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性更重要的事!一部飲食人類學經典研究
雖說天生萬物以養萬民,但是從糧食與肉品的生產勞動、廚房的料理與烹飪,直到上了餐桌,還要先扣除部分被視為不潔、上不了檯面的;接下來誰能上桌、誰不能,如何安排座次,這些都再再顯現出階級地位與分工。從吃飽、吃得營養,到吃的體面,複雜高度的文明無不在飲食上展現其創意與財富,貧富貴賤之別。
我認為時下對食物的探討既未了解歐亞大陸各國家在城市生活、犁耕農業以及階級三各面向發展上基本相似性,也沒有認識到歐亞國家與非洲政體的區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色非洲沒有經歷過城市文明和離耕農業的洗禮,也未經歷青銅時代的城市革命。不論是李維史陀、馬爾薩斯,還是馬克斯與韋伯,在歐洲的文化爭鳴論戰中,他們大多忽視了歐亞兩者的相似性;甚至那些為遠東地區勾畫出迥異發展軌跡的人也同樣如此。許多人無視中國人的成就,只贊成唯有西方人才發明了真正的菜餚。
資本主義是另一項例證,資本主義並未侷限於西方,『文藝復興』亦然。東西方同時出現的這種復興運動掀起了一場知識革命、走向一個更加世俗化的時代。儘管19世紀的歐洲在經濟和文化都佔有優勢。
當前的發展完成體現了這一切,東方正在上演一場特色鮮明、形式獨特的經濟變革,而東方的文化成就壓根就無遜於西方。
作者簡介:
傑克.古迪,英國社會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劍橋大學社會人類學系榮譽教授,聖約翰學院成員,因為對人類學的貢獻被英國女王封為爵士,1976年入選英國社會科學院,1980年當選美國藝術與科學院外籍榮譽成員,2004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半個多世紀以來,傑克.古迪在人類學、歷史學、社會學和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筆耕不輟,他的著作是當今最廣為閱讀、最廣泛討論的學術專著。其代表作有《死亡、財產與祖先》、《野蠻心智的馴服》、《餐桌上的社會縮影》、《歐洲家庭與婚姻的發展》、《東方世界、古代世界與原始世界》、《花之文化》、《西方中的東方》、《飲食與愛情》和《偷竊歷史》。
章節試閱
高級的菜餚無可避免地須從「外部地區」獲取原料。最能說明這種情況的是烹飪中最有價值的成分,那些奇異的香料;隨著亞歷山大的東征,香料的貿易拓展得極其迅速。香料(spices)這個詞本身源自拉丁文「品質」(species),意思是相比於普通貿易物品、具有特徵或特殊價值的商品[i]。來自中國、東南亞、印度、波斯、阿拉伯和東非的香料構成了羅馬貿易的一大部分,香料區(Spice Quarter)成為都城的著名區域。異域奢侈品貿易的範圍顯示了羅馬帝國擁有巨大的財富,因為人們通常用這些商品來交換珍貴的金屬。在帝國內部,像其他食物一樣,這些貴重物品的分配與等級制有牢固的聯繫。阿比修斯的食譜首次以現代意義上討論作為辛辣佐料的香料,假定這些食譜都可追溯至奧古斯都時期;它們「首要是為富人而寫的」,並「為西方引入了一種新的生活模式」[ii]。這些進口的香料伴有「如此奇異的菜餚,譬如香料煮的鴕鳥肉、鶴肉、鸚鵡肉和紅鶴肉,以及五香雜燴,它包括碎牡蠣、河蚌、海膽、剁開烤好的松仁、芸香、芹菜、胡椒、芫荽、蒔蘿、甜的烹飪酒(passum)、魚醋(liquamen)、耶利哥棗和橄欖油」[iii]。食物的等級制在古羅馬時期的義大利已充分確立,在文學領域和生活領域也是。
按照烹飪來區分文化,不只是古典世界的一種現象,也是歐亞大陸所有主要社會的現象。因為它與特定的等級制聯繫在一起,該等級制則以某類農業體系為基礎,其成員擁有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在地中海世界所發現的分化,還有它在概念層面和政治層面所引發的對立,在中國菜餚中是清晰可見的,中國菜餚或許是所有菜餚中最複雜的一種。
在中國,烹飪方面的分化既有私人和公共形式,又有地區和等級制形式。這個幅員遼闊的國家有很多差異來自地理位置。十三世紀,南宋都城杭州被馬可.波羅稱為行在(Quinsai)[iv]或天城(Kinsai),「天堂城市」毫無疑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和最輝煌的城市」[v]。在杭州或十二世紀的北宋都城開封,餐館供應各式各樣的地區菜餚,既迎合難民的需要也迎合上流家庭的需要,他們從帝國的遙遠地區來到都城。都城的這些地方風味餐館似乎構成了各類「菜系」的基礎,較高級的菜餚被劃分為菜系。這些菜系不只具有富人(相對於窮人)的特色。它還通過餐館進入大眾的生活圈,使那些即便家境一般的人,也能舉辦精緻的宴會來慶賀家庭節日。
中國菜通常被分成四個主要地區,儘管在宋朝似乎只有三個[vi]。在北方菜中,菜往往是清淡的,並包括許多羊肉和醃製食物;有些人稱它們是「有酸味的」[vii]。北方菜的主食是小麥和粟,它們可以做成麵條、小圓糕點、餃子和糕餅(通常有餡)。南方菜,以長江三角洲為例,以稻米為主食,並使用豬肉和魚;菜味調得更濃重,並且有時裡面還有青蛙,但北方人認為這種菜不合胃口[viii],如同英國人在法國的感覺一樣。四川菜也以稻米為主食,因為用了辣椒,所以菜味更辣;四川菜經常與茶和藥草聯繫在一起,因為四川是重要的生產中心。在這三種菜系以外,現在還要加上廣東食物,它以甜和酸的菜餚為特點。
其他作者主張傳統分法是將中國菜分為五種地方菜,他們將其看作是人們普遍關注「五」的一個例證。北方菜餚是河南菜和山東菜,南方菜餚是四川菜、福建菜和廣東菜。但有些人甚至認為這種分法還是太有限了,甚至有人是按照魏(Wei)的標準來劃分菜系的,即它的餐館能夠「提供……主顧在任何晚上所需要一百多種不同的用當地產品做成的菜餚」[ix]。張光直[x]還指出,雖然我們知道有人將京菜或川菜作為中國菜餚的主要分支,但這些風格與其說是本地烹飪的分類,不如說是餐館的分類,譬如,京菜是北京城之外的餐館所供應的食物,它結合了整個北方地區的許多本地特色菜。
然而,地區分化顯然不只是餐館風格的問題。它分化的基礎主要是主食,南方是水稻,北方是小麥和粟。和歐洲地區以外的大多數菜餚一樣,肉類在飲食中扮演相對較小的角色。儘管受到佛教的影響,中國人卻沒有像許多印度群體那樣,出於宗教的原因而拒絕肉類;只是當時沒有太多的肉可供採用。在中國,人們拿到什麼肉就吃什麼肉,包括狗肉,甚至人肉也不全然是禁忌。在唐朝,中國有近乎蓄意的食人習俗:
倘若憤怒的唐朝老百姓將一位腐敗或暴虐的官員的身體大卸八塊,並吃他的肉,這絕非不平常的事件……公元七三九年,一位受皇上恩寵的朝廷官員接受賄賂,答應掩蓋一名同事的罪行;事情真相大白後,統治者命人刑罰伺候。督察官員挖出罪犯的心臟,並吃了他的一片肉。[xi]
謝弗把該事件說成是「典禮化的同人相食」的例子[xii],但還有其他因素。「公元八○三年,一位軍官發動了一場反對其指揮官的叛亂,殺掉並吞食了他。」這種最終解決方案看上去像一種尋求復仇的方式,和將受害者的頭顱掛在桿上或尖釘上,或者切碎他身體的這兩種做法並無不同,在歐洲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均實行過。後一種作法的近期例子可見由羅蘭(J.-F. Roland)[xiii]在描述瓦雷特(Voulet)和沙努安(Chanoine)於十九世紀晚期在查得(Chad)所進行令人驚駭的探險[xiv]。在元朝和明朝,人肉再次以飲食物品的身分出現,並且我們聽說過包有碎人肉的蒸餃。但「復仇型同人相食」和「美食型同人相食」似乎沒有「絕望而同人相食」出現得那麼頻繁,後者在飢荒和災難時期經常出現記錄[xv]。在清朝(一六四四年至一九一一年),當地的紀聞者提到飢荒時經常重複這句話:「是歲,人相食。」雖然人們認為應該把這種表達當作一種隱喻,而非真事[xvi]。
撇開動物蛋白質的攝入不談,有一條界線把東亞分成兩個群體:依賴於奶製品的群體(印度和中亞的遊牧者)和拒絕這些食物的群體,該範疇包括中國人,至少在某些時期如此。在印度,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豆類植物和奶製品。在中國,奶製品的缺乏與大豆的普及有關,大豆提供了同樣的營養成分,但更為經濟[xvii]。水稻的種植在中國南方產量豐富,但中國人也發現與飼養牲畜相比,種植大豆是獲得蛋白質更有效的方式。牲畜的缺乏與大豆的存在使城鎮和鄉村可以承受很高的人口密度。中國人自己有時聲稱,之所以拒絕奶製品,是為了與邊境的遊牧者區別開來,這樣可以使他們在食物方面保持獨立地位。這兩種觀念並非互不相容。然而,今日面對早期工業烹飪的重要產品,即甜味的濃縮牛奶,人們的態度正在迅速改變。
除地區變動以外,依照家庭群體所歸屬的階層,烹飪也有所區別。一個極端的例子是外來的奢侈酒,在七至十世紀它們是專門留給皇帝的。但食物的多樣性進一步擴展。馬可.波羅注意到較大型動物的肉「是富人和上層階級享用的。剩下的人,來自下層,毫無顧忌地吃各類不潔淨的肉」[xviii]。謝和耐(Jacques Gernet)評論道:「在構成杭州人口的各階層間,貧富差距如此之大,以至於必須在富人和窮人所吃的食物之間作出區分。」[xix]確實,按照張光直[xx]的說法,在中國,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差異比世界任何國家都要懸殊。在農民中間,節儉是他們社會經濟地位的一個職責。而在富人中間,節儉被視作一種美德,但對它的遵守卻是時斷時續的,因為節食和宴會交替進行;在這個階層,節儉的飲食大多是禁食和自願少吃的結果,而非迫於飢荒和不可避免的惡劣天氣;節制被內化成一種獲得恩典的方式,而不是產生於預示挨餓來臨的外界壓力。
印尼香料和其他香料在唐朝的引入,突顯了富人菜餚和窮人菜餚之間的差異。富裕家戶通常熱衷於外國食物。「在精心籌備的宴會上極需外國食物(更不用說外國服飾、外國音樂和外國舞蹈了),並且必定包括印度菜。」[xxi]同一時期的貴族家庭試圖通過大規模使用冰塊,來解決季節性問題。這種分化也不局限於世俗領域。關於宋朝,弗里曼寫道:「大寺院住持過著奢華的生活;寺院在佛教節日舉行精緻豐盛的素齋宴。」[xxii]
菜餚的等級制既是公共消費的問題,也是私人消費的問題。在公共方面,食物由一系列的餐館提供;這些餐館正式說來可分成兩類,但實際上飯館和客棧提供了各類設施,迎合了所有人的需求,若想了解這種程度,可以細品精美絕倫的十二世紀畫卷《清明上河圖》,它描繪了北宋都城的生活[xxiii]。
在杭州,富人頻繁光顧的茶樓裝潢奢華,展出了花朵、矮生常綠植物以及知名畫家和書法家所繪的作品。其他茶樓在頂樓有歌女表演,但這是最正直的人所迴避的。不同的酒肆提供不同的飲品和菜單。一些酒肆只供應餅和飲品,更粗俗的一些只是混亂而現成的避難所。「還有一些唯有最底層的人們(搬運工、店員、手藝人和僕人)才在那裡碰面,除了豆腐湯、牡蠣、貽貝和飲品外,沒有供應其他東西。」[xxiv]飯館所迎合的客人與茶房、酒肆一樣,都是「與妓女的世界交織在一起」[xxv],都是城市景象中的一部分。都城的每一家餐館都有品種多樣的菜餚。其他店舖,譬如麵條店,主要針對地位較低的顧客。[xxvi]熟食的範圍非常廣泛,有些甚至是作坊生產出來的,它們為遍布在城市大街小巷的商販提供了貨源。
給大眾提供食物的另一種社會機構是旅行者廣泛使用的客棧。和世界的其他地區一樣,這些客棧是當地人的社交中心,在交流新聞和傳播小道消息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們提供了一個可以討論問題,甚至規劃起義的會面場所。[xxvii]
社會地位和餐館被如此細緻地分化,隨之出現的分配組織形式顯然是極其複雜的。馬可.波羅在十三世紀訪問南宋都城,根據他的說法,該城市方圓有數百英里,並擁有十個主要的集市,更不用說難以勝數的本地市場,四、五萬人在一周中的三天「聚集在這些主要集市中,他們隨身帶來了維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東西」。自水路及陸路運入的大量食品餵養了都城的居民,其人口規模如此之大,以至於「任何人看到如此巨大的人群,都會認為完全不可能找到足夠的食物來填飽這麼多人的肚子」[xxviii]。數量確實是驚人的,這位訪客估計這座城市每天需要四十三輛車、將近一千磅的胡椒。
高級的菜餚無可避免地須從「外部地區」獲取原料。最能說明這種情況的是烹飪中最有價值的成分,那些奇異的香料;隨著亞歷山大的東征,香料的貿易拓展得極其迅速。香料(spices)這個詞本身源自拉丁文「品質」(species),意思是相比於普通貿易物品、具有特徵或特殊價值的商品[i]。來自中國、東南亞、印度、波斯、阿拉伯和東非的香料構成了羅馬貿易的一大部分,香料區(Spice Quarter)成為都城的著名區域。異域奢侈品貿易的範圍顯示了羅馬帝國擁有巨大的財富,因為人們通常用這些商品來交換珍貴的金屬。在帝國內部,像其他食物一樣,這些貴...
目錄
第一章 本書的意圖
為什麼傳統的非洲大多缺凡菜餚分化,即使在有分層政治結構的大國也是如此?/出現高級菜餚的條件是什麼?
第二章 歐亞非各地菜肴的發展
第三章 非洲迦納北方洛達基人和貢賈人的生產與消費
第四章 高級與低級菜餚:亞洲和歐洲的烹調文化
『按照烹飪來區分文化,不只是古典世界的一種現象,也是歐亞大陸所有社會的共通現象。因為他與特定的等級制聯繫在一起,該等級制則以某類農業體系為基礎,使得成員擁有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在地中海世界所發現的分化,還有它在概念層面和政治層面所引發的對立,同樣在中國菜餚中清晰可見。中國的菜餚或許是所有菜餚中做複雜的。』
第五章 工業食物:朝向一種世界菜餚的發窄
所有收入群體的消費者喝同一品牌的茶、抽同一種煙,他們的孩子吃同樣的玉米片,正如他們穿同樣的衣服,看相同的電視節目。收入階級和地位的差異必須透過其他方式顯現。
第六章 世界體系的影響
近些年來,除了最有抗拒心理的部落,這些商品在所有地區都變成了生活必需品。本地工廠開始生產人們需求的這種布,需求量的增長要比供給量快得多,他們從海外進口原物料設備與技術。
第七章 烹飪與家庭經濟
成人獲得的往往比孩子多,男人多於女人。
參考文獻
索引
第一章 本書的意圖
為什麼傳統的非洲大多缺凡菜餚分化,即使在有分層政治結構的大國也是如此?/出現高級菜餚的條件是什麼?
第二章 歐亞非各地菜肴的發展
第三章 非洲迦納北方洛達基人和貢賈人的生產與消費
第四章 高級與低級菜餚:亞洲和歐洲的烹調文化
『按照烹飪來區分文化,不只是古典世界的一種現象,也是歐亞大陸所有社會的共通現象。因為他與特定的等級制聯繫在一起,該等級制則以某類農業體系為基礎,使得成員擁有與眾不同的生活方式,我們在地中海世界所發現的分化,還有它在概念層面和政治層面所引發的對立,同樣在中國菜...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