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都有力量,只看如何學習去運用!」
成露茜對人生的好奇和探索,從未停過,
還不斷用驚嘆號挑戰、啟發和鼓舞年輕人,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做就對了!」 學生的革命火燄燃遍美國校園的七○年代,她在UCLA,開創了女性主義、少數族群、階級差異的亞美研究先鋒;
政治解嚴、社會運動橫掃台灣的九○年代,她開辦另類媒體,鼓舞熱血青年,讓弱勢說話,幫移民、移工發聲,推動社會改變;
她最喜歡說:「這件事情從來沒有人做過!」
由全球到在地,由知識到行動,由歷史向未來大步邁進,
成露茜以不被分類的時空軸線,編織出燦爛人生。
洪蘭、曾志朗、高承恕、張曼娟、陶晶瑩、張鈞甯 感動推薦!
【內容簡介】
當UCLA為來自台灣的她降下半旗,
很多人才開始問:「成露茜是誰?她做了什麼?」
成露茜出身世家,留美時卻同時打五份工;
無人看好她的華裔婦女研究,卻成了亞美研究開山之作;
頂著UCLA教授的頭銜,卻深入中國僑鄉long stay;
她有頂峰的學術地位,卻從不炫耀自己的知識;
她對父親行誼念茲在茲,卻不提自己巨大的身影;
她是資產家的女兒,卻終生努力讓弱勢發聲。
她堅信「每一個人都有力量,只看如何學習去運用!」
他常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做就對了!」
相信自己,你將體驗自己創造的燦爛時光。
成露茜為知名報人成舍我的女兒,親身經歷父、兄、姐、妹因個人對信仰、選擇的不同,走上戲劇性的道路;
學生的革命火燄燃遍美國校園的七○年代,她在UCLA,開創了女性主義、少數族群、階級差異的亞美研究先鋒;
她也是打開中國神祕面紗,促成中美學術交流的第一人,
當父親召喚她回台灣接掌世新,她放下美國UCLA大學的教職,以及婚姻,回國全心投入學校改制,
並排除萬難,創辦了無前例可循的「社會發展研究所」,堅持將社會科學理論實踐於台灣社會。
在政治解嚴、社會運動橫掃台灣的九○年代,她辦立報、破報、四方報,
鼓舞熱血青年,讓弱勢說話,幫移民、移工發聲,推動社會改變;
成露茜的人生謝幕,她的影響力卻依舊無窮無盡。
她對人生的好奇和探索,從未停過,還不斷用驚嘆號挑戰、啟發和鼓舞年輕人:
「努力做自己想做的!」「去做就是了!」
她最喜歡說:「這件事情從來沒有人做過!」
由全球到在地,由知識到行動,由歷史向未來大步邁進,
L成露茜以不被分類的時空軸線,編織出燦爛人生。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做就對了!」
相信自己,你將體驗自己的燦爛時光。
作者簡介:
林秀姿
媒體工作者, 從事媒體工作約九年,採訪與書寫過的人物從政要企業大老闆,到路邊攤老闆與一般小市民。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行政院政務委員 曾志朗
逢甲大學副董事長/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高承恕
知名作家 張曼娟
主持天后 陶晶瑩
知名藝人 張鈞甯
名人推薦: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洪蘭
行政院政務委員 曾志朗
逢甲大學副董事長/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高承恕
知名作家 張曼娟
主持天后 陶晶瑩
知名藝人 張鈞甯
章節試閱
第一章 愛是有條件的
1950年1月14日吃飯8.0、冰2.0、電話0.5…
16日牛肉亁7.0、郵票0.4、姐借10…
2月8日爸給20、車錢10…
11日媽給生日禮100、買布55……。
在老舊的抽屜裡,有一本字跡整齊乾淨的收支簿,簿子裡仔細紀錄每天的收入與支出,吃什麼、買什麼、打工賺來存入的錢都寫得清清楚楚,收支簿的封面則寫著大大的字「父親銀行」,那年成露茜才11歲。
每天一早報紙送到成家後,成舍我會仔細讀報,再拿紅筆把重要的報導圈出來,小小的成露茜便在一旁拿起剪刀,小心翼翼把父親圈起來的報導剪下來,然後貼在五乘八的白報紙上,並且分門別類放在特製櫃子裡。
貼一張有一分錢,全都存進「父親銀行」。
那是成舍我寫給成露茜三兄妹的存摺本,一個人一本存摺,紀錄每人的「薪水」,成露茜要用錢的時候就跟父親領錢。
「我們從小學起就要自己賺零用錢,十分羨慕同學與生俱來向父母拿錢的權利,小時候貼剪報,長大一點就幫父親騰稿,他替《自由中國》寫的稿子就是我們抄的,騰稿的報酬高一點,抄五百個字五分錢,很像廉價童工。」成露茜說,每一筆薪水,父親都會清楚紀錄下來,唯一的好處是跟父親銀行領錢的時候,童工們可以理直氣壯,「他從不過問領錢用來做什麼,你賺錢你自己負責,用光了就沒有了,亂用也是你自己的事。」
成舍我的節儉是有名的,他寫給自己數個勵志標語中,「節儉力行」就是其中之一,他用來提醒自己,也提醒家人,但這個標語在成家兄妹眼裡顯得十分刺眼,因為他們不只從小得當廉價童工,成露茜與姐姐成嘉玲讀北一女時,綠制服都洗到發白、黑裙子上都是補釘,成舍我也不願意出錢幫姊妹做新制服,這在高中女同學間是絕無僅有的尷尬情況,所以成露茜對於成舍我的節儉多少有些矛盾的情緒。
不過,這麼小氣的父親偶爾還是懂得給糖吃,誰唱一首歌討父親歡心,就可以吃一顆糖,不然就是考試練字達到標準,就有獎品,再不然,背一篇古文或唐詩,也有零用錢可拿。
獨獨成露茜例外。
么女小露茜可以什麼都不做,就擁有父親獨一無二的專屬獎勵。童年時總是忙碌板著臉孔的成舍我,每天一回到家,就會放下公事包,親暱喊著:「我的小露茜在哪兒呢?」這時候小學三年級的成露茜就會飛奔跑到客廳,迎接父親回家。然後,成舍我偷偷的把小露茜招到書桌前,對著她的耳朵悄悄的說:「爸爸買了你最吃愛吃的花生醬、豆腐干和綠豆糕!藏在書櫃第三格的後面,妳自己去拿……。」父親特地為她藏在書櫃裡的零食,是成露茜住在香港鑽石山童年中最甜蜜,也最得意的秘密。
成露茜從小就明白自己在成舍我心中的特殊地位,所以她當起為父親搖旗吶喊的「粉絲」,學校作文題目「我的父親」,她寫著:「他是一個很嚴厲的人,平常總喜歡板起了面孔,所以後輩見了他,嚇得連氣都不敢喘。他是一個達觀的人,不易受環境的影響,我記得在桂林時,雖然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糙米飯,但他還是一樣的作詩。他是很刻苦的人,赤手空拳的創立了北平的世界日報,和新聞專科學校,和上海的立報…」
她愛黏在父親身邊,父親走到哪,她就跟到哪,成舍我和朋友在廳堂、書房談論國家大事,不管聽不聽得懂,她也要搬個小凳子坐在角落旁聽。「我從小就崇拜我的父親,他的一舉一動,一言一笑,都是我模仿的對象,跟著他看書、寫字、搖頭晃腦抑揚頓挫地朗誦古文;他愛崑曲,我也喜歡崑曲;他愛散步,我也喜歡散步;他愛吃花生米,我也喜歡吃,總而言之,父親對我的影響簡直無微不至,小時候我常說:『長大了,我要像我的父親!』」
像什麼樣的父親呢?節儉是學了三分像,成露茜的居家生活十分樸素簡單,另外其它七分就是「吃苦努力,一切靠自己」的堅忍不拔吧!成露茜小學畢業時,拿了畢業紀念冊給父親簽字,父親就簽下這兩句話:「吃苦努力,一切靠自己!」讓成露茜從小就明白,如果要成功,就只能靠自己努力向前,父親、哥哥、姐姐是無法幫忙的。
沒有人可以依靠是非常心酸的,但是明明有家人卻還是不能依靠,讓人酸楚中還帶有一點痛苦的難堪。在成露茜眼中,成舍我認為子女跟他沒有很大的關係,他並不欠子女,也沒有什麼應盡的義務,他的錢是他自己的,不會留給子女,子女的錢要靠自己去賺,成舍我只是把他們生下來而已。
成露茜說:「妳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就必須自己去爭取,可是這個爭取,卻不見得會有所回應。就像爭取我父親的愛,妳得不斷去測試、去爭取這份愛。」成露茜從小就深愛父親,想努力討他歡心,雖然小露茜什麼都不做也能獲得父親專屬的小糖果,但這一點零嘴是不夠的,成露茜要的是更大的寵愛,更大的肯定與讚賞。
還有一個重要理由讓成露茜非得努力爭取父親的愛,那就是因為成舍我的「偏愛」,這讓成露茜從小感受到自己在父親心中的地位與眾不同,所以她更想證明自己值得被寵愛。成露茜說:「父親讓我感覺到,你必須要夠好,才值得我去愛你,他的愛不是沒有條件,不是自然、與生俱來的父愛。」那麼,要怎樣才算「好」?要怎樣才值得父親疼愛呢?
「父親究竟喜歡什麼樣的小孩呢?」這個問題時時刻刻都停留在成露茜的心底,千轉百迴的折磨自己、惦量自己。直到小學六年級時答案才揭曉,聖誕節那晚,成露茜玩到半夜才回家,結果被成舍我繃著臉罵了幾句,她就拎著一個小包包離家出走,自己一個人不知天高地厚的從香港坐船到澳門,在朋友家住了六天,最後還大膽冒充廣東中山縣人回到香港。
進門時,成露茜心裡很害怕,她忐忑想著,才小學六年級就敢逃學逃家,這還得了?父親一定急得好幾天睡不著覺,這下子平安回家了,父親鐵定大發雷霆!誰知道,成舍我居然笑嘻嘻的對成露茜說:「小小的年紀,膽子可真大啊!我知道妳一定溜到澳門去了,萬一回來時香港政府不讓妳上岸怎麼辦?這幾天玩得好不好啊?氣消了沒有?」
沒有挨罵,卻換來一句「氣消了沒有?」成舍我的反應讓成露茜大吃一驚,「原來父親喜歡這樣的小孩!」成露茜發現了,「父親喜歡他的小孩子很獨立自主,很認真做事,追求自己的目標的小孩子。」成舍我不喜歡唯唯諾諾或是調皮搗蛋的小孩子,他要小孩子自強不息,「我知道我後來做的很多事情都跟這有關,我討好我的父親,讓父親知道我是個獨立的人。」
因為成舍我自己也是這樣的人,在中國辦報、辦學,他都堅持獨立自資,寧願抵押房子、省吃儉用也不願意接受政府或權貴的好處,如此一來才能當個真正獨立自主的報人,二戰期間情勢混亂,即便面對汪精衛的逮捕與施壓,還能堅定不順從地說,「我,成舍我可以當一輩子的記者!你,汪精衛卻不能一輩子當行政院長!」
在台灣辦學也如此,他從一間簡陋的教室開始辦起,堅持不拿政府補助,反而拿自己當立委的薪水補貼、省東省西地辦學,在白色恐怖年代庇護許多異議份子,台大哲學系事件的王曉波、因為寫文章遭多所大學封殺教職的李筱峰都曾接受成舍我的照顧。成露茜印象深刻的是雷震案爆發前夕,成家門口都是便衣走來走去,全家籠罩在風雨欲來的恐懼中,但那股繃緊神經的恐懼不是害怕,成露茜心中覺得:「我的父親真是了不起!」
成露茜形容,成舍我很勤快,早上四、五點鐘起床,聽廣播學英語,然後上班,晚上回來就是練字、寫文章,看書一直到半夜,直到八十多歲高齡,仍留著早起學英語、練字的習慣,「我幾乎看不到他休息,總是看到他在做事,這無形中告訴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這位中國近代史的知名報人成舍我,帶著特立獨行與傳奇色彩,成露茜不只是崇拜,更想挑戰超越,「他做得到,我也可以做到!」
第一章 她們也是歷史:震驚學界的妓女研究
在成露茜台北的書房裡,有好幾個長盒裡擺滿劃了格子的卡片,泛黃的3x5吋卡片上,密密麻麻寫著姓名、年齡、時間、地址、職業,整齊的筆跡寫滿了4000多張卡片,每個姓名,都來自美國加州許多小鎮郊區的墓園或人口普查的檔案,這是她從成千上萬個錯落矗立的墓碑上,以及鎮公所地下檔案室裡抄下來的資料。
那些都是早期華人婦女的名字,其中許多職業欄寫著「妓女」。
舊金山的傳教士忙著幫這些妓女「從良」,讓她們去摘蘋果,希望她們不要繼續從事「下賤」的娼妓工作,但後來有些人卻選擇重操舊業。成露茜解釋,對那些人而言,她們可能認為:「摘蘋果的生活,不見得比當娼妓來得好!」
每個人都罵她,左派罵她,右派也罵她,美國白人罵她,華人也罵她。
有人罵她:中國有幾億人口可以研究,妳偏偏要研究娼妓?這算什麼學術研究?妳根本自毀前程!
也有人恐嚇她,打電話、寫hate mail,威脅她這份報告不能發表,否則會讓在美國社會有頭有臉的華裔後代大大丟臉。
但成露茜不為所懼。
成露茜四十歲時在芝加哥大學期刊「Signs」發表了這篇飽受爭議的婦女研究<Free, Indentured, and Enslaved: Chinese Prostitutes in 19th Century America >(自由、賣身和成為奴役:十九世紀美國的華裔妓女),這份驚世駭俗的研究在保守的學院環境裡投下火光四射的震撼彈。
她以紮實的實證資料描述了華人妓女的處境與生活,她要告訴每個人:「娼妓不是沒有力量的。」人雖然有其極限,但也不是無能為力的軟弱蟲,成露茜不把娼妓看成受害者,她從研究中看出有些華人婦女當娼妓,是自己經過盤算後做出的決定,這個「選擇」開展她們的利益,而且成功了。
「今天若沒有人幫這些妓女做研究,就永遠沒有人幫她們講話了。」成露茜不只為這些娼妓講話,她還研究華人娼妓館的出生率,計算出每個娼妓在美國生了多少小孩。無怪乎這篇報告一發表,華人界一片嘩然。
事實上,起初成露茜並非針對華人妓女進行研究,而是長期研究亞裔移民之後,發現學術界怎麼都是研究男性移民,女性移民資料卻十分短缺。「那些婦女都到哪裡去了呢?」具有女性主義意識的成露茜於是開始著手調查華裔婦女的原始資料,她想知道,早期從中國移民到美國的女性分布在哪些地方?從事何種工作?過怎樣的生活呢?
坐在磚造的校園圍牆裡,是想不出答案的,成露茜到UCLA沒幾年,就決定走出校園進行田野調查,彷彿偵探一樣抽絲剝繭,拼湊起這些女人的故事。
她在七○年代中葉,利用大學教授每六年可有一年的休假,和丈夫Eddie開著車,閃過好萊塢的車水馬龍、時髦的建築物,她開進郊區偏遠、沓無人跡的墓園,走進鄉鎮公所的地下檔案室,找尋那些一八五○年代以後,中國移民女性的紀錄,一筆一筆地抄下陌生的名字。
「做這個研究真的很辛苦,我花了一年時間,開車從南到北,走遍每一個城鎮的大大小小墓園,一個小鎮停幾天,然後查查查,查完再到下一個鎮,有時候看幾萬個名字,只能找到一個中國女人的名字。」成露茜形容,有些名字十分難辨識,因為中國女人常取名「阿x」或「阿o」,須經過交叉比對各家生、死、婚配的檔案資料,才能確認誰是誰。到了十九世紀,每十年才有一次人口普查,必須要累積足夠的資料檔案,才能判別誰和誰是同一家族,再進一步從族譜中比對出個人資料。成露茜不眠不休地到數十個圖書館,看遍了一百多卷微縮檔案,抄寫美國人口普查資料。
她很驚訝地發現,在一八五○年代,「女性移民的確很少,而且多數都是妓女,十九世紀時從事妓女工作的佔百分之九十,一九一○年以後,只佔百分之五十,逐漸減少,那些人都跑哪去了?有些是逃走了,跟愛人逃走,或是被贖身組成家庭了。」為了拼湊這些早期女性移民的生活網絡,成露茜發揮了滴水穿石的毅力。
那個年代很少有女性社會學者願意走出校園,進行這種吃力的田野調查。柏克萊加州大學東亞研究所的所長葉文心形容成露茜是個「無懼者」,是個「極有想像力,吃苦耐勞的研究者」,她說:「露茜做學問不憑空想像,尋找材料與調查材料絕對身體力行,不管天冷、天熱,她無懼各種環境的考驗,非得找到她所要的材料不可,她真的是非常勤奮的研究者。」
成露茜有著無比尋常的熱情,對於未知世界有強烈的好奇感,從小她就喜歡閱讀武俠和偵探小說,做學術研究也是如此,越複雜、有挑戰性的案情,對她來說越引人入勝,所以她勤奮、堅忍,充滿毅力,為了想找到更多的資料,她支撐過一年以上田野調查的艱辛,非要拼湊出真相不可。
四千多筆得來不易的華人婦女資料,呈現了十九世紀中國華南移民過程中,女性在西方資本主義與中國男權體系雙重約制下,淪為娼妓的故事。成露茜並非刻意標新立異,她耙梳了這四千多名女人的故事,歸納出「真相」。成露茜在論文中批判中國人蛇集團,如何非法運送台山地區的婦女到美國從事性交易,揭露中國華裔少數族群,在美國社會進行自我剝削的醜陋面,以及中國城的各類「堂口」如何和當地警察合作掩護非法。成露茜也強烈批判十九世紀的美國資本主義社會,如何剝削中國妓女來促進資本積累。
這篇論文舉證歷歷,彰顯了華人娼妓的個人生命史,成露茜認為她們即使淪為娼妓,也不是個個都是附庸在男人底下的可憐蟲,「我研究她們賺多少錢,這些錢如何分配,她們生了多少小孩等等,我單純把娼妓當成一種工作。」
最引發爭議的是,在那個美國少數族群開始爭取平權的時代,許多自認進步的學者都強力捍衛少數族群的純潔與健康形象,結果這位少數族群、亞裔女性學者卻和他們大唱反調。成露茜甚至公然挑戰某位營救華人娼妓的知名傳教士的說法,「這位女傳教士拯救了華人娼妓後,跟加州的農場簽約,讓這些娼妓到農場去摘蘋果,這位傳教士形容這些婦女現在做很乾淨的工作:早上四、五點就要起床去摘蘋果,吃過中飯後下午又去摘蘋果,工作到晚上五、六點,然後吃晚飯休息,雖然很疲倦,但覺得很乾淨很正常,心情很愉悅。」
成露茜指出:「最後她發現,仍有許多婦女逃回妓館做娼妓,便因此批評這些中國婦女很下賤。」對此觀點,她感到不以為然,她認為妓女並不只是無能為力、軟弱的「受害者」,遭遇到特殊環境背景的壓迫時,有些妓女會試圖做出對自己有利的選擇。
成露茜在論文中強烈反駁這位傳教士的論點,她把「娼妓」以及「摘蘋果」兩個工作進行比較分析,計算兩個工作的強度,成露茜說:「摘蘋果那麼累,這樣的生活真的就是很好的生活嗎?娼妓或許不是很好的工作,但有人不願意去摘蘋果,要去當娼妓,並不等於她想自甘墮落,這是一個兩相權衡下的考慮,不應用道德判斷來箝制別人。」成露茜女性主義社會學者的立場在論文中表露無遺。
從性別、族群、階級的角度切入,這篇研究可說是成露茜的成名作,也是日後她被引用最多的文章,成露茜說:「發表這篇文章之前,還接到許多恐嚇電話、恐嚇信件,他們威脅我不能發表,否則丟華裔的臉,他們痛罵我說:『以後人家都會以為華人都是妓女的後代』。這篇文章也讓我跟很多人翻臉,一個研究中國的知名學者就跟我說:『中國幾億人口妳不去研究,妳去研究那幾千個人,放著ABC這種大問題不去研究,偏要去研究xyz,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研究這種題目沒前途。』」壓力如潮水般湧來,成露茜仍毫不避諱地把華裔性工作者的問題直接帶入學術殿堂。
人,最重要的還是面對自己。面對自己的疑問,然後找出解答。
「我沒有理他們,你覺得這種題目沒有前途,但我覺得很有前途。十九世紀在美國的華人妓女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不能因此就不寫這些人的生活故事。」這份論文歷久彌新,數十年後的今天,它已經成為亞裔研究及婦女史上的開山之作。回想當年遭受無理的辱罵,成露茜並不覺得委屈氣憤,反而露出自信的笑容說:「選擇你想寫的,你想了解什麼,就去研究。自我獨立很重要,不要去想寫什麼論文會有什麼出路。只要努力去做自己選擇的、自己想做的,就會成功。」
第一章 愛是有條件的
1950年1月14日吃飯8.0、冰2.0、電話0.5…
16日牛肉亁7.0、郵票0.4、姐借10…
2月8日爸給20、車錢10…
11日媽給生日禮100、買布55……。
在老舊的抽屜裡,有一本字跡整齊乾淨的收支簿,簿子裡仔細紀錄每天的收入與支出,吃什麼、買什麼、打工賺來存入的錢都寫得清清楚楚,收支簿的封面則寫著大大的字「父親銀行」,那年成露茜才11歲。
每天一早報紙送到成家後,成舍我會仔細讀報,再拿紅筆把重要的報導圈出來,小小的成露茜便在一旁拿起剪刀,小心翼翼把父親圈起來的報導剪下來,然後貼在五乘八的白報紙上,...
作者序
發行人語
紀念一個人的方法 殷允芃
我總叫她成露茜(按照她的堅持,要唸成露西),連名帶姓的,三個字一起。
那個時代長大的人,好像都有這個習慣,有一份親切,更有一份平等,交往和稱呼不需要什麼頭銜。
成露茜喜歡稱自己是一個跨國界的人,a transnationalist,其實她越界關懷的範圍,不只國家,更包括了族群、性別、階級、年齡。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雖然她是一位學養豐富、十分有趣的朋友,但認識了她十八年,卻很少聽她提起過去的豐功偉業或成就。
直到二○○七年,她生病開刀後出院,躺在家中床上。我努力說服她,做一些口述回顧,由她擬定章節題目,我每週六去訪問一個小時。六週後,她體力恢復了,就忙著去工作,中斷了訪問。
在訪談中初次聽到,七○年代,她在洛杉磯加州大學力排眾議及種種壓力,所做的十九世紀早期移民華裔妓女研究。這篇震驚亞美學界、開天闢地的研究論文,工程十分艱鉅,追蹤調查的過程精彩宛如電影。
訪談中,她也提到當年在美國她得「女鬥士」獎的時候,對來訪者侃侃而談父親成舍我對她的影響。直到被問起:「那妳的母親呢?」她才反省到做為倡導女性主義的社會學者,她怎麼也沒能跳出社會的制約,忽略了一生守護兒女的母親的重要。在洛城唐人街訪談華僑奮鬥史時,她霍然發現,為什麼受訪的華人婦女,總是談先生、談兄弟、談兒女、卻總不談自己?她因此特別號召了六位年輕女學者,重新訪談,寫出了「聯結我們的生命」華裔婦女史,成為美國婦女研究的教科書。
女人是不是都不喜歡談自己呢?連成露茜也不例外?
這本小書,《燦爛時光》,和紀錄片〈綿延的生命-Lucie的人生探索〉,希望能稍微彌補這個不足。
感謝林秀姿,她因一次二小時的深入訪問曾和Lucie結緣。寫這本書她曾花了許多不眠不休的夜晚,耙梳各種文字和錄音檔案。
也感謝羅儀修、林麗芳、蕭錦綿倉促組成的影視團隊,和我一齊到洛杉磯追拍當年Lucie的合作伙伴和工作足跡,重訪Lucie駐足過的太魯閣和台東太麻里海邊,並從許多照片、錄音、和錄影檔案中,選集剪接成記錄片,儘量讓Lucie原音重現。
紀念一個人,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讓她的精神可以持續。
我希望,這本書,只是一連串女性書寫的開端。
(作者為天下雜誌群董事長)
發行人語
紀念一個人的方法 殷允芃
我總叫她成露茜(按照她的堅持,要唸成露西),連名帶姓的,三個字一起。
那個時代長大的人,好像都有這個習慣,有一份親切,更有一份平等,交往和稱呼不需要什麼頭銜。
成露茜喜歡稱自己是一個跨國界的人,a transnationalist,其實她越界關懷的範圍,不只國家,更包括了族群、性別、階級、年齡。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
雖然她是一位學養豐富、十分有趣的朋友,但認識了她十八年,卻很少聽她提起過去的豐功偉業或成就。
直到二○○七年,她生病開刀後出...
目錄
發行人語 紀念一個人的方法 殷允芃
01 愛是有條件的
02 不當二流的成舍我
03 潤滑劑的母親
04 哥仔的出走
05 我要我姐姐
06 同時打五份工的留學生涯
07 她們也是歷史:震驚學界的妓女研究
08 真正的女鬥士
09 中美學術交流的先行者
10 革命不老
11 讓弱勢發聲
12 跨國界的人
13 沒有晚年
附錄一 原來我才剛要認識Lucie:專訪UCLA副校長Claudia
附錄二 靜靜的勇氣 殷允芃
成露茜教授 年表
感謝
發行人語 紀念一個人的方法 殷允芃
01 愛是有條件的
02 不當二流的成舍我
03 潤滑劑的母親
04 哥仔的出走
05 我要我姐姐
06 同時打五份工的留學生涯
07 她們也是歷史:震驚學界的妓女研究
08 真正的女鬥士
09 中美學術交流的先行者
10 革命不老
11 讓弱勢發聲
12 跨國界的人
13 沒有晚年
附錄一 原來我才剛要認識Lucie:專訪UCLA副校長Claudia
附錄二 靜靜的勇氣 殷允芃
成露茜教授 年表
感謝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