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怪客林郁婷校園性平請支援搜尋碳水循環侯文詠讀冊選讀逆思維套書73折反PUA迎財神松浦彌太郎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東野圭吾時報出版66折起大塊文化75折起角川漫博會大罷免
暫存清單
限量商品已售完

為何堅持:七等生精選集(二手書)

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作者:七等生

評價
10收藏
0人次試讀
我要賣
行銷分紅
分享

二手價:53 NT$ 205 NT$ 390

賣家:artimisia
書況(讀冊判定):良好
備註(賣家自填):無畫線註記
商品備註與退貨說明

本商品已絕版

購買新書
88 343
圖書館借閱
二手書交易資訊
#先蝦上市
#絕版讀賣
商品資料
內容簡介

讓理想與熱情再度燃燒

  七等生從一九六二年首次在聯合報副刊,經由主編林海音之手,發表小說處女作〈失業、撲克、炸魷魚〉,便開啟了他的創作生命。至二○一○年之秋,七等生獲得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發表得獎感言的散文近作。再到今年的二○一二年,他的文學創作歷程,正走過了漫長的半世紀五十年。

  在臺灣文學史的系譜上,七等生向來被歸為戰後的第二代,但毫無疑問的,他是本土派現代主義的先驅者、獨行者,也是代表性、指標性的傑出作家。與他同代的大多傾向社會批評或鄉土情懷的寫實主義同儕比較起來,七等生可說最具有鮮明的、與眾不同的特質。

  他的小說特質,一在主題思想,一在形式風格,一在小說語言。他創作的終極目標,認為是不斷通過文學的再現對生命的冥思,以塑造完整自我的工作歷程,因此其小說的著眼點,自不在於現實表象的反映而是揭露內心的感應。在形式風格上,七等生經常運用寫實與幻想的交融,創造寫實、寓言或象徵的美學形式,操作他那獨自性的語言節奏脈動,來探索繁複尖銳的現實問題,並且將它轉化為內心的冥想,內化為生命哲理性的省思。

  依長期對七等生文學研究頗深的張恆豪先生對七等生創作的分期,在早期的「居城時期」(一九六二年之後、七○年之前),依次選了〈灰色鳥〉(1966)、〈我愛黑眼珠〉(1967)、〈慚愧〉(1967)、〈精神病患〉(1967)、〈結婚〉(1967)、〈分道〉(1969)等六部,這其中,〈精神病患〉是中篇,原先即有兩種不同版本,最早發表於《文學季刊》第二期(1967),後來七等生本人做了某些刪減,大林出版社的《放生鼠》(1970)、遠行出版社的《放生鼠》(1977)及《我愛黑眼珠》(《七等生全集》,2003)都是蒐入此一刪減本,本選集亦復如此。〈分道〉,原先發表和後來蒐在《巨蟹集》(新風出版社,1972)都命名〈十七章〉,〈分道〉是作者後來的改名。

  中期的「離城時期」(一九七○之後,至七三年),選了〈流徙〉(1971)、〈禁足的海岸〉(1971)、〈期待白馬而顯現唐倩〉(1972)、〈在霧社〉(1973)。後期的「沙河時期」(一九七四至八九年),選了〈睡衣〉(1974)、〈德次郎〉(1976)、〈散步去黑橋〉(1978)、〈銀波翅膀〉(1979)、〈夏日故事〉(1979)、〈環虛〉(1984)、〈目孔赤〉(1987)、〈我愛黑眼珠續記〉(1988)等七篇。晚期的一九九○年自教職退休後的「放浪時期」,七等生雖然仍有〈灰夏〉、〈草地放屎郎〉兩個短篇,但顯然的,其創作重心,其思維焦點,都放在獨白體的兩個中篇,一是〈思慕微微〉,一是〈一紙相思〉。由於篇幅較長,九○年代之後的作品,未再選入,有興趣的讀者逕可直接參考《七等生全集》。

作者簡介:

七等生

  本名劉武雄,1939年生於苗栗通霄,台北師範藝術科畢業。

  從一九六二年首次在聯合報副刊,經由主編林海音之手,發表其小說處女作〈失業、撲克、炸魷魚〉,便開啟了他的創作生命。至2010年之秋,七等生獲得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發表得獎感言的散文近作。再到今年的2012年,他的文學創作歷程,正走過了漫長的半世紀五十年。

  1966-1967年獲第一和第二屆台灣文學獎;1985年連得中國時報文學推薦獎和吳三連先生文學獎。1983年接受美國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之邀訪美。作品獲國際學者研究發表論文,德國郭名鳳教授更在烏爾姆大學開七等生文學講座。國內學者和研究生論文超過百餘篇。其中《沙河悲歌》、《結婚》亦曾改拍同名電影。

  2010年獲第十四屆國家文藝獎,表彰他在文學創作上的豐碩成果,更是對他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偉大貢獻而致敬。

章節試閱
目錄
購物須知
發表評論
歡迎你給予星評或評論
收藏這本書的人也收藏了
近期最多人購買

二手書版本、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呈現為準,若影片內未有附件或贈品
呈現即表示此二手商品無提供附件或贈品。

TAAZE | facebook 動態分享
同步facebook帳號,將您的冊格子收藏分享給facebook上的好友們!了解更多
不,我不想同步
facebook帳號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