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又一句 校友口述
一張接一張 黑白照片
人聲、場景 立體建構的記憶
讓臺大 再青春一次 ◆臺大校史館的第一本自製書,由中文系柯慶明教授擔任總審定。
◆本書由十篇關於建物地景、十篇關於歷史往事,共二十篇文章組成;內容包括舊總圖、傅園與傅鐘、醉月湖、麥浪歌詠隊、社會服務團以及超級軍刀機等。
◆特別收錄二○七張老照片,涵蓋上溯自臺大的前身臺北高等農林學校、臺北帝國大學;至1945年國民政府接受後的早年臺大、以及1950-1970年代的臺大……多為臺大校友提供的第一手珍藏照片,首度公諸於世。
校史館自2004年夏天籌備期間即著手徵集老照片,也從教授、學長姐口中採集了許多有趣的校園逸事。而2008年起,館內中央迴旋梯側舉辦的「臺大老照片展」,經常讓畢業校友們跌回過去的青澀歲月,一同指著照片津津樂道。
在這個別具意義的建國一百年,校史館決定將這些彌足珍貴的老照片與採集而來的校園故事編輯成書。《青春・記憶・老臺大》彙整十篇跟建物地景有關、十篇跟歷史往事有關的主題;這些故事也許不算波瀾壯闊,也不是校方正史蒐錄的重點,但卻是情感滿溢、生動有趣的。
請以輕鬆、回味的心情來翻閱這一篇篇的故事,藉由這本人聲、場景立體建構的老照片故事集,讓我們認識到臺大的另外一個面向,更深一層感受到早年的臺大情景。
我們希望藉由這些老照片,喚起記憶,串聯起對青春的眷戀;並將這本小書獻給所有熱愛這座大學的朋友,誠摯地邀請大家加入共同書寫校史的行列,讓我們一起,把動人的故事留在美麗的校園。
作者簡介:
2004年5月醞釀、2005年6月22日誕生、同年11月7日正式對外亮相。
校史為校務重要之一環,為世界各大學所重視。臺大為一歷史悠久大學,自希望能完善記錄並保存有形與無形的校史資產,凝聚在校成員與校友對本校的認同及向心力。
位於臺大舊總圖書館的校史館,其展示廳自2004年5月開始籌設,2005年6月22日由第九任校長陳維昭揭幕,第十任校長李嗣涔於同年10月初指派圖書館負責營運,11月7日校史館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並提供導覽服務。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16:00(每週二與國定假日閉館)
國立臺灣大學校史館:www.lib.ntu.edu.tw/gallery/home.htm
校史館flickr相簿:www.flickr.com/photos/ntuhistorygallery/
校史漫談部落格:gallery.lib.ntu.edu.tw/
各界推薦
媒體推薦:
校長序/再青春一次
二○○五年六月,在陳前校長任內,《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一九二八~二○○四》完稿付梓,臺大校史館也隆重揭牌啟用,伴隨著這兩項充滿歷史意義的里程碑,交接下來的印信自然也充滿使命。
溯本追源為永續發展的基礎,凝聚認同乃建立共識的起點,臺大校史館從啟用至今,以最大的熱情、最少的人力及經費,不僅舉辦常設展、特展、網路展……等,並定期撰寫「校史漫談部落格」,用各種平易近人的故事切入、耕耘校史園地;推動口述歷史、訪談記錄,同時開辦服務學習課程,推出定時導覽與預約導覽活動,屢獲好評,在臺大博物館群中成功扮演核心館的關鍵角色,表現亮眼。
回顧當初,早在二○○四年,校史館籌備之時,便積極徵求老照片;復以於二○○八年,本校創立八十年時,臺大校史館主辦「從青絲到白首」老照片徵集活動,獲校友們熱烈迴響,成果豐碩,募得二千多張彌足珍貴的老照片,並在館內中央迴旋梯側布展,形塑出獨具歷史風韻之時光廊道。
於是,訪客在步入校史館展示廳前,總得先經過這段時光廊道的洗禮。沿扶壁與梯階徐徐上行,時間的梯度也被瞬時壓縮,如同拔去記憶酒罈的木塞,陳年的芬芳撲鼻而至,篩淨醱酵的泡沫,重溫當年的風味,再以青春之姿,悠遊知識殿堂。
今日,將徐昇的階梯化為翻動的書頁,承載的仍是一代代臺大人心靈的原鄉。從青絲到華髮、由童顏至白首,光陰刻畫著歲月的痕跡,亦加深了青春的成長印記。本書所刊載的老照片,不僅凝結了時間、再現了空間、重溫了人間,更暖和了心間,這也正是老照片的魅力所在。
近年來,臺大致力於學術與社會服務上的貢獻有目共睹,國際排名屢創新高。然而,這個校園裡承載的青春記憶與黃金歲月,是珍貴而無可評比的。在校史館同仁的巧思下,精選了二十個故事,以十個空間地點為經,以十個歷史網視為軸,交織成百幀地景、百言萬語,但仍訴不盡青春的百樣風情。本書的出版,非僅是鄉愁的結晶,更是累積校史探索的能量。在此,誠摯地邀請您加入共同書寫校史的行列,讓我們一起,把動人的故事留在美麗的校園。
藉著老照片,喚起記憶,讓臺大再青春一次。
李嗣涔 2011年10月31日
媒體推薦:校長序/再青春一次
二○○五年六月,在陳前校長任內,《國立臺灣大學校史稿:一九二八~二○○四》完稿付梓,臺大校史館也隆重揭牌啟用,伴隨著這兩項充滿歷史意義的里程碑,交接下來的印信自然也充滿使命。
溯本追源為永續發展的基礎,凝聚認同乃建立共識的起點,臺大校史館從啟用至今,以最大的熱情、最少的人力及經費,不僅舉辦常設展、特展、網路展……等,並定期撰寫「校史漫談部落格」,用各種平易近人的故事切入、耕耘校史園地;推動口述歷史、訪談記錄,同時開辦服務學習課程,推出定時導覽與預約導覽活動,屢...
章節試閱
傅園與傅鐘/傅斯年校長與臺大同在
身為臺大人必定知道校總區內的傅園和傅鐘是為了紀念傅斯年校長,所以往往問同學認識幾位臺大校長時,大家通常只能回答得出現任校長,再來就是傅斯年校長了。傅校長在臺大任職僅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卻留下源遠流長的臺大精神。
【歷史表】
1949.1.20傅斯年就任臺大第四任校長
1950.12.20 傅斯年校長過世
1951.4校務會議決定紀念傅故校長的辦法共計六項
1951.12骨灰安葬於傅園,同時豎立傅鐘
歷代學長姐口耳相傳告訴學弟妹說,傅園裡面安葬的是傅斯年校長的衣冠塚,傅鐘的二十一響則提醒著:讀書不努力,小心被二一。另外,還聽說過兩則有關傅園的繪聲繪影:一說是傅校長的遺骸實際上是安葬在校門口警衛亭下,世世代代保佑臺大的每一份子;另一說是情侶到傅園約會,因為有傅校長的英靈守護,男女同學皆會「發乎情,止乎禮」,將來也都會得到傅校長的祝福與庇佑。但後面這則傳說到了一九八○年代卻走了樣,變成情侶約會千萬「不」要去傅園,否則終將分手。以上雖然純屬校園傳說故事,也沒多少人真的去求證或去質疑,然而這些半信半疑的傳說就成為臺大人的共同記憶。
傅斯年校長雖然不是臺大的第一任校長,但卻是最鮮明的臺大精神象徵人物。國家動盪之際,他來臺就任臺大第四任校長,任期從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日到翌年十二月二十日。傅校長除了廣延教授、增建校舍、充實圖書、獎勵研究等校務方面獲得肯定之外,處於當時的白色恐怖政治壓力下,在處理四六事件、安定校園、建立制度、改變風氣上,更是建立其在校史上的關鍵地位。
一九五○年十二月二十日,傅校長列席臺灣省參議會第五次會議,於會場報告校務後突然腦溢血,當晚十一時二十二分辭世,校內外同感哀悼。其後校務會議中選定位於校門口右方的植物園,作為傅校長骨灰長眠的安葬地「傅園」,並由國防部的聯勤兵工廠捐鑄「傅鐘」,矗立於椰林大道旁、行政大樓前,以茲永遠紀念傅斯年校長。
到底傅園裡面埋的是骨灰還是衣冠塚?從文獻史料當中獲得的訊息明明是骨灰,但為什麼有人說是衣冠塚呢?這個疑惑直到某日,校史館收到校友李德進提供的老照片,更確定傅園裡安葬的是傅校長的骨灰。李德進說,在傅校長過世一年後(1951年12月),傅園整理建置完成,臺大恭迎傅校長的骨灰安葬於傅園內,而李德進就是當年手捧骨灰進入傅園的那位同學。
李德進是臺大政治學系一九五二年畢業的校友,擔任四十學年度上學期的代聯會主席,他談起安葬傅斯年校長骨灰的往事。他說,傅斯年校長的骨灰,前後有三個人接棒捧著走完安葬的路線。第一位,從溫州街師母的家裡,捧著骨灰出來的人是傅校長的姪子傅樂成;隊伍行進到新生南路附近,骨灰就交給李德進前一任的代聯會主席、當時就讀臺大中文系的羅錦堂;走到現在臺一對面的臺大停車場附近,轉由李德進接替,一直捧到傅園裡面舉行安葬儀式。
回憶當時的情景,有些人隨隊跟在後面行進。由於當時李德進還只是個學生,手中又捧著這麼重要人物的骨灰走在最前頭,所以他目不斜視,全心全意,不敢東張西望去觀察有些什麼人物參與行進隊伍。他說,印象中當時的訓導長傅啟學先生也在隊伍中,因為安置骨灰這件事,好像是由他和總務長黃仲圖先生安排的。
隊伍行進,一路上沒有敲鑼打鼓,非常安靜,當時附近的店家似乎也沒怎麼感受到這支隊伍正在進行的儀式。學校本意就是不希望高調喧嘩,肅穆才是對傅校長的尊敬。安葬骨灰的時候,傅園裡面站滿了人潮,除了學生、老師和親屬以外,也站了好幾排護士學校(全名:國立臺灣大學醫院附設高級護士職業學校)的同學,因為護士學校是傅校長時代所創立的。與骨灰入土差不多同一時間,椰林大道中段也豎立起傅鐘,一面進行安葬,一面豎立傅鐘,並鳴鐘五十五響,向以五十五歲英齡為臺大鞠躬盡瘁去世的傅斯年校長致敬。
傅校長過世後,中央研究院與臺大每年於傅校長冥誕時,在洞洞館舉辦紀念會;後來改為每年傅校長的冥誕與忌日,臺大準備花圈置於傅園斯年堂供人憑弔,這項傳統一直持續到一九八○至一九九○年代間。
確認了傅園不是衣冠塚之後,另外,關於傅鐘也有段小故事,哲學系畢業校友許仁圖於一九八○年出版的《鐘聲21響》自序裡有句話:「……因為六年前,我們驚喜地發現:臺大的校鐘,每節上下課,都以二十一響來迎送我們,一如二十一響迎送國賓一般。不過,這次我回來,卻驚訝地發現鐘聲二十二……」
自學生事務處退休的組主任陳伯齡談到,曾經有同學閒來無事,數過傅鐘的鐘聲,告訴他傅鐘確實敲著二十二響。陳主任也曾問過第二代敲鐘人林先生,林先生說,鐘敲二十二下,而不是二十一下,因為二十二的臺語發音為「離一離」,意涵著「結束了,做到最後」之意。他想,這可能也訴說著工友先生再度盡責地完成這項任務的心境吧。
一位一九七○年外文系畢業的校友許鳳玲也提到,在校期間經常於文學院活動的她,認真地聽過椰林大道旁的傅鐘鳴聲,有時是「噹、噹、噹、噹……」,有時是「噹噹、噹噹……」,上下課鈴聲的頻率不同。但既然有噹噹雙響,所以應該是二十二響才能整除。
過去打鐘是由工友執行,而早期除打鐘外,工友先生尚須兼辦行政大樓開水爐房的工作;後來學校取消行政大樓專職燒茶水的作業後,打鐘人就專心敲鐘了。二○○○年元月前,總務處事務組在順應學校人力精簡的要求下,將堅持多年的人工打鐘傳統,改為電腦控制,同時鐘聲也定為二十一響,並立碑說明傅斯年校長的名言:「一天只有二十一小時,其餘三小時是用來沉思的。」只是,傅校長這句名言,尚待查找出處。
聽過人力鐘與現在電腦鐘的臺大人,或許都會同意,過去工友先生敲鐘的力道與節奏,比起現在的電腦鐘,更具活力與人情味吧!
傅園與傅鐘/傅斯年校長與臺大同在
身為臺大人必定知道校總區內的傅園和傅鐘是為了紀念傅斯年校長,所以往往問同學認識幾位臺大校長時,大家通常只能回答得出現任校長,再來就是傅斯年校長了。傅校長在臺大任職僅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卻留下源遠流長的臺大精神。
【歷史表】
1949.1.20傅斯年就任臺大第四任校長
1950.12.20 傅斯年校長過世
1951.4校務會議決定紀念傅故校長的辦法共計六項
1951.12骨灰安葬於傅園,同時豎立傅鐘
歷代學長姐口耳相傳告訴學弟妹說,傅園裡面安葬的是傅斯年校長的衣冠塚,傅鐘的二十一響則...
目錄
校長序 再青春一次/李嗣涔
編者的話/校史館編輯小組
經・空間點
物換星移的建物地景
1. 【校門口】故事從這裡開始
2. 【椰林大道】氣派筆直的陽光大道
3. 【舊總圖(校史館)】裝載知識的古老殿堂
4. 【行政大樓與大福】莊嚴其外、實用其中
5. 【傅園與傅鐘】傅斯年校長與臺大同在
6. 【N號館與普通大樓】那些年,我們一起上課的教室
7. 【學生活動中心與振興草坪】真人、塑像與空間的有趣對話
8. 【醉月湖】浩渺波光承載多少紅塵心事
9. 【舟山路】漫步林蔭水景的步道上
10. 【臺一】難以忘懷的好滋味
緯・時間軸
不可磨滅的歷史一瞬
1. 【臺北帝大預科】自由奔放的高校生
2. 【考生服務團】艱困歲月裡的暖意
3. 【麥浪歌詠隊】追憶一九四九年的歌舞青春
4. 【耕耘社】闢地種菜、填飽肚子
5. 【新生劇團、海天合唱團】排戲練唱的社團回憶
6. 【實驗與實習】早期學生上課剪影
7. 【社會服務團】大學生走入鄉間服務
8. 【腳踏車】單車失竊記
9. 【超級軍刀機】草坪上的戰鬥機
10. 【畢業典禮】踏出校門再回首
參考資料
校長序 再青春一次/李嗣涔
編者的話/校史館編輯小組
經・空間點
物換星移的建物地景
1. 【校門口】故事從這裡開始
2. 【椰林大道】氣派筆直的陽光大道
3. 【舊總圖(校史館)】裝載知識的古老殿堂
4. 【行政大樓與大福】莊嚴其外、實用其中
5. 【傅園與傅鐘】傅斯年校長與臺大同在
6. 【N號館與普通大樓】那些年,我們一起上課的教室
7. 【學生活動中心與振興草坪】真人、塑像與空間的有趣對話
8. 【醉月湖】浩渺波光承載多少紅塵心事
9. 【舟山路】漫步林蔭水景的步道上
10. 【臺一】難以忘懷的好滋味
...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