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個剛剛過了九十大壽、看上去既平凡又普通的老婆婆。
她的一生,宛如大部分台灣阿婆的縮影,集吃苦耐勞、勞碌坎坷於一身,
同時,她也是珍貴的台灣價值:敦厚踏實、慈悲智慧的典範。
此書出自她么媳婦的懺悔,集眾兒孫之力而成;
她是王李草興,來自臺灣蚶寮的超級婆婆!
本書簡介
九十歲的蚶寮婆婆,以她的「人氣」串起了這本書!
為了趕在婆婆九十大壽獻上這份禮物,婆婆的兒孫們卯足了勁,來自海內外拚命「賽」回饋心。只花兩個月的籌劃、邀稿、撰稿與修改,居然成就了這九萬字、兩百張圖片的《蚶寮的超級婆婆》一書,婆婆一生的身教及影響力,功不可沒!
從婆婆的第二代到第四代,從婆婆的娘家到婆家,從東半球到西半球,舉凡認識婆婆的人,無不對婆婆「皺紋裡的智慧」豎起大拇指。
本書從「么媳婦的懺悔」為原點,集結了婆婆五個兒子、三個女兒的回憶分享,成為本書七章二十三篇圖文並茂的真人實事故事書:
驀然回首,驚見「待嫁女兒心」,只需期待,不需害怕受傷害;
春華秋實,談了婆婆精彩的各項關係;
開枝散業,說了婆婆八個子女的人生發展;
惜花連盆,聽見媳婦們的讚嘆與惜福;
圓融智慧,寫不完婆婆皺紋裡的智慧;
寸草春暉,道不盡婆婆的寬容與超凡;
我們的阿嬤,則是孫輩們對阿嬤的感恩與祝福。
祈願本書能表達子孫們對阿娘、阿嬤、阿祖的感念之心!
眾兒孫齊頌:「蚶寮的超級婆婆,九十歲生日快樂!」
作者簡介:
作者宋慧慈,為本書主角「勇嬸」(王李草興)的么媳婦。
1959年生於南投縣草屯鎮,南投縣草屯國小、旭光國中、台北市立師專畢業。2009年從宜蘭縣竹林國小退休。
喜歡分享教學經驗和生活體驗,從2002年特教電子報創刊,開始筆耕,透過第一手的教室觀察及教學省思,將教學歷程、學生成長、家長回應,一一記錄下來,是特教電子報維持最長的專欄「教室傳真」的主筆。
退休後,擔任中華民國激勵協進會理事長,致力推動「以人為本」的對話教學;也擔任靈鷲山心寧靜教師團總團長,努力推動「心寧靜情緒管理」教學,祈願送給全世界一份寧靜的禮物。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 陳怡安教授
馬國光(亮軒)(知名作家)
陶曉清(知名廣播人)
~感動推薦~
推薦序
●無盡創意的愛 看那蚶寮的老奶奶
凡曾有緣聆聽過慧慈為教學現身說法的人,多會被她那創意教學的豐美內涵而感動、而讚賞。
沒想到她那藏不住的創意才華,竟展現在一個月內編寫了九萬多字,傳述她那位蚶寮的婆婆的一生,精彩得令人拍案叫絕的行誼。拜讀後,我覺得這位不可思議的老奶奶,豈止是超級,當稱之為聖者呀!
慧慈編寫婆婆的故事,像極了一手執握金亮指揮棒的交響樂團指揮,把王氏家族五男三女的下一代的所有成員,組成了一個規模宏偉的樂團,每個團員都有其特殊能耐的樂器。順著慧慈的曼妙指揮,以磅礡韻勢,依時代變化的時序,化成不同樂章,讓扣人心弦的無盡的愛的創意,從這位婆婆與不同子女和孫兒們的個別相處情境給鳴奏了出來。
神妙之處是書中內容,每個章節都是不同人生情境中,這位老奶奶與個別親人的對話。生命情境的描繪,那怕是蚶寮那樸樸素素的漁農家園,或是二十來坪大的台北公寓的空間,或是別墅型的民宿,或前後院寬敞得要費盡老奶奶本有的除草本領的美國洋房,老奶奶發聲的話語總是短句片語,對應著積累良久又豐沛的兒女們的存在感受。
有老奶奶出現的場景,總像是聞聲救苦的觀音菩薩,在最必要的時機和時刻,善巧地給受難者一句可以維繫一輩子的智慧法語。比如給因丈夫困於博士論文寫作愁城而鬱悶得不知該如何自處的四嫂一句「大隻雞慢啼」,竟能不斷地化解她的焦慮,也激勵了她絕不放棄助夫成就博士學位的初衷,真是好一句可以Push Husband Through〈P.H.T.〉的竅秘啊!又如親自到埔里親家和好了大兒子的親事。把難妥協的入贅問題,以智慧圓滿了一樁生命和合的道理,也化解了為何每年的年夜飯,大哥大嫂總在埔里大嫂娘家過年的謎團。
沒識得多少大字的老奶奶,對王家子女們真是韓愈「師說」的詮釋者。對生命這大學問,她傳道、授業也解惑,讓晚輩們終身受益。
「蚶寮的超級婆婆」可是一本活脫脫的「生命反省」的重要參考書呀!
一〉想想一位在民國初年出生於雲林縣口湖鄉梧南村的農村女孩,三歲喪父,與寡母相依為命,二次大戰期間嫁入蚶寮王家。在那動盪不安、物質匱乏的時代,十七年間生養了五男三女,為免於挨餓,與丈夫一起開墾荒地,挖掘水塘,挑土築堤。丈夫為養家四處打工,她在家孝敬公婆。請咀嚼一下「百行以孝為先」的古訓。
二〉一個自己體會了失學之痛,卻能洞見未來,明瞭必用教育來轉變貧窮、勞碌一生的宿命。毅然決定不論生活有多艱難,也要栽培子女受教育。養豬補貼家用,借貸繳孩子們的學費,成就了五個兒子,五個媳婦,自小學到大學,從國內到國外,皆為百年樹人之師。好個傳道、授業和解惑的「師」的共同體啊!
三〉老奶奶不必知道待人處事當要易地而處、為人設想。她面對自己不同的兒孫,竟是那麼自然而然地,總以感同身受的愛懷與慈心,具體又適時地契應著每一個別的情況,圓融地消除原有的牽掛、憂慮或成見。她總是那樣從容地忙碌,總是忙碌得讓兒子、媳婦只有感佩謝恩的餘地。
四〉對任何發生在她人生歷程上的坎坷,她總在默而識之的敏慧下,替人設想而後定,絕不留麻煩給別人。
五〉她此生,透過慧慈的陳述,就是誠意正心修身與齊家的典範了。
我驚異地發現,慧慈那操控秉賦的功德。她以捨我其誰女大丈夫的莊嚴,以家中最年幼的媳婦,決定寫她心目中的超級婆婆的故事,以賀老奶奶九十大壽。而國內外的兄弟和妯娌那麼興奮地共襄盛舉,不言而喻,此共識成於對老奶奶人格的崇敬與疼愛!
我深深地為她的大伯們紀念亡姐的每一篇紀念文感動,證明了王家親情文化的濃稠。孫兒們寫出對老奶奶的愛懷,也章章感人,又見證了老奶奶深植在個別孫兒心內的愛的那畝田。
還有,我要對長子王南洲小學的校長劉含華先生,深致敬佩的感懷。伯樂與千里馬的典故,不論古今中外,皆是人人心儀的美談。劉校長愛才、識才的慧眼,不但扭轉了王家子弟們的人生命運,也是從事教育工作者當有的神聖使命。想到在那偏遠的農村鄉下,在那樣動盪又物資極度貧乏的時代,這位小學校長,堅毅的苦口婆心,影響了一門百年樹人的王家,其所拂出的桃李春風,不知已造就了多少的英才啊!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 陳怡安
●我們都是她的兒孫
那個地方喚作外傘頂洲,早就見識過,一個漲潮時就不見,退潮時便出現的地方。這裡的人只有靠打漁為生,年輕的可以把漁船開到遠一些的海面去打魚,老了,就只好趁著退潮時揀魚了。從新聞照片上看,一大片淺海零零落落的有人搭了極簡陋的棚子,在淺海海面上,聽說有的還有戶口,那可是郵差都到不了的地方,只有黑面琵鷺偶而蒞臨時,這片淺海才會上報。
但是我也會在某年某月某日到了外傘頂洲,而且不是觀光客,這倒真是想不到的事。
有一天,老友王華沛兄邀我去他的老家,說是他們的宗祠落成,宗族一兩百人都會到場,說我是他們宗族的貴賓。這才想起,曾經應他抬愛,為他們當時即將動工的宗祠撰個對聯。不知不覺已經落成了。
台灣很小,不管去什麼地方,一會兒也就到了。離開了南北線向西行,很快就會到華沛的家鄉口湖鄉蚶寮外傘頂洲海邊。卻沒想到車子開了好久還沒到,而且越走越是荒涼,因為那一處是台灣的極西。車子後來開入一處一棵樹也看不到的地方,兩側都是高高低低的一塊塊魚塭,有時車行走在高高壘起的蚵殼堆當中,兩旁老式的紅磚瓦屋個個低矮得像小孩子的玩具。
華沛兄說這是地層下陷的結果,這樣的景觀很奇怪,路面高出房屋,許多房屋的窗戶打開就看到堵在鼻端前的路面。華沛指著隔著淺海對面一大片冒著煙的工業區說,就是他們先從海中抽土幾千萬噸,填了很大的海埔新生地,用來蓋工廠,卻造成地層下陷,這裡原先都是一片連到山邊的綠油油的良田,現在都成了海啦!他說他們家現在就在海邊,那我就等著欣賞他們家的風景了。台北市來的人,先不用管他們下不下陷,難得有機會享受一下美景,不要錯過。華沛兄說,他們家就是台灣地圖上看得到的最靠西突出海面的那一個小小的點,後來證實,真的找不到比他們家族的紅磚屋子更西的任何一間房屋。
車子又往西開了好久,不要說是樹,連草都不多了,這才到了他們海邊的老家,他們請我們在客廳裡坐坐,我踱到了窗前,嚇了一跳,這算是個什麼風景?海水直接可以拍打著屋子墻根,房子好像飄流在海上,水聲清晰可聞,就在這麼一個大晴天。
華沛說,眼前這一大片海水,就是他的父親、祖父從前種田的地方,土地沉淪,現在已經無田可種,村子裡的人大半都離開了,他們家裡也只有年近九旬的母親還守在這兒,她寧願天天對著烈日跟海風,也不肯離開這裡,雖然眾多兒孫都願意接納她。
我們又去他們的宗祠看了看,蓋的很結實,也在真正的「海邊」,我料想二三十年裡,有可能這一幢全部以昂貴的石料支撐的宗祠,會慢慢的沉入海裡。華沛說,他們早就想到,所以地基故意高出許多,要踏上十幾級台階才上得了祠堂。祠堂下是一間好大的地下室,平日供宗族朋友在這裡下棋喝茶,也許有一天這裡也會沉到水平面下。想來他們以為時間還早,預留高度就是了。
我在想,台灣的老百姓真好說話,對面的工業區,就是台灣第一首富所有,在這位大企家死後,家族為了爭那些一百輩子也用不到的遺產,還包括墳地在內,頻頻鬧上媒體,情節比連續劇還要精采。而對面的這些種田的打漁的因為陸沉而失了生計,卻安安靜靜的眼看著晚輩陸續一個個離開,海水一年年的逼近屋腳,他們退無可退,便把門坎墊高,任憑視線降低,鼻孔裡充塞著海水腥腥鹹鹹的氣味。
但是這個柔順的家族被豪門企業逼退了之後,在外打拼,卻個個有了成就,於是,他們想起了他們的故鄉,這個真的是魚鳥絕跡之地。他們愛這一塊一天天縮小的土地,便集資起造宗祠,現在這座宗祠就成了海邊最高的地標了,雖然搬到台北根本就不可能起眼。
我們當然要見識一下這個家族的老祖宗,王李草興老太太。
她是凝聚這個大家族的核心人物,在華沛兄一路說著他母親的故事的時候,我腦中出現的人物,有點像紅樓夢裡面的賈母。她自己生了五男三女,加上孫子孫女曾孫輩的直系晚輩,就有四五十人,遍佈全球。她的故事像個傳奇,大半世紀以來,卻只在海邊的這麼一小塊地方輾轉。她不僅一生一世任勞任怨,還覺得理所當然。她的一生就是從無到有再回到原始樸素極簡生活的過程。我似乎看到了一位精明幹練的老太太,能言善道反應敏捷,只要她在場,她就是場面中的主角。
但是我們真的見到她的時候,完全不是麼一回事,一位年近九旬的老太太,穿著鄉下人天天穿的簡單的短衫跟深色的褲子,安安靜靜的顯得有點木納,是太老了嗎?華沛回應說,媽媽一生都是這樣。他在人群中一點都不起眼,艱苦備嚐的經歷,並沒有把她形塑成一張苦瓜臉,卻也沒有甜甜蜜的笑容,只是平平淡淡,兒孫一個個的前來問候,予她卻浮雲流水也似,一點都不誇張,如一株蒼勁的老樹,任憑風吹雨打陰晴冷暖,只是那麼安靜的應對著,好像一切在眼前經歷的種種,也都是天理人情之必然。
她不僅養育了自身之所出,還帶大了娘家大嫂在難產過世之後留下的六個孩子中的兩個。靠的是與老伴胼手胝足的墾荒、掘池、挖井、築堤、灌溉,便是如此辛苦,也難得溫飽,還要找零工的活兒貼補,如養豬、挑擔、擺渡。終其一生勤險持家,直到子女接他們老夫妻到美國度假,他們還常常叮囑吃稀飯就行了,因為稀飯省米。
她養育出來的五個兒子,或在國內,或在國外,個個都從事於教育事業,這也是奇事。這樣的家庭衍生出來的第三代、第四代,無不腳踏實地,表現優異,自然也該在意料中。
她的故事未必驚天動地,看似小人物的小事,卻自自然然的蘊含了生生不息的天道,源遠流長的儒道,吃苦吃虧就忍讓,有守有為便堅持。今天有許多父母言教遠多於身教,她卻除了身教什麼都沒說。
最小的兒子,華沛的媳婦慧慈組稿,編寫了這一本書。然而想來還不足以表現王李草興老太太的百分之一。
婆媳關係總是一個讓人容易搬弄口舌的話題,然而這位婆婆卻不,她也自自然然的成了許多媳婦孫媳婦們的典範,普受崇仰愛戴,大家都想要爭著孝敬她,然而要真的怎麼樣的孝敬,卻也不易,因為她要的是那麼少,少到簡直什麼都不要。老年之後回到當年與老伴開墾出來的,目前已沉沒於滄海的田地邊上。
慧慈從這位老太太身上學到了謙遜,學到了能吃一些苦,雖然無法與老太太吃苦受難的經驗相比,但是她也因此學到了知足。她以無限驚訝與崇仰的眼光凝視著她的婆婆,句句流露出無限的孺慕之情,讓我們讀書的人覺得,要緊的不是慧慈的孝順,有這麼一位了不起的婆婆,要不孝順想來也難。重要的是讓慧慈從她的觀察中不斷的反省自己,也不斷的發現自己應當改進之處。慧慈是一位小學老師,她受到了老太太的影響,當然也會成為影響許多小學生的一股活泉。他們王氏家族大多從事教育工作,由於老太太一人的恩澤,擴而大之,無數的,不論是小學中學還是大學,也都甘霖普被,蒙受無窮德澤,雖然老太太一點也沒有感覺到她的影響力。
王氏家族有許多人也都寫下了對於老太太的愛,不論是什麼輩分。他們都不是職業作家,句句出自拙樸的真誠,篇篇真摯感人。
王李草興女士是一個人間奇蹟。
她是一位不為人知,卻足堪成為真正的國寶級的人物。她的一生,突顯出我們傳統中最堅靭的核心價值。當選模範母親實在遠遠不能表現出她的無上修為。由於對她的尊敬與愛而寫成的這一本書,也遠遠大於當選模範母親的價值。她經驗過的生命,其實就是自古以來最草根性,也是最可敬,最不可辱的生命價值。感謝王李草興女士的族人願意讓天下所有的人分享他們的老太太給他們的愛與啟發。透過這本書,王李草興女士,不僅成為大家的極品阿媽,也成了世世代代的極品阿媽。
──知名作家 馬國光(亮軒)
●充實與精彩
閱讀集合王家人的力量,由慧慈統整出來的這本王老太太的生平故事,真是令我在過程中不時讚嘆!竟然有雖然大字不識幾個,卻這樣的明理、達觀、胸襟開闊的老人家。
身為慧慈多年來能經常直言的好友,曾經對她是否神話了她的婆婆提出過質疑。但是慧慈在思索了一會兒後給我肯定的答案說:「她在我心中眼中真的就是這樣!」
這就更讓我讚嘆了!
我自己的家庭一向人丁單薄,父母都過世得太早,先生家人也不多,所以很難想像一個大家族的聚會會是什麼樣子。
多年前曾在故友陳恆嘉的邀約之下,去南部他的老家參加過一次夏日的家庭聚會,那是我首度體會到龐大家族人與人間互動的經驗,幾代同堂的老老少少,吃吃喝喝的忙壞了在廚房中張羅一切的主婦們。我那時還私心竊喜自己從來不需要過那樣的生活,不必委屈自己一定要服侍一個大家族。
同時聽多了朋友之間妯娌相處或婆媳之間鬧到不可開交的故事,慶幸自己婚後相遇的第一位婆婆因為是日本籍,她不太會說中文,我又不會說日文,見面只是客氣的含笑以對,所以根本不可能會有任何不愉快產生。
後來因海峽兩岸政策開放才有機緣見到我先生的親生母親,但身隔兩地我也只能在前去探訪時,蜻蜓點水似的偶爾客串一下所謂的媳婦角色。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我真的很難想像慧慈跟她的婆婆之間能有這樣令人感動的故事。
那一次受邀去蚶寮參加王家祠堂的開啟大典,見識到非常正式的一個大家族的慶典活動,可真的是讓我第一次開了眼界。也就是在那次的典禮上,第一次見到本書中的主人翁。
那天老太太身體不好,但顯然興致相當高,我們剛到時她還在床上躺著,不久之後就看見她由兒孫輩推著輪椅到處走動了。
一屋子的人進進出出,雖然到處忙碌著的慧慈,在一有時間時就會過來介紹她的家人給我們認識,但人真的太多了,我一下子記得誰是誰,一下子就又忘記了。當時的感覺真的是熱鬧極了,就在這雲林縣的蚶寮,彷彿一下子回到了過去只能在戲劇中看到的大宅院人家婚嫁喜慶時的盛景……。
一邊讀著書,一邊那些人物的影像似乎一個一個跳了出來。我也預見到若是有人願意把這個家族的故事拍成電影或是連續劇,要由哪些演員來演出……。
此外,我在閱讀書稿時常有一句話跳出在眼前:「每個興旺的家族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在支撐著。」
也是在讀完全書的此時,我對王李草興女士要致上我的敬意—是妳一直以來所相信的一些理念,支持著妳過出這樣一個精彩與活力四射的人生,並養育出能繼續活出精彩的子孫,把妳的生命與故事延續下去……。
謝謝慧慈起心動念之餘,付諸行動。讓世人能認識妳的超級婆婆。
──知名廣播人 陶曉清
名人推薦: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 陳怡安教授
馬國光(亮軒)(知名作家)
陶曉清(知名廣播人)
~感動推薦~
推薦序
●無盡創意的愛 看那蚶寮的老奶奶
凡曾有緣聆聽過慧慈為教學現身說法的人,多會被她那創意教學的豐美內涵而感動、而讚賞。
沒想到她那藏不住的創意才華,竟展現在一個月內編寫了九萬多字,傳述她那位蚶寮的婆婆的一生,精彩得令人拍案叫絕的行誼。拜讀後,我覺得這位不可思議的老奶奶,豈止是超級,當稱之為聖者呀!
慧慈編寫婆婆的故事,像極了一手執握金亮指揮棒的交響樂團指揮,把...
章節試閱
一:驀然回首
1.待嫁女兒心—期待又怕受傷害
我以「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加入王家,成為最小的媳婦!
對王家的第一印象,來自外子寫給我的第一封情書:
(『情書原稿』)
就是這兩段描述公公婆婆鄉下生活的內容,讓我憂喜參半!
應該是從小被驕縱的關係,我對鄉下人的生活習性,一直都是敬而遠之,有時候,還會不喜歡到嫌惡的地步!
所以,當在那濃情密意的思念情書中,讀到「可能」的未來公婆是非常踏實的鄉下人時,竟起了「煩惱」心!
煩惱婚後要住在落後的鄉下,要和養雞養魚的鄉下人聊天,要和書讀不多的鄉下人溝通,要和鄉下人無知的迷信共處,要住在衛生習慣極差的鄉下,要……。
第一個引起我煩惱的事,是對婆婆的稱呼!訂婚後,我得從「歐巴桑」改叫「阿娘」!
我覺得好土、好沒氣質喔!
所以「阿」了很久,還阿不出「「娘」這個字!
還好,入境隨俗是我的強項之一,跟著外子叫出來,竟也能習慣。後來聽三哥分析起「這種稱呼」的好處,反而覺得非常有智慧!
三哥說,曾有人問他:「你們兄弟不都是當老師嗎?怎還『阿爸』、『阿娘』的稱呼你的父母?」
三哥的想法是:沒錯!稱呼「爸爸」、「媽媽」感覺上,好像比較有文化氣息與現代感,但呼喚「阿爸」、「阿娘」則更有親切鄉土味。因此,多年來我們也一直未改口。等到結婚後,發現稱呼「阿爸」、「阿娘」更有它的方便性。每當三哥說「阿爸、阿娘」時,三嫂就知道是蚶寮的父母親,如果三哥說「爸爸、媽媽」時,指的就是岳父母。所以,這樣的稱呼很輕易就把「父母親」和「岳父母」區分開來,而不用特別強調「你的爸爸」、「我的爸爸」、「你的媽媽」、「我的媽媽」,而且那麼說,還會顯得陌生又有隔閡。
雖然我娘家的爸爸和媽媽,早在我結婚前都已經往生,我和外子沒有「你的爸媽」、「我的爸媽」的混淆困擾,但,三哥的道理我買單!我也喜歡這樣的鄉下味道!
另一個漸漸讓我喜歡的鄉土味兒是:婆婆的名字!
婆婆有一個很鄉土的名字,戶口名簿上登記為「李草興」。當初取名為「草芛」(臺語音同『燕』,意為『草木初生之嫰芽』。)報戶口時,戶政人員不會寫「草芛」,將就要寫個語音接近的「草與」,但又因為筆誤而寫成「草興」,「李草興」(婚後慣夫姓成『王李草興』),這個名字就這樣跟著婆婆九十年了。婆婆兩個哥哥的名字為「草砂」和「草皮」,三個姊姊分別為「草芓」、「草藤」和「草芵」,都很有草根性!聽說一切都是外公的傑作。
我調皮的問三哥:有「草牤啊」嗎?
就是草地蚊子啦!
從「草芛」這樣草根性的名字開始認識婆婆鄉下人的純樸作風,讓我輕鬆了起來,一切自然,一切自在!
我開始相信:只有期待,不會有任何的傷害!
後來的三十年婆媳相處,見證了以上的真理!
四:惜花連盆
1.向「超級婆婆」學當婆婆
從小,我的媽媽三不五時的,就會把對我未來的婚姻路之焦慮,掛在嘴邊,讓我對來日的婆家有很深的恐慌;也在看了媽媽對我唯一的嫂嫂的期待後,我也時不時就會祈禱能遇到比較寬容的婆婆!
真的慶幸啊!
從網路上讀到勸人如何當「好婆婆」的「蜜糖婆媳」一文,讓我恍然大悟!我那大字不識幾個的婆婆,幾乎就是這篇文章中的模範婆婆!
文章一開頭即說:婆媳相處融洽,如沐春風;如果婆媳關係緊張,左鄰右舍都不安!
我的婆婆有五個媳婦,就像五根手指頭的長短不一,我們妯娌五人還真是嫁來王家考驗婆婆的EQ!
幫我打掃的林太太,經常豎起大拇指給婆婆按讚!林太太說,她四處幫人打掃,總是聽到老人家對子媳的不滿,來我家幫忙的這十多年來,卻不曾聽過婆婆說媳婦的一句不是!
是啊!真是難為了我這個婆婆!
婆婆的五個媳婦,有長居國外,有精明幹練,有刁鑽跋扈,有沈默寡言,甚至少有互動的,婆婆一概接受,恰似「天育萬物」般的海量大肚!
尤其面對我的情緒失控,她居然還能疼愛有加!真是非「常人」呀!
「蜜糖婆媳」勸婆婆們:
1.請不要把媳婦當「敵人」,要當她是親人!這個女孩也是手心裡的寶,她為愛而來,不是為作戰而來;她靦腆地叫你媽,請你大方地疼愛她;你在她心上種一粒溫存,兒子心裡就會結一樹幸福。
2.請不要把媳婦當「僕人」,要把它當作女人!不要一結婚就告誡她應該做好一切家務事,她有她的工作,作為女人,她更需要呵護和支援。請允許他們小夫妻「你煮粥來我做菜」、「你拖地來我洗衣」。
3.請不要把媳婦當「外人」!她身體不適時、情緒不好時,請真心關愛她,要知道,當你有病痛時,最能貼身且貼心照顧你的人,不是笨手笨腳的兒子,而是兒媳婦。
4.不要把媳婦當成「超人」!這女孩與你兒子一樣,從小到大在學校專心念書,如今又在公司全力以拚,別苛求她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廚房廳堂都能玩得轉,她能做好一樣,你就該喝采了!
5.請不要以家世、文憑等種種原因輕看媳婦!婚姻兩字,都有「女」字邊,輕看了媳婦,便是輕看了這樁好姻緣。女人心裡的溫度,決定著婚姻甜蜜的程度。
6.請保持長者的風度!永遠不要在兒子面前說媳婦不好,如今她也是你的家人,這樣親人也會變外人。
我借用「照顧婆婆時間最長」的二嫂,對婆婆的讚揚來說說「婆婆皺紋裡的智慧」!
二嫂先以一個笑話起頭:
話說四十年前,二嫂第一次到蚶寮作客,那時的王家女主人──就是今日的婆婆,看到她第二個兒子帶回的女朋友,立刻和她的老伴討論著:這個女孩子怎麼只看到兩顆烏溜溜的大眼睛,身材卻瘦巴巴的。好像對二嫂稍顯扁身的個頭,頗有微詞!原來當時媳婦的理想標準是要胖胖的,最好臀圍大些。當時的二嫂還不知道自己身材瘦可能是個不被喜歡的理由。
雖然王家女主人口頭上這樣說,但是當這一對戀人在交往中有些爭執、意見相左,甚至有分手的危機時,竟然還是鼓勵兒子繼續追求,才有今日這一樁讓二嫂覺得珍貴的美滿姻緣。
二哥二嫂結婚後定居台北,生了第一個小孩,因為婆婆表達了對帶這個孫子的渴望,年輕人又因為工作的關係,也確實需要婆婆的幫忙,所以在婆婆的提議下,將新生幼兒託付給婆婆帶回蚶寮老家照顧,婆婆也就當起不支薪的專職保母,讓二哥二嫂可以無後顧之憂的拼經濟。但是幼兒好像不適應蚶寮老家的生活環境,時常哭鬧不休,還經常有點小毛病,讓婆婆很是費心!
公公就提議乾脆把孩子帶回台北,從此婆婆就過著兩週台北、三週蚶寮老家的「遊民」生活。直到民國七十年春天以後,更多的孫子陸續出生,公公才正式結束蚶寮鄉下的農漁事。
公婆從此長住台北。
二嫂說,婆婆是她相處過的老人中,EQ最高的其中一位,適應力超強!從老家到台北生活,很快就認識新的朋友和鄰居,互相分享「阿嬤經」。六十年代的婆婆帶小孩,常常會有比較傳統的方式,但是二嫂發現婆婆很願意接受新知,也願意以比較衛生的生活習慣來照顧孫子,更可貴的,婆婆還可以聽從年輕人的的教育觀,變通她育兒的舊觀念。
遇到有讓她不舒服或不開心的事情時,婆婆也只是說:「正笑虧!」(台語)。即使我們都知道她對甚麼事情發脾氣,她還是不會向我們訴說她的不滿,更不會碎碎念,總是輕輕一句「正笑虧!」就帶過。整個蚶寮村的人都很羨慕婆婆兒孫滿堂又孝順、真好命!真的應驗了二嫂那五歲的孫女「柔柔」告訴二嫂的一句名言:「阿嬤!不要生氣!脾氣好,命才會好!」
四十年來,二嫂唯一見過婆婆不高興的一次,是過年要祭拜祖先,卻苦等不到各家子媳及孫子前來,婆婆說:「早知道,嘸人要來拜,公媽就免千辛萬苦請來台北,我就丟入『大海』(台語)。」雖然說得氣憤,不過從此以後,婆婆也就接受現實景況,不再奢望各家子媳、孫子會準時來祭拜祖先。
二嫂還讚揚婆婆的親和力無人能敵!在她和婆婆同住的幾年中,幾乎每個週日都有鄉下老家的親戚朋友或家族晚輩來拜訪,主角當然是婆婆,但無論是甚麼年齡層的來訪者,婆婆都能與他們話題不斷的相談甚歡。
讓二嫂最欽佩的是婆婆的智力!婆婆七、八十歲時,還能獨自往來眾子女家,每個子女家的電視設備都不一樣,各廠牌的遙控器也不相同,遇到舊式的電視機就需要兩支遙控器來控制開關、選台和音量,婆婆都不會搞混。而且婆婆身上總帶著各家的鑰匙,集結起來是一大串呢!婆婆從來也不會拿錯鑰匙、開錯門!
孫子一個個出生,婆婆也一家家輪著照顧,好快的二十年過去了,孫子又一個個長大成年,婆婆已經沒有「保母」可做了,終於又回到蚶寮老家和老伴過著悠閒的鄉下生活。對於婆婆以近九十的高齡還能自理三餐,二嫂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現在婆婆住在蚶寮老家,自己也「有了媳婦」的二嫂,也是婆婆的身份,三不五時帶著孫女回去陪曾祖母綵衣娛親,二嫂驕傲的說她五歲的孫女常常逗得她九十歲的婆婆哈哈大笑。如果有一段時間曾孫女沒回去,婆婆還會打電話來關心喔!二嫂很欣慰於一個新生命的喜悅,可以沖淡婆婆遲暮的憂愁。
二嫂不只一次在人前人後炫耀她的福報:因為世上最好的婆婆被她遇到了。二嫂也祈願這樣的婆媳緣分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特別是在她自己也是別人的婆婆的這個時刻!
聽二嫂對婆婆的讚揚,我想到「蜜糖婆媳」一文後半段說的:緣分不是天賜的,是自己修來的!我相信二嫂可以長時間和婆婆相處,秘訣就是後半段的重點:
1.請別把婆婆當「仇人」,當她是恩人!她數十年嘔心瀝血培育一個男人,風華正茂時交予你;她付出一個女人一生中最好的時光,請善待這個因愛相逢的人。
2.請別把婆婆當「天使」,當她是凡人!你有困難時,別期望她忽然出現在雲端,救妳於水火,難關一過,立刻自動消失。她如果能幫你,請感恩;如果不能,請寬容。
3.請別把婆婆當「老人」,要當她是「小孩」!每個女人無論多滄桑,都擁有一顆童心。請常常誇獎她的氣質內涵,讚嘆她的智慧才幹,哄她開心。
4.如果和婆婆有矛盾,請不要與他爭吵!即使感情能夠重新彌合,縫補時依然會遭遇穿刺的痛。
5.如果和老公有矛盾,請不要讓婆婆知道!無論是誰犯的錯,都不要狠心讓一個老人來埋單。
6.如果婆婆叮囑你加衣添飯,你可以不照她說的做,但請不要厭煩!所有母親的愛,都沒有甚麼新意,可所有的真愛,都值得珍惜。
7.你可以不陪她看連續劇,可當她痛罵某個反派角色時,請附和她;她生日時你可以不送她花,但她生病時請你一定出現;母親節你可以不送禮物,但當著鄰居的面,你叫媽媽的聲音一定要足夠響亮。
8.如果你做不了婆婆貼心的小棉襖,請做她的小手套!女人的手似乎都很涼,年老了會更涼。請記得,有空時,握一握她青筋漸凸的手,用你的手告訴那雙日漸老去的手:我愛你!
六:寸草春暉
2.遲來的懺悔
提筆要寫這一篇章,我腦海出現三個字:「我好壞!」
我是婆婆的「么」媳婦,回想起對婆婆曾有過的違逆與不孝,我其實是「夭壽」媳婦!
「現在」懺悔,還來得及嗎?
我第一次參加禪七體驗!
每晚拜懺時,不知怎麼的?只要唱到「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今在佛前求懺悔。」就會沒來由的放聲大哭!
漸漸的,我好像比較清明的看到我在各類「人我」關係上的懊惱與悔憾!
漸漸的,我好像比較有勇氣去面對自己過往的虧欠他人!
尤其在婆婆身上所造的業!
(照片『與婆婆合照』)
「阿娘,我剛剛下山。」我從福隆靈鷲山下到平地時,給婆婆打電話。
「你又去山上喔!這次去幾天?」婆婆的聲音聽起來精神不錯!
「只有今天而已啦!早上來,現在要回羅東了。『華仔 』(外子的台語名)嘛作伙!」出門在外,隨時給婆婆報平安,已經成了我的生活習慣了!
「阿娘,妳知影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我哪會知影!」婆婆日漸嚴重的失智,經常搞不清楚今夕是何夕!
「我跟妳講,今天是我嫁來王家給妳當媳婦滿 三十年的日子咧!」
「有那麼久了嗎?」
「有喔!我要多謝妳『惜』我三十年啦!」
不知怎的?我說完這句話,竟哽咽得再也說不清其他事了!
結束通話後,我坐在外子駕駛的副座上,流淚!
一滴眼淚、一個畫面、一件過往、一份懺悔!憶起三十年的婆媳關係,我有許多感恩、卻也有許多懊悔!
以上的婆媳對話故事,發生在去年的十月二十四日,這天是我結婚三十週年的紀念日。
我在很早以前,就打算在結婚三十週年的日子來點兒Special!
本來想邀請當年的嘉賓,再回到當年的喜宴會場—中泰賓館熱鬧慶祝,卻在八月時遭逢家庭生活上的一個大考驗,我的心情跌落到谷底。決定上山跟菩薩訴苦!
來到靈鷲山,總有一份寧靜!
然而,跪在佛前,眼淚卻霹哩啪啦狂洩,心中唸著「往昔所造諸惡業,今在佛前求懺悔」。告訴自己:試著從因果看事件的惡逆境;果然憤怒平息許多。
佛學院的法師約我喝茶,並徵詢我十月中,有沒有哪一個星期三的時間可以為即將派任執事的法師們,做一場職前訓練的對話課程。
望著文殊菩薩,我想這也許是我為這件婚姻絆腳石解冤的時機。於是,我答應在我三十週年慶「這個星期三」的殊勝日子上山授課;而且,邀了外子一起來圓滿這個課程。
我很高興,外子願意在百忙中,陪我成就這件功德!
結束一天的課程,我們夫妻倆很有福報的見到了心道師父,就在領受師父為我們婚姻的下一個三十年加持的那一剎那,我好似靈光爆破的驚覺到:這三十年來有多少該懺悔的業—來自許許多多的身口意!
尤其對婆婆!
最早發生的是:對「婚期」的堅持!
我娘家媽媽一直擔心她的高血壓,會讓她看不到我披白紗,所以催著我和外子快快成親;但是因為我爸爸往生未滿一年,外子家的信仰,堅持要等過了「對年」,才能完婚。為此,媽媽對親家有些失望,為了避免媽媽對未來婆家的不諒解,我央請外子盡量去疏通,希望不要那麼執著這樣的民俗。(其實對我媽媽來說,那根本就是『迷信』。)
沒想到得到的回應竟是:「怎麼那麼想嫁唷哟?」
很多年後,我才釋懷:也許那是王家人慣用的開玩笑溝通。但在那個節骨眼上,我有一種被羞辱的不快!
很遺憾!我的媽媽真的等不到,而在我預定的婚期「前」十天倒下去。
她!真的沒看到她的么女兒披白紗!
公公來參加媽媽的告別式,我用幾乎是控訴的音調喊著:「媽 為什麼您真的等不到!」我其實是喊給公公聽的!
婚後沒多久,在一次家族聚會中,公公提到了對我的抱歉,我竟然起了慚愧心:「哇!這是怎樣胸襟的一個老人家?」
之後,我這個么媳婦受到的待遇,真是無人能比!我猜想,公公婆婆可能一直帶著遺憾在彌補我。但,我卻肆無忌憚的揮灑我的瞋慢心!
比如對公公婆婆不夠恭敬;
比如對王家習俗不以為然;
比如對公婆的呵護視為當然;
比如對王氏親族不放在眼裡;
比如!
比如!
不勝枚舉的比如!
可是公婆不曾給我任何的疾言厲色,依然像疼愛一個孤兒般呵護著我!
有一個畫面,總會讓我的心揪在一塊兒的!
就是這件「花花的七分褲」!
它,總讓我想起十八年前,我帶著公公婆婆去美國看外子,經常「丟」給婆婆不好臉色的好幾場場景。
這趟旅程,其實開始於從台灣的「快樂出航」,卻不知那個螺絲鬆脫了,以致埋下日後我的「不能原諒自己」!
旅程的第七、八天起,我對公公婆婆的嫌惡感,與日遽增!他們做什麼,我都看不慣!我都嫌惡在心!尤其在我想跟外子撒撒嬌時,他們突然出現的窘況,讓我有一股「去之而後快」的壞念頭!
還好!外子的四哥,就是公婆的第四個兒子,也在美國,距離我們所在的城市,車程大約八小時,可以讓他們去那兒玩玩,也可以讓我喘口氣,轉換心情!
外子在公公婆婆去四哥家的期間,曾經問我「怎麼回事?」
我答不出來!
即使是寫書的這個時候,我依然抓不到任何頭緒!
就是不想見到他們!
沒什麼理由!
只有告訴自己:有十天的時間可以調整!
要命的是:隨著他們要從四哥那兒回來,我的嫌惡感越加增升,甚至煩惱起回台灣要同住一屋簷的「未來」事!
真是要命的苦惱耶!
回到台灣的那一晚,我歇斯底里的打電話給在台灣的三個嫂嫂,希望她們都可以伸出援手,接公公婆婆去各家輪流住!
婆婆好像知道我的意圖ㄋㄧㄝ!
在沒有跟婆婆核對前,我已經做了調整。隱隱的自責,來自一句台灣話:多子餓死爸!
我沒有再積極聯絡嫂嫂們,反而告訴自己:要把握機會,盡反哺之心!
感謝公婆「又」一次不與我的古怪多變脾氣計較,在華沛拿到博士學位回台前,做了我最佳搭檔:我有需要時,倆老就現身;我不需要時,他們就隱身,而且「自然」到我可以不必為自己的自私而感到慚愧!
我是自私的!
但他們全然的接納!
華沛學成歸國後,公婆指示由大哥出面,協調往後「四個兄弟輪流照顧」的配套機制。
我雖然知道要公婆去住嫂嫂家,是很為難這倆老的!但,我的自私,沒讓我有勇氣說出「留他們繼續跟我住在新店」的話!
所以,在婆婆七十四歲那年,我們五個子媳造了大業:開始計畫要讓公婆在各家子女間輪流住!
雖然有些懊悔,卻終究不是懺悔!只有任令夜深人靜時的心酸啃噬自己!
我生的女兒是婆婆的第十九個孫子,也是最後一個孫子。因為幫忙帶我的女兒,公婆就理所當然的住在我這兒!
隨著女兒一年年的長大,我漸漸感到住家空間的擁擠,再加上公婆身體的病痛一天天增多,我的耐心也一日日在流失中。我開始有了「計較心」,經常算計著婆婆有五個媳婦,為什麼都要住我家?
我開始在「公平」上作文章!
終於不知道是哪根筋出差錯?就在女兒六歲那一年,不孝的我們,讓兩個七八十歲的老人家,開始過「每個月拖著大包、拎著小包在四個兒子家輪流寄居」的不堪、不安、不定的老年日子!
只要一晃過那一段公公婆婆恰似無根浮萍般的「居無定所」畫面,我常常不能原諒自己的不孝,心也就揪在一塊兒!
可是婆婆一句怨言也沒對我們說,還說:到處住,可以到處觀光!
這樣流離顛沛的老來生活,讓婆婆下定決心要回雲林蚶寮老家「靠自己」過活。終於在婆婆七十九歲那年,重新墊高了已然下陷一公尺多的老家,從此倆老有了自己的老窩,對子女要「再」接他們來台北玩,真是噤若寒蟬!
每次婆婆回絕我的邀請,我都只能懺悔再三!並且告訴自己:雖然婆婆有五個媳婦,但!我只有「這麼一個」婆婆!
十三年前,婆婆七十七歲,我們一家三口「移民」到宜蘭太平山下的三星鄉。房子大很多,我也成長不少,可是再要接公婆來長住,已經拿不到許可證了!
我心泣血!
不過,婆婆主動說,搬來宜蘭的第一個農曆年,她會來宜蘭過年!因為她要教我怎麼拜祖先、怎麼向「地基主」請安,怎麼跟「好兄弟」打商量!
我很謝謝婆婆不計前嫌的為我著想!然而,過完年沒幾天,婆婆卻悄悄的整理行囊,又隨著公公「依輪值表」到該去的兒子家「吃住」!
我一直很好奇:為什麼婆婆可以這樣全然的不計較我的忤逆?
我搬到宜蘭的第七年,公公婆婆早已回蚶寮重建的老家過了六個年頭,那是倆老熟悉且悠哉的一段日子!
這一年,婆婆八十四歲,為長年腳麻動了腰椎手術,希望不要繼續壓迫到掌管走路的神經。手術後,怕失智的公公過於「黏」婆婆,而傷了婆婆剛「架鋼釘」的腰椎,我主動說;先讓婆婆來我家住一陣子,公公則留三重請二嫂繼續看顧。
但是,當時也正是我與外子的婚姻起了大波浪的一刻,我經常會以「我對你媽媽這麼好」來希望外子可以了解「我對他回報」的對等需求。
所以,我並不是心甘情願的做一個好媳婦該做的事!
所以,我與外子的關係更緊張!緊張到我因挪動笨重的紅木家具,閃到腰而哭,外子竟然沒好臉色的怪我:「哭什麼哭?」
看著手術後的婆婆,對我的料理沒胃口,我竟帶著對外子不滿的情緒,不耐的問婆婆一句:「我!到底要煮什麼,你!才會喜歡吃?」
所以,又讓婆婆難堪得想著:「不如歸去」!
我會反省!但不會改進!
這,當然又是我日後懺悔的一個點!
但,婆婆一句指責、一聲埋怨都沒有!甚至不形於色的依舊「惜」我!
只要我稍晚幾天沒打電話回蚶寮,就會問「慧慈咧?」
只要聽說我病了、累了,就會主動掛電話「錢!探卡就咧,無要緊啦!心帖卡重要!」(錢,少賺一點,沒關係!身體比較重要!)
這是哪門子的「對等」?
更好笑的是,我打算退休後,每個月回去陪她幾天,婆婆居然交代我:「要算準時間才回來,最好是『絲啊』(外子的二姊)佇厝,你家轉來!哪無,兜無一頓『清操』好呷喔!」
天啊!這又是哪門子的「對等」!
感恩!
我好像還有良知去調整婆媳的對等,也好像還有良能去彌補曾經的錯失,感恩婆婆還願意給我贖罪的機會!
我是在去年才愛上榴槤的!
聞到榴槤味兒,就會想到這畫面!
以前我對榴槤的味道簡直和「糞便」劃上等號,也認為「吃榴槤」是沒品味的人才做的事,所以,對婆婆愛吃榴槤,完全無法接受,當然我家就不會買榴槤,縱然早已知道:「榴槤」是婆婆的頭號最愛!
可憐的婆婆,只能在其他子女家盡情享用!
有一日,我打開冰箱冷凍櫃,一股「臭」味撲鼻而來,我當場發飆:「是誰放了這麼臭的東西?」
正在看連續劇的婆婆連忙起身,道歉再三的請我別生氣!
婆婆說:「下午宗慶(外子大表哥)來家裡坐,知道我愛吃榴槤,買來給我吃,可是我捨不得一次吃完,想說放在冷凍櫃『應該』不會有味道,歹勢啦!歹勢啦!」
「我現在馬上把它吃完!」婆婆顧不得那是冰凍到會讓牙齦受傷的硬物,怯怯然的只想趕快把它們解決掉,我則掉頭回我的房間!
此後,婆婆不曾在我面前吃過榴槤,即使很多年後,我是回到蚶寮老家—「她」的地盤,她仍是以我為主的、不在我在場的時候吃榴槤!
好幾次這樣的情景,也讓我的心揪在一塊兒!
所以,當我開始「勉強著吃」、到「試著喜歡吃」、再到「期待著能吃到」,我高興極了!因為,我可以陪著婆婆吃榴槤啦!
我期待和婆婆一起「吃出榴槤的幸福味道」,期待還來得及拉近婆媳的對等關係!
今年過完年,小妹千里迢迢載著已經許久不肯出遠門的婆婆來到我宜蘭的家!謝謝婆婆給我贖罪的機會,我很珍惜這難得的二十一天!我為婆婆、也為自己留下許多珍貴的歷史鏡頭!
一:驀然回首
1.待嫁女兒心—期待又怕受傷害
我以「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加入王家,成為最小的媳婦!
對王家的第一印象,來自外子寫給我的第一封情書:
(『情書原稿』)
就是這兩段描述公公婆婆鄉下生活的內容,讓我憂喜參半!
應該是從小被驕縱的關係,我對鄉下人的生活習性,一直都是敬而遠之,有時候,還會不喜歡到嫌惡的地步!
所以,當在那濃情密意的思念情書中,讀到「可能」的未來公婆是非常踏實的鄉下人時,竟起了「煩惱」心!
煩惱婚後要住在落後的鄉下,要和養雞養魚的鄉下人聊天,要和書讀不多的鄉下人溝通...
作者序
●後記
送出「蚶寮的超級婆婆」書稿前,我統計了整本書的字數,哇!我好佩服自己喔!將近九萬字呢!
一陣飄飄然!
卻忽然像「被敲了一記」般的醒了過來!
哪是佩服自己啊?
要佩服的是:婆婆領軍的「王家兒孫」大隊!
婆婆的兒子媳婦們,預定在六月十五日為婆婆慶生,是「實」的九十歲唷!我在四月十五日動了一個念頭:寫一本書,送給婆婆當九十歲生日的禮物!在外子的肯定與支持下,我開始動筆,也開始動腦!
動筆「寫」我的觀察、我的回憶、我的感恩,還有我的懺悔;動腦「想」怎麼讓書的內容更豐富、更多元、更多共襄盛舉,也更有可讀性?
就在王家老小的「全體總動員」中,加深了我對婆婆的認識,增廣了我對婆婆的看見。原來我的婆婆,不僅止於我所知道的超級ㄝ!
想寫這麼一本書,其實有一段時間了!從讀過「佐賀的超級阿嬤」,從看過「阿信」,我經常想著:如果要寫我的婆婆,我可以寫什麼?
公公往生告別式上,聽著外子兄妹哀傷的讀著「祭父文」,感動之餘,有一份失落!我也有話要跟公公說啦!
儀式裡,沒有安排媳婦的懷念時間,我暗暗做了決定:等婆婆「走」的時候,我一定要主動爭取這份權利!
有一個聲音,瞬間閃進耳際:想說的話,隨時都可以說呀!為什麼要等到「特定」的哪一天?
於是,我盤算著:要跟婆婆說什麼?怎麼說?何時說?我也盤點著:好像想說、要說、該說的,還真不少呢!
於是,我準備寫一本書,書名:「蚶寮的阿信」!
外子說,乾脆就用婆婆鄉土卻不失親切的台語名字,寫「蚶寮的『草芛仔』」!
我答「好」,已經是四年前的往事!
謝謝不知道打哪兒來的動力,「計畫」了四年的工程,終於動工了!
我問婆婆:書要賣多少錢?
她說,這麼老囉,哪還有人要買!
婆婆!我是要賣書,不是要賣「妳」這個人!
我教婆婆練習說書名:蚶仔寮ㄝ第一名搭ㄍㄧㄝ;
她說,蚶仔寮ㄝ第一個查某,
說完,婆婆笑,我也笑!
知道我要寫這本書的王家人,都以「前所未見」的辦喜事熱情回應我!
婆婆的長孫「士銘」第一個送來文稿,並不時的接受我的叩應,隨時提供圖檔和他爸媽的想法;
婆婆的第二個孫子「士文」,從上萬張家族檔案照片中,挑出兩百張,花了他一整個週末假期,差點成鬥雞眼;
曾經是婆婆最皮的孫子「士榮」,最先站出來喊話:「小嬸嬸,時間很趕唷!」並且貼心的提醒我:要留意趕稿的身心健康!
婆婆的第一個外孫女「翊鍹」,扮演最稱職的「大姊頭」,關照起婆婆二女兒這一家子的聯絡細節;
婆婆的第二個外孫女「映菁」,總是最快出現在臉書,並配合著書的進度給意見;
婆婆的第三個外孫女「凱茜」,遠從波士頓稍來感謝我為阿嬤寫書的舉動,因為這是她想了很久的事,終於有人有行動了!
婆婆的洋娃娃孫女「嘉穗」,在好幾個熬夜中,寫出生動感人的照片圖說,讓這本書活潑多多;
婆婆的孫輩們,能有如此動人的熱情,我肯定必然是來自「他們」父母親的潛移默化!
也就是婆婆八個子女的熱情感染所影響!
首先是婆婆的三兒子「捷西」,善用他清晰的記憶,提供許許多多的歷史材料,讓整本書得以前呼後應;
婆婆的大兒子「南洲」,秉著一貫支持弟妹「衝啊~」的長者風範,讓大家暢所欲言;
婆婆的二兒子「東江」,發揮他校對的長才,讓我寫起稿來,可以輕鬆到完全無後顧之憂;
婆婆的二媳婦「美月」,發揮她檔案管理的專長,整理出「張張皆可登」的歷史鏡頭;
婆婆的二女兒「素絲」,雖然沒有寫稿,但當起「啦啦隊」的那股勁兒,為我加足馬力;
婆婆的小女兒「錦綉」,隨傳隨到的遞出關鍵訊息,適時適地的釐清故事年代,讓這本書更接近事實;
婆婆在美國的四兒子「明乾」和四媳婦「麗卿」,更是把這本書當「歷史見證」在處理,嚴謹慎重的下筆思維,讓我好讚嘆他們夫妻倆,不只是把事情做完,也要把事情做對、做到盡善盡美的生活態度。慶幸是活在網路發達的今天,我才能不分晝夜的打擾他們在地球另一端的作息,也謝謝他們在繁忙的大學教書工作中,總是優先回應這本書的需求;
最重要的支持者,是婆婆的小兒子「華沛」,也就是外子。他恰如其份的補充與點醒,總能讓我有「撥雲見日」的動力,繼續拚下去!
這不是我寫的書!
這是婆婆的兒孫們寫的書!
感謝賜給我「不退轉」能量的四位長輩,在這麼緊迫的時間下,答應為這本書寫序,讓我虔敬的雙手合十,感恩心道師父、感恩陳怡安教授、感恩馬國光教授和陶曉清老師!
感謝「策馬入林」出版社主編李菁菁小姐願意在這麼匆促的期程中,成全我們對婆婆的這份用心;感謝幕後功臣辛苦的美編裴情那小姐寬量我的「一改再改」;感謝在網路上為我搖旗吶喊、加油打氣的好朋友們!
最後,我想借用外子的同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杞昭安教授的幽默,來感謝婆婆的「超級」EQ!
杞教授認為:能為婆婆寫書,婆媳關係一定很好;所以,他想建議國防部,目前的募兵制應該優先錄用「正」處在婆媳衝突困擾的善男子!
謝謝婆婆對我的寬容,讓外子不必動這樣的念頭!
謝謝婆婆皺紋裡的智慧,讓我們五個「老師媳婦」,可以自豪的說:我們是全天下最有福報的媳婦!
祝福大家敬愛的「蚶寮的超級婆婆」,能夠長長久久的健康快樂著!
──本書作者 宋慧慈
●後記
送出「蚶寮的超級婆婆」書稿前,我統計了整本書的字數,哇!我好佩服自己喔!將近九萬字呢!
一陣飄飄然!
卻忽然像「被敲了一記」般的醒了過來!
哪是佩服自己啊?
要佩服的是:婆婆領軍的「王家兒孫」大隊!
婆婆的兒子媳婦們,預定在六月十五日為婆婆慶生,是「實」的九十歲唷!我在四月十五日動了一個念頭:寫一本書,送給婆婆當九十歲生日的禮物!在外子的肯定與支持下,我開始動筆,也開始動腦!
動筆「寫」我的觀察、我的回憶、我的感恩,還有我的懺悔;動腦「想」怎麼讓書的內容更豐富、更多元、更多共襄盛舉,...
目錄
心道法師 加持語
推薦序
無盡創意的愛 看那蚶寮的老奶奶──陳怡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
我們都是她的兒孫──馬國光(亮軒)(知名作家)
充實與精彩──陶曉清(知名廣播人)
親如母女的婆媳──宋慧純(作者的二姐)
回味阿娘走過的路──王捷西(作者外子的三哥)
一:驀然回首
待嫁女兒心—期待又怕受傷害
阿爸留給子媳的懷念
二:春華秋實
1.十全十美大家庭
2.蚶寮永相隨
3.婆婆的婚姻路
4.婆婆的兄弟姊妹
三:開枝散葉
1.婆婆的三千金
2.婆婆的五壯丁
3.婆婆的異鄉遊子
4.婆婆的美國行
四:惜花連盆
1.向「超級婆婆」學當婆婆
2.「博士媳婦」按的讚
3.就是寵溺 不必理由
五:圓融智慧
1.婆婆智慧高
2.婆婆創意饒
3.婆婆人際好
4.不卑不亢的談判高手
5.儉而不貪的婆婆
6.聞聲救苦的婆婆
六:寸草春暉
1.白髮人送黑髮人
2.遲來的懺悔
3,從「操煩」到「超凡」
七:感恩與祝福—我們的阿嬤
1.我是阿嬤的長孫
2.阿嬤,有您真好!
3.我的外婆
4.我是第一位孫女婿
5.阿嬤是我的專職保母
6.我是阿嬤的洋娃娃
7.幫我送便當的阿嬤
8.有德有福的阿嬤
9.感恩阿嬤
10.期盼再與阿嬤手牽手烤蛋糕
11.我發了大願
12.阿嬤的行動智慧
13.我的超級阿嬤
14.我是第一個曾孫
後記
心道法師 加持語
推薦序
無盡創意的愛 看那蚶寮的老奶奶──陳怡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哲學博士)
我們都是她的兒孫──馬國光(亮軒)(知名作家)
充實與精彩──陶曉清(知名廣播人)
親如母女的婆媳──宋慧純(作者的二姐)
回味阿娘走過的路──王捷西(作者外子的三哥)
一:驀然回首
待嫁女兒心—期待又怕受傷害
阿爸留給子媳的懷念
二:春華秋實
1.十全十美大家庭
2.蚶寮永相隨
3.婆婆的婚姻路
4.婆婆的兄弟姊妹
三:開枝散葉
1.婆婆的三千金
2.婆婆的五壯丁
3.婆婆的異鄉遊子
4.婆婆的美國行
四:惜花...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