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在食品加工相關研發、生產的人力十分欠缺,許多台灣食品大廠退休的老廠長或技術人才,成為此類中國廠商的重要技術顧問。諸如此類的故事,在台灣傳統產業的例子不勝枚舉,高齡及退休人士,只有寶力未老,仍能利用兩岸或東南亞國家產業成長落差的缺口,成全自己在職場上重新出發的職涯新契機。
放下身段,一切歸零
擁有專業能力的中高齡上班族如欲西進發展,有一個值得特別提醒的重點就是:「放下身段、重新歸零」。以往在組織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言九鼎」的局面不再,成為顧問除了特定任務與專案外,行政的管理及營運的執行作業較少,這是首先要有的認知,千萬不要踰越了自己扮演顧問的分際。另外,企業主不會想要找一位站在高位,下指導棋的顧問,而是希望能親上火線示範,帶領年輕人往前衝並加以育成的教練,這個階段的工作內涵與價值在於專業指導與經驗傳承,而這也是高齡上班族能夠重新獲得新舞台,一個很重要的成功關鍵。
中高齡人士欲西進發展,應具備的重點包括:
(一)找出自己的壓箱寶絕活,系統性的整理出具有競爭力的項目與內容。
(二)找相關台商、大陸友人或已在大陸工作的同業朋友引薦工作機會。
(三)留意獵才公司的相關產業顧問職缺。
(四)具備專業顧問的本質學能,最好能先接受相關顧問師的培訓課程。
(五)每一個顧問案,要有只做二年的心理準備。
(六)做一位專業的顧問,避免介入組織人事及派系的紛爭。
(七)邊做邊學,蓄積下一個顧問職務的技術、人脈與心理素質。
(八)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況,不要為了工作賠了健康。
中高階人才的西進策略
從上班族職場發展的大量個案中,可以發現一個現象:三十到四十五歲是一個上班族在職涯發展的黃金歲月。這個階段的上班族已經養成工作領域的專業能力,職位與薪酬在這關鍵的十五年內將有突破性的成長。三十五歲的上班族開始晉升為中層主管,到了四十歲如果績效獲得肯定,即會往高階經理人的位階挺進,因此在台商兩岸布局的現況中,職場中堅上班族是立足台灣、西進中國潮流中最重要且最大量的族群。
這群工作職場上的主力部隊,工作企圖、活力與打擊力正值巔峰,是兩岸企業賴以攻城掠地的尖兵戰將,因三十到四十五歲的中生代專業人士,是台灣本地及中國的陸商長期重兵部署及延攬的關鍵對象。對於此階段的中堅工作者,也是最有本錢與機會西進一展身手的族群。
由於產業積極兩岸布局及企業決策中心移往中國的效應,企業在台的中高階職缺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加上現有中高階人才退休年齡延後,因此有企圖心的優秀中堅人才,在台灣企業組織規模縮減的現況下,升遷發展的機會受到擠壓,因此不論是企業或個人都體認到跨海布局的必要性。一○四人力銀行歷年的調查顯示,在兩岸交流密切的趨勢下,中高階經理人走出台灣,接軌中國或東南亞新興國家的意願及人數,都呈逐年上升態勢。
目前大陸台商及陸資以招募三十五到四十五歲的專業經理人與技術人才為主,此部分成熟的上班族,約占台灣人才西進的八○%,而多數的台灣人仍以在台商工作為主,在陸資上班的台灣上班族仍屬少數。然而,這樣的趨勢將會隨著人才的交流,及台灣人才融入中國社會的演進而逐漸調整,「我的老闆是大陸人民」的現象將在中國企業不斷擴大規模並提升世界競爭力的過程中,具體實現。
台灣經理人競爭的優劣勢
台灣經濟發展的過程,養成了高競爭力的主管與專業人才,這些優秀的人力資源,除了挹注在台灣的本土產業外,投入大陸台商、陸商,甚至於歐美、日本、新加坡等外商的不在少數,綜觀台灣經理人的競爭優勢有四項:
(一)台灣傳統與科技產業在世界經濟舞台上舉足輕重,在這段產業發展過程中,經理人所養成的技術能力、管理職能、抗壓能力與靈活權變的經驗與實力,是寶貴的人力資產。
(二)台灣經理人勤奮、踏實、謙虛的人格特質,是組織成事的關鍵,也是企業聘用高階主管最重視的元素。
(三)台灣經理人的薪酬低於香港、日本、新加坡,是跨國企業進入中國投資時,在考慮文化、語言、經驗及用人成本時,大力延攬的對象。
(四)台灣經理人對於工作的投入度高,能為組織全力打拚,所展現的忠誠度,向來是台灣中高階主管最重要且關鍵的優勢特質。
然而,在世界經濟環境的劇變中,台灣經理人也有四種劣勢:
(一)東南亞新興國家崛起,台灣經理人秉持以往的成功經驗,的確有機會能夠在中國、越南、印度等新興市場重啟職涯的新契機,但如何克服環境與競爭的挑戰,是中高階經理人必須面對的發展門檻。
(二)台灣的中高階經理人面對國際化的趨勢,在國際視野及語言能力上普遍不足。
(三)台灣以代工為主體的經濟發展模式,近年已逐漸為中國及亞洲新興國家所複製,伴隨台灣產業發展而成長的主管人才,如果不能淬鍊、提升能力及技術,將很快被取代。
(四)世界經濟秩序重組的過程中,在許多技術、管理等內涵已有巨大變化,中高階主管如何能在心態、觀念,做法上有新的思維與創意,將是能否延續職涯生命的重要關鍵。
台灣中高階經理人的優劣勢分析
競爭優勢
台灣經濟成長過程中,養成的絕佳技術與管理能力。
勤奮、踏實的工作態度與敬業精神。
薪酬較亞洲先進國家經理人為低。
誠信、忠貞的組織價值觀,被高度認同。
競爭劣勢
轉赴新興市場發展的環境適應挑戰。
在國際化的趨勢下,國際視野及語言能力不足。
已逐漸邁向交棒階段。
環境劇變下,技術、觀念、心態的調整備受考驗。
在三十年台商西進的過程中,包括鴻海、王品、信義房屋等各行各業的廠商,都全力進行人才本土化,因此中高階人才的數量也漸次減少,目前在單一台商擁有大量台幹的現象已不復存在,基本上只有涉及重要機密性的主管職務,例如:財會、資訊、研發、製造的最高階主管才會選擇由台灣人才擔任,其他各部門的中級及一般高階主管大多已被大陸人民取代。所以台灣人才必須跳出台商的舒適圈,以能力及績效擴大自己的生存版圖,而這樣的思維及行動力,將會是台灣中堅人才的新挑戰與新藍海。
要有買單程機票決心
常聽熟悉中國大陸職場的老鳥提醒有意西進發展的台灣經理人,最貼切的一句話就是:要前進中國,要有買「單程機票」的決心及意志,也就是「背水一戰」、「退此一步即無死所」的企圖。從許多的個案來看,抱持試一試心態的人士,往往很快就被高度競爭的中國大陸職場擊退,所以在台灣打下扎實根基的中高階人才,在西進的規畫上,要將變化與挫折視為理所當然,才能開啟專業經理人更高的視野及職涯版圖。
中高階主管赴陸發展前,要有七項心理建設:
(一)理性盤點自己的專業能力。
(二)了解產業的發展趨勢,及西進發展的優劣勢。
(三)以台灣的基礎,布局大中華的職涯藍圖。
(四)學習由大中華接軌全球的胸襟與視野。
(五)藉由前進中國,提升自我的專業水平。
(六)由區域經理人昇華到國際經理人。
(七)全球化的趨勢下,具有跨國經營的專業經理人才能符合產業所需。
上班族西進,搶過獨木橋
近十年來兩岸經濟的消長,已讓許多年輕上班族清楚認知:在大中華經濟圈的形成下,個人職涯擴及中國已是大勢所趨,因此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上班族,即使目前並非外派主力,但卻是兩岸邁入「一日生活圈」下,未來西進中國大陸的生力軍。
兩岸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同樣受網路科技的洗禮,同樣受自由思潮的孕育,所以兩岸歷史錯綜複雜的包袱並未烙印在年輕世代的腦海中。因此,以同理心來看待彼此,將會拉近兩岸新世代上班族的想法與距離。
然而,兩岸年輕人同台較勁的場景,勢將成為職場上最嚴酷的一場戰役。幾年前《商業週刊》曾報導大陸年輕人在經濟轉型與快速成長過程中,社會上普遍對於追求成功的殷切及高度競爭的市場態勢。這篇報導的標題是〈千軍萬馬搶過獨木橋〉,大陸年輕世代在全球資本主義的衝擊下,展開一場史無前例的功利競賽,成千上萬的新世代上班族像草原上奔騰的野馬,爭相搶過通往成功的獨木橋,其競爭的慘烈可想而知。
而台灣的七、八年級生,長期成長在安穩的舒適圈中,如何在腥風血雨的全球職場競爭中找到定位,將會是一個社會新鮮人與台灣社會共同面對的嚴肅課題。
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和無遠弗屆的網路平台,抹平了世界的競技場,台灣的年輕上班族必須與中國、韓國、日本、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甚至歐美的年輕人競爭,因此如果目前身在各行各業的基層上班族,或是在學中的「職場準新鮮人」,想要能在新的兩岸舞台上一展身手,有七點建議:
(一)多關心兩岸產業及職場的現況與發展。
(二)爭取外派及出差的機會,了解中國大陸的商業環境及人文特質。
(三)在邁入社會的前十年,努力用體力換經驗,未來才能有赴對岸打拚的本事。
(四)加強語言能力,因為中國已成為國際化的市場。
(五)培養國際移動力及挫折忍受力。
(六)除了專業能力外,品德、操守、自律是成功西進的關鍵核心要素。
(七)國際化已成趨勢,勇敢走出舒適圈,才能確保職場的發展性。
生活不忘本,工作入境問俗
一位在北京從事成衣製造及買賣業務的台幹返台,談到大陸台幹的生活點滴,他感慨的說,大陸民生消費市場崛起,現在台商在紡織、成衣的競爭力大不如前,連帶的在此領域的台幹也都為了自己的前途感到憂心。
在假日的北京,他們可以湊足兩桌的台幹,在高度的工作壓力下,藉由美食及小酌紓解緊繃及寂寞的身心,在酒過三巡、理性與感性交織的迷茫中,他們感概的說,台幹是一群沒有國籍的人,中國大陸四處布滿豺狼虎豹般的競爭同業、檯面上下密如蛛網的層層人脈及潛規則,經常讓工作事倍功半,而深入中國各地經商及工作的台商與台幹,就像在大海洪流中的小水滴,凡事只能靠自己,台灣能提供的資源相對十分有限。
然而,不論產業或個人面臨全球化競爭的威脅,全球布局的商業模式已是維繫產業永續經營的必要作為,而人才國際化的議題亦不容我們迴避。
「台幹放眼中國,陸幹放眼全球!」對台灣人才是個警訊,當我們坐在台北的辦公室瞭望三十年不曾改變的老舊市容,此刻全球化的波濤正如狂潮般席捲而來。在這場看似平靜的革命中,成敗在一瞬間,如果我們不能持續強化個人的能力與視野,如果我們不能積極與國際接軌,就會被新世界淘汰,而失去了定位與舞台。
台灣的企業必須走入國際,台灣的人才必須面對全球化的競爭,能夠積極做好準備的,就會是國際化潮流中的閃亮新星,否則只能成為被競爭環境淘汰的歷史灰燼。
第2章
出海當大魚,別再眷戀小池塘!
「不管美幹、陸幹還是台幹,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幹!」──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
從中國改革開放迄今,「人才西進」一直是台灣上班族關心的議題,一○四人力銀行在近年所舉辦的「人才西進」研討會,都吸引了爆滿的人潮與會,顯見中國大陸已成為上班族在職涯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且不容迴避的選項。
然而,在數十年台灣上班族西進中國發展的歷程中,不論在工作機會、薪酬及競爭環境等各個面向,都有了劇烈的改變,值得所有職場工作者觀察及重視。
不論是新鮮人或是中高階主管,對於一水之隔的大陸...
目錄
序文 布局兩岸,創造自己的藍海經驗 蘇宏文
第1章 面對「職場紅海」,如何脫穎而出?
台商面對的不再是本事、本錢、本人的「三本」策略,而是一個整合資金、技術、資訊、行銷、人才的軍團式經營模式。
第2章 出海當大魚,別再眷戀小池塘!
「台幹放眼中國,陸幹放眼全球!」對台灣人才是個警訊,當我們坐在台北的辦公室瞭望三十年不曾改變的老舊市容,此刻全球化的波濤正如狂潮般席捲而來。
第3章 上班族的大陸夢
中國大陸是一個充滿機會也布滿危機的市場,有人沉溺迷失、有人逆流而上,在無盡的理想與現實中,上班族能不能一圓夢想,端賴個人的專業、企圖與智慧。
第4章 上班族西進機會在哪裡?
在中國的各類企業,不再因為你是台灣人而給你特別的待遇,如果你有本事,薪酬無上限,但若是沒有實力,西進過程必然跌跌撞撞、事與願違。
第5章 大陸文化與環境適應
從兩岸經濟的消長及台商、陸企的營運來看,台灣人才未來的發展,陸資企業將變成未來台幹的下一個主要戰場,也是台灣人才發展的新起點。
第6章 西進大陸的心理準備
如果只是抱著去對岸試一試水溫的想法,大不了再回台重啟爐灶的鴕鳥心態,那麼就要留心,別落得進退不得的下場!
第7章 飄洋過海是前景還是陷阱
外商在中國的休假或其他福利制度已逐漸融入當地規範,而非將國外的相關制度搬到中國實施,這是欲往中國發展的工作者必須調整的觀念。
第8章 如何運用獵才顧問布局兩岸職涯
你是否是無可取代的人才,所有的關鍵都在你踏進職場那一刻起就成了關鍵,所以要不斷的砥礪、戮力以赴,點點滴滴蓄積自己的專業素養!
附錄1 台灣職場趨勢與工作機會
附錄2 中國大陸最熱門職缺
附錄3 五種險種
附錄4 在中國境內就業的外國人參加社會保險暫行辦法
序文 布局兩岸,創造自己的藍海經驗 蘇宏文
第1章 面對「職場紅海」,如何脫穎而出?
台商面對的不再是本事、本錢、本人的「三本」策略,而是一個整合資金、技術、資訊、行銷、人才的軍團式經營模式。
第2章 出海當大魚,別再眷戀小池塘!
「台幹放眼中國,陸幹放眼全球!」對台灣人才是個警訊,當我們坐在台北的辦公室瞭望三十年不曾改變的老舊市容,此刻全球化的波濤正如狂潮般席捲而來。
第3章 上班族的大陸夢
中國大陸是一個充滿機會也布滿危機的市場,有人沉溺迷失、有人逆流而上,在無盡的理想與現實中,上班族能...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