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佛陀一樣思考,像惡棍一般行事!
喚醒內在本能│打破超瞎規則│隱性領導思維│超效團隊策略│豐饒人生事業
‧ 上億身心靈產業Mindvalley,客戶包括《財星》500強公司,超過200萬學生。
‧ 《紐約時報》暢銷書《活出意義:10項讓人生大躍進的卓越思考》作者。推薦──
程世嘉 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楊斯棓 《人生路引》作者
愛瑞克 知識交流平台TMBA共同創辦人
成敗只是幻覺,唯一重要的,是你進化的速度!矽谷工程師出身的維申,在狹小的倉庫以700美金打造了上億的身心靈產業。他打破辛苦工作的迷思,主張要像佛陀一般釐清內在的價值觀與本能,再如同惡棍一般迅捷勇猛的行事。像佛陀一樣思考,像惡棍一般行事!以心轉境,創造豐盛的工作與生活。
本書第一部,從釐清內在特質開始,教你找出符合個人生命的獨特價值觀與使命,吸引對的人一同投入事業;第二部則進而發掘力量,將人性的四大需求融入工作之中,改善企業與職場環境,放大團隊效能與成果;第三部則將融合佛陀與惡棍者兩種典型,成為鼓動人心的願景型領導者,以全面性的整合思維來因應快速的產業變動,並且提出創新與快速的商業策略。同時整合佛陀與惡棍這兩種平衡的特質,讓你的事業與人生,更優游自得、更豐饒活躍。
佛陀:典型的精神導師
生活在現實世界中,但處處表現出源自內在的覺察力與忠於自我的輕鬆、優雅、自在。佛陀類型的人能體認自己的價值觀並善用「內在」的力量。
惡棍:以實際行動改變社會的典型
惡棍,或稱之為狠角色,這樣類型的人會積極創造改變、建造事物、設計程式、寫作、發明、領導,致力推動人類的進步,為現實世界的新結構賦予生命。惡棍代表善意的破壞者,勇於挑戰規範,讓人類變得更好。
重點快讀:
‧ 發掘你的靈魂印記
‧ 吸引盟友
‧ 激發深度連結
‧ 成為泰然自若的人
‧ 將成長設為終極目標
‧ 明智選擇你的使命
‧ 啟動你內在的願景領導力
‧ 統一腦的運作模式
‧ 提升你的自我認同
企業領導者與個人工作者都適用:
‧ 找出得心應手的工作目標
‧ 吸引合適的團隊成員
‧ 共同打造健康的工作環境
‧ 巧妙利用四大需求來放大工作效能
‧ 靈活策略以因應市場變動
‧ 工作與生活雙贏的美好人生
‧
本書會告訴你如何超越辛苦工作的迷思,提高工作的層次,發揮更敏銳的意識狀態,讓你不費力地在這個世界優游自在,同時還能一邊發揮影響力。當你在這樣的狀態下做人做事,你會注意到你已將身為人的兩種美好狀態融合為一──我稱之為佛陀和惡棍。
作者簡介:
維申‧拉克亞尼Vishen Lakhiani
是Mindvalley的創辦人和執行長,這是一家個人成長教育王國,正積極拓展它們的課程至全球100個國家學校系統和許多《財星》500強公司,擁有超過200萬學生。亦是《紐約時報》暢銷書《活出意義:10項讓人生大躍進的卓越思考》的作者,此書被翻譯20多國語文。
譯者簡介:
張美惠
台大外文系畢,輔大翻譯研究所肄業。曾獲梁實秋文學獎譯詩組佳作,譯有:《德國短篇小說精選》、《國家公園之父──蠻荒的繆爾》、《沒有終點的旅程:努蘭自傳》、《Y染色體:男子漢的本質》、《偉大的追尋:經濟學天才與他們的時代》、《煮一杯咖啡需要多少水?:生活事物背後的虛擬水》、《深度說服力》等書。現從事專職翻譯。
章節試閱
職場,就是今天的部落
今天很多企業容許比較放鬆的環境(類似休閒星期五的文化),但威權管理風格還未完全絕跡。容許穿帽T上班或免費享用公司自助餐,都不足以促進人際連結的蓬勃發展。
多數人花八小時工作,公司幾乎等同新的部落。多數人和同事相處的時間多於和家人相處。如果你所處的團隊互動是連結性較強的,這是好消息。但如果不是,可能會有很糟糕的後果。所以關於公司應該如何經營,我們必須更有彈性。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請考慮下列幾點:
現在我們知道社會連結是攸關快樂與否的首要因素。事實上,現在已有科學研究顯示,快樂可能是影響團隊表現的單一最大元素,兩者完全正相關。
社會連結→快樂→工作表現
關於快樂的真相
探討企業文化的書籍有時會導向一種幻覺,好像員工應該時時處於幸福的狀態,工作時應該一直很開心,領導者應該為了這個目的實施某些制度。坦白說,這是鬼話。
任何人都不可能一直快樂,任何領導者當然也沒有義務歡喜雀躍穿梭公司走道,在空中拋撒亮片和分送杯子蛋糕,讓大家都笑開懷。
好的公司會設計制度,鼓勵員工培養「正向樂觀」的特質。且聽我詳細解釋。
正向的狀態是指任何一種愉快的心情,好比快樂,在很多種刺激下都可輕易達到這個狀態。好比在YouTube看小貓的影片,吃一塊巧克力,在Netflix追劇,你肯定就能進入正向的狀態(雖則很短暫)。但人的情緒會不斷起起伏伏。
你可能前一刻開心地在電腦上工作,下一刻接到同事的電郵,說你犯的一項錯誤讓團隊的案子陷入危機,你的心情快速從快樂變成難過。情緒就是會如此變化。
沒有人能隨時保持正向,這樣既不健康也沒有用。事實是「隨時」處於正向狀態會讓人無法體驗真正的滿足。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的用途,完整感受所有的情緒是健康的,最重要的是要接受情緒。
入口網站大思想(Big Think)訪問過哈佛心理學家大衛(Dr. Susan David),她說:「這個社會太執著於快樂,無意間使得人們更不快樂。」
你不覺得很諷刺嗎?
很多人渴望時時感到快樂或思考正向,反而無法活出真實的人生,也會降低人的韌性。
你要追求的是正向樂觀
所以我們要追求的不是快樂,而是正向樂觀。正向樂觀的人即使處於負面的情緒狀態,仍會努力追求好的結果。即使遭遇挫敗、被拒或失去,仍然能看得到美好的未來。他會接受當下的負面情緒,例如悲傷,看清事實:這只是暫時的狀態。
事實是我們都會悲傷。悲傷也有促進學習和自我了解的好處,所以不需要逃避悲傷。正向樂觀就是接受悲傷,同時知道這是暫時的,未來會有更幸福的狀態。
我的好友,了不起的精神導師麥可‧貝克維斯牧師稱呼悲傷為「伴侶」。我和麥可一起拍片時,他兩週前剛喪父。我問他還好嗎?他答:
我是幸福快樂的人,我知道這些是我的本性。但此刻我感到很悲傷,我不會把它推開或否定它,我將悲傷當作伴侶,是存在我的領域的一股能量,我不知道它會在我身邊多久,也許一個月,也許好幾年。
但我接受它的存在,也了解它為什麼在那裡。
麥可沒有嘗試對抗悲傷,也沒有讓悲傷擊倒他。而是擁抱悲傷,了解它。但他知道長期而言他的人生會好好的,這就是正向樂觀。
快樂是狀態改變,正向樂觀則是層次進化。
你可以嗑了某種藥物而立刻感覺很快樂,但隔天就崩潰陷入憂鬱,因為那只是大腦的化學反應變了,這是狀態改變。
反之,層次進化是恆久、不會逆轉的。這是智慧增長的精髓,讓人抱持更寬闊的世界觀。
正向樂觀是層次改變──表示你與周遭世界的互動建立在一個更有智慧、更成熟的世界觀上。一旦你覺悟到宇宙是善的,生命終究是美好的,你將永久蛻變,絕不會再回復原本的世界觀。但這並不表示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是如同麥可所說的,意味著你會以更健康而有智慧的方式面對偶爾來與你作伴的悲傷、哀悼、失落。
正向樂觀的好處
一個正向樂觀的人比較不會順著情緒反應。他會訓練自己保持敏銳的覺察力,能意識到自己的感覺,主動選擇反應方式。
正向樂觀並不是否定悲傷,而是即使在悲傷時也認為未來是好的。
這種思考方式是可以訓練的,就像培養任何技能一樣。你只是需要學習客觀思考,從不同的角度看事情。
世界上頂尖的運動員事先都知道會有挑戰、危險和不舒服的時候,但仍然看見自己贏得勝利的時刻。失敗時能站起來,再往前衝刺。這是因為他們受過訓練,知道如何面對情緒,最重要的,他們背後有一群關懷他們的人給予堅定的支持。若是套用到事業,正向樂觀是你希望團隊擁有的特質。
快樂和正向樂觀要如何衡量?一個名為「正向智商」的新興領域就是專研這個主題,凡是有工作或事業的人都需要注意這方面的調查結果。
正向智商的力量
有一本書叫做《正向智商:人生成功幸福的關鍵》(Positive Intelligence: Why Only 20% of Teams and Individuals Achieve Their True Potential),按照作者查敏(Shirzad Chamine)的說法,正向樂觀就是高正向智商。一個人若是正向智商較高,他的正向感受相對於總體感受的比例較高。簡單地說:一個人若是10%的時間感覺有些壓力或不安全或低落,他的正向智商就是90。該書針對數百份關於快樂與工作的研究進行整合分析(meta-analysis),得到的結論是:「高正向智商的人薪水較高,無論在工作、婚姻、健康、社交、友誼、創造力各方面都比較成功。」
查敏寫道:「你的腦子是你最好的朋友,也是你最大的敵人。正向智商是腦子這兩種心理模式的相對強度。因此,正向智商代表你對自己的心智有多少掌控,你的心智有多大程度為你的最大利益服務。」
因此,若要建立追求優異表現的文化,領導者必須把心力放在幫助員工發展更高層次的心態。意思並不是只提供機會讓員工維持快樂的狀態(我們且稱之為亮片杯子蛋糕法),而是提供培養正向樂觀的機會(職場上的個人成長與社會支持)。
你不必是團隊領導者也同樣適用這個道理。不論你的工作狀況如何,或當前的目標是什麼,培養正向樂觀顯然都能讓你受益。第四章會介紹簡單的工具如兩分鐘感恩技巧,任何人都能因此得到極佳的成果(在下面分享的例子裡,那家公司的營收因此成長超過三億美元)。
如果你正帶領一個團隊,或要從無到有招聘新團隊,你必須鼓勵員工學習掌控自己的心智,如此才能提高正向智商。
事實上,查敏依據60組團隊的比較研究得出驚人的發現:團隊的正向智商是預測團隊成績的單一最準確因素。請想想下列幾點:
‧ 高正向智商的執行長較可能帶領快樂的團隊,成員自認工作氣氛較有利優異的表現。
‧ 由高正向智商的經理組成的專案團隊,表現成績高出31%。
‧ 高正向智商的員工較少請病假,較不會過勞或辭職。
‧ 高正向智商的經理做決策時較精準謹慎,能夠花較少的力氣完成工作。
那麼你要如何提高正向智商呢?關鍵都在於人。我將下面五種策略帶進我們的文化。
利用五種策略培養高度連結的企業文化
不論你扮演何種角色,未來的目標是什麼,掌握好下面五種策略,你就能將任何團體變成社交凝聚力和表現能力都很強的團隊。讓人意想不到的附帶效果是:工作會變得更像玩樂,因為你是和最親近的好友一起工作。
如果你是領導者,請先不要急著辦一場公司歡樂派對,或大方分派聖誕紅利。這些點子很有用,也能提高正向氣氛,但這些表面的策略只會產生短暫的效果。
如果你等待權威人士站出來,改善工作場所的團隊互動關係,等再久也沒有用,不如指派自己去做。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刻意的作為改變整個團體的互動關係。你也可以運用這些策略來建立團隊,或深化你與任何所屬團體的連結。
下面介紹五種策略,幫助你創造我認為最有效的高凝聚職場:
1. 在職場交朋友
2. 創造安全與相互支持的環境
3. 練習表現脆弱的一面
4. 發揮正向的感染力
5. 比賽誰更和善
策略一:在職場交朋友
現在我們應該嘗試挑戰一種過時的心態。想想看,如果職場上的友誼對公司的重要性不亞於生產力呢?如果公司不只是心心念念最新的時間優化平台,還能用心鼓勵大家互相深入連結呢?如果你和最好的朋友一起工作呢?結果會如何?
如果你認為這些想法沒有意義,下面的資料會改變你的想法。過去總以為職場上的友誼不具生產力,蓋洛普Q12員工投入度調查(Employee Engagement Survey)完全顛覆這個觀念。該研究發現,決定工作投入程度的一個關鍵元素是在職場上有一個好友。自稱工作上有好友的人,投入程度比沒有好友的人高出七倍,各項績效指標的分數都比較高:包括較善於應對顧客,為工作帶來更多創新,心智敏銳度較高,犯錯率與受傷率較低。
這是因為在工作上擁有社會連結讓人心情愉快,比較快樂。2014年我訪問哈佛研究員艾科爾(Shawn Achor),他著有《哈佛最受歡迎的快樂工作學》(TheHappiness Advantage)、《開啟你的正向天賦》(Before Happiness)和《共好與同贏》(Big Potential)。請看看下面的資料:
‧當大腦處於正向狀態時,生產力會提高31%
‧銷售成績會增加37%
‧智力、創意、記憶力都會大幅改善
‧安排讓醫生心情快樂,他們做出正確診斷的機率會提高19%
社會連結有助提高生產力,這很重要。但談到快樂與工作,多數人的態度都是「先苦後甘」,或是:「如果我努力工作,會讓我以後比較快樂。」艾科爾鼓勵我們翻轉這套公式。他的觀念大約是這樣:
心情愉快=工作效率較佳=績效倍數提升
要做到這一點,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社會連結,如此才能營造出可以讓人感受到愛與歸屬的團隊關係。
這些發現恰與柯林斯在《從A到A+》一書中的一個主要論點相符,他寫道:「我訪問那些在『從A進步到A+』的公司上班的人,他們熱愛工作的一個主因是喜歡一起共事的人。」
如何激發友誼
哈佛研究員柯蒂(Amy Cuddy)在《姿勢決定你是誰》(Presence)一書中指出,兩個人初見面時,會快速衡量是否喜歡彼此。人們會潛意識問自己兩個問題:
1. 我是否信任這個人?
2. 我是否尊敬這個人?
這是所有關係最初的基礎。如果一個人在初次互動時給這兩個問題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友誼就可能開始萌芽。凡是不成功的關係,很不幸地都是這兩項元素之一或全部欠缺。任何人若在個人或事業上感覺和某人之間有敵意,給你一個提示:恢復這兩項元素。
Shopify的執行長接受《紐約時報》訪問,談到建立這方面的指標,他稱之為「信賴電池」。他說:「一個人受雇時的電力是50%滿,每一次你在公司裡與這人共事,兩人之間的信賴電池就會充電或放電,要看當時的情況──好比你是否按時完成案子。」
也許我們可以設計同類型的指標來衡量尊敬?將關係想成信賴電池或尊敬電池可以加以簡化,因為關係是主觀的,探討起來比較麻煩。要讓兩個陌生人變成很好的朋友,涉及的變數太複雜,本書無法一一解釋。友誼無法勉強,但話說回來,確實有某些信念與做法可以讓任何人提高成功的機率。
首先,價值觀相同的人較可能成為朋友。所以如果你要雇人,要先確保搞定這一點。然後要定期評估團隊的互動,誠實自問:公司裡是否有些人阻礙友誼的建立?
我曾經解聘一個宗教信仰很虔誠的人,因為他拒絕和女性握手,那違背他的文化。他是很優秀的工程師,但他在團隊裡會嚴重削弱整體凝聚力,讓女性感覺不自在。這很不健康,因為當時我的管理層級有60%是女性,他若不能改變信仰就得離開。我們可以尊重宗教信仰,但不能接受讓別人不自在的任何人。
接著要創造社交活動的節奏。友誼需要時間培養,人們需要有很多機會在不同的環境中建立連結。我發現有兩種絕佳的方式可以建立堅實的社會連結,將愛與歸屬帶進職場:
1. 社交活動
2. 儀式
任何人都可以透過一個簡單的方法促進同仁之間的友誼,那就是舉辦更多社交活動。聽起來似乎很理所當然很明顯,但多數公司就是辦得不夠多。任何人都可以輕鬆舉辦很簡單的活動,將同仁拉攏在一起。
下面我介紹舉辦社交活動的簡單頻率。可分成五類:每日、每週、每月、每季、每年。
我們在Mindvalley每週舉辦社交時間,通常會延長到很晚。我們每個月也會在辦公室之外舉辦社交之夜,團隊找一間時髦的餐廳吃喝。
如果你是領導者,應該要參加,我每次都參加。我發現人們在辦公室之外對上司會變得比較敢說話。我們是社交機器,但受到制約而會遵循所處環境的文化規則。不論工作場合多麼開放,多數人都會遵循一套關於如何說話、衣著打扮、傾聽的規則。
但一、兩杯啤酒下肚之後,程式設計師可能會公開抱怨職場上的某些辛苦。或者我會得知同事某種隱藏的才能,或最近的旅行經驗,或個人的成就和辛苦。這些時刻我也可以自在做自己。
1998年我在微軟工作時,很欣賞蓋茲邀請所有新進人員到他家的做法。我記得看著蓋茲在他家後院幫我們所有的員工翻烤漢堡排,對他充滿敬意。我很欣賞他能立即將我們帶入他的圈子,給我們空間互相分享心情。連蓋茲都可以找出時間幫員工烤肉,其他人當然也可以。
職場,就是今天的部落
今天很多企業容許比較放鬆的環境(類似休閒星期五的文化),但威權管理風格還未完全絕跡。容許穿帽T上班或免費享用公司自助餐,都不足以促進人際連結的蓬勃發展。
多數人花八小時工作,公司幾乎等同新的部落。多數人和同事相處的時間多於和家人相處。如果你所處的團隊互動是連結性較強的,這是好消息。但如果不是,可能會有很糟糕的後果。所以關於公司應該如何經營,我們必須更有彈性。
為什麼要這麼麻煩?請考慮下列幾點:
現在我們知道社會連結是攸關快樂與否的首要因素。事實上,現在已有科學研究顯示,快樂...
作者序
【前言】
這本書可能會挑戰你某些根深柢固的人生觀。
我寫書探討一個主題時,都是為了顛覆舊觀念。換句話說,我要在你平常不假思索產生的意識流中置入新的觀念──提升覺察力會讓你獲得自由。那些你甚至根本一無所知的新觀念就像一扇窗,讓你有機會成為視野更寬闊、更堅強、更好的自己。最後受益的不只是你,還有你的家人、社會和整個世界。
我的朋友,了不起的哲學家威爾伯(Ken Wilber),他在探討整合理論(Integral Theory)的作品中,傳播世界觀的重要性。若將他的觀念簡化後做為判斷依據,本書的讀者所抱持的世界觀大致可分成四類。每個人的世界觀不同,因此本書的某些部分可能會讓你覺得深得我心,但有些部分可能會冒犯到你。
假如你是理性主義者,你會喜歡書中的商業觀念,但當我談到心靈的神奇力量、直覺、傾聽你的靈魂,你也許會嗤之以鼻。
你也可能是傳統派,那麼書中凡是提醒你記住你的精神信仰的部分,你都會很喜歡,但當我主張要質疑既定的文化與傳統規範時,恐怕會讓你感到大受威脅。
或者你是環保主義者,這表示你可能也很著迷靈性生活,喜歡談神奇的力量,但讀到如何採取行動和經營企業的章節就有些排斥。
最後一類,你可能是從整合的層次看這本書,這表示你會抱持開放的心胸,挑出讓你產生共鳴的部分,你能夠整合書中每一種世界觀而不會覺得你的自我受到威脅。這是閱讀本書最有建設性的角度。
這不是一本談創業或商業的傳統書籍。世界正在快速變遷。2003年我開始教靜坐時,必須在朋友面前隱瞞我的職業。今天,教導靜坐的公司估值超過10億美元。現在當我和政府、運動界、好萊塢、矽谷、商界的高層人士見面時,他們私下會分享虔誠的精神信仰,而且不再從純粹物質的角度看待他們的工作和事業。
很多人甚至公開分享這些。我要感謝饒舌歌星馬吉爾(Miguel)在《告示牌》雜誌談到,他在演唱會前會練習我的六段式靜坐(詳見第五章)。知名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的球星岡薩雷斯(Tony Gonzalez),在無數次訪問中也說出類似的話。另外還有安德里斯庫(Bianca Andreescu),她十九歲在美國網球公開賽擊敗小威廉絲(Serena Williams)後,向媒體宣揚她會運用我的作品和書籍。不少富豪和顛覆傳統規範的企業家,私下都會談論本書中的一些富爭議性的觀念,我的目標是讓這類對話更加公開,因為現在正是適當的時機。
所以說,這本書的設計就是要顛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提供方法讓你透過改變腦中的認知來改變世界。簡而言之,就是促使你蛻變成長。一旦你看清楚本書所揭露的模式,就不可能回到之前的心態。
你可能很喜歡或很討厭這本書,端視你的世界觀而定。這是故意安排的,因為我們都是透過不自在的經驗或領悟才得以成長,而不是在平淡之中成長。
你可能發現本書放在書店的商業類那一區。坦白說,我不確定是不是應該歸入商業類。本書的確是談今日問題重重的工作方式。但我必須提醒,本書探討的絕不是傳統定義的企業經營,而是要讓你由內而外徹底改變工作方式,探討這個內在的改變如何逐漸向外擴散而改變世界。
所以這本書到底談什麼?談如何掌控你的工作和生活,不論你是新創事業,或是大型組織的掌舵者,或是才剛展開第一份工作。如果你將心力投注在一份無法滿足靈魂的工作,或相反的,對公司懷抱宏大的願景,但想不出如何將業務擴充到足以改變工作的程度,你就是本書訴求的對象。
我的第一本書《活出意義:十項讓人生大躍進的卓越思考》(The Code of the Extraordinary Mind)偶然被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奉為聖經,因為書中探討的主題是表現(performance)。本書則是探討團隊合作、企業經營以及如何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我希望能成為改寫工作定義的聖經。
打破超瞎規則
如果你已經認識我,一定明白我在說什麼。我們在待人處事上都會遵循一套被訓練到會直覺反應的規則,被父母、老師、文化、政府和媒體大量灌輸到我們的深層心理。我在《活出意義》裡稱之為超瞎規則。
我們身邊盡是這些規則,如果不加質疑就會被困住,無法發揮潛力,活出更豐富的人生。現在是應該打破你長期以來關於工作所抱持的超瞎規則了。為什麼?因為如果你是已開發世界的一般人,你醒著的時間有70%都在工作。如果你是一般人,你還會因為這些超瞎規則而工作得很痛苦──人生就這麼一次,這種狀況讓人無法接受。後文會有更多討論。
我不是商業顧問,但曾經是辛苦奮鬥的企業家,又習於質疑規則。我嘗試打破關於工作方式的傳統超瞎規則,過程中創造了非常不平凡的事業、職場和人生。
我把生活和公司當作我的研究實驗室,最後將所學的一切整理成務實的步驟。我體會到,當工作變成自己充滿熱忱的事,工作就不再是工作。
你必須了解,不論你的位階是什麼,你都有了不起的獨特力量,但你必須學習好好發揮。透過辛苦工作和忙碌拚搏來追求成功是現代人的一大迷思。你的內在有你的精神特質和靈魂,只是我們很多人不願意在工作的領域盡情發揮。但這是超瞎規則,當我們將覺醒的心靈帶到工作上,就會發生神奇的事。
我們且深入探討什麼是神奇的事。我在本書會分享一些靈性領域的觀念,換句話說,那是(還)未經科學證明的。我會談靈魂、直覺、共時性(synchronicity)和以心轉境(bending reality)。請抱持開放的心態看待,如果你認為這些都是鬼扯,別忘了,賈伯斯這樣被公認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創造者和執行長的人也支持這些觀念。
如果這些觀念真地引不起你的共鳴,請把這本書送給可能從中獲益的人,因為將這些觀念付諸實踐很重要。錯誤的工作觀很需要被矯正,我們現在依循的是老舊過時的模式。根據蓋洛普的調查,85%的人討厭他們的工作。多數人從事不喜歡的工作,只為了賺錢過著自己不喜歡的生活。最糟糕的是他們會欺騙自己,假裝為了賺錢做著還算喜歡的工作。若有外星人在觀察地球,一定會想:這些物種有什麼問題?
放大到全球來看,這表示每天每個小時大約有5369人死去時一生並沒有實現最大的潛能、體驗最深刻的快樂。我們多數人會延遲追求自己的快樂和夢想,只求今天能勉強維持生活。但這是災難性的錯誤,無法逃躲的事實是:時間一分一秒流逝。
如果你正在閱讀本書,我打賭你一定有了不起的抱負。你夢想要寫書、建立成功的企業、競選公職,在你的社會發揮影響力。所以不要再浪費時間了,因為時間是你最寶貴的東西。
現在是應該拋掉任何無法讓你強大自信的工作觀了,本書就是你的最佳伴侶和指南。
生活藝術大師不太區分工作與玩樂,勞動與休閒,身與心,教育與娛樂,愛與宗教,兩兩幾乎難以分辨。無論做什麼他只追求他心目中最好的表現,至於他是在工作或玩樂,就任由旁人評斷。對他而言,他總是同時在做兩件事。
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這樣的境界,雖則很多人需要徹底改變心態才可以,而本書就是要引領你做這項改變。
但首先你必須相信你可以創造「工作感覺不像工作」的生活。你現在還不必真地相信,但你必須抱持開放的心胸,至少相信別人可能做到,即使你還不相信此刻你自己可以。本書會幫助你做到,本書的設計就是要讓你從全新的角度看自己。
其次,你必須了解關於成功的超大迷思(我稱之為超瞎規則):亦即誤信你必須比任何人更辛苦工作、投入更多時間才能成功。換句話說,必須忙得昏天黑地。任何人若相信這一點,就是相信一個瞞天大謊。
本書會告訴你如何超越辛苦工作的迷思,提高工作的層次,發揮更敏銳的意識狀態,讓你不費力地在這個世界優游自在,同時還能一邊發揮影響力。當你在這樣的狀態下做人做事,你會注意到你已將身為人的兩種美好狀態融合為一──我稱之為佛陀和惡棍。
佛陀是典型的精神導師
生活在現實世界中,但處處表現出源自內在的覺察力與忠於自我的輕鬆、優雅、自在。我說的未必是一般所認知的佛陀,那個獲得大澈大悟的人,而是指這樣的人能體認並善用「內在」的力量。
我成長於東南亞一個遵循印度教與佛教傳統的家庭。我談到佛陀時是充滿崇敬的,在使用這個書名之前請教過幾位佛教大師的意見。本書並沒有引用佛教的任何文化或宗教元素,但深入研究這個領域的學者可能會在本書裡發現一些相似的世界觀。
惡棍是以實際行動改變社會的典型
惡棍,或是狠角色,會積極創造改變、建造東西、設計程式、寫作、發明、領導,致力推動人類的進步,為現實世界的新結構賦予生命。惡棍代表善意的破壞者──勇於挑戰規範,讓人類變得更好。
要真正掌握人生,你必須整合這兩種人的技能,如此你才會創造出與多數人不同的人生境界:
1. 幸福:你會從你工作中得到很大的快樂,工作和玩樂合而為一。
2. 做事得心應手:你不會再有不堪負荷的苦惱,可以輕鬆同時做很多事。
3. 人際關係:你能夠創造正向的氛圍,和你共事的人會受到感染而充滿活力。你與人互動都會創造正向、充滿關懷、雙贏的關係。
4. 需要時能產生靈感:你能夠在需要時產生構想、靈感和創意,成為創新與創造性產出的源頭。
5. 豐裕:不論是財務、健康、感情,你會開始看到生活的每個領域都愈來愈豐裕。
6. 游刃有餘:你的生活會過得很順利,天時地利人和,幾乎就像被幸運之神眷顧,被宇宙善意的力量護持。
7. 以心轉境:心想事成,彷彿宇宙中有一股力量在支持你。
這些高度覺察的狀態聽起似乎很神祕或屬於靈性層次,但都是真的,所有的人都可以體驗到。別誤解,忙碌有時候是好的,但只適合生活在一般層次的人。
前面提到七種特質,請拿出筆來,選出你最想要從本書裡學到的三種。這個簡單的動作可以幫助你從書中得到更大的收穫。請暫停閱讀,先做這件事,如此你在閱讀本書時會帶著刻意的意圖。
不論你此刻處於何種狀況,我希望你明白:你的人生可以有更寬闊的境界。不論你的事業或工作處於何種階段,本書的設計都是要讓你從新的角度發掘自己,看待世界,讓你在做人做事上有大幅的提升。
這是我的經驗談。不久前,32歲的我還住在父母家裡的一個房間,開的是日產March,一個月勉強賺3000美元。那是2008年的事。今天,就在本書即將出版時,我有幸經營數百萬美元的企業王國,正在改變全球的教育面貌。對2008年的我來說,我現在的生活簡直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但你也可以做到,凡是你的靈魂來這世上要做的事,你都可以達成。本書要分享我學到的所有方法,幫助你比我更輕鬆、更快速做到。
十年實驗
2008年,我的公司Mindvalley只有18人,專門為個人成長的作者建立網頁和網路課程。我沒有主要的熱門產品,坦白說,我每個月要燒掉15000美元,現金快要見底。我的小團隊在住宅區三房的小房子工作。
我有遠大的夢想,但不知道如何實現。我們每個月透過一些小型購物網站的電子商務賺進25萬美元,但還是虧損。如果我繼續燒錢,我的事業很快就會完蛋。
這種進退兩難的困境讓我陷入憂鬱。我有一個一歲大的兒子,這個事業只許成功。但該死的是真的很難。
但我確實有一項優勢,就是對個人成長充滿熱忱,我努力追求不斷成長,希望能成為最好的自己。我盡可能多讀書,盡可能研究每個作者,參加每一場個人成長的研討會。我每天做的事就是:
追求個人成長。
追求事業成長。
不斷重複。
談到事業或工作,我們通常不會把心思放在個人成長,而是專注在經營策略、產品創新、企業文化等。這些我都嘗試過了,甚至把我的小事業的不少股份送給一位史丹福企管碩士,希望能引進現代管理的創新做法。結果根本沒有用。
不只是這樣而已。我是在美國創立Mindvalley的,我是移民,拿不到工作護照,最後只能將整個事業遷回出生國,馬來西亞。我夢想將Mindvalley變成全球知名的品牌,那時的我卻困在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情勢很不理想。
我沒有產品,沒有錢,處於極為不利的情況。
因此我轉而將心力放在一個特別的目標:創造世界上最好的工作環境。我想只要能搞定這一點,其他的自然水到渠成──包括人力、人才、產品創新、資金等。如果我致力創造這麼棒的工作環境,我自己工作起來也會更快樂,會有更多時間追求成長,活得更精彩。
這份熱忱成了Mindvalley的實驗,整個實驗過程中,我發現有一套原則能夠讓工作變成充滿創新、生產力、創造力與快樂的遊戲場。不僅如此,這套原則還能催生出一種新型的員工或企業家:這種人能融合本性裡的惡棍和佛陀特質,輕鬆自如地創造佳績。
接下來的10年裡發生了很多改變:
‧Mindvalley的辦公室獲得《企業雜誌》(Inc.)評選為2019年全球十大最漂亮辦公室。如同讀者在後文將看到的,Mindvalley起源於馬來西亞吉隆坡一間倉庫後面的房間。但我們改造辦公室後,現在已成了辦公室設計師的研究範例。
‧Mindvalley創造了極富吸引力的工作文化,世界各地都有人遷移到馬來西亞,到我們的總部工作。Mindvalley雇用60個國家的優秀人才,走進我們的辦公室就像走入聯合國,充滿多元色彩。
‧我們的團隊關係充滿活力,表現愈來愈好,在幸福與健康等多種指標上都明顯高於一般水準。加入Mindvalley的人會變得更年輕、快樂、健康、體能更好。我自己隨著年齡增長,健康指標卻一年比一年更好。最近我們獲得所在城市頒發「最健康雇主獎」(依據保險資料評選)。我們的員工較少生病,多項健康分數都優於平均水準許多。
‧但最重要的結果是:本書付梓時,我們將會達成一項相當不尋常的成績──成為一家收入接近一億美元的教育科技公司,而且完全沒有創投業的資金奧援。這在產業界非常少見,和我們營收差不多的競爭對手大約會募集7500萬到3億美元,我們卻在沒有創投資金的情況下做到了。
‧最棒的是,我的生活平衡而快樂,每天早上醒來都覺得幸福又感恩,和周遭的人維持親密的連結和愛。我能夠投入讓我快樂的事情,又能夠四處旅行,帶兩個孩子看世界,認識最棒的人,且因為我做的是對世界有貢獻的事而得到莫大的成就感。
此所以這是一本獨特的書。我創造了自己的實驗室,儘管身處資源較差的地點,又無法取得資金,我運用本書的觀念將我的公司發展到營收一億美元。我記錄下每一次痛苦的教訓和精彩的「頓悟」時刻,讓讀者也能複製同樣的成功經驗。
你內在的神奇魔力
我是工程師,擁有電子工程和電腦科學的學位,一輩子都是科學宅。我的腦子和流程、數字、程式、試算表特別對味。
但我一直對一種人很感興趣,這種人似乎不是那麼倚賴硬數據,但能夠快速產生構想,強烈吸引適合的人,且似乎異常「幸運」。他們的目標、公司、團隊往往吸引很多人想要加入。這種人若是受雇於組織,總是表現得游刃有餘,談笑間業務便手到擒來,渴望的升遷加薪都沒問題,很多人甚至能同時處理多項業務,兼顧不同的角色與責任,每件事都做得很好,賈伯斯就是最好的例子,能夠身兼皮克斯和蘋果的領導者。壓垮別人的力量對這一類人就是無法近身。
這類超級員工做事總是得心應手,展現超凡的專注力與創造力,以讓人炫目的速度拿出絕佳成績,好比艾爾頓‧強(Elton John)曾經一年發行四張專輯,那一年全球的音樂銷售量他一人獨占5%。
他們通常也是人際關係的專家,能夠與團隊、廠商、周遭每個人密切合作,在商場上努力追求雙贏。我後來認識了一些極富魅力的領導者,在他們身上都能看到這些特質,好比維京集團的布蘭森和知名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
他們最獨特的一項特質是似乎運氣特別好,一切好像都很順遂。獲得升遷和肯定的人都是他們,事業輕輕鬆鬆就做得有聲有色,彷彿整個宇宙都朝著對他們有利的方向運轉。
他們的個人生活也過得很精采,通常身體都很健康,似乎也比一般人老得慢,擁有圓滿的家庭、友誼,和周遭每個人都能維持良好的關係。
這些人並不是天生具有幸運的優勢,好比智商很高,而是依照一套獨特的原則在經營人生。這些超級巨星同時體現了佛陀和惡棍的特質。所有的人都能發揮這兩種特質──本書就是要帶你走這一趟旅程。
辛苦工作的迷思
那麼為什麼要執著於辛苦工作、忙碌勞苦,犧牲其他所有的東西?簡單的說,那是因為我們不明白什麼叫「正常」。失靈的教育制度教我們要在職場上求生存,而不是做一個健康茁壯的人。成功通常是依照你的銀行存款數字或名片上的頭銜來定義,但人的複雜程度遠超過頭銜或職位。要了解這一點,你必須弄清楚我們都同時生存在兩種世界。
一個是我們與其他人共享的外在世界,包括工作、事業、文化、儀式、與他人共有的意義。我們太把重心放在嚴格控管這個外在世界,致力透過法律、規則、結構、流程來管理生活。
但我們還有一個存在腦中的內在世界,亦即我們的希望、恐懼、抱負、夢想、每天的各種情緒起伏,也包含所有的懷疑、希望、過度大膽的想法、隱藏的渴望或抱負。對多數人而言,這個世界完全沒有結構可言,混亂無序。
一個人必須為這個內在世界帶入秩序,才能維持平衡。要做到這一點,你必須知道這個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還要清楚知道你要在這個內在世界體驗到什麼,然後才能到外在的世界去追求。
這表示你要拒絕接受辛苦工作的謊言,以下面的觀念取代:
靈魂來這世上不是為了體驗工作的艱辛和勞苦,而是為了自由、自在與擴展。
我到世界各地見過許多人,從億萬富翁到中國深山的靈修老師都有。我發現真正了不起的人並不會「辛苦」工作,而是專注培養某種內在的狀態與自我認同,讓生命能夠毫不費力地開展。
改變工作的心理模式
這趟旅程的第一步是改變你的心理模式,你整個生活與工作經驗的作業系統。心理模式是由你的信念構成的,你的信念又是你的生命的主開關,因為現實是主觀的東西。
1977年,著名的物理學家玻姆(David Bohm)到柏克萊演講。演講的摘錄後來發表在里卡德(Matthieu Ricard)和鄭春順(Trinh Xuan Thuan)所寫的書《量子與蓮花》(Quantum and the Lotus),他很清楚地解釋我們的信念如何與我們對現實的體驗交互作用:
現實就是我們認為真實存在的東西。
我們認為真實存在是因為相信。
我們會相信什麼是由觀感決定。
會產生觀感是因為有所追尋。
我們會追尋什麼是受到思想左右。
我們的思想建立在觀感上。
觀感決定我們相信什麼。
相信什麼決定我們認為什麼是真的。
我們認為什麼是真的就成了現實。
簡而言之,現實並不真地存在,全部是我們製造出來的,隨時隨地。但你可以以心轉境,現實是可以改變、塑造、嘗試以不同的角度看待的,你會發現很有意思。如果你做對了,工作與生活可以融合為一,發揮永遠在玩樂中生活的高明藝術,因為你會擁有超凡的能力可以全部兼顧。
人的多重面向
我創立Mindvalley時,有幸找到世界上最優秀的人才。我為了寫第一本書《活出意義》,花了大約200小時訪問頂尖的思想家,探討人類的思想,然後將我學到的心得整合成幾種變革模式(transformational models)。
我為這些模式取名,讓讀者更容易了解,也更容易應用在你的生活上。下面是我會運用在這本書的幾種。
1. 意識工程(consciousness engineering)
這是一套能夠幫助你在任何主題拓展覺察力的思想架構,基本觀念是認為在一種領域要有所成長,都必須注意兩個重點:
1. 現實認知模式(Models of Reality):現實模式就是你的信念,你的信念會變成你的現實。如果你相信辛苦工作才能成功,結果就會是如此──那是對你而言。但別人可以抱持完全不同的信念。
2. 生活系統(system for living):這是你達成目標的最佳程序,好比上健身房的鍛鍊方式。套用在工作上,可能是如何讓你的目標與團隊一致,或同時做很多事,或發揮超乎尋常的專注力與神馳狀態(flow)。
本書每一章的最後都會整理那一章的現實認知模式和生活系統,讓你在落實書中的觀念時可以輕鬆參考。
如果把人想成一部電腦,你的信念就像你的硬體,你的生活系統就像你的軟體。如果你希望電腦更快速,可以升級硬體或下載軟體更新。同樣的,要讓你的信念升級,你要拋掉讓你無法前進的觀念,改採讓你感覺更強大、更有自信的新信念。若要升級系統,則要採取更好、更優化的作業系統。
你可以從這樣的角度了解任何天才或頂尖人才是如何成功的。我的朋友奎克(Jim Kwik)是世界知名的大腦訓練師,曾在IG的影片說:
我要揭開隱藏的真相,暴露神乎其技背後的方法。每當你看到某人在健康、運動、商業等方面表現出不可思議的成績,神乎其技的背後都有一套方法。因為天才會留下線索。
當你在生活中應用這個方法,你會很快就變得非常厲害。本書的每一章會揭露新的現實認知模式和新的生活系統,讀者可自由運用在你的生活上。
2. 超瞎規則
我們都會遵循某些被灌輸到腦中、形成制約反應的規則,我稱這些信念為超瞎規則。
我們周遭到處可以看到這類規則,如果不加質疑,這些規則會將我們困住,讓我們無法好好營造更豐富的人生。現在是你應該打破長期以來信之不疑的工作超瞎規則了。
3. 以心轉境 (bending reality)
這個概念在書中會一再出現,因為這是成功培養佛陀與惡棍特質不可或缺的。最能展現創意、將工作的藝術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人,通常都能任意進入這種特別的心理狀態。在這個狀態下,人生的發展如有神助。好運氣、機緣巧合、做事得心應手的神馳狀態似乎都來為你助陣。讀者也許在人生的某個時間也體驗過,重點是要能依據需要進入這個狀態。
有趣的是,艾薩克森(Walter Isaacson)在他為賈伯斯所寫的傳記裡三度提到「以心轉境」這個詞。他寫道:
他之所以會在腦中扭轉現實,根本原因在於他相信規則不能套用在他身上。他有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小時候他常能運用以心轉境的方法來滿足他的慾望……他感覺自己是……被揀選出來的。「他想到,這世界上有一些人很特別,像是愛因斯坦、甘地以及他在印度見到的大師──他認為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我在上一本書《活出意義》裡提到,我發現有兩種心理狀態的奇特交疊,似乎能讓人以心轉境。第一是因為充滿幸福感與熱情,讓人感覺工作幾乎就像在玩樂(本書第二部會提到);第二是懷抱明確的願景,因而會受到激勵努力向前(參見本書第三部)。幸福感與願景思想這兩大支柱讓人能夠發揮更好的功能。
賈伯斯不是第一個談到這個狀態的商界傳奇人物。一百年前,80多歲的大亨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寫了下面這首詩,後來發表在朗契諾(Ron Chernow)所寫的《洛克斐勒》(Titan)。
我很早就被教導要工作兼顧玩樂,
我的人生是漫長的快樂假期;
有充實的工作和豐富的玩樂──
一路走來拋卻煩憂──
感謝上帝日日眷顧。
洛克菲勒是當時的世界首富。你在他的文字裡也會同樣注意到上述兩項元素:幸福感與願景思想。
除了心理模式如意識工程和以心轉境,本書還會探討高效能的企業經營方法,但不會花太多篇幅談企管專業。
書中唯一談到企管的部分,是強調在設計管理系統與職涯發展系統時,應考量人的多重面向。
4. 隱形領導
不論你是財星五百大企業的執行長或正在起步階段、只能在星巴克工作的獨力創業者,或是大公司的員工。不管如何,你都可以選擇當領導者。你有能力改造你的工作,影響那些與你共事的人與團隊。即使你沒有正式的頭銜,還是可以運用書中的策略在你的岡位上發光發熱,影響你的同儕。這個做法我稱之為隱形領導。
事實是每個人都是領導者──但多數人都沒有理直氣壯地主宰自己的生活與經驗。你不需要執行長的頭銜,同樣可以影響周遭的人。所謂隱形領導者,就是即使你的名字沒有冠上執行長這三個字,仍然能展現影響力(事實上後文會說明我為什麼拿掉我的執行長頭銜,並因而在帶領團隊時發揮更大的效果)。
你不只是神經元所控制的肉身
如果我們把人類看成只是由複雜的神經元控制的肉身,就會以特定的角度看待工作,這是非常狹隘的角度。
我寧可相信人類絕對不只是如此,我們是多面向的生命。
我們是肉身沒錯,有很多神經元也沒錯,但我們同時也有精神和靈魂。我們是能量的化身,是複雜的生命,有著深刻的願望、靈魂的飢渴、獨特的超強能力等待被開發。
如果你以為你買的這本書是傳統的商業書,我很抱歉,希望你買的書店有周全的退費政策。
本書的三個部分
本書分成三部,每一章都探討得很深入,這是一本包含豐富觀念和實用策略的書。因此,如果你發現有些部分很有用,可能需要讀兩次才能真正吸收。
但本書不一定要以直線方式閱讀,你可以跳過某些章節,或直接閱讀最吸引你的篇章。下面會說明各章的內容,如果你時間匆忙,無法從頭讀到尾,可以直接先讀最吸引你的部分。
第一部:發揮磁吸力──探索內在,吸引外力
你來到這世界要做什麼?當你依循你的真正目的和靈魂印記,其他的一切都會變得容易許多。
想像你的事業就像一塊強大的磁鐵,將世界上的一切都吸引過來,你需要的人才自然會向你簇擁。
你夢想的人才會突然出現,帶著與你完美配合的技能、信念和態度,就像遺失的最後一塊拼圖。整個過程毫不費力,有種超自然的奇異感覺。
在第一部,我會訓練你成為強大的磁鐵。關鍵在於你所做的事──不論是為你的組織、倡議、計畫或人生使命努力──都必須與你內心深處的價值和靈魂印記相符。
第一章:發掘你的靈魂印記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以獨特的方式開展。你經驗的每一個重要事件都會留下痕跡:每一次攀上高峰,每一次跌落谷底,每一次的快樂與痛苦。就是這些經驗將你形塑成你注定成為的人。當你明白了這些經驗的意義,就會發現宇宙對於你注定要成為哪一種人有一套計畫。你來這世上是要扮演你的獨特角色,完成你的事業和使命。你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發掘你的本質,忠於它,依據它行事。
第二章:吸引盟友
最好與人聯手一起追求成功。這世界太複雜,不宜單打獨鬥。人們會被你吸引並不是因為你的事業企劃多高明,而是因為你的夢想帶給他們希望。情感比邏輯更能感動人,你能給別人的最寶貴禮物就是邀請對方共享你的夢想,如此你就能發揮磁吸力,和你需要的人結成盟友,任何夢想都能實現。
第二部:發掘你的力量──改造工作與放大成果的四項元素
我在公司面試過數千人,對於人類的行為有一項驚人的發現。
人們不論投入任何工作,都渴望透過工作滿足四大需求。當你有了這份了解並能加以應用,就能讓人愛上他的工作與所屬的企業文化。這也是你需要的。當你將這些人性的需求融入你的工作,職場就會變成療癒心靈與放大力量的地方。
這些道理一點都不神祕,世界頂尖心理學家、哲學家、精神領袖發展出來的傑出理論都已提供佐證。
第三章:激發深度連結
人類總渴望團結在一起,對歸屬感的需求內建在我們的DNA。我們也許以為每個人各自為政,事實上人與人之間存在無形的連結。當你知道如何影響人們對歸屬感的需求,你就能創造出合作比單打獨鬥更有利於每個人的社會。
第四章:學會泰然自若
在這個有太多選項的世界,我們常會跟隨別人的意見,而不是依循自己內在的指引。你一定要學會好好愛自己,信任你內在的渴望,然後你才能引導這些夢想、願景和慾望去實現精彩的人生。做為領導者,你也可以幫助別人做到這一點。然後,你們所創造的共同願景就能輕鬆完美地實現。
第五章:將成長設為終極目標
你的靈魂來這世上不是為了達到什麼成就,而是為了成長,多數人都弄錯了,被成功誘引,被失敗摧折,明明是無意義的事物卻賦予極大的意義。事實上成敗只是幻覺,唯一重要的是你進化的速度。你的生命之旅是要去除所有阻止你自我實現的障礙。
第六章:明智選擇你的使命
自我實現讓你的人生能掌握優勢。下一步是利用這項優勢鼓舞別人,讓世界變得更好──這就是自我超越(self-transcendence)。當你達到這個境界,你會得到超乎想像的滿足感。你的目標不再只是讓自己變得更好,或陷入無止盡的內省,而是利用新發現的能力,為別人以及子子孫孫創造更美好的世界。
第三部:成為有遠見的人──融合佛陀和狠角色的特質來改變世界
你在第三部將學會成為願景型領導者,創造出真正鼓舞別人、帶給人希望的願景與目標。然後你將學會輕鬆快速地邁向這些宏大的目標,額外的好處是你甚至不必犧牲健康、情感生活或家庭。我們會破除辛苦工作才能創造佳績的觀念,這個觀念往往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身受其害。
第七章:啟動你內在的願景領導力
在生活中努力達成一個大膽到讓你害怕的願景是最美好的經驗。你致力追求的任何願景都應該對你有強烈的吸引力,誘引著你,讓你激動到晚上睡不著。讓我告訴你一個天大的祕密:你的願景愈大,愈容易實現。當你抱持這樣的心態,你可能會發現,你的願景並不是源自你,而是宇宙選擇透過你來實現世人的需求。
第八章:統一腦的運作模式
要實現真正宏大的願景需要很多人一起貢獻腦力,整個團隊的行動必須像一個統一的超級大腦。有史以來第一次,我們有絕佳的工具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多數團隊的作業方式仍侷限於古老的合作體系。當你學會創造統一的大腦,你就能展現驚人的速度和高超的技能。
第九章:提升你的自我認同
世界就像一面鏡子,你是什麼,它就反映什麼。神奇之處是你可以改變你的自我認同,世界便會順應新的你。但你的改變必須夠徹底,讓你相信這個新的自我認同,以這個新的你來過生活。
結語
時機已經到了,我們應該讓工作發揮應有的影響力。同時要發掘內在的神奇力量,徹底改變工作方式,進而鼓舞周遭的每個人。
如果你還在觀望,看看是否可以把責任移轉給周遭哪個人,你應該開始重新省思,看清楚你其實遠比你自己以為的更強大、更有力量。你景仰哪一位開拓者嗎?其實你和他們並無不同。貝佐斯、布蘭森、馬斯克、哈芬登、歐普拉,你可以挑選任何一位來效法,或者你可以塑造你的自我認同,只要能讓你產生力量。
是到了你該問問自己的時候了:你要成為哪一種領導者?你要在這一生體驗什麼?你要子女記住你留下什麼?現在我們該團結起來,矯正錯誤的工作觀了。
【前言】
這本書可能會挑戰你某些根深柢固的人生觀。
我寫書探討一個主題時,都是為了顛覆舊觀念。換句話說,我要在你平常不假思索產生的意識流中置入新的觀念──提升覺察力會讓你獲得自由。那些你甚至根本一無所知的新觀念就像一扇窗,讓你有機會成為視野更寬闊、更堅強、更好的自己。最後受益的不只是你,還有你的家人、社會和整個世界。
我的朋友,了不起的哲學家威爾伯(Ken Wilber),他在探討整合理論(Integral Theory)的作品中,傳播世界觀的重要性。若將他的觀念簡化後做為判斷依據,本書的讀者所抱持的世界觀大致可分成四類...
目錄
第一部
發揮磁吸力──探索內在,吸引助力
第一章 發掘你的靈魂印記
第二章 吸引盟友
第二部
發掘你的力量──改造工作與放大成果的四項元素
第三章 激發深度連結
第四章 成為泰然自若的人
第五章 將成長設為終極目標
第六章 明智選擇你的使命
第三部
成為有遠見的人──融合佛陀和狠角色的特質來改變世界
第七章 啟動你內在的願景領導力
第八章 統一腦的運作模式
第九章 提升你的自我認同
第一部
發揮磁吸力──探索內在,吸引助力
第一章 發掘你的靈魂印記
第二章 吸引盟友
第二部
發掘你的力量──改造工作與放大成果的四項元素
第三章 激發深度連結
第四章 成為泰然自若的人
第五章 將成長設為終極目標
第六章 明智選擇你的使命
第三部
成為有遠見的人──融合佛陀和狠角色的特質來改變世界
第七章 啟動你內在的願景領導力
第八章 統一腦的運作模式
第九章 提升你的自我認同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