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談的不只是先人的故事,同時也是你我的故事
我們過的每一天,人類卻累積了百萬年建中歷史教師莊德仁、「故事」網站共同創辦人謝金魚 專文推薦!
你知道法王路易十四最喜歡坐在馬桶上跟朝臣聊天嗎?
你知道「家樂氏玉米片」發明者是個醫生嗎?
你知道古羅馬浴場同時兼有健身、游泳、水療、喝咖啡聊天的功能嗎?
你知道「Levi’s牛仔褲」源自淘金者穿的工作褲嗎?
你知道白蘭地、威士忌、蘭姆酒和琴酒的由來嗎?
談到一天的生活,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早起來一杯咖啡就是生活的小確幸
動作再不快一點,就要趕不上車了!
今天午餐吃什麼好呢?(難以抉擇)
都晚上八點了,怎麼還不能下班(淚)
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看似平凡的每一天,卻是人類累積百萬年的結果?
這本書希望以全新的角度帶你探索人類歷史的長河,歷史可能就藏在你我生活的縫隙間,等待我們去發現:吃早餐時有玉米片的歷史、挑衣服時有內衣褲的歷史、喝酒時有紅酒的歷史、帶狗狗去散步時有寵物的歷史,甚至上廁所拉個屎也有馬桶的歷史……
環顧我們的生活:一早起床刷牙、洗臉、上廁所、吃早餐,搭交通工具上班、上學,中午吃午餐、買咖啡,晚上跟朋友吃晚餐、打屁、聊天,然後回家洗澡、睡覺。千百萬年來,人類重複過著這些習以為常的「生活儀式」,但你有沒有想過,我們為什麼會過這樣的生活?而我們所過的「生活」,與古人所過的「生活」到底有什麼不同?又有什麼關聯?
作者葛瑞格以輕鬆詼諧的筆調,利用某個悠閒的周末,寫下你我都再熟悉不過的日常活動,藉以探索這些活動的由來與演變,除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古人如何面對他們所處的環境,也可以理解他們的決定與發明,如何影響現代人的生活。
作者簡介:
葛瑞格.詹納(Greg Jenner)
英國公共歷史學家,特別有志於透過通俗文化、電影和電視來傳遞歷史知識。過去十年來葛瑞格一直為BBC等電視台拍攝史學紀錄片和歷史劇,他是BBC兒童頻道數度獲獎的節目《糟糕歷史》六季以來的史學顧問,獨自負責確認一千三百多支搞笑短片和八十五首以上的喜劇歌曲是否符合史實。葛瑞格也為《BBC歷史》、《英國》、《廣播時報》、《赫芬頓郵報》寫文章,並且為《歷史揭密》雜誌月刊寫專欄。此外,葛瑞格也在約克大學和皇家哈洛威學院教授大學部的公共歷史課,並舉辦講座,討論歷史電視節目製作和消費方式的哲學與實用問題。
譯者簡介:
楊惠君
政治大學英語系碩士,從事翻譯多年,目前為專職翻譯,譯作豐富。近年重要譯作有《十二幅地圖看世界史:從科學、政治、宗教和帝國,到民族主義、貿易和全球化,十二個面向,拼出人類歷史的全貌》、《媒體即訊息》、《林肯律師》、《一分為二的童年》、《完美的房子》、《建築的表情》、《設計師求生實用指南》、《絕對視覺:11位頂尖平面設計師的創意私日誌》、《聲音的奇妙旅程》等書。
章節試閱
9:30 a.m. 起床了
一天只有十小時?
事情發生在一七九三年,法國陷入暴力革命中。斷頭台砍下了國王路易十六(King Louis XVI)的腦袋,而巴黎石子路上的鵝卵石,也很快就被貴族和農夫的猩紅血漿染紅。對此,歐洲政客個個嚇得瞠目結舌,生怕這場動亂隨時可能感染自己國內的百姓。當時各種崇高的理念在世界各地盛行,一群知識分子受到啟蒙哲學的激勵,在一張白紙上重新繪製法國社會的藍圖。什麼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就連時間也必須由上而下重新設計……
巴比倫人十二進位的數學已經被頑固地沿用了四千多年,不過當初為什麼要以十二這個數字為基礎,而不用十呢?這個嘛,十只能被二和五這兩個數字整除,而十二卻可以用二、三、四和六除盡,因此在數學計算上要好用得多。除此之外,陰陽曆(以觀察太陽和月亮為依據所構成的曆法)以每年的十二個月相為基礎(每兩、三年會插進第十三個「閏月」),因此十二是宇宙的數字基石。故在邏輯上,時間應該以十二進位的成規計算,一分鐘有六十秒,一天有二十四小時。
不過那是古老的思維,現在可是一七九三年!法國大革命不只要讓飢餓的暴民懲罰戴假髮的貴族,革命領袖也試圖揮別法國腐敗歷史的傳統,迎向科學的理性主義。兩百多年來,歐洲哲學界不停嘀咕著有沒有可能制訂一套公制計時法,現在測試的時機到了。於是新成立的國民議會就在十月五日把尚―查爾斯.德.波達(Jean-Charles de Borda)一年前提出的建議投票立法。一天二十四小時突然被分成十個小時,每小時有一百分鐘,每分鐘長達一百秒。
各位可能猜到了,曆法其他的部分也被仔細地重新擬定,七天一週變成十天一旬(décades),因此無意間複製了古埃及十天一週的制度。同時,一年減少成十個月份,全部重新命名,名稱都很有文學氣息,例如「風月」(Ventôse),指的是風勢強勁的二月,而非聖誕節期間,我們過聖誕節的時候時常過度放縱, 所以完全靠不住。法國人驕傲地把十進位的計時方式譽為法國破舊革新的證據,不過事實上,古代的中國人早在幾百年前就使用十進位。說來有點諷刺,說服中國人放棄十進位的竟然是歐洲的商人,顯然法國當局沒有收到備忘錄,很快他們就會明白什麼叫做「千金難買早知道」。
沒錯,公制計時法處處碰壁,儘管有人打造混合制的時鐘,在鐘面上同時顯示二十四小時制和十小時制的時間,企圖平息眾怒,但各界普遍認為這做法完全是浪費時間。法國人或許能忍受有大批人被送上斷頭台,但十小時的時鐘?發神經!這個自吹自擂的十進位革命只勉強撐了十八個月(或者應該說是十進位的十四個月……?)就火速換回行之有年的十二進位時間,讓相關人士顏面盡失。
不過先等一下,我聽到你們異口同聲地大喊:「你剛才說埃及人一週有十天是怎麼回事?那不是十二進位!」對,那個嘛……或許現在應該開始了解鐘錶學史的「來龍去脈」。這一段可能要專心聽一下,可以先舒舒服服地坐好,下面這段敘述可能比較難懂。
◆◆◆◆◆
11:45 p.m. 刷牙
要拔牙?找理髮師就對了
吵鬧的群眾紛紛湧向舞台四周,入迷地看著眼前演出的場景,一起捧腹大笑、大呼小叫。一個穿著丑角服裝的小丑拿蘋果表演雜耍,有人拿著一副鉗子對現場觀眾說話:「你們誰有牙痛啊?」他伸指戳著前排觀眾的臉問道。觀眾緊張地低語,但沒有人站出來。那人又問了一次,這次聲音比較響亮。有一個聲音從擁擠的群眾之間傳來:「我牙痛,你能救救我嗎?」台上那人笑笑,示意牙痛的病人走上舞台,躺在地上。表演雜耍的小丑放下蘋果,爬上病人的胸膛,讓他動彈不得。現在群眾蜂擁上前觀看,看到鉗子伸進那個年輕人的嘴裡,拔出一顆齲蝕、發黃的牙齒。台上傳來極其痛苦的喘息聲,然而……一滴血也沒有流出來。病人高興地揮揮手,「我好了!真是奇蹟!」群眾歡聲雷動,許多飽受牙痛之苦的人口袋裝了錢,開始排隊,巴不得趕快享受自己的無痛手術……
在中世紀歐洲的各大城市,大概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台上那個人是眾多自稱為拔牙者的江湖郎中之一,如果臉皮夠厚的話,他們甚至可能自稱為大善人。然而,吃過他們苦頭的日耳曼人對這種自我吹噓一點也不買帳,給他們取了個綽號,叫「裂牙者」(zahnbrecher)。事實上,這些江湖郎中是一群聲名狼藉的騙子,在歐洲各地惡名昭彰,應該受到無盡的唾罵。然而,群眾被拔牙者強大的感召力和他耍寶的助理──歡樂的安德魯或薩尼(Merrie Andrew or Zany)──的表演迷得團團轉,容易被哄騙的樂觀主義者禁不起蛀牙的痛苦,照樣趨之若鶩。除此之外,就像賭城的魔術表演,助手藏在群眾之間,等待享受一次無痛的假拔牙手術,藉此激勵群眾的信心。等到真正的牙齒被從不停掙扎的下顎撬出來,溫熱的鮮血噴到前排觀眾的身上時,尖叫聲大概也被觀眾激昂的喧鬧聲給淹沒了。或者事實可能不然。
當我們愉快地刷牙時,帶有薄荷味的水一點一點往下巴流,我們可能突然發現嘴裡有個疼痛的膿瘡,或者有哪一顆牙齒在搖晃,然後我們第二天早上大概會打電話給牙醫,相信他們牆壁上掛的鑲框證書可以證明他們大概不會害我們受傷。但中世紀的人如果不看牙醫,也可以找另外一種人幫忙,這些人的店面擺著一根柱子,纏著染血被單,窗戶和牆上掛著一個個濺出人血的桶子,和一個擺滿各種恐怖工具的架子。在店面布置這些染血的道具是為了顯現牙醫的經驗豐富,好叫病人放心,雖然看在我們眼裡,只能證明他是個心理變態的瘋子,正在炫耀自己的戰利品。最令人發毛的是,這個準備把鉗子伸進病人嘴裡的傢伙,很可能也是他們的理髮師,因為在拔牙的專業技術方面,懂的人固然不少……但每一個都很恐怖。
其中最不濟的是單純的理髮師,本質上就是兼差拔牙的美髮師。然後是訓練比較精良的理髮手術師(barber-surgeon),他們擁有基本的醫學知識,可以執行最簡單的手術。這兩個相互競爭的階級又受到讀過大學的醫師所鄙視,後者幾乎完全不動手術,主要的興趣是研究醫學理論。數百年來,政府在不同的階段給這幾個不同等級的專業人士設定界限,然而只有醫學受到官方的管制,表示牙痛的病人可以合法地被揮動刀子的理髮師按在地上,如同被擊倒的拳擊手,手腳不停地掙扎,想在裁判數到三之前爬起來。
從這裡不難看出為什麼人人都應該努力避免拔牙手術,並且保持健康的牙齒和牙床。
9:30 a.m. 起床了
一天只有十小時?
事情發生在一七九三年,法國陷入暴力革命中。斷頭台砍下了國王路易十六(King Louis XVI)的腦袋,而巴黎石子路上的鵝卵石,也很快就被貴族和農夫的猩紅血漿染紅。對此,歐洲政客個個嚇得瞠目結舌,生怕這場動亂隨時可能感染自己國內的百姓。當時各種崇高的理念在世界各地盛行,一群知識分子受到啟蒙哲學的激勵,在一張白紙上重新繪製法國社會的藍圖。什麼都逃不過他們的法眼,就連時間也必須由上而下重新設計……
巴比倫人十二進位的數學已經被頑固地沿用了四千多年,不過當初為什麼要以十二這個數...
推薦序
推薦序:歷史的活‧活在歷史
台師大歷史學博士/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莊德仁
其中一個最常見的詐騙手法,是由男人假扮成身無分文的婦女來詐取錢財,也有人很享受把匿名的罵人明信片寄給陌生人的變態樂趣。不過,最惡名昭彰的詐騙案,應該算是兩位住在紐約的無恥英國佬成立的英美索償公司(The British-American Claim Agency)。他們寫信給無辜的市民,哄騙他們只要支付少許搜尋費用,或許就能拿到一筆無人領取的遺產。當然根本沒有什麼遺產可領,這些「費用」直接進了他們的口袋。等他們被警察抓到的時候,每天的進帳高達五百美元,換成現在的幣值,等於每二十四小時就有一輛嶄新的賓士汽車送上門。
以上情節,若不提醒各位讀者,大家一定會以為這是二十一世紀報紙上的社會新聞。現在大家閱讀的《用一天說歷史:從石器時代到數位時代,你的一天是人類累積的百萬年》作者葛瑞格.詹納(Greg Jenner)可謂是個博學家,透過他的生花妙筆,趣味地陳述從一大早起床刷牙、洗臉、上廁所、吃早餐,搭交通工具上班、上學,中午吃午餐、買咖啡,晚上跟朋友吃晚餐、打屁、聊天,然後回家洗澡,最後是睡覺前撥鬧鐘。千百萬年來,人類重複過著這些習以為常的「生活儀式」,我們現在一切的言行舉止,彷彿被「複製貼上」般,再次重複祖先曾做過的生活。時間似乎是停止地,幽暗地殘存在我們的潛意識中,隨時都會來「指揮」我們如何過生活。若您想要了解自己的「前世今生」,這本書或許可以讓您不用透過催眠,讓您從記錄生活中的習慣開始,了解您可能的過去經歷。
但作者的野心還不止如此,他不僅告訴您「每天的生活,都有其來歷」。他還讓您從生活中的每個細節,透過歷史的時光機,進入每種生活經驗的「歷史」,簡單的說:你目前的生活形態,是因為歷史的因素所造成;且每一個生活細節,本身都有一段歷史的發展故事。這種「雙層歷史」的書寫策略,會讓讀者的閱讀充滿多層次的喜悅。這就像是蘇東坡在〈前赤壁賦〉所云:「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閱讀此書,讀者一定很快地理解到,時間彷彿被凍結,我們只是重演過去歷史上發生過的行為,一切只有「倒帶重播」,沒有改變──「自其不變者而觀之」;但再仔細閱讀,每一種生活方式,都是先民歷經無數次實驗,選擇出最適合人類物種的生存模式,期間歷經多少淘汰、衝突與競爭,每種生活經驗,都各自有其「生命演化史」──「自其變者而觀之」。這種「歷史中還有歷史」的書寫策略,更讓讀者深感「歷史」如天羅地網般的存在,人類無所逃於其掌控。
記得看過一部韓國電影叫做《腦海中的橡皮擦》,女主角因罹患阿茲海默症,會逐漸遺忘身邊的事物,且會從最近的生活經歷開始。她先忘記現任男友,只記得前任男友,也忘記回家的路,忘記許多生活中的技能,甚至連如何上廁所的記憶/技藝也忘記,逐漸退化成嬰兒時代。從這我們也可以看到「歷史」的功能所在。我們生活中任何行為,哪一個不是透過重複練習、組織記憶,再形成行為模式,小到如何吃飯,大到如何愛人,自我的形成,都是透過記憶,我們才能有言語、行動與個性,若說「失去了記憶也就失去了靈魂」實不為過。還記得片中女主角說過:「你知道了嗎?我的腦子裡……有一塊橡皮擦……」、「如果我的記憶都失去了,愛還有什麼意義?別再對我那麼好,我全部都會忘記的!」在電影的結尾,男主角為喚醒女主角的記憶,竟設計過去他和女主角第一次相遇的場景,讓他們重回記憶,重新在一起。
這本書的作者,從生活出發,透過他博學的生花妙筆,從一大早的起床開始,到夜間上床前的撥鬧鐘,鉅細靡遺地告訴我們每個生活細節的「前世今生」。帶著我們穿越時空的限制,看到人類物種文明生活的演進歷程,好喚醒我們的集體記憶,重新經歷每個文明行為的選擇過程,好讓我們珍惜現在生活中的種種,也思考更好生活方式的「新」可能。
誠摯地推薦這本「妙書」給大家,無論您是對日常生活方式感到好奇、懷抱著考古學家的溯源癖好,還是為滿足知識飢餓下的空虛心靈,或者您對人類行為與認知心理學有著濃厚興趣,甚至您有著探索「歷史為何物?」的哲學關懷,這本書都可以讓您滿載而歸!
◆◆◆◆◆
推薦序:流光的匯聚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網站共同創辦人 謝金魚
影響了歐洲基督教思想的偉大神學家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of Hippo,西元三五四至四三○年)在《懺悔錄》中曾反覆論證「時間」,他認為人類以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經驗來界定時間,在過去與未來中浮沉,卻不知道在上帝的永恆中不存在時間的起伏,只有永恆的現在,就連人類認知的時間本身也是受造物。在我大學時閱讀《懺悔錄》時,大半有讀沒懂,但奧古斯丁對於時間的論述,卻隱約提示著歷史的本質。
長久以來,歷史一直被貼上「陳腐」、「老朽」、「無用」的標籤,身為一個歷史學人,我們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知道這個可以怎樣?」,因為不能「怎樣」,所以沒有意義嗎?如果用這樣的方式來衡量的話,那影視作品對觀眾而言,也是「無用」的,我們坐在電影院裡看完了兩小時的電影,有什麼意義呢?我們無法觸碰螢幕上的影星,也不會因為看了一部電影就成為億萬富翁,不是嗎?但是,我們仍然前往電影院,去感受那些影像編織而成的故事,為了電影中的情節而心潮起伏,並從電影中得到了啟發。
我們需要從他人的影像中看見自己,電影反映著創作者的意念,如同歷史反映著過去人們的倒影,不同的載體,反射著我們在當代世界中的旅程。
在一百年前,有沒有一個跟我們很像的人,在某一個國家,跟我們經歷過一樣的事?如果我們可以去到一百年前、或三百年前,我們又會怎麼過日子呢?這些對於歷史的奇想,構成了《用一天說歷史》的主軸,一個平凡假日裡的生活細節,都隱隱與百年或千年前的某件事相關,在漫長的時間中,無數流光相續,構成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
來自歐洲的作者詹納,成書材料大多取材自歐美的歷史,這些細緻的生活史素材,對於身在亞洲的我們來說,確實比較陌生,但也增添了許多樂趣。「啊!原來是這樣呀?」、「羅馬人是這樣生活的嗎?」這樣的感覺在我自己閱讀時不斷出現。
隨著詹納的一天結束,這趟上天下地縱橫千年的旅程,相信也會給讀者帶來更多收穫。
推薦序:歷史的活‧活在歷史
台師大歷史學博士/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莊德仁
其中一個最常見的詐騙手法,是由男人假扮成身無分文的婦女來詐取錢財,也有人很享受把匿名的罵人明信片寄給陌生人的變態樂趣。不過,最惡名昭彰的詐騙案,應該算是兩位住在紐約的無恥英國佬成立的英美索償公司(The British-American Claim Agency)。他們寫信給無辜的市民,哄騙他們只要支付少許搜尋費用,或許就能拿到一筆無人領取的遺產。當然根本沒有什麼遺產可領,這些「費用」直接進了他們的口袋。等他們被警察抓到的時候,每天的進帳高達五百美元,換成...
目錄
推薦序:歷史的活‧活在歷史(莊德仁)
推薦序:流光的匯聚(謝金魚)
前言
9:30 a.m. 起床了
9:45 a.m. 上廁所
10:00 a.m. 吃兩口早餐
10:45 a.m. 衝進淋浴間
11:15 a.m. 遛狗
12:00 p.m. 保持聯繫
6:00 p.m. 選衣服
7:00 p.m. 香檳開胃酒
7:45 p.m. 晚餐
9:30 p.m. 酒
11:45 p.m. 刷牙
11:53 p.m. 上床睡覺
11:59 p.m. 設定鬧鐘
誌謝
精選書目
推薦序:歷史的活‧活在歷史(莊德仁)
推薦序:流光的匯聚(謝金魚)
前言
9:30 a.m. 起床了
9:45 a.m. 上廁所
10:00 a.m. 吃兩口早餐
10:45 a.m. 衝進淋浴間
11:15 a.m. 遛狗
12:00 p.m. 保持聯繫
6:00 p.m. 選衣服
7:00 p.m. 香檳開胃酒
7:45 p.m. 晚餐
9:30 p.m. 酒
11:45 p.m. 刷牙
11:53 p.m. 上床睡覺
11:59 p.m. 設定鬧鐘
誌謝
精選書目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