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真相往往「隱藏」在最明顯的地方
只是被經典權威學說的「想當然」誤導和蒙蔽李兆良的《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是一本關於世界史研究的專著,從不同角度重新審查幾百年來關於世界地理大發現的歷史經典學說,從而得出新的演繹。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可以看作是有趣的歷史偵探個案,也是嚴肅的研究論文集,在繁多的徵引中,夾以趣味性片段,希望提供史學界一點新思考,起普及史學的作用。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
挑戰了世界史三大經典學說:
1. 明代鄭和下西洋止於東非洲
2. 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3. 利瑪竇把西方的世界地理知識帶來中國
本書發現:
利瑪竇進獻給明神宗的圖,
實際上是中國人繪製的。
而《坤輿萬國全圖》是明代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
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中國文獻。
本書也說明了世界地理大發現始於鄭和時代,
明代中國人測繪的第一份世界地圖。
六百年的鄭和懸案,終點在哪裡,一直是懸疑。同時,美洲開發的史料有不少矛盾,也無法解決。本書聚焦在《坤輿萬國全圖》,比較了14至19世紀間六百多份地圖,綜合世界史原始資料,分析地名、語源、地形、按語。數據顯示:1602年的《坤輿萬國全圖》的主要訊息與利瑪竇時代的歐洲並不相容,而是源自一百六十年前中國已有的訊息。由此得出難以反駁的、驚人的結論:明代中國人首先到達美洲和澳洲,並繪製地圖,是明代中國人開拓了世界地理大發現的局面。西方15、16世紀的世界地圖,在某種程度上來自鄭和時代中國散佚在外的地理資料。作者用刑偵推理,質疑世界史三大經典理論,還原歷史真相,補充了鄭和下西洋的結局,破解了中西交通史六百年的懸案。
過去四百餘年,尤其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在「西學東漸」的衝擊下,中國人對自己的文化力,創造力,由懷疑到抗拒,有人甚至要全盤推翻本國文化、科學、宗教、藝術、政治、經濟,競以西洋為宗。這本書不只為歷史翻案,更重要的是掙回民族自尊和自信。面對東西文化的融合,以一種不亢不卑,去蕪存菁的態度,尋找合理的發展道路。
作者簡介:
李兆良
1943年生於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生物學學士、美國印第安那州普渡大學生物化學博士。祖輩多參與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自幼受國學薰陶,培養文理多方面興趣,退休後轉向文科發展,尤其在書法、歷史與寫作。書法英譯作品有「書畫菜根譚」「禪宗十牛圖」,曾在紐約市、堪薩斯市,哥倫布市舉辦個人書法展覽。2006年,偶獲美洲出土的宣德金牌,在好奇心驅使下,栽進歷史,利用電子文獻、地圖、博物館和實地調查,從新的角度綜合比較歐洲史、中國史、美洲史,發掘出幾百項中國文化遺留在美洲的線索,特別是具有明代特色的文化。發現《坤輿萬國全圖》多項證據顯示該地圖的主要作者並非利瑪竇或歐洲航海家、地理學家,而是明朝鄭和時代的中國人。結論是明代中國人不只到達美洲,而且測繪了第一份世界地圖,引起了後來西方的所謂地理大發現。
章節試閱
《坤輿萬國全圖》的背景
要了解利瑪竇,也必須了解他生活的年代,是歐洲正進行大震盪的時代。一方面,宗教權力與皇權結合,也壟斷了知識。印刷術才剛剛開始。許多文獻是手抄本,寫在羊皮上,一本書要花兩三百張羊皮,只有教堂有財力人力抄書。這些書都用鐵鍊鎖在教堂的圖書館裡,一般平民根本無法觸摸。筆者到英國赫里福德(Hereford)參觀那張在羊皮上繪製的第一張世界地圖(Mappa Mundi,約1300年),就是收藏在教堂的圖書館裡。1500年,能認字的德國人只有百分之三到四,教皇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在1501年警告說印刷術必須牢牢掌握在手裡,不讓其他不利的因素(指新教)影響教徒的信仰(Merriman 1996, 38)。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在1516至1517年間創立新說,與天主教抗衡。這就是為什麼天主教要特別控制反對言論。耶穌會在1534年創立是要維護天主教的神權,與馬丁‧路德新教對抗。新舊兩種勢力的激烈交鋒,塑造了以後幾百年的歐洲歷史。當時舊教擁有政治和經濟權力的絕對優勢,而新教代表眾多的平民力量,後來的宗教審判迫害,引致大量新教徒逃亡,也是歐洲移民新大陸的主要動力,不同宗教派系的爭奪一直延續到今天。
利瑪竇是在家庭反對下加入耶穌會的。1578年,26歲的利瑪竇從葡萄牙里斯本出發,先到印度果阿。他的學歷相當於大學畢業。1582年8月7日,利瑪竇到達澳門,開始學習中文。一年後,他到達廣東肇慶,和同伴羅明堅(Michele Ruggieri)取了中文名字,第一件事是建立一座天主教教堂。羅明堅的家書提及學習中文的困難,即使當地人也不得不花費15年,才能讀寫中文,在南方找能講官話的老師更是問題。而他們的另一任務是把聖經譯成中文,據說利瑪竇在令人難以置信的短短五個月內完成,這肯定只是簡約本,真正書寫的也不會是利瑪竇。利瑪竇與羅明堅還彙編了葡萄牙語-漢語詞典,這是第一本給歐洲人用的漢語詞典,花了五年時間(1583-1588)。詞典完成後,羅明堅離開中國,只剩利瑪竇一人繼續。1584年10月,就在肇慶的教堂開幕典禮中,利瑪竇展示了第一版的世界地圖,這張地圖沒有現存的版本。
《坤輿萬國全圖》一貫被認為是西學東漸的代表作,這份地圖六幅,全圖完全用中文標註地名,面積為6.643平方公尺(72平方英尺),內容詳細,縮印成書本,字體縮小無法辨認。世上只存六七套,原圖被收藏,細節沒有面世,大家光從書上輪廓去了解,即使看到原件,不深究地名地形的由來,也無法得到真相。《坤輿萬國全圖》蘊藏著中國歷史地理的奧秘,過去四百年,一直沒有揭開。利瑪竇在過去幾百年也沒有受到天主教會的重視,從1700-1900年,利瑪竇在西方天主教典籍中是一個小句號,研究利瑪竇的寥寥可數,反而中國研究利瑪竇的書籍比較多。直到1939年庇護十二世(Pope Pius XII, 1939-58)才把塵封的利瑪竇提出來。三百多年中有多少訊息流失,無從估量。
利瑪竇一向被認為在中國明代中葉帶來了西方製圖和科學。比對該圖與當時歐洲的世界地理學與世界史,《坤輿萬國全圖》上有許多特點顯示大部分地圖上的訊息源自中國或中東穆斯林國家,而非歐洲。地圖的細節和地名與鄭和下西洋有密切關係。從而推斷鄭和之旅不只停在東非洲,極可能遠涉美洲。《坤輿萬國全圖》其實是中國繪製的世界地圖。中西交通史和中外國際關係無疑需要重新估價。
《坤輿萬國全圖》成圖斷代(文摘)
《坤輿萬國全圖》上西班牙上方的一段非常關鍵的註解:「此歐邏巴州有三十餘國……去中國八萬里,自古不通,今相通七十餘載云。」這段短短的話,尤其是最後的12個字,可圈可點,豁然揭開了《坤輿萬國全圖》成圖的年代的隱秘,也解釋了許多其他世界地圖令人費解的謎團。
16世紀以前,中國對外開放只有幾個很短的時期。掌握這點,整張地圖的秘密就暴露無遺。
假設利瑪竇是《坤輿萬國全圖》的作者,他的材料來自1570年《奧特里烏斯世界地圖》和其他同期的資料。若從《坤輿萬國全圖》(1602)或《奧特里烏斯世界地圖》(1570)倒數七十年,當為1500-1530之間,明代中國尚處海禁,中國與歐洲不通。按照時間和政局,這段話不可能是利瑪竇寫的,與奧氏地圖亦不合理。
什麼時候中國第一次跟歐洲通就是這地圖成圖年代的關鍵。
中國與西方相通遠在漢朝。張騫到了西域看到中國的瓷器,才知道民間早就從海路與中東貿易。海上絲綢之路比陸路還要早。甘肅金昌的驪靬古城據說是古羅馬打中國時投降士兵留下來的安置所,尚有爭議。這些都不算國際官方交往。
1246年,蒙古大汗貴由(Güyük)致信教皇尹諾森四世(Innocent IV),梵蒂岡現今存有原本。這可算首次書面接觸,但無正常關係,貴由拒絕了教皇要他信奉天主教的邀請。
馬可‧波羅來華(1271-1295)實際上是民間接觸,非官方性,下推七十年為1341-1365,正逢元末最後的皇帝至正年間,1340及1350年代,中國發生大疫症、旱災、蝗災、地震、饑荒,年年不斷,甚至人相食,到處動亂,群雄四起,顯然不是編寫世界地圖的時機。1368年,元亡。再者,元代編的地圖不可能把永樂出征蒙古的地名列上地圖。
最新的理論是馬可‧波羅根本沒有到中國。他只是到了黑海附近,聽了一些海員的聊天,編造了一套故事,馬可‧波羅記載元朝征日的年代完全失實,這是義大利那不勒斯大學考古學家丹尼爾•珀特利拉(Danielle Petrella)的報告。大英圖書館的中國部主任福蘭斯‧沃德(Frances Wood)告訴《英國每日郵報》說,義大利威尼斯的檔案裡沒有馬可‧波羅到中國的任何報告。一種說法是馬可‧波羅可能是抄襲一些波斯商人寫的中國指南。整本馬可波羅遊記只有18句是用第一人稱寫的。以前也有很多人懷疑馬可波羅遊記的真實性。因為他沒有提到長城、筷子等最易引起歐洲人好奇的中國文化特徵。利瑪竇時代到了中國以後,才知道中國就是歐洲人稱的契丹,今天俄國還是稱中國為契丹(Китай,唸Kitan)。這對16世紀的地圖又是一個嚴重的質疑,因為不少地名,尤其是亞洲部分是根據馬可波羅遊記的描寫而畫的。
1322年,天主教士鄂多立克(Odoric 1265-1331)從海路來華,住在元大都多年,1328年經陸路回歐洲,寫了一本遊記,引起歐洲對中國的極大興趣。他只是以個人身分遊歷中國,有傳教的任務,沒有外交任務。
1336年元順帝派使節訪問歐洲,在阿維尼翁(Avignon)會見本篤十二世(Benedict XII)。1338年教廷派遣50位教士來華,盛況空前,於1342至1347年間逗留元大都6年,雖然元朝統治已經搖搖欲墜,義大利的使團還是受到頗好的禮遇。由約翰‧馬黎諾里(Giovanni Marignolli)帶領的使團從陸路到中國,回程經海路,明顯是元朝派船送的。1353年,馬黎諾里回到歐洲時向在阿維尼翁的教皇尹諾森六世(Innocent VI)呈上元朝國書,此為中西正式交流,首次關係正常化。揚州曾前後發現兩塊拉丁文墓碑,墓主是義大利人兄妹。他們於1344年和1342年去世,埋在揚州,與教廷派使節到中國同期 (夏鼐 1979, 532)。從1342-1347年下推七十年,正是鄭和下西洋年代,七十餘年的上限為79年,最晚推至1442年,比利瑪竇來華最少早140年。所以此段文字應為永樂、宣德或稍後所錄,並非利瑪竇寫的,《坤輿萬國全圖》的成圖應在此際。
另一旁證是建交時教皇亦遷離義大利,寓居法國阿維尼翁(1309-1378)。地圖可能是按照元朝時代從歐洲得來的資料編繪,因此《坤輿萬國全圖》不列義大利的教宗領地,義大利旁邊的海用老名字。至於為什麼連阿維尼翁也不列入,這段歐洲歷史牽涉的宗教政治問題太複雜,就不是這本書的範圍了。
《坤輿萬國全圖》的訊息,歐洲部分是十分過時的。連利瑪竇母國的地名也是不合時宜的。這只有一個結論──《坤輿萬國全圖》的主要作者不是利瑪竇,也不是當時的歐洲繪圖家,是中國人按照較早的訊息繪製的。
有人以為利瑪竇為了討好中國,把中國放在地圖中央。事實上,他從歐洲帶來的地理知識是錯誤的,歐洲繪地圖東西南北亂套,把北海畫到南美南端,南海畫到阿拉斯加,東洋與西洋是同一個海洋,這怎麼能作為世界地圖的藍本?利瑪竇無法解決這些矛盾,只得按照中國的世界地圖命名,以中國為坐標中心,東西南北才正確。所謂「討中國人歡心」這一段經常被引用,其實是掩蓋事實的真相。
《坤輿萬國全圖》的中國是永樂(1403-1424)、宣德(1426-1435)時代的中國,許多地名只對永樂有意義。另一項重要證據是交趾易名安南。宣德改交趾為安南,發生於1428年。《坤輿萬國全圖》標誌安南,加注舊交趾,表示剛剛改名不久。假如以交趾改安南的年代算,《坤輿萬國全圖》應該是1428年之後不久,當宣德還在位時,即1435年前。實際成圖比利瑪竇來華早150年。利瑪竇時代的中國地圖,早已不用交趾這名字了,萬曆年間印的《山海輿地全圖》只有安南,沒有交趾。
利瑪竇1582年踏進中國,以後沒有離開過。即使他能獲得歐洲送來的資料,《坤輿萬國全圖》中有1,114個地名,其中一半,未見於當時最先進的歐繪地圖甚或以後的地圖。也就是說,這些地名是中國命名的,美洲的一半地名也是西方地圖沒有的,證明中國人先知道美洲。下一篇將詳細討論美洲地理和地名,《坤輿萬國全圖》的某些地理,就歐洲人而論,是利瑪竇時代以後100-200年的。歐洲繪圖者沒有可能在發現地理之前,利瑪竇也無法預知一兩百年以後的「發現」,準確地標出沒有到過的地方。
直到18世紀,歐洲探險家還沒有進入非洲內陸。當時只有穆斯林通過奧圖曼帝國的統治和擴張貿易,對非洲有一定了解。按照非洲地名的更替,《坤輿萬國全圖》原來的製作日期與訊息來源應在1387年和1460年之間,與鄭和下西洋的時期吻合。再參考非洲主要王國盛衰,卡南王國(700-1387),卡南-波爾努王國(1472-19世紀),桑海王國(1460-1591)為西非北非最重要的王國,均未見載於《坤輿萬國全圖》。這表明《坤輿萬國全圖》成圖年代是1387-1460年之間。
西班牙、葡萄牙在美洲殖民地的新建城市維拉克魯斯(1519)、布宜諾斯艾利斯(1536)、聖維仙特(Sao Vicente,即聖保羅Sao Paulo,1542)、里約熱內盧(1565),無一標示在《坤輿萬國全圖》,均不合情理。如果我們知道地圖並不是在1570年後繪製的,而是在鄭和時代,就很清楚為什麼這些城市沒有在圖上,因為它們尚未存在。利瑪竇的確加入了一些「地理大發現」以後的地名,如亞墨利加、新以西把你亞等比較明顯而概括的地名。但他忘掉加進對歐洲最重要的一些城市,連自己國家、家鄉的地理都沒有更新,反而把中國繪製的原圖上明初洪武、永樂時代偏遠的中國地名留下,沒有刪掉。更沒有刪掉「今相通七十餘載云」那一段,結果吐露了《坤輿萬國全圖》的成圖年代的真相。
所有數據均表示《坤輿萬國全圖》成圖並非在1602年,而是1387至1460年之間,包含鄭和下西洋時代。
《坤輿萬國全圖》的背景
要了解利瑪竇,也必須了解他生活的年代,是歐洲正進行大震盪的時代。一方面,宗教權力與皇權結合,也壟斷了知識。印刷術才剛剛開始。許多文獻是手抄本,寫在羊皮上,一本書要花兩三百張羊皮,只有教堂有財力人力抄書。這些書都用鐵鍊鎖在教堂的圖書館裡,一般平民根本無法觸摸。筆者到英國赫里福德(Hereford)參觀那張在羊皮上繪製的第一張世界地圖(Mappa Mundi,約1300年),就是收藏在教堂的圖書館裡。1500年,能認字的德國人只有百分之三到四,教皇亞歷山大六世(Pope Alexander VI)在1501年警告說印刷術必須...
作者序
這本書是另一本書的前言。沒有這本前言,你大概不會看另外一本書。
這本書挑戰了世界史三大經典學說:
1.明代鄭和下西洋止於東非洲;
2.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3.利瑪竇把西方的世界地理知識帶來中國。
當新訊息與傳統觀念衝突時,究竟採取怎樣的態度,是固守成見,還是追尋真相?這是分辨科學工作者的標準。兩種觀念矛盾牽涉到國家民族的榮譽,是接受真相,還是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是世界公民與狹窄民族主義的分野。
通過地圖、字源,和比較原始歷史文獻,去探索世界上第一張最詳細的世界地圖,得出的結論與世界史的三大經典學說不符,開始了我對這課題的好奇心。
這本書不是休閒的書,但是愛看偵探小說的會喜歡。它不只是談歷史地理,也不是為了鄭和翻案而寫,是嘗試用現代科學研究態度和方法去揭示歷史真相,用刑偵推理方法去追尋新的證據,偵破一宗六百年的歷史懸案,在過程中探討中西文化交流的思想誤區與將來的路向。這本書集中比較《坤輿萬國全圖》與先後兩百年內的世界地圖和地理大發現時代的文獻,尋求答案。
如何看古地圖?總結經驗,研究古地圖得注意幾點原則和常識:
‧16世紀歐洲繪製世界地圖者一般不是探險者,他們的任務是把收集的訊息匯集成圖。想像不能比親歷真確,抄本無法比正本精細正確。
‧繪圖人最熟悉的是最接近自己家國的地域,離開家國越遠,越含混不清、簡單、失真。
‧每一幅地圖都有時間印記,地名的顯隱可以決定成圖年代。
先把答案說了。運用上述三條規則,深究之下,《坤輿萬國全圖》上有許多特點足證不是來自歐繪地圖,而是基於明代中國鄭和時代的訊息繪製的。這裡先把要點列舉,然後詳細討論。
‧《坤輿萬國全圖》全部用中文繪製,是當時最先進、最詳細、正確的世界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利瑪竇的序言清楚表明該地圖曾參考中國一統志、方志繪製。
‧《坤輿萬國全圖》上的地名,一半沒有在同時代的歐繪地圖上出現,有些從來沒有歐洲文獻記載。
‧《坤輿萬國全圖》許多地名、地理出現在歐洲人「發現」以前。
‧《坤輿萬國全圖》不標示天主教教宗領地,與利瑪竇作為歐洲耶穌會會士的身分不符,時代不符。
‧歐洲發現者命名的美洲城市和16世紀文藝復興時代的重要地名沒有出現在《坤輿萬國全圖》,於理不合。
‧其他同時代歐繪地圖上地名地域拼寫不統一,混淆東西南北,唯獨《坤輿萬國全圖》正確無誤。
‧根據發音,《坤輿萬國全圖》有些地名原文不是歐洲文字,是中文翻譯為歐洲文字。
‧對照現代地理地形,《坤輿萬國全圖》一些地名的中文意義比歐洲翻譯清楚、準確。
‧《坤輿萬國全圖》某些特有的地名是實際根據勘察的,地名與地貌吻合,具有原創性。西方世界地圖抄襲時往往錯誤移位,與地理不符。
‧按照地名的顯隱和圖上註釋,《坤輿萬國全圖》的原繪製年代與原始訊息是1420-1440年代,即明代中國鄭和時代,而不是1602年。
按以上多方證據的分析,排除了《坤輿萬國全圖》是西方繪製的世界地圖,實際上它是中國繪製的世界地圖。事實也排除《坤輿萬國全圖》成圖於1602年,真正原來成圖時代是1420至1440年左右,不超過1460年,與1602年相差140至180年。刑偵科學的時間證人差幾分鐘可以改變一宗案件的判決。超過100年的誤差絕對可以破解這宗歷史懸案。
《坤輿萬國全圖》的藍本是一直以為失佚的鄭和地圖,利瑪竇時代應該還存在。鄭和地圖原圖已經不存,但訊息保留在《坤輿萬國全圖》上。其他當時西方的世界地圖均不同程度抄自鄭和時代遺留在外的中國資料或地圖藍本。利瑪竇來華後,西方地圖按中國的世界地圖更正,而沒有相關的勘察文獻,利瑪竇實際上把中國所知的世界地理原材料介紹給西方。以前說中國人發現美洲「苦無證據」,現在辯護席該換個位置了。西方應該提出文獻證據為何西方地圖的地理與地名先於地理發現,否則,現有的「經典」學說應該按照現有資料文獻更正。
這本書是另一本書的前言。沒有這本前言,你大概不會看另外一本書。
這本書挑戰了世界史三大經典學說:
1.明代鄭和下西洋止於東非洲;
2.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
3.利瑪竇把西方的世界地理知識帶來中國。
當新訊息與傳統觀念衝突時,究竟採取怎樣的態度,是固守成見,還是追尋真相?這是分辨科學工作者的標準。兩種觀念矛盾牽涉到國家民族的榮譽,是接受真相,還是維護自己的權益?這是世界公民與狹窄民族主義的分野。
通過地圖、字源,和比較原始歷史文獻,去探索世界上第一張最詳細的世界地圖,得出的結論與世界史的三大經典學...
目錄
圖版圖錄
插圖圖錄
前言
第一篇 總論:《坤輿萬國全圖》揭密
地圖與風水
《坤輿萬國全圖》的背景
《坤輿萬國全圖》版本
不可能的黑鬱金香
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
不很太平的太平洋
太平洋名稱沿革
大西洋與小西洋
古老的歐洲
永樂、宣德的中國
非洲王國的興衰
撒哈拉和隱藏的河流
貝寧
卡南王國和桑海王國
贊比西河和剛果河
齊歷湖(慈鯛湖)
大浪山角與好望角
美洲:「先見之明」
《坤輿萬國全圖》成圖斷代
小結
第二篇 美洲:《坤輿萬國全圖》先見之明?
詭秘的梁輈《乾坤萬國全國古今人物事蹟》
世界地圖背後的艱辛
經度的測量
本初子午線
第一張美洲地圖
1507年《瓦德西穆勒世界地圖》
1508年《羅塞利世界地圖》
一半中文地名從何而來?
美洲,歐洲的新殖民地
法國地圖中的中國扶桑
美洲地名考
巴哈馬群島(Bahama Islands)
美國東部和南部
勒革氏國(Calicuas)
新拂郎察(Nuova France)
革利國(Calicuas)
亞伯爾耕國(Apalchen)
摩可沙國(Mocosa)
亞勿加爾國(Avacal)
甘那托兒(Ganator)
美洲的象
眾仙河
哥妙國(Comos, Cossa, Coosa)
訝巴剌亦爾(Iapalair)
得爾勿羅洛、花地(Florida, Tierra de las Flores)
加拿大北部
哥泥白斯湖(Lago de Conibaz)
哥入河(Cogib)
何皮六河(Hopilieu, fiume)
加拿大東部
加拿大國(Canada)
巴革老地(Terra de Baccalaos)
亦利多的蘭地(Estotilant[Estotiland])
可爾得勒亞爾地(Terra Corterealis)
得爾洛勿洛多(譯云農地;Terra Labrador)
默羅它海(Mare Mélotuo, G. de Merostro)
奴籠伯(Norumbega)
蓊戹答(Honguedo)
何多亞蠟瓦(Hotroiolaua)
加那瓦
亞外媽(Iauaema)
沙瓦乃國(Saguenai)
祖瓦蠟(Ceuola)
北美西海岸,阿拉斯加到巴拿馬
美灣(Baia Hermosa)
亞泥俺國(Anian)
祈未蠟(Quivira)
水潮峰(C. de Corrientes)
多籠、多兒美
松樹林
加利福尼亞(California)
十字山尾
東紅海(Mar Vermejo[Vermelho])
酆都蠟(Honduras,洪都拉斯)
南美洲
南美地形
漁人地(Pescheria)
青珠島(Isla de Margarita)
銀河(Rio de la Plata)
伯西兒(Brasil﹝巴西,Brazil﹞)
第一角
智利的雞骨頭
第三篇 澳洲:鸚哥地、厄蟇、火雞的啟示
世界地圖與鸚哥地
鸚鵡的分類與字源
澳洲的「發現」
歐洲的鸚鵡
中國與鸚鵡
先秦至南北朝(前500-589)
隋唐時代(581-907)
宋元時代(960-1368)
明代(1368-1644)
鸚鵡地與非洲
厄蟇、鶴鴕、鴯鶓、美洲鴕鳥
火雞
澳洲第一幅地圖?
小結
參考書目
圖版圖錄
插圖圖錄
前言
第一篇 總論:《坤輿萬國全圖》揭密
地圖與風水
《坤輿萬國全圖》的背景
《坤輿萬國全圖》版本
不可能的黑鬱金香
中國為中心的世界地圖
不很太平的太平洋
太平洋名稱沿革
大西洋與小西洋
古老的歐洲
永樂、宣德的中國
非洲王國的興衰
撒哈拉和隱藏的河流
貝寧
卡南王國和桑海王國
贊比西河和剛果河
齊歷湖(慈鯛湖)
大浪山角與好望角
美洲:「先見之明」
《坤輿萬國全圖》成圖斷代
小結
第二篇 美洲:《坤輿萬國全圖》先見之明?
詭秘的梁輈《乾坤萬國全國古今人物事蹟》
世界地...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