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股牛市效應,是股市泡沫,
還是中國改革的「紅利」效應?
從宏觀層面看,政府主導的「四萬億計畫」是經濟改革的嚴重倒退;
從微觀層面看,民間資本追逐資產泡沫是沒有選擇的選擇;
中國經濟,已經到了拿起「手術刀」的最後關鍵,
再退就得死!
郎咸平從熱點聚焦、數據透析到問題解剖,
深入探討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諸多亂象!
中國改革重裝上陣,能從此根絕高官腐敗嗎?
經濟弊病無所遁形,李嘉誠撤資是警訊嗎?
金融變局迫在眉睫,餘額寶將對商業銀行造成致命打擊嗎?
► 中國金融「一身病」:中國股市先天不足、實體經濟萎靡;保險業停留在美國一百年前水準,還在靠欺詐賺錢;再加上國有銀行壟斷,最終導致「負利率」,中國金融圈,亂!
► 貪腐除不盡,春風吹又生:賣官鬻爵,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審批制更是腐敗的「源泉」。想用高薪養廉與運動式反腐止貪,難!
► 霾害愈演愈烈五十年:霧霾籠罩七分之一國土,然政府始終無作為。唯有讓PM2.5和政績考核掛鉤,霧霾問題才能獲得解決。
► 新型城鎮化引發「逆城鎮化」危機:農民工數量不再激增,地方政府搞的建設「大躍進」無人埋單,製造更多「空城」。「逆城鎮化」則導致有效勞動人口減少,地方財政負擔更沉重。
► 詭異瘋漲的樓市:通膨,讓老百姓把錢投入房地產;製造業利潤下滑,令企業家把錢投入房地產。這兩股熱流,讓中國房價一發不可收拾地瘋狂上漲。
► 房產稅壓垮房市的最後一根稻草:在地方政府無地可賣,製造業低迷難收稅的情況下,房產稅成為支撐地方財政的新稅源,完全背離了原本的「均富貴」初衷!
本書中,郎咸平教授秉承了他一貫「看問題入木三分、直抵要害,分析問題一針見血,依靠真實資料,並能給出合理、可操作的解決方案」的特點,圍繞「新政」能否改變中國這一主線,深入剖析了當下中國經濟社會領域,包括城鎮化、反腐、霧霾治理、金融改革、樓市、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等領域的諸多亂象,並提出了解決方案。
作者簡介:
郎咸平
曾評選為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十大經濟學家、中國最受尊敬十大經濟學家,曾入選2002、2003年世界經濟學家名人錄,他的預言從未爽約!
他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曾就讀東海大學、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為美國華頓商學院金融學博士。曾任華頓商學院、密西根州立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紐約大學和芝加哥大學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郎咸平主要致力於公司監管、企業重組和兼併收購等金融研究,是公認在公司治理方面的專家。著作有︰《郎咸平說 中國即將面臨的14場經濟戰爭》、《郎咸平說 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以上皆為高寶出版),在中國另有:《郎咸平說》系列、《財經郎眼》系列、《郎咸平案例》系列等數十本書籍,本本暢銷,受到各界熱烈迴響。
他曾在中國廣東衛視主持《財經郎眼》,以及在第一財經頻道主持《財經郎閑評》等多部財經評論節目,自選最受民眾關注的話題,大膽犀利剖析時局,獲得「百姓經濟學」的收視好評。
王牧笛
廣東電視台製片人、主持人。出生、成長在黑龍江畔,求學、畢業於北京大學,獲外交學碩士學位,法學、哲學雙學士學位。
王今
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新聞系。主任記者,廣東衛視《金話筒》節目主持人,全國百家節目主持人。作品連續十年獲全國新聞大獎。
章節試閱
第七章 房產稅是稻草:拯救樓市?還是壓垮「房奴」?
目前,中國最終商品所含的稅是美國的四‧一七倍,日本的三‧七六倍,歐盟十五個發達國家的二‧三三倍;我們的宏觀稅負高於三○%,達到發達國家水準,且超過了美國。在稅負如此之高的情況下,我們還將「迎來」房產稅等各種名目的新稅種。
關於中國的財稅問題,郎咸平教授認為:
地方政府無地可賣,製造業低迷難收稅的情況下,房產稅將成為支撐地方財政的新稅源,完全背離了原本的「均富貴」初衷。
在探討新稅種之前,更應該做的是建立完善的預算制度。
房產稅的根本屬性:地方政府新稅源
我們在這裡聊聊稅。各位知道中國有多少種稅嗎?中國目前差不多有十九種稅。為什麼說「差不多」?因為財政部公布的稅種是十九種,但是稅務總局網站上說我們有二十種稅。這麼看來,可能是稅收得太多了,「有關部門」也沒弄明白我們到底有多少種稅。
在十九或者二十種稅裡,大概有六種稅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分別是增值稅、消費稅、車輛購置稅及車船使用稅、關稅、個人所得稅,還有房產稅及契稅。
我們一項一項來說。首先是增值稅,即為商品增值部分所交的稅,稅率是一七%;第二類消費稅,是對特定消費品所收的稅,比如女孩子最喜歡的化妝品的消費稅是三○%,當然這裡面不包括一七%的增值稅;第三類是車輛購置稅,要買車就要交一%的購置稅,每年你還要為愛車交車船稅,這個按排氣量大小徵收;第四類是關稅,進口產品都要交關稅;第五、六類一起說,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及契稅。從二○一三年開始,政府對於房地產交易的增值部分,還要加收二○%的個人所得稅。
說到我們的房地產,據有關部門統計,我們已經進行了三二次調控。但結果是什麼?老百姓愈來愈買不起房。本來我剛剛攢夠兩成首付款,有關部門就把首付調整到了三成。我剛想買一個大一點的房子,改善一下自己的居住條件,有關部門就把第二套房的首付提高到了六成。等我好不容易攢齊了六成,有關部門又開始限購和限貸了。最新一輪的房地產調控,據說會上「殺手鐧」──房產稅,說可以遏制房地產的投機,甚至還可以大幅度降低房價。
推出房產稅既不合理,也不合法
我來給各位讀一段報紙。二○一三年六月十四日,《人民日報》文章說,不要期待房產稅成為降低房價的利器。就連我們的政府都認為,很難透過針對個人住房徵收房產稅打壓房價。
但是,房產稅肯定還是要徵收的,而且還給它起了一個非常好的名字叫作「杭州模式」。其實早在兩年前我們就在試點徵收房產稅,一個試點在上海,一個在重慶。上海主要針對本地家庭新購買的第二套房,以及非當地居民新購的住房,也就是增量房,稅率是○‧四%~○‧六.6%;重慶是針對獨棟別墅、新購高級商品房、外地炒房團等富人徵收,也就是存量房,稅率是○‧五%~一‧二%,相當於全球房產稅中的中等水準。
哪種方式最能打擊樓市?我給各位舉個例子看看。在上海的話,如果你在房產稅正式開徵之前有一百套房子,它們因為是存量房,都不用交房產稅。如果你要在上海買新房,那超過人均六十平方公尺的面積,就要按超出部分房價的○‧四%交房產稅。如果你在重慶,房產稅開徵前有一百套高檔房,那你就得為這一百套房子交房產稅,而且稅率很可能達到世界中等水準一‧二%。這麼看來,最能打擊所謂投機性炒房的是重慶模式。
我們來看看上海和重慶試點兩年的結果。二○一一年一月份開始徵收房產稅,兩年以來,重慶市房價是零增長,上海市上漲了一七‧六%。更有意思的是什麼?上海市房產稅總共徵收了一六六億,重慶只收上來二‧四億,也就是說,上海徵收的稅是重慶的七十倍。為什麼?因為上海的稅基廣,要交稅的人多。
我不想討論上海、重慶的房產稅率是不是符合國際標準,收的重不重,因為我認為房產稅的出現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為什麼?房產稅是財產稅的一種,美國政府向居民徵收房產稅,是因為土地是居民的私有財產,美國人就要為你的財產交財產稅。但是我們不同,我們的土地都是向政府借來的,只有七十年的使用期限。也就是說我們只是租了這塊地,它不是我們的財產。既然我沒有財產,為什麼還要我交財產稅呢?
除此之外,我們的房產稅徵收得也不太合法。任何國家徵收新稅種之前,都必須經過議會或者是人大等機構的表決,只有通過了才可以徵稅。所以我的第一個觀點是什麼?我們的房產稅是不合理,甚至也不太合法。
房產稅「杭州模式」或導致地方政府放開「限購令」
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政府在出師無名的情況下還是推出了房產稅,而且推出的所謂「杭州模式」完全是把「上海模式」和「重慶模式」裡最不合理之處集於一身。上海在徵收房產稅的時候,是針對增量房;「重慶模式」是針對存量房徵收房產稅。我們的「杭州模式」集大成者,對存量過大的房主,還有增量房都收房產稅。另外,它又向「重慶模式」學了什麼呢?高稅率,「杭州模式」規定「稅率分為兩檔,對普通住宅以交易價格四%的稅率徵收;對於非普通住宅以交易價格八%的稅率徵收」。總之,就是怎麼收的稅多,怎麼設計。
各位有沒有想過一旦「杭州模式」房產稅正式在全國範圍內實施,會有什麼結果?以上海為例,二○一二年上海市的房屋均價是每平方公尺一三八七○元,乘以二之後,就是每平方公尺二七七四○元,超過這個就要交○‧八%的房產稅。那我告訴各位,上海內環之內的房屋均價是每平方公尺五萬五千元,外環到內環之間是每平方公尺三萬元,所以只要在外環之內買房子,全部用○‧八%的稅率。我們做了一個測算,如果按照原來的「上海模式」繼續徵收房產稅,那麼十年後上海市政府徵收到的房產稅是六七○億元,相當於上海政府二○一二年財政收入的三七%;如果按照「杭州模式」徵房產稅,十年後將收到一○一三億元,相當於上海政府二○一二年財政收入的五五%。在地方政府很難再靠賣地為生,製造業又陷入危機,相關稅收低迷的情況下,房產稅很可能被當作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救命稻草,所以只會愈收愈多。
就憑這一點,郎教授我做個預測,如果「杭州模式」被推廣到全國實施,地方政府會怎麼做呢?馬上兩板斧會出來。第一板斧,以上海為例,外環之內的房價愈高愈好,怎麼漲呢?最好是讓更多的郊區人口用最快的方法到市中心消費、看病、上班、逛街等等。各地政府都會這樣打算,那它們開始搞什麼呢?根據媒體的報導,有三八個城市要搞城市地鐵。以江蘇省為例,它目前的財政很困難。那為了配合房產稅,它準備搞二十條鐵路,幾十條地鐵以及城際軌道,目的是什麼?將大量的郊區人口用最快的方法遷入市區,去消費、去上班,然後拉抬市區的房價。
第二板斧,房價漲了,地方政府才能夠針對增量房收更多的房產稅。什麼叫增量?你得買房子才叫增量。地方政府要是堅持「限購令」,你買什麼房子?所以各位有沒有想過,「限購令」可能會慢慢取消,地方政府鼓勵你到市區買房子。以溫州為例,因為製造業危機等原因,是全中國七十個大城市中,唯一一個房價下跌的。溫州市政府後來做了什麼?鬆綁了樓市政策,允許當地老百姓買兩套房,最後什麼結果?二○一三年八月份,溫州樓市限購令調整的首周,樓市交易量比前一個月上漲了一四八%。而且經過幾個月的發展,溫州的房價止跌了。所以我認為,地方政府的第二板斧很可能是鬆綁「限購令」。
房產稅一旦全面徵收,買不起房的人更買不起
最後我們談談,老百姓在房產稅面前該怎麼辦。我要很遺憾地告訴各位,買不起房的人你還是買不起,而且是你更買不起。買得起房的人呢?收入不是特別多的人呢,你只有到郊區去買。走到這一步,我建議你最好選有新建城際鐵路,或者地鐵沿線的房子,可能會好一點。因為各級地方政府都在搞鐵路建設,就鐵路開到哪裡,你就在哪裡買房子。如果是錢多想投資的人,如果市區內的房價每年漲幅超過○‧八%,或者租金收入每年能超過○‧八%,也就是能用房價漲幅和房租漲幅抵消房產稅的話,那就不是虧本生意。總之,各位請牢記二○一三年六月十四日《人民日報》的新聞:「不要期望房產稅成為降低房價的利器!」
最後我想補充一個問題,政府抽了房產稅之後,準備怎麼用這個錢?我給各位舉個例子,美國政府使用房產稅的例子。美國南加州政府在徵收完房產稅之後,它拿出七八%用於本地的學校建設,剩下一九%左右分給了消防、圖書館、社區大學、公路、橋梁以及老齡人口和殘疾人服務等。那麼州政府拿了多少錢呢?只拿了三%左右當政府員工的薪水。這是標準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因此美國老百姓對於交房產稅,他們是不會抗拒的。因為收上去的稅都用在他們自己身上,而且交了房產稅之後,學校、公路都會建設得更好,老百姓的房產也會增值。再看我們,上海和重慶兩年房產稅試點下來,上海收了一六六‧一億,重慶收了二‧四億。我請問你們,這些錢都幹什麼用了?三個字「不知道」!
第七章 房產稅是稻草:拯救樓市?還是壓垮「房奴」?
目前,中國最終商品所含的稅是美國的四‧一七倍,日本的三‧七六倍,歐盟十五個發達國家的二‧三三倍;我們的宏觀稅負高於三○%,達到發達國家水準,且超過了美國。在稅負如此之高的情況下,我們還將「迎來」房產稅等各種名目的新稅種。
關於中國的財稅問題,郎咸平教授認為:
地方政府無地可賣,製造業低迷難收稅的情況下,房產稅將成為支撐地方財政的新稅源,完全背離了原本的「均富貴」初衷。
在探討新稅種之前,更應該做的是建立完善的預算制度。
房產稅的根本屬性:地方...
作者序
前言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我在2006年的新年感言裡說過,我不反對改革,但我主張反思改革路徑,並將自己定位為「改革反思派」。在對過去十年改革的經驗教訓反思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經濟、社會、政治領域的很多問題,以及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與內在邏輯,這也是我在本書中觀察、分析經濟與社會熱點問題的基本思路。
從2012年十八大順利完成領導班子交接,到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剛結束不久的2014年全國「兩會」,我們看到了從理念到政策層面出現的積極變化,可以說改革已經再出發。但在這裡,我要提醒那些只看表面現象的盲目樂觀派,不客氣地講,我認為我們的經濟社會仍然處在比較危險的邊緣,而接下來的改革,不但需要清理多年積弊,而且必須要突破龐大的既得利益集團,特別是中層官僚的阻撓。可以說,未來十年是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打碎石頭過河」,從「亂局」走向「變局」的關鍵十年。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從2012年十八大之後新一屆政府上台,中國開始了新的政治經濟週期,到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結束後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面布局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建設「五位一體」的改革,以及隨後陸續端上桌的政策規定,我們可以看到從理念到政策層面出現的積極變化,我將這兩年內出現的變化統稱為「新政」。
「新政」開始改變中國
從本書主要內容,比如新城鎮化、反腐敗、上海自貿區等,都可以看到「新政」的影子。那麼,「新政」能否改變中國?對此,我持樂觀態度。以經濟改革為例,《決定》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著力解決市場體系不完善、政府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問題。」
體現這些理念的政策之一就是大力推動新型城鎮化,由它取代2008年推出的「四萬億投資計畫」,成為中國經濟未來十年的主要發展方向。在官方的解讀裡,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不以犧牲農業和糧食、生態和環境為代價,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和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共同富裕。」
我對新一任政府履新以來的施政綱領以及具體的改革措施,到目前來看持謹慎樂觀態度。「五位一體」的改革布局,和我一直強調的「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政府的歸政府」、「釐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這些核心理念不謀而合。而且,2014年2月初,國務院決定向社會公開國務院各部門目前保留的行政審批事項清單,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端。但從清單的內容來看,我覺得實質性的東西還是太少,進展的還是太慢。
我非常贊同李克強總理在剛結束的2014年「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說的,「簡政放權」的改革是「開弓沒有回頭箭」。所以,當務之急就是盡快廢除那些不必要的,卻又涉及政府部門巨額利益的審批事宜,並盡快公布行政審批清單,將簡政放權進行到底。因此,「新政」能在多大程度上改變中國,說到底還是取決於改革的決心和勇氣。
改革關鍵十年,政府應該幹什麼?
政府除了盡快與市場「換手」之外,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必須改變這些年來在市場監管上的不作為,保護智慧財產權、反壟斷以及解決就業、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提高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的品質。具體包括:
不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成為一句口號。首先,政府不能越過市場的邊界,而應在食品安全、教育公平、城鄉二元、收入分配、醫療、養老、就業輔導、環境治理、徵地拆遷、社會治安等方面提供基本的保障和公平的服務。其次,從政策層面,打破國企壟斷,逐步放開行業准入門檻,讓「黑名單」制度取代「白名單」制度;給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同等的地位,在完全開放的市場裡讓二者公平、充分地競爭,杜絕一邊產能過剩、一邊無米可炊的現象。
我們的政府還要繼續削減不必要的行政審批權,同時加強對各級政府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以及國企的監督,徹底杜絕權力尋租(編注:指政府官員藉勢藉端中飽私囊的行為)、腐敗的空間;改變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考核以GDP為綱的錯誤標準,讓老百姓的幸福指數取而代之。
不要把新型城鎮化搞成又一輪建設「大躍進」,它的核心是讓已進城農民工擁有和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在改造現有農村的時候因地制宜,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進行建設,同時在養老、醫療等領域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同等待遇。說得直白一些,如果能讓已經進城的民工擁有真正的市民身分,中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就等於完成了60%以上。
密切關注金融市場可能出現的眾多危機,比如企業債券、理財產品違約、地方政府違約、「影子銀行」等,大力防範通貨膨脹問題;以上海自貿區為試點,大力推進金融改革、創新,同時還要對「餘額寶」等互聯網金融,以及規模小但提供市場化服務的城商行給予和現有金融體系同樣的地位,讓各種主體在市場上公平競爭,讓老百姓獲得更多、更實惠的金融服務。
重振我們的製造業。製造業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的轉型,不僅能夠提高國家經濟的競爭力,而且是解決就業問題的基本保障。但必須注意的是,政府只是營造良好公平的營商環境即可,而不是越俎代庖替市場決定誰應該得到發展所需的生產要素。
以上內容是我在《中國經濟到了最危險的邊緣》、《郎咸平說:讓人頭疼的熱點》和現在這本書所著力表達的核心理念,可以作為我對中國經濟過去五年,從熱點聚焦、資料透析到問題剖解所做的反思。
本書的寫作主要依據我在廣東衛視所做的《財經郎眼》節目內容,但我深知要上升到本書這樣一個高度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和我的團隊在後期還做了大量的資料蒐集和研究工作。我要感謝以馬行空為主的研究團隊,沒有他們的資料提供和初步研究,就不會有本書的出版;同時也要感謝東方出版社的編輯,他們研究性的編輯工作,也為本書增色不少。
前言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我在2006年的新年感言裡說過,我不反對改革,但我主張反思改革路徑,並將自己定位為「改革反思派」。在對過去十年改革的經驗教訓反思的過程中,我發現了經濟、社會、政治領域的很多問題,以及相互之間的關聯性與內在邏輯,這也是我在本書中觀察、分析經濟與社會熱點問題的基本思路。
從2012年十八大順利完成領導班子交接,到2013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及剛結束不久的2014年全國「兩會」,我們看到了從理念到政策層面出現的積極變化,可以說改革已經再出發。但在這裡,我要提醒那些只看表面現象的盲目樂觀...
目錄
序言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第一篇 中國改革重裝上陣
第一章 「新型城鎮化」將是誰的盛宴?
第二章 我們能和高官腐敗,說永別嗎?
第三章 治霾要靠舉國之力
第四章 上海自貿區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第二篇 經濟弊病無處遁形
第五章 漲價不是改革紅利
第六章 華人首富李嘉誠是在「撤資」嗎?
第七章 房產稅是稻草:拯救樓市?還是壓垮「房奴」?
第八章 「地下世界」考驗城市「良心」
第三篇 金融變局迫在眉睫
第九章 金融困局•百姓困惑
第十章 民營銀行「千呼萬喚始出來
第十一章 馬雲的勇敢者遊戲
第十二章 「餘額寶」讓金融界「地動山搖」
第四篇 社會危機一觸即發
第十三章 老有所養,太難了!
第十四章 中國為什麼缺一口「安全奶」?
第十五章 我們給孩子種的是疫苗,還是「禍根」?
第十六章 中國教育病根在「公平」
序言 「新政」能否改變中國?
第一篇 中國改革重裝上陣
第一章 「新型城鎮化」將是誰的盛宴?
第二章 我們能和高官腐敗,說永別嗎?
第三章 治霾要靠舉國之力
第四章 上海自貿區不只是「看上去很美」
第二篇 經濟弊病無處遁形
第五章 漲價不是改革紅利
第六章 華人首富李嘉誠是在「撤資」嗎?
第七章 房產稅是稻草:拯救樓市?還是壓垮「房奴」?
第八章 「地下世界」考驗城市「良心」
第三篇 金融變局迫在眉睫
第九章 金融困局•百姓困惑
第十章 民營銀行「千呼萬喚始出來
第十一章 馬雲的勇敢者遊戲
第十...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