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榮教授熱門線上課程,由中西哲學視角解讀《道德經》,深度理解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收聽超過四千萬次,廣獲熱烈好評。
.由《道德經》八十一章原典出發,將老子與孔子、莊子、韓非子等中國思想家,以及海德格、雅士培等西方哲學家加以對照,上接中國傳統,亦照見西方哲學,總覽傅佩榮教授對老子完整系統的最新近研究。
本書由傅佩榮教授在中國大陸最大音頻平台喜馬拉雅FM開設課程所輯成,由《道德經》原典出發,全面而深入地闡釋老子思想。課程廣受好評,至今收聽已達四千萬次,訂戶超過十四萬人。
《道德經》全書五千多字,分為八十一章,但章章相通。傅佩榮教授以其數十年深耕中西哲學之豐厚積累,闡釋老子思想之精微奧妙,全書扣緊三個關鍵詞:道、德、聖人,展現老子之完整而完美的系統。
傅佩榮教授指出,老子異於先秦諸子之處,正在於「道」概念。「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以這個定義貫穿全書,使讀者提升眼界,領悟自己的生命也是有來源與歸宿的。一切由道而來又回歸於道,所以人生不是虛幻的。如果可以悟道,則個人生命得以安頓。
全書不僅針對《道德經》及古今大家集注充分解讀,並將老子與孔子、莊子、韓非子及海德格、雅士培等東西方思想家對照比較,可謂上接中國傳統,亦照見西方哲學,為傅佩榮教授研究老子學說最新近的心得總覽,使讀者一同深度理解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成為自己生命的統治者。
作者簡介:
傅佩榮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主任兼研究所所長。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儒道天論發微》、《儒家哲學新論》、《孔門十弟子》、《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文化的視野》、《西方哲學心靈.全三卷》、《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全三卷》、《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傅佩榮先秦儒家哲學十六講》、《傅佩榮周易哲學十五講》、《傅佩榮論語、孟子、易經二十四講》、《人性向善論發微》等,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大學.中庸》,譯有《四大聖哲》、《創造的勇氣》、《人的宗教向度》等書,策劃《世界文明原典選讀》(全六冊)及編譯《上帝.密契.人本》。
傅佩榮國學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k9S7VJzSXFj41-V6UV2sNA
章節試閱
該如何學習與理解老子的《道德經》?
該如何學習與理解老子的《道德經》?這個問題涉及學習的方法,值得用心思考。
對於老子所謂的「道」,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有人說, 「道」就是「路」。有些外國學者把「道」翻譯成「the Way」, 並用大寫來強調,讓人感覺很神秘。但問題是,路一定有人在走,並且通往特定的地方。把「道」理解為「路」,還是讓人感到困惑。
有人說,「道」就是「規律」。花有花道,茶有茶道,任何東西都有它的發展規律。但問題是:先有東西還是先有規律呢? 也有人說,「道」是「變化」的總名稱,道本身一直在變化,所以不可名。這樣就把「道」與「名」連起來了。但是請問: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變化呢?我們學習《老子》,首先就會碰到諸如此類的問題。
本節要介紹學習《老子》的方法,內容包括以下三點:
第一,借重西方詮釋學的方法。
第二,「以經解經」,就《老子》本身的內容,來設法瞭解每一個重要的觀念。
第三,配合個人的生活經驗來做對照和驗證。
(一)借重西方詮釋學的方法
西方哲學發展到當代,關於如何閱讀經典及理解文本,提出了詮釋學的方法。學會這種方法,對於我們閱讀古代經典或重要的書籍,都會有所幫助。
所謂「詮釋學方法」,就是當你閱讀一段原文時,要從以下四個層次去思考,以便準確掌握它的意思。
第一,這句話究竟在說什麼?亦即原文的內容是什麼?原文是否可靠?
第二,這句話想要說什麼?一位作者在寫作時,常有意在言外的情況。每個人的思想都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只有瞭解這個背景,才知道他為何會這樣說。
第三,這句話能夠說什麼?一部經典寫成之後,每個時代的人在閱讀時,都有自己特殊的理解。有多少人閱讀,就有多少種解釋的可能性。《老子》的歷代注解,可以列入這個範疇。
第四,這句話應該說什麼?經過前面三步,先去瞭解它的原文究竟在說什麼,再去認識它想要說什麼,然後參考歷代注解, 知道它能夠說什麼,最後必須做出自己的判斷:這句話應該說什麼?
上面四步是詮釋一段文本的完整步驟。本書對於《老子》的所有詮釋,都是經過前面四步才做出的判斷。
今天讀《老子》這本書,首先碰到的問題是在第一個層次: 它的原文究竟在說什麼?本書主要參考魏朝王弼的注解本,一般都認為這個版本值得肯定。王弼(226-249)只活了短短23歲, 但是他注解的兩本書是所有中國讀書人都不能忽略的。第一本是注解《易經》,第二本是注解老子《道德經》。他的說理完整而透徹,文辭舒暢而優美,所以本書以王弼本為主。
但是,王弼距離老子至少有六、七百年,所以我們也要參考漢朝初期的帛書本《老子》。將這兩個版本配合,對於《老子》的原文應該十拿九穩。另外,莊子、韓非子等先秦學者對於老子思想的引用及發揮,同樣值得參考。
第二步要分辨「它想要說什麼」。譬如,《老子》全書有將近一半的篇幅,都談到聖人的修練及治理。但老子筆下的「聖人」與儒家所謂的「聖王」或「德行完美的人」不一樣。老子虛擬出「聖人」這一角色,是要化解整個時代的危機,所以他的「聖人」是指「悟道的統治者」。一方面,聖人必須有統治者的身分,才能以他的言行表現直接影響全體百姓;更重要的是,聖人必須悟道,才能有如此特別的表現。又如,老子為什麼要提出「道」?因為老子面對的挑戰是「存在上的虛無主義」,所以提出「道」作為一切存在的來源與歸宿。
第三步要看「它能夠說什麼」。嚴靈峰先生主編了一套《老子集成》,收集了 400 多冊中國歷代有關《老子》的研究,並且還在擴編之中。此外,有不少外國學者的研究及翻譯同樣值得參考。可見,研究《老子》的人實在很用功,每個人都努力提出自己的心得。有些心得大同小異,有一些則有獨到見解。
最重要的是第四步「它應該說什麼」。如果想最終做出準確的判斷,就要採用「以經解經」的方法。
(二)以經解經
什麼叫做「以經解經」?舉例來說,老子所說的「道法自然」是什麼意思?事實上,「自然」二字是在《老子》中才首次結合使用的。在《老子》書裡面,「自然」一詞總共出現了五次,全部研究一遍就會發現:「自」是指「自己」,「然」是指「樣子」,「自然」就是「自己的樣子」。所以「道法自然」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或天地萬物,而是指「保持自己的樣子」。換言之,任何東西保持自己的樣子,「道」就在裡面展現出來。這叫做「以經解經」,亦即用《老子》書中的相關概念來解釋某個詞的含義,而不是用後代的想法來替老子做出解釋。
又如,「聖人」在《老子》書裡面也有特別的含義。只有把相關概念合在一起,才能看出老子在說什麼。通過以經解經,我們能更好地瞭解《老子》而不至於扭曲它的原意,也能避免把《老子》當作自己思想的注腳。
(三)配合個人經驗或具體案例
老子的思想絕非唱高調或做白日夢,而是可以落地實踐的。譬如,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五十八章)災禍啊,幸福緊靠在它旁邊;幸福啊,災禍潛藏在它裡面。在現實生活中,你把時間拉長來看,就會懂得老子的意思。你今天看到一個人成功,可能要到三四十年之後,才知道那個成功會給他帶來什麼後果。真的是成功嗎?也許反而是災難的開始。
美國有很多人買彩券而中獎,但是據統計,中獎的人平均七年之後會回到原點,把所賺的錢全部花光。很多人因而後悔,早知如此,何必當初?但是當初中獎時,哪個人不羡慕他?但發展的結果卻難以預料。
相反的,一個人遭遇了挫折與失敗,把時間拉長來看,他反而可能獲得更大的幸福。想要在生活中驗證老子的思想,必須把時間拉長,把空間放大,從整體來看,才能瞭解老子的智慧。
所以學習《老子》一定要運用詮釋學的方法,加上「以經解經」,再配合個人經驗或具體案例,才能充分瞭解它的深刻含義。否則會不得其門而入。換句話說,一個人學習《老子》之後,應該有明顯的轉變:個人能力得到增強,人生境界得以提升,對生命的看法會徹底改變。
我在大學期間,選過一位教授開的《老子》課。第一天上課,這位教授一言不發,只是在講臺上來回踱步。過了五、六分鐘,看到同學們都在注意他,才開口說了第一句話:「各位同學,不是我上課不說話,而是因為我們學的是《老子》。老子說過:『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懂《老子》的不說話,說話的就是不懂《老子》。」
的確,言語和文字只是載體,無法將老子的智慧講透徹。但這樣一來,也就沒有人可以教《老子》了。學道家難道全靠自己領悟嗎?領悟了又說不出來,怎麼判斷學的對不對呢?其實, 《老子》有很多言論是可以驗證的。
譬如,老子說:「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第六十三章)意即:一個人輕易就許諾的,一定很少能守信;看事情太容易的,一定先遇上各種困難。這顯然是在長期觀察之後,才有這樣的心得。又如,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第三十三章)能夠瞭解別人,代表你很聰明。但是,「自知者明」的「明」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聰明,而是一種啟明或覺悟。
關於《老子》的文義,學術界仍然有很多爭論。今天學習《老子》,要盡量把基本的觀念說透澈,才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正面的引導。
課後思考
請你列出一兩句老子的話,談談自己的認識。譬如,老子的「無為」是什麼都不做嗎?「順其自然」是不勉強做任何事嗎? 你會認為《老子》的思想太消極,只知道向後看而不知道努力創造嗎?
今天學習《道德經》的意義何在?
在中國歷史上,老子的思想受到相當的重視。到了唐代,因為皇帝姓李,就把老子當作自家人,對道教特別推崇。後來,唐玄宗還親自為老子《道德經》作了注解。但是從唐玄宗政治上的失敗來看,他似乎沒有真正懂得老子的意思。譬如,《老子.第二十九章》談到「去甚,去奢,去泰」,強調做任何事都不要極端,不要奢侈,不要過度。而唐玄宗顯然沒有做到這一點。
今天學習《道德經》的意義何在?內容包括以下三點:
(一)接上我們自己的文化傳統
談到中國的文化傳統,很多人喜歡說「儒、釋、道」三教。其實,這個說法是明朝以後才出現的。在中國傳統的三大思潮裡面,「釋」(佛教)與「道」(道教)都與老子的思想直接有關。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道教如果沒有引入老莊的思想,又會是什麼情況?
在中國歷史上,本土湧現了兩大思潮,即孔子的儒家與老子的道家。兩家可謂雙軌並進,為中國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來又從印度傳來了佛教。從魏晉時代開始,就逐漸形成「儒釋道」三家並存的大趨勢。
在魏晉時代出現了「新道家」,把《老子》《莊子》《易經》並稱「三玄」。「玄」就是談玄說理,不談政治或社會現實。這樣比較安全,因為魏晉時代是一個亂世。「新道家」對老莊思想有一定的發揮及改造,到最後也產生了一定的落差。
在魏晉時代,佛教傳入中國已經有一段時間,那麼佛教是如何融入中國文化的呢?魏晉時代有一門重要的學問叫做「格義之學」,他們透過老子思想的接引,把許多佛教的概念和術語轉換成中國的文字。佛教與老子思想都強調智慧的覺悟,超過強調德行的修養。譬如,佛教講「空」,道家講「無」。但是佛教的「空」不是真空,道家的「無」也不是虛無。「空」與「無」都是為了區分可能性與實現性而提出的觀念。佛教與道家思想在這一點上可以相通。
原始的道教是中國本土的民俗宗教,有複雜的背景和實際的用途。但是作為一個宗教,需要具備基本的教義和系統的理論。於是道教的專家就借用老莊的思想,把老子奉為太上老君,把老子的書稱為《道德經》,把莊子的書稱為《南華真經》。所以, 如果你想瞭解佛教的重要觀念,以及本土的道教在說什麼,首先就要對老子《道德經》有基本的認識。
(二)同西方哲學對照
如果將中國文化與西方哲學對照,絕不能錯過老子的思想。西方哲學家對於宇宙生成有三種說法:第一種是創造論,認為宇宙是上帝創造的;第二種是流衍論,認為宇宙由「太一」這個根源「滿而溢」,流衍出萬物;第三種是達爾文的演化論。如果要找一個中國古代的觀念來對照的話,最適合的就是《老子.第四
十二章》所說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此外,人們經常把老子與羅馬初期新柏拉圖學派的普羅提諾(Plotinus, 204-269)進行比較,或是與近代西方哲學家史賓諾莎(Spinoza, 1632-1677)加以對照。
有兩位德國當代哲學家對老子的思想非常肯定。第一位是雅士培。他提出「人類文化的軸心時代」的觀念,得到學術界的普遍認同。他還寫過《大哲學家》一書,總共選取了十五位代表, 西方十一位,印度兩位,中國兩位。印度的兩位代表是釋迦牟尼與龍樹,中國的兩位代表是孔子與老子。雅士培從小體弱多病, 他特別欣賞老子說的「柔弱勝剛強」,最後活了 86 歲高齡。
另一位影響更大的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他晚年有一個願望,希望把《老子》再一次翻譯成德文。他讀過許多《老子》譯本,覺得自己領悟了老子思想的精髓,但各種譯本都不理想,就想自己動手再翻譯一次。但他不懂中文怎麼辦呢?他在 1946 年遇到一位中國學者,就與他一起進行翻譯。兩人合作了一個暑假,才翻譯到《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那一章。由於觀點存在分歧,後面就沒有繼續下去。
有趣的是,海德格請這位中國教授為他寫了一副對聯,內容就出自《老子.第十五章》:「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意即:誰能在渾濁中安靜下來,使它漸漸澄清?誰能在安定中活動起來,使它出現生機?海德格可謂獨具慧眼。他提醒我們,老子並非只講安靜、柔弱、收斂;而是兩面兼具,能靜也能動,能柔也能剛,能收也能放。
因此,今天將中國文化與西方對照的話,《老子》是不可或缺的經典。你越瞭解老子,對西方哲學的領悟就越深;反之,你越瞭解西方哲學,就越能欣賞老子的思想。
(三)建立自己的價值觀
我們今天學習《老子》,不太可能成為老子筆下的聖人(悟道的統治者),但是我們可以成為自己人生的管理者。
今天物質文明快速發展,人的欲望日趨複雜,於是許多人提倡要「做減法」。這個觀念就來自《老子.第四十八章》所說的「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你要學習「道」的話,就要每天減少一點。老子幫我們確立了大方向。
「做減法」到最後是「無為」,但老子又說「無為而無不為」。老子所謂的「無為」是說不要刻意做任何事。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你沒有刻意的目的便不會執著,可以順其自然地發展。到最後,所有事情反而按部就班、自己做好了。
人生的各種複雜問題通常來自於欲望,而欲望又來自於偏差的認知。老子希望人們從根本上瞭解,原來人的本性是完整的, 稟賦是足夠的。如果你陷入相對的價值觀,只是一味地向外追逐,而忘記了自己本來的面貌,浪費了大好的人生,豈不是太可惜了嗎?
人活在世界上,不管有多少痛苦與煩惱,只要記得一句話就能排解:我的來源是「道」,「道」就像大海一樣,可以容納所有的水。我們的生命不就像一滴水嗎?它會慢慢地乾涸。但如果把它投入大海,就永遠沒有乾涸的問題。換句話說,只要能悟道,還有什麼煩惱呢?
我在 15 歲時聽到老子所說的「強行者有志」(第三十三章),從此知道該如何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我在 50 歲時為自己選擇的座右銘是「與人無尤」,就是與別人來往沒有互相責怪。這同樣受到了老子的啟發。我參考的是《老子.第八章》結尾的一句話:「夫唯不爭,故無尤。」
收穫與啟發
我們要接上自己的文化傳統。中國在魏晉時代出現了「新道家」思想。在佛教傳入中國的過程中,正是透過《老子》的接引,使中國人對佛教的許多概念和術語產生了親切感。另外,中國本土的道教本來是民間信仰,到魏晉時代後期借用了老莊的思想系統,並把他們當作道教中的人物。不過,道家並非道教。道家出現後,隔了五百到七百多年才出現道教。如果沒有道家思想,道教很難融入中國文化,而得到人們普遍的認識。
學習道家思想,還要同西方哲學進行對照。西方哲學家最深的關懷,是要找到古希臘時代所探討的「存在本身」。「存在本身」就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亦即老子所說的「道」。因此,到了 20 世紀,西方有很多學者(如德國的雅士培與海德格)都對老子極度推崇。
回到現實生活,我們要建立自己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我們當然可以從儒家或其他經典得到啟發,但絕不能缺少道家這一塊。道家從整體來看生命的某一個側面,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正面、反面全方位的情況。我們可以充分使用反詰法、辯證法等方法,建立更完善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課後思考
今天這個時代,學習老子是一項艱巨的挑戰。你願意花一些時間來面對嗎?你有沒有信心通過這樣的挑戰而分享老子的智慧?
該如何學習與理解老子的《道德經》?
該如何學習與理解老子的《道德經》?這個問題涉及學習的方法,值得用心思考。
對於老子所謂的「道」,歷來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有人說, 「道」就是「路」。有些外國學者把「道」翻譯成「the Way」, 並用大寫來強調,讓人感覺很神秘。但問題是,路一定有人在走,並且通往特定的地方。把「道」理解為「路」,還是讓人感到困惑。
有人說,「道」就是「規律」。花有花道,茶有茶道,任何東西都有它的發展規律。但問題是:先有東西還是先有規律呢? 也有人說,「道」是「變化」的總名稱,道本身一直在...
作者序
《老子》又名《道德經》,全書五千多字,分為 81 章,但章章相通,形成一個完整而完美的系統。欲了解此一系統,需先明白三個關鍵詞:道、德、聖人。
老子用一個「道」字來貫穿一切。所謂一切,主要是指兩個領域:一、自然界;二、人類。自然界包括天地萬物,依規律而存在及運作,是一個單純的「實然」狀態。人類原是萬物之一,但因其「德」為認知能力,由此而生欲求與選擇,造成一個可變而複雜的世界,所面對的是「應然」問題。應然是應該如何,實然是實在如何。「聖人」是老子虛擬的角色,代表悟道的統治者;他所悟的道,在體現時,要使應然配合實然,然後期許人間可以回復安寧。
此所以《老子》第五章會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其意為:天地沒有偏愛,對天地之間的萬物是「依規律」作實然的安排。聖人沒有偏愛,對他所統治的百姓也是「依規律」作實然的安排。「芻狗」一詞據《莊子.天運》是指:人在祭祀時,用草紮幾隻狗來陪祭,祭祀之後就隨手丟棄它們。萬物不是如此嗎?春天百花齊放,到了夏天就都凋零了;百姓不是如此嗎?起高樓宴賓客,然後人散了樓也塌了。這裡面沒有偏愛(仁)的餘地。聖人悟道,以應然為實然,方可以做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第十章、第五十一章)。
綜合上述,可知三點:一、道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二、德是萬物由道所獲得的各自的本性(其中,人之德是認知能力);三、聖人是悟道的統治者。
本書扣緊這三個關鍵詞,努力展現老子之完整而完美的系統。如何展現呢?首先,老子異於先秦諸子之處,正在於「道」概念。所謂「先秦諸子」,至少另外包括了儒家、墨家、法家、名家、陰陽家,他們的作品中也常見「道」字,但其含義多為人類世界的應然之道(如,天下有道無道),或者以人為中心所見的自然界之道(如,天道福善禍淫)。其目的是希望撥亂反正,但人類社會的亂局,不正是人自己造成的嗎?治標而忘了治本,永遠脫離不了困境。治本有二途:一是準確理解人性,再由政治與教育攜手合作,使社會重新安定。儒家孔子選擇這條路,意在承禮啟仁,肯定人性向善,著手提出一整套構想。另一途則是道家老子之所為,跳出人類世界,「不以人為中心」來思考一個化解方法。老子之「不以人為中心」是怎麼回事?
仔細閱讀《老子》全書,不曾見到人名、國名、歷史事件、地理信息等。天下有這樣的書嗎?司馬遷在《史記》中連老子是誰都無法確定。唯其如此,才有可能擺脫狹窄的人類視野,而以道的角度進行反思。「道」不再是「人之道」,而是「道之本身」,是「萬物的來源與歸宿」。這個定義貫穿全書,使閱讀者立即提升眼界,領悟自己的生命也是有「來源與歸宿」的。由此再進一步,則可明白老子之用心,是要化解亂世之中「存在上的虛無主義」。「存在」是指人的生命存在,如果經常在痛苦中又隨時可能死亡,則人生有何意義可言?虛無主義於是漫衍開來。現在老子告訴我們:一切由道而來又回歸於道,所以人生不是虛幻的。如果可以悟道,則個人生命得以安頓。這裡接著要說明兩點:一是個人有什麼既有的「德」,又如何可以悟道?二是人類社會得到安頓,需要「聖人」,聖人又是怎樣的人?
那麼,人由道所獲得的「德」(本性)是什麼?答案是:認知能力。認知的直接作用是區分,區分必然帶來欲望。統治者如果「推崇傑出的人才,重視稀有的商品,展示可欲的事物」,百姓就會「競爭較量,淪為盜賊,心思紛亂」(第三章譯文)。知之偏差造成欲的盲動,後果不堪設想。要使百姓有正確的知,難如登天,因此不如「常使民無知無欲」(第三章)。這句話使老子背上愚民主義者的罪名。而這純屬誤會,因為有正確之知則有正確之欲。如聖人之「欲上民,欲先民」(第六十六章),皆屬正途。聖人是怎麼做到的?本書分辨知之三個層次:區分、避難、啟明。區分是來自我「對」外界的利害考量;避難是由於我「與」外界的相互依存;啟明是跳開一步,從道來看待一切。凡人只有區分之知,形成競爭、鬥爭與戰爭。智者懂得避難之知,表現出「知其雄,守其雌」(第二十八章),以及「將欲取之,必固與之」(第三十六章)。聖人則領悟啟明之知,用莊子的話來說,就是「以道觀之,物無貴賤」(《莊子.秋水》)。對萬物不做區分,也不存好惡,對自己的處境,則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簡單說來,就是從一個整體而根本的「道」來看待一切。
老子所虛擬的聖人是悟道者,也是統治者。他的統治體現了道的作用:像母親對孩子般的「慈」,像珍惜及不捨萬物般的「儉」,像謙讓及服務大眾般的「不敢為天下先」。這是老子的「三寶」(第六十七章)。世間族群有大有小,不計其數,向來不缺統治者,但是能悟道的有幾人?此所以老子要「虛擬」一個聖人。「聖人」一詞在古代典籍中使用頻率之高者,無過於《老子》。八十一章中,將近一半皆出現「聖人」一詞或其「同義詞」(如,有道者、善為道者、我、吾等)。既然是虛擬之詞,就不必排除一個可能性,就是:人人皆有可能因為悟道而成為自己生命中的統治者。事實上,距離老子約兩百年的莊子就是這麼做的。莊子書中有兩點寫作策略異於老子:一是大量使用寓言與重言(借重古人來說出作者的話),其中充滿了人名、國名、歷史事件、地理信息,但多半是虛構的。二是他也使用「聖人」一詞,但更常使用的是他自創的「真人、神人、至人、天人」,這些都是悟道者的不同名稱,所描寫的不再局限於悟道的統治者,而是指悟道的「個人」。道家至此成為人類修行的兩大法門之一。所謂修行法門,一是德行修養,二是智慧覺悟。儒家與道家分別可為代表。儒家肯定人性向善,因此人人皆有可能止於至善。道家肯定人之德是認知能力,而此能力可由區分提升至避難,再抵於啟明之境。儒家重視教育與政治,需要群體合作。道家要人「致虛與守靜」,由觀而明,由明而化,融入與道同遊的逍遙之樂。
2019年我應邀在喜馬拉雅平台上講述《老子.道德經》。這是我研究老子學說最新近的心得,做了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在原文字句上,以王弼(226-249)注本為主,參酌較早的帛書本與竹簡本的相關資料。在內容理解上,不錯過莊子(368-288 BC.)與韓非子(280-233 B.C.) 的詮釋與發揮,另外也參考了後代許多專家的觀點。我特別用心的是充分闡釋老子的三個關鍵詞:道、德、聖人,希望由此展示其完整而完美的系統。在講述時,力求清晰明白,轉成文字時較為順暢可讀。播出時的音頻效果廣受好評,這全賴傅琪媗的專業努力;出版時文字稿的修改加注,則是王喆的心力貢獻。至今為止,這個節目的訂戶超過十四萬人,點擊則達四千萬次。由於許多友人的協助,使本書可以呈現在大家眼前。過程漫長而辛苦,但是樂在其中,能夠瞭解老子並詳說他的思想,實在深感幸運。
《老子》又名《道德經》,全書五千多字,分為 81 章,但章章相通,形成一個完整而完美的系統。欲了解此一系統,需先明白三個關鍵詞:道、德、聖人。
老子用一個「道」字來貫穿一切。所謂一切,主要是指兩個領域:一、自然界;二、人類。自然界包括天地萬物,依規律而存在及運作,是一個單純的「實然」狀態。人類原是萬物之一,但因其「德」為認知能力,由此而生欲求與選擇,造成一個可變而複雜的世界,所面對的是「應然」問題。應然是應該如何,實然是實在如何。「聖人」是老子虛擬的角色,代表悟道的統治者;他所悟的道,在體現時,要...
目錄
作者序
老子其人及其思想
1 老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 老子思想的形成
3 《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4 該如何學習與理解老子的《道德經》?
5 今天學習《道德經》的意義何在?
《老子》正文解讀:《道經》
第一章(上) 不可說不等於不存在
第一章(下) 有欲望未必是壞事
第二章(上) 判斷都是相對的
第二章(下) 聖人究竟是誰
第三章 不是愚民政策
第四章 用疑似法來想像
第五章 天地沒有偏愛
第六章 谷神何以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嗎?
第八章(上) 上善若水
第八章(下) 水的七種善
第九章 功成身退是上策
第十章 修練的六個步驟
第十一章 有無互相配合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
第十三章 沒有身體又怕什麼
第十四章 混而為一的道
第十五章 能靜能動的悟道者
第十六章 修練要靠虛與靜
第十七章 管理的四個層次
第十八章 國亂顯忠臣嗎?
第十九章 從減少欲望開始
第二十章 聖人是大眾眼中的笨人
第二十一章 恍恍惚惚的道
第二十二章 貪多則消化不良
第二十三章 少說話最自然
第二十四章 太自負看不明白
第二十五章(上) 給道取個名字
第二十五章(下)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稍安勿躁
第二十七章 善人與不善人
第二十八章 策略與目的
第二十九章 三去主義
第三十章 不得已才用兵
第三十一章 用兵打仗是下策
第三十二章 天降甘露
第三十三章 人要有自知之明
第三十四章 大道像氾濫的河水
第三十五章 淡而無味的道
第三十六章 柔弱勝剛強
第三十七章 無為而無不為
《道經》總結
正文解讀:《德經》
第三十八章(上) 推崇本性與稟賦
第三十八章(下) 大丈夫的作風
第三十九章 辯證統合的一
第四十章 有與無的辯證
第四十一章 從十二個角度談修道
第四十二章 道生萬物的一二三是指什麼
第四十三章 無為與不言
第四十四章 長久才是王道
第四十五章 收斂自有力量
第四十六章 知足保障平安
第四十七章 不出門知天下事
第四十八章 用減法來悟道
第四十九章 把百姓當孩子
第五十章 養生的祕訣
第五十一章 道與德的意義
第五十二章 守住根本
第五十三章 那是強盜頭子
第五十四章 從未脫離人間
第五十五章 向嬰兒看齊
第五十六章 言者不知知者默
第五十七章 治理的神奇效果
第五十八章 禍福相生相倚
第五十九章 珍惜人的稟賦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第六十一章 大國與小國如何相處
第六十二章(上) 不要捨棄道
第六十二章(下) 展示宗教維度
第六十三章(上) 為何要以德報怨
第六十三章(下) 輕諾必寡信
第六十四章(上)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第六十四章(下)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第六十五章 回歸淳樸狀態
第六十六章 不爭而成功
第六十七章(上) 三寶以慈為首
第六十七章(下) 三寶還有儉與後
第六十八章 以不爭心態處世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勝
第七十章 沒有人瞭解我
第七十一章 聖人把缺點當缺點
第七十二章 自愛而不自貴
第七十三章 勇於不敢則活
第七十四章 用心善待百姓
第七十五章 治國者的責任
第七十六章 柔弱是生存之道
第七十七章 保持動態的平衡
第七十八章 以服務代替領導
第七十九章 善人合乎天道
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之樂
第八十一章 悟道與行道
總結
總結一 老子與孔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二 老子與莊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三 老子與韓非子的對照比較
總結四 老子與西方哲學的對照比較
總結五 老子的宇宙觀
總結六 老子的人生觀
總結七 老子的價值觀
總結八 老子思想的現代意義
作者序
老子其人及其思想
1 老子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2 老子思想的形成
3 《道德經》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4 該如何學習與理解老子的《道德經》?
5 今天學習《道德經》的意義何在?
《老子》正文解讀:《道經》
第一章(上) 不可說不等於不存在
第一章(下) 有欲望未必是壞事
第二章(上) 判斷都是相對的
第二章(下) 聖人究竟是誰
第三章 不是愚民政策
第四章 用疑似法來想像
第五章 天地沒有偏愛
第六章 谷神何以不死
第七章 天長地久嗎?
第八章(上) 上善若水
第八章(下) 水的七種善
第九章 功成身退是上策...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