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法.生命之道
聖賢之書.智慧之泉
世界文明的瑰寶,人類社會的明燈,
精神心靈的泉源,浮世生活的指南。
儒家思想以「四書」(《論語》、《孟子》、《中庸》、《大學》)為巔峰代表典籍,其所開顯的智慧,至今仍啟示著無數眾人,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制度、倫理道德和精神哲學,實為精神文化的寶典。
本【四書】系列,一共編輯成三本,《論語》和《孟子》各編成一冊,《大學》和《中庸》合編成一冊。內容包括全書導讀、單篇前言、原典、吟味(白話義解)和詞語註解,並附有難字注音,解說豐富,是您不可錯過的四書寶典。
******
《大學》
雖未被列入經書,但宋代朱熹將其編入「四書」,其後近千年成為封建社會科舉考試的規定教科書,對中國社會整體文化構成和流變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出自《禮記》第四十二篇,至北宋才獨立成書。作者未詳,一說是曾子所作,另一說是孔門後學所作。
《大學》原不分章節,朱熹的《大學章句》將之分為經一章,傳十章。《大學》著眼於為人處世的根本道理,到了宋代,儒家學人提出了知名的三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理論。
《大學》
《中庸》
在「四書」中,《中庸》堪稱最具哲學意味的著作,被歷代學人視為最難讀懂的著作,應該先讀完其他「三書」之後,再來閱讀、體味《中庸》,否則難以讀出其中的意味。
《中庸》出自《小戴禮記》第三十一篇,至宋代才獨立成書。作者未詳,一說是子思所作,另一說是秦代或漢代的學者所作。朱熹編訂《中庸》,分成三十三章。
中庸之道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中庸》提倡遵循天道規範,強調實現天地間萬物的蓬勃生長與和諧共生,這是儒家中庸哲學的至高價值。
✪ 本書特色與結構 ✪
【全書前言】深入探討《大學》和《中庸》的文章特徵,並討論主要議題和精神。
【單篇導讀】在每一篇的最前面,皆說明該篇的重點和旨意,幫助引導閱讀。
【原典】原典部分,做大字編排,層次清楚,方便尋找篇章,提高閱讀效率。
【註解】針對原典的字詞,做深入的註解,講解內容豐富,是最值得參考的資料。與原典做上下欄的排版,容易對照原典文字。。
【吟味】針對原典,作白話文解釋,解文流暢,傳達該章的精神,幫助領悟《大學》和《中庸》的世界。
【品讀】在閱讀完原典和白話文解釋之後,又針對該章做探討,幫助掌握內容的主要議題與精神。
【原典全文注音】原典全篇部分,作全文注音,幫助閱讀與理解。
【難字注音】針對難字、古字、破音字等,標上國語注音,確保閱讀流暢。
作者簡介:
劉振佳
中國孔子研究院特聘教授,濟寧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儒學研究所所長,孔氏家族研究所專職研究員,山東省孔子學會理事,中國高等教育教學研究會、小學語文教學研究會副會長、山東分會會長。儒學研究及教育教學成果,獲得省級以上獎勵十餘項。
長期致力於孔子及其儒家思想與地方區域文化研究、山東師範教育發展史研究、山東省曲阜師範學校校史研究。發表各類研究文章一百六十餘篇,《齊魯晚報》專欄作者,出版多部和孔學相關的書籍,參與編寫國家社科十五規劃重點項目「百年儒學大系」,出版專著《儒家管理思想研究》,主編山東省師範《中國文學》等多種教材。
作者序
【《大學》前言】
《大學》是傳統儒家的重要經典著作,雖然沒有被列入經書,但是宋代朱熹將其編入「四書」,其後近千年,成為科舉考試的規定教科書,對中國社會的整體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宋代理學家對於《大學》的調整與修改,最終確定了其基本的理論和思想框架,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對於中國文化道德修養理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大學》一書的整體框架,表現出儒家極度重視人生道德修養的觀念。《大學》一書之所以能夠最後成為儒家的經典著作,決非偶然現象,雖然它只有兩千餘字,卻深刻地詮釋了傳統儒家的主體思想,尤其是人生的修養和生命價值的理論。
漢.鄭玄在《禮記目錄》中說道,「名曰《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認為《大學》一書,就是教導人們學習廣博知識,進而實現從政為民。
正如二程對於《大學》一書的評價:
「《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語》、《孟子》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他將《大學》視為初學入德的入門著作,道德學習應從《大學》開始學起,然後再依次學習其他的儒家經典著作。
在二程的基礎上,朱熹對《大學》的整體價值意義做了進一步的說明,他認為:
「《大學》是為學綱目,先讀《大學》立定綱目,他書皆雜說在裡許,通得《大學》了去看他經,方見得此是格物致知事,此是誠意正心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事。」
相對於其他的經典來說,《大學》是學習的總綱,掌握了這個總綱,就可以對其他經典的學習起到提綱挈領作用。
後來,明代從王陽明到李贄,無不推尊《大學》,王陽明曾專著《大學問》一書,李贄曾評價《大學》:
「真正學問,真正經濟,內聖外王,俱備此書。」「故知《大學》一書平天下之底本也。有志者,豈可視為舉業筌(捕魚的竹器)蹄而已耶!」
現代學者徐復觀強調,《大學》「係完全代表儒家之理想。亦即是說,由《大學》所反映的學問內容,未曾受到西漢以經典為學問中心的影響。」《大學》代表了原始儒家對於人生修養的基本觀念,具有極強的宏觀指導意義。
《大學》的內在結構,表現出了儒家人生道德修養「內聖外王」的基本理路,可分為兩個部分:
(一)「三綱領」: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二)「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其所展現的「大學之道」義理,遠遠超出了一般學校的教育層面,而是在更深的文化層次上,逐步蛻化發展成的道德理性精神,深化為以仁為本體、以善心為質因的人性學說。它規劃出人應然性的生命存在和發展過程,闡釋了生命的至高價值與意義,並成為民族生存文化哲學義理。
「三綱領」是全書的總綱,「八條目」實踐功夫的次第步驟。這樣的內容安置,簡明扼要,提綱挈領,層次分明,清楚地表達出儒家內聖外王的理想世界。儒家主張個體人生應不斷追求道德的修養與完善,經由修身養德,使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在此基礎上,將內在的道德修養付諸實踐,在實踐中建立「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王道功業。雖然「內聖外王」的概念最初由莊子提出,但此思想內涵在《大學》中做了最經典的表達,確立起「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一行治天下的基本準則,將個體修養的好壞與政治的優劣連結起來,建立起生命的社會觀和歷史觀。
「三綱」(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是內聖外王的過程與目標,「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實現「內聖外王」的途徑與步驟。在八目之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五項為內聖之業,「齊家、治國、平天下」三項為外王之業。
《大學》一書不僅向人們描繪出以修身為基本環節,內修外治、知行合一、情志一統、人我相接的人生圖式,而且揭示出由個人心性直通家、國、天下政治,由主觀的實踐,到客觀的實踐的人生至高的善化境界、社會道義的至深義理。所以,有人說北宋.張載「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是對其最好的評語。
《大學》所論,並非一種簡單的理論學說,在更高層次上,其所揭示和論證的,乃是人生的基本原理,是人之為人不可或缺的修養和智慧。也正因為如此,兩千多年前所誕生的經典著作《大學》,在社會正處於文化轉型期的今天,仍然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大學》為我們強化道德修養提供了必要的思維向度。長期以來,人們的社會道德觀念如何建構,如何持守得更為長久,一直是一個模糊不清的問題。在現代,人們將道德建構這個從知性到理性、從行為到心性、從政治到習俗等涉及面如此廣泛的問題,簡單地等同於一般知識教育的方式,將思想品德教育降之為諸多學科中的一科,淺化了道德教育。針對這種情況,透過對《大學》做深度解讀,其中的「三綱八目」,不僅在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上具有獨到的學理價值和生命義理性,而且綱目揭示道德的完整建構和方法。
其次,《大學》為我們的道德建構提供了必要的境界追求。什麼是「道德」?一般多淪為空泛的論說,使道德認知和判斷局限於個體觀念,甚至與一己的思想道德品格相混淆。細究《大學》的宗旨,其之所以圍繞著修身這一核心,指出人在內在道德修養完成之後,還要繼續從事「齊家、治國、平天下」,其目的不只在於透過「大學」教育,讓人踏上社會之後,能夠以「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心態融入社會,並有所建樹,實現「內聖外王」的功業,成為真正的道德之人。
就人的社會道德觀念構成而言,在儒家看來,道德並非是要讓人做一個好人或是有用的人。道德是一個具有宏闊內涵的大範疇,在更深層次上,「齊家、治國、平天下」不僅是人的外在業績,也是道德修養建構的深化過程,著眼於更遠高宏闊範圍的道德修養功夫,在個體修養的基礎上,還要增強家德、國德、天下德的觀念,完成從一己之德向社會大德精神境界的昇華。只有到了這一步,也就是將自己的身心與社會融為一體,才可以稱得上是真正的道德之人。
---------------------------------------------------------------------------------------
【《中庸》前言】
在「四書」中,《中庸》堪稱最具哲學意味的著作,所以被歷代學人視為最難讀懂的著作,孔子說:「《中庸》其難哉!」宋.朱熹說:「《中庸》多說無形影,如鬼神,如『天地參』等類,說得高。說下學處少,說上達處多。」朱熹表示,「四書」就屬《中庸》的內容最微妙,比較難以理解,所以應該先讀完其他「三書」之後,再來閱讀、體味《中庸》,否則難以讀懂,或是難以讀出其中的意味。
「中庸」是中華民族一個古老的哲學命題,那麼什麼是「中庸」?古今說法不一。「中」字在先秦古籍中有三層意義:
(一)指中間或兩者之間
(二)指適宜、合適、合乎標準
(三)指人心、內心的和諧境界
至於「中庸」,古代比較有代表性的說法亦有三種:
(一)以漢.鄭玄為主的解說,「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漢.許慎也持此種看法:「庸者,用也。」認為中庸就是「用中」,即樹立一種持中的標準,學會用中間方式思考和處理事物。
(二)以宋代二程為主的觀點,「子程子曰:『不偏謂之中,不易謂之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他們從天道與天理的基本觀念出發,認為所謂「中庸」,就是不折不扣地遵循天地之道,這是天地包括人在內的基本存在法則。
(三)以朱熹為主的解釋,他在《中庸章句》中說道:
「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乃天命所當然,精微之極致也。」
他上承三國何晏等人將「庸」解釋為「常行之常」的傳統,認為如果只是將中庸視為天地之道,「庸固是定理,若以為定理,則卻不見那平常的意思」。他雖然繼承了二程的看法,將中庸置於天理的理論框架之中,但是又接受了佛道的某些觀點,將中庸和體用連接起來,突出了中庸哲學的現實實踐性。
一、《中庸》為華夏民族的人生哲學體系的依據與基礎
《中庸》論證的天道與人道觀念,《中庸》開篇便說道:「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這樣一個立論的起點,清楚表明《中庸》的理論基礎和出發點就是中國傳統的天道觀,也稱之為天命觀。在《中庸》看來,自然存在的天道賦予了人的人性,人性從,根源上來說,由自然的天道化成而來。人在現實生活中,按照自然規律去發展人性,依據生命宇宙的規律,按照人性自然去延伸和豐富本然之性,天地的自然規律永遠大於個體的存在機理。
所以,不能以人性去規定規範天理,任何違反生命宇宙規律的人和事,都必將受到懲罰。也正是因為天道構成了人性的內在律性,所以,從哲學上來說,人應該不斷地用外在之道來改善人的先天本性,不斷地去修養、提升、陶冶自己的精神境界,最終實現本性與天道合二為一。這就是所謂的「教」和教化,教化的過程既是道對人的匡正改易過程,又是人對於道德的修悟過程,正是經過這樣一個過程,人才能遵循自然,得到教化和提升
二、《中庸》人生哲學的價值取向具有民族特色
這是《中庸》一書中所謂的「致中和」,子思認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全書的主旨就是「致中和」,或是圍繞著「致中和」而展開。
承接著天道自然造化人性的基本觀念,人們發現,在浩浩不息的天道之中,最重要的原理之一,便是中性的原則。雖然世間的一切紛紜複雜,然而其中有一個看不見但是深存其間的原理,一切最終都會在兩極對應的過程中,按照「中」的規律來運轉,「中」成為天地間一切事物的「大本」。
也正是因為世間的中性原則,「中」正確地表現為現實的存在,便會產生「和」的狀態,而「和」是天地間萬事萬物的必然完美實現,也就是所謂的「達道」。也正是「中」與「和」的雙性實現,或者稱之為「致中和」,按照時空的辯證法運轉規律,現實的一切才會各安其位,相偕相生,才會具有存在與發展的可能。
從更廣闊的自然界角度上,《中庸》不僅提倡遵循天道規範,還要實現天地間萬物的蓬勃生長與和諧共生,這是儒家中庸哲學的至高價值取向。
三、《中庸》為民族傳統哲學尋求並建構起特定的方法論
在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看來,正確地把握中庸之道,是建立在社會道德基礎之上的合理、合適選擇。首先是「君子中庸」,君子在現實行為選擇上,能夠從基本的道德底線出發,做出不偏不倚的正道選擇。正如朱熹上承程頤所說:
「《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蓋自上古聖神繼天立極,而道統之傳有自來矣。其見於經,則『允執厥中』者,堯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堯之一言,至矣盡矣,而舜復益之以三言者,則所以明夫堯之一言,必如是而後可庶幾也。」
雖然中正之道有時會艱難挫折,但是,因為是君子,便會義無反顧,仁以為己任,執道而往。在這方面,君子的所作所為會與世間小人形成很大的反差。那些世俗小人,因為沒有道德底線,所以會走偏鋒、捷徑,違反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著眼於世間的正道選擇,是「中庸」的第一個要義。
中庸之道是儒家哲學思想的重要範疇,是傳統理論中的至高境界,雖然在一般人的心中,「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之道是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千百年來,對於中華民族的生息與繁衍,對於民族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對於民族氣質和思維習慣的孕育與養成,都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以至於世界上其他的民族對中華民族的認知,無不留有中庸之道的印記。
中庸哲學是華夏民族文化的精髓,在今天,面對西方文化的惡性競爭和叢林法則等,依然具有生活上的指導意義,尤其是中庸哲學注重在矛盾之中持有中道,不做極端的處理,促使人們平衡生命內外關係,也平衡人我關係、天人關係,追求各種的和諧共生。在道德建設上,亦有著不可忽視的現實意義,我們應該更好地繼承和發揚這份珍貴的民族歷史文化遺產。
【《大學》前言】
《大學》是傳統儒家的重要經典著作,雖然沒有被列入經書,但是宋代朱熹將其編入「四書」,其後近千年,成為科舉考試的規定教科書,對中國社會的整體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宋代理學家對於《大學》的調整與修改,最終確定了其基本的理論和思想框架,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對於中國文化道德修養理論的形成與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
《大學》一書的整體框架,表現出儒家極度重視人生道德修養的觀念。《大學》一書之所以能夠最後成為儒家的經典著作,決非偶然現象,雖然它只有兩千餘字,卻深刻地詮釋了傳統儒家的...
目錄
【大學】
前言
經一章
傳之首章 釋在明明德
傳之二章 釋親民
傳之三章 釋止於至善
傳之四章 釋本末
傳之五章 釋格物致知
傳之六章 釋誠意
傳之七章 釋正心修身
傳之八章 釋修身齊家
傳之九章 釋齊家治國
傳之十章 釋治國平天下
---------------------------------------------------------------------------------------
【中庸】
前言
第一章 天命章(綱領)
第二章 時中章(知人)
第三章 鮮能章(正心)
第四章 行明章(正心)
第五章 不行章(修身)
第六章 大知章(審問)
第七章 予知章(明道)
第八章 服膺章(正心)
第九章 可均章(正心)
第十章 問強章(明道)
第十一章 素隱章(正心)
第十二章 費隱章(知物)
第十三章 不遠章(篤行)
第十四章 素位章(修身)
第十五章 行遠章(齊家)
第十六章 鬼神章(齊家)
第十七章 大德章(知天)
第十八章 無憂章(齊家)
第十九章 大孝章(齊家)
第二十章 素隱章(正心)
第二十一章 誠明章(知性)
第二十二章 盡性章(誠意)
第二十三章 致曲章(誠意)
第二十四章 前知章(治國)
第二十五章 自誠章(誠意)
第二十六章 無息章(博學)
第二十七章 大哉章(修身)
第二十八章 自用章(明道)
第二十九章 三重章(明辨)
第三十章 祖述章(知法)
第三十一章 至聖章(修身)
第三十二章 經綸章(誠意)
第三十三章 尚絅章(正心)
【大學】
前言
經一章
傳之首章 釋在明明德
傳之二章 釋親民
傳之三章 釋止於至善
傳之四章 釋本末
傳之五章 釋格物致知
傳之六章 釋誠意
傳之七章 釋正心修身
傳之八章 釋修身齊家
傳之九章 釋齊家治國
傳之十章 釋治國平天下
---------------------------------------------------------------------------------------
【中庸】
前言
第一章 天命章(綱領)
第二章 時中章(知人)
第三章 鮮能章(正心)
第四章 行明章(正心)
第五章 不行章(修身)
第六章 大知章(...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