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頓飯,都能造就一段小小的歷史。
★本書編排精確,插圖動人又美麗,能讓讀者過目不忘。
★本書內容趣味又吸引人,有深厚的歷史背景,也有精巧的趣味小知識(如何挑選客人、鹽的正確使用方法、小熊維尼的早餐、叉子的起源與流傳……)。不但有高度的實用性,也是席間對話主絕佳主題。
★本書可當成精美餽贈禮品。
【本書2009年曾以《生命饗宴》為書名出版精裝本】
《生活在餐桌》以飲食為基調,搭配作者感人的文筆,以一年365天為範圍,每日一篇小品文章,將飲食融合在文學、旅遊、歷史、哲學、音樂、趣聞、生活感懷等主題之下。
這本精緻的散文作品裡,作者每天信手拈來一篇優美的文章,看似隨筆記下,卻蘊含著無窮美好的經驗與故事,行文間甚至可以隱約聽見餐廳刀叉碰撞的清脆聲響、鍋具在爐火上的滋滋聲音,以及略帶嘈雜的人聲、腳步聲、美食的香味和甜點。
此外,書中還記錄許多名人軼事,例如作家莫泊桑在世時最痛恨艾菲爾鐵塔的醜陋,因此天天到鐵塔底下去吃午餐,免得見到它。另外還包含了詩人拜倫的餐點祕密、英國皇室待客的菜餚、狄更斯《小氣財神》(聖誕頌歌)裡的聖誕大餐介紹、「鐵達尼」沉船前的最後晚餐等。內容包羅萬象,知識豐富又有趣。
本書特別收錄:
●「鐵達尼」號沉船前的最後晚餐
●白宮有史以來招待賓客最豪華上等的晚宴
●巴爾札克對咖啡的狂熱
●如何決定宴客名單與拒絕往來戶
●美國知名幽默作家約翰‧厄文的肉丸家庭食譜
●維多利亞女王等名人晚宴實況
●狄更斯《小氣財神》裡的聖誕大餐介紹
作者簡介:
詹姆斯.索特(James Salter)
1925年出生於紐澤西,美國藝術文學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會員,福克納獎得主。出版過5部小說、2部短篇故事集、1本詩集、1本文集、1部生活札記。《生活在餐桌》是他最精彩的作品之一,結合深厚的人生智慧與豐富的雅致生活體驗而成書。
索特被譽為「當代最有天賦的藝術創作者」,領域遍及小說、散文、電影紀錄片、電影劇情片等等。他的文筆洗鍊,絕無贅字,對人生與自然的觀察如冷鋒般銳利,卻又借託看似無奇的生活瑣事,以簡潔的文字傳達出熱烈情感。
紐約時報形容他是「作家中的作家」,具有成熟的眼界,精巧的技法,清晰的觀察。評論家華寇特(J. Wolcott)則認為他是當代美國文壇「未受注意的巨星當中,最值得注意的那位」。
他的小說多半以飛行為背景,襯托書中角色追求自由或邁向毀滅的過程,時而溫馨勵志,時而黑暗陰沈,作品中經常可見海明威、亨利‧米勒等人的影響。他本人則鍾愛法國作家紀德與美國小說家湯瑪斯‧吳爾夫。
索特的生命多采多姿,熱愛冒險與旅遊,追求浪漫與精緻生活。一九四五年畢業於西點軍校後,在韓戰期間擔任F-86戰鬥機駕駛員,有擊落一架米格15的紀錄。後來派駐西德,曾領導飛行特技小組。退伍後開始創作,於1962年製作的紀錄片《團隊》榮獲當年威尼斯影展紀錄片獎項的頭獎。他後來撰寫過四部劇情長片電影的劇本,包含1969年勞勃‧瑞福主演的《飛魂谷》(Downhill Racer)。
凱伊.索特(Kay Salter)
詹姆斯‧索特之妻,曾任記者、劇作家,作品散見紐約時報等出版品。夫婦兩人經過三十年在廚房一起烹調、一起討論飲食的經驗,共同執筆撰寫了《生活在餐桌》。另外,兩人曾經以對話方式撰寫一部有關羅浮宮博物館的作品。
插畫
費布里斯.墨赫(Fabrice Moireau)
1962年出生於法國,自幼喜愛繪畫,目前擔任插畫、舞台設計、產品設計、平面設計等工作。他的畫作曾經出現在路易威登的《城市指南‧巴黎》(Carnet de voyage, Paris)中,以及法國著名玫瑰培育家族傳人亨利‧迪爾巴斯(Henri Delbards)的書中。另外,他曾與號稱「義大利美食教父」的義大利名廚亨利‧卡路奇歐(Antonio Carluccio)合作,為他的烹飪圖書繪製插圖。
譯者簡介:
呂玉嬋
藝術碩士,喜愛旅行,曾譯有《偷書賊》、《第十三個故事》、《動物之神》等書。
各界推薦
得獎紀錄:
★作者為美國藝術文學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會員。
★福克納獎得主。
名人推薦:
飲食旅遊作家 葉怡蘭、南村落總監、作家 韓良露、作家韓良憶 共同推薦
媒體推薦:
★ 冬天的時候我們最需要飲食的養分,必須同時照顧到身體與心靈的營養。《生活在餐桌》正可以同時滿足我們的心靈與肉體。——美國公共廣播電台
★ 這本書真美,插圖迷人。內容的哲理智慧也叫人著迷,可以讓人徹夜閱讀,不知黑夜已盡。書中偶有食譜的介紹,內容又有歷史的氛圍,可以令讀者感受到作者索特致力追求的美好生活。本書實在是最佳的聖誕傑禮物。——紐約郵報
★ 飲食書籍與美好人生的完美結合!這本書非常特別,又有美麗的插圖,可以讓讀者一再玩味。——西雅圖郵報
★ 這本雅致的生活一年記,其實就是對索特這位偉大作家的最高禮讚。也是對精緻的美食、智慧的言詞、雋永的對話所發出的最高禮讚。這本書是個閱讀樂園,也是高雅文化的指標,照顧著讀者,免遭世上風雨的吹襲。——洛杉磯時報
★ 高度的可讀性,豐富的知識性,優美的插圖,《生活在餐桌》將豐富的內容轉化成輕鬆的閱讀,這也正是這本書的最大魅力。值得放在枕邊,或送給每個朋友。——Bookpage
★ 這本精巧美麗的書,每日提供讀者一個故事。閱讀者可以細細品嘗當日的難忘內容,或者把全書狼吞虎嚥一次看完。不管怎麼讀,滋味永遠美好。——Eugene Weekly
★ 《生活在餐桌》其實是一本有關於高超品味生活的書,也是全世界都應該享受的美好生活。——作家Jeffery Meyers
★ 這本書講的是以食物來紀錄美好生活、美好時光、良朋密友。——南密西西比太陽先鋒報
得獎紀錄:★作者為美國藝術文學學會(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會員。
★福克納獎得主。
名人推薦:飲食旅遊作家 葉怡蘭、南村落總監、作家 韓良露、作家韓良憶 共同推薦媒體推薦:★ 冬天的時候我們最需要飲食的養分,必須同時照顧到身體與心靈的營養。《生活在餐桌》正可以同時滿足我們的心靈與肉體。——美國公共廣播電台
★ 這本書真美,插圖迷人。內容的哲理智慧也叫人著迷,可以讓人徹夜閱讀,不知黑夜已盡。書中偶有食譜的介紹,內容又有歷史的氛圍,可以令讀者感受到作者索特致力追求的美好生活。本書實在...
作者序
序
我們在科羅拉多州白楊鎮有棟房子,房子本身的歷史可上溯到該鎮的採礦時代,廚房很窄,約10呎乘12呎平方,料理台的空間不足,地板也磨損了。但是身在其中,卻覺得單純舒服。盤碟收納在木頭架子上,食物就儲放在無門的淺櫃內。
我們在1976年左右搬進來後,就在這間廚房一起動手做菜。那時我們兩人的烹調經驗都不多,也沒真心立意要鑽研烹割之道,只是自然而然動手起來,照著食譜肩並肩(有時背對背)燒菜。我們一開始最愛的食譜是詹姆斯‧貝爾德或米利埃莉‧瓊斯頓的作品。(註1)
餐廳同樣狹窄,幾乎跟廚房連在一起。一道牆壁上有火爐和一面大框鏡,另一道牆上有三扇搖搖晃晃的窗戶望向街道。大雪紛飛時節或夏季暑月,餐廳的燈火經常開到晚間10點。早年餐宴聚會請的都是朋友或者途經這裡的過客。那段歲月裡,白楊鎮清閒無慮,不過幾年前才出現鋪砌的街道,每隻狗狗都是合格的鎮民。
如果某道菜做出來格外美味,我們自然會一再烹煮這道菜。我們多少也因此開始用一本老舊的褐色筆記本記下宴客菜單,免得同一批客人吃到相同的菜色,或者至少別讓重複率太高。我們也在冊子上抄下食譜,或值得記錄的變化花式,通常還會記上第一次料理的時間、享用的人有誰。
時光流逝,褐色筆記本(我們稱為「晚餐本」)的記載愈來愈長,愈來愈詳細,內容包含誰坐在哪裡,喝了什麼,說了什麼值得記住的話。第一本筆記本寫完了,就有了第二本,然後第三本,漸漸成了檔案文件:不記下就會忘記的故事、已經分道揚鑣的夫妻情侶、熟悉的名字、想不起是誰的名字。框鏡的側邊有道長長的焦痕,那是有天晚上用餐時,談話的興致正熱烈,卻有人突然迸出這句話:「你家好像失火了。」原來是一截蠟燭傾倒在牆上,點燃了牆面。我們滅了火,然後繼續用餐。
那段插曲就記在晚餐本中。還有次晚餐進行到一半,某人想要呼吸新鮮空氣,因此走去外面,一小時後才被人發現他竟然睡在木材堆上。有一夜,有個盛怒的女人把烤牛肉扔到地上,說它簡直無法入口。當然也有成功的故事。不管好事壞事,統統一概記下。除了晚餐發生的故事,筆記本還記錄著我們在書中讀到的文字、有趣事物、歷史片段、看法、事件、奇妙的事件。早餐時(有段時間我們吃茶配橙橘,就像與作曲家科恩某首動人曲子的歌詞一樣),(註2)我們對彼此大聲朗讀,而且不時翻閱食譜,決定當天宴會或晚餐的餐點。人生最豐盈的感覺,莫過於此。
這些點點滴滴,都能化為文字嗎?可以的話,是什麼形式呢?我們開始構想,在廚房甚或是床頭桌有本可以逐日隨意翻閱的冊子,類似日記本,也像信札集,讀起來愜意安適,後來可能沾了咖啡漬,或者某些頁面上畫了線。
一九九九年時,我們對出版人尼可拉斯‧卡拉威提出這本書的概念。這位年輕的出版商偶爾與我們一起吃飯,很喜歡我們的描述,碰巧也收集對他有類似吸引力的指南與旅遊書——大多是珍稀的善本書。
對我們來講,經過這麼多年以後,烹調這件事已經逐漸產生了變化。雖然我們夫妻倆還是一起做菜,但現在更像是「你去弄沙拉、我來做派皮」的分工。我們也用同樣的方式來寫這本書:沒有齊頭進行,而是抱持對成品的一致想法,各自編輯撰寫。這本書完工時,卡拉威已經不像當年那麼年輕了,因為寫這本書所需要的研究、旅行,遠比預期的更多。
我們不想編寫一本權威之作,我們希望吸引到的讀者,是那些認為「肚腹飲食不單單是基本所需而已」的人。這本書不會取代你喜愛的食譜,反而可彌補其他作品的不足,提供更深一層的背景脈絡,同時提供一整年(也許更久)的閱讀樂趣。若您發現本書的內容有誤,請隨意在書頁上修改。如果食譜應該改良或變化,也請自行動筆。我們希望這本書有用,又好看。生命由眾多事物組成,其中最棒的,就是飲食。
----------------------------------------
注1:詹姆斯‧貝爾德(James Beard, 1903-1985),美國大廚、美食作家,公認是美國美食的開山始祖,廚藝以法國菜及中國菜為擅長。米利埃莉‧瓊斯頓(Mireille Johnston, 1935-2000),法國大廚,曾為英國廣播公司製作一系列的廚藝節目而著名。
注2:加拿大的音樂家、詩人科恩(Leonard Cohen, 1934-)於1969年創作的《Suzanne》一曲當中有如下的歌詞:「她把遠從中國而來的茶葉與橙橘拿給你吃……」
序
我們在科羅拉多州白楊鎮有棟房子,房子本身的歷史可上溯到該鎮的採礦時代,廚房很窄,約10呎乘12呎平方,料理台的空間不足,地板也磨損了。但是身在其中,卻覺得單純舒服。盤碟收納在木頭架子上,食物就儲放在無門的淺櫃內。
我們在1976年左右搬進來後,就在這間廚房一起動手做菜。那時我們兩人的烹調經驗都不多,也沒真心立意要鑽研烹割之道,只是自然而然動手起來,照著食譜肩並肩(有時背對背)燒菜。我們一開始最愛的食譜是詹姆斯‧貝爾德或米利埃莉‧瓊斯頓的作品。(註1)
餐廳同樣狹窄,幾乎跟廚房連在一起。一道牆壁上有火爐和...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