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 設計 × 養生 × 修心
如何改造現有環境中的不理想或不利因素,轉化為更適合我們居住?
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利用空間讓我們身心健康的方法,久遠以來就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文明發展中,例如中國的「風水」說、羅馬的「公共澡堂」、哥德式建築的「崇仰上帝」,都把建築空間扣緊身心的調養與調和,讓「空間」與「人」緊密結合在一起。
建築環境與我們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包括構造體、通風、溫度、濕度、聲音、光線、色採、給水、排水、電氣、瓦斯、用品、家具等,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缺少或不足則會讓我們產生困擾,甚至會造成生活品質降低,使得建築物不適合人居住;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讓都市崩解、文明倒退。
而建築物中肉眼或身體不易感知的細微因素也日夜影響著我們,這包括微塵、蟲蟎、電場、磁場與微波等。有些科學尚無法驗證的其他「力場」,造成個人或多人受到影響的消息也時有所聞,這些都是在建築物中錯綜複雜的存在並且交互運作。
建築物如果沒有人居住,就跟土石一樣屬於自然的一部分,但只要我們生活在其中,必然會形成一種循環的生態鏈。我們可說是這些複雜運作的發動者,也是生態鏈的最後接受者。由於是發動者,具有主動的積極意義,所以我們的環境絕非命定不可變,也絕不只是受命運撥弄的小卒而已。只要我們夠了解,就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本書引入一些佛法修行的概念,來說明空間如何有助於長養身心,如何利用各種因素來轉化建築物與我們的關係,將負面的質素轉變為正面的量,把正面的質素再加以強化,讓我們的情緒、人際關係、健康、壽命、甚至智慧,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達到身心的和諧完美。
作者簡介:
王淳隆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淡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現為今一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經常受邀為建築設計評審,任中華建築金石獎評審二十多年。1986年起,隨從洪啟嵩老師座下習禪,常年習佛參禪,參與土城承天禪寺重建規畫案、美國萬佛城台灣總道場彌陀聖寺規畫案,及罕見疾病文教基金會中心建設案。2010年,在與洪啟嵩老師暢談之中,開啟了慈湖道場覺型建築實驗室的契機。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推薦序〉
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
洪啟嵩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所說經》卷一
空間環境提供人類生活、運作,而人類也在空間當中創造適宜生活的環境,人類與環境空間之間相互的依存、創造、轉化。當我們從大環境中選擇適宜居住的環境之後,就慢慢與選擇的環境互相熟悉、調和,而與環境得到最大的協調。
因此,在「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中,建築的空間性,可說是將空大的如幻與變化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現代及至未來的世界中,我們如何基於過去佛教建築的理想思惟,建構現代的佛教建築,乃至一般建築,將佛法的覺性擴及為人類創造幸福的覺型建築?這必然是人類建築思想未來的核心議題。
在早期的佛教建築,蘊含了許多珍貴的元素,如何讓生活在其中僧團,身心健康、覺悟,是核心的要義。印度阿旃塔石窟冬暖夏涼的僧舍石窟,供僧人禮拜的佛塔門口,平滑的石板在月亮的映照下,在夜晚就形成自然的光線投射在莊嚴的佛像上。當時容納數萬名學僧的阿爛陀大學,穀倉的設計讓糧食可以保持百年不壞。這種種令人驚異的建築成就,源於佛法空的智慧。佛法正是緣起法,有著緣起體性的實相義,與世間外顯的緣生義理事相融。
因此,佛教建築的思惟,自然應該涵容更加全面性旳思惟,而不再只是限於宗教的寺院建築。現代佛教建築的意涵,應該是擴大到家庭、社區、城市等更廣大的群眾生活。一個佛教徒如何以覺性的思惟,以更究竟的理念乃至生活型態來貢獻給整個國家乃至地球,讓地球成為人間淨土,這正是以一切菩薩圓滿眾生成佛及莊嚴諸佛淨土的根本願力來展開的「淨土人間」行動。二○一○年,我提出「覺型建築」的思想來彰顯此精神。
我們可以思維,如果佛陀處在現代社會,他會如何面對這個世界?這其實是我一向歡喜思惟的議題。當然,佛陀在一切處悉皆圓滿,然而在緣起的世間,如何為眾生建構安適居住而且能圓滿昇華目身生命的環境?應當是一個佛法中常存的課題。
眾生是菩薩淨土
在《維摩詰經》中,佛陀闡明了一個菩薩建立淨土最核心的意義:「一切眾生是菩薩淨土。」菩薩隨其所度化的各類眾生而攝取佛土,為了幫助各類不同根器的眾生悟入大覺而建立不同的淨土,所以,菩薩建立各種淨土,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饒益眾生。
在《維摩詰經》卷一中,佛陀告訴寶積菩薩:「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所以者何?菩薩隨所化眾生而取佛土,隨所調伏眾生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入佛智慧而取佛土,隨諸眾生應以何國起菩薩根而取佛土。所以者何?菩薩取於淨國,皆為饒益諸眾生故。」
對於佛菩薩而言,娑婆世界本來就是一片靈山淨土;從來沒有變異過,所以《維摩詰經》說:「心淨則國土淨。」但由於我們沒有清淨的心眼,所以依舊分別了世間的好壞、美醜,依然限制於六根、六塵與六識之中。當我們看到外在的景觀,種種污穢骯髒,眼與外色的對應生成眼識,眼識生意識,心中就有了一個不好的意識種子含藏。耳聞噪音、鼻嗅惡臭、舌嚐諸毒、身觸不適、意識思惟不淨,這六識的生成,足以影響我們心識的作用,使我們心生染汙,甚至罹患身心的種種疾病,影響我們的身心健康與幸福,這些豈容我們坐視呢?
從外在的健康到內在的昇華,佛法有深刻的體會。佛陀向來的核心觀點,從未離開生命自身的圓滿與淨土的完成。
從心到境的和諧統一
我曾提出以「心、氣、脈、身、境」等五個層次,從最微細的心念,到氣(呼吸)、脈(氣脈)、身(身體),乃至境(外境),來作為統攝自身與外在世間的分類,從內到外的圓滿過程。
我們回觀自身,透過心意識的相續執著的運作,產生運動的力量就是氣;氣不斷運動的軌跡則形成脈;而脈氣的相續造作,產生支分的實體化,則形成了明點(如內分泌)、各種器官與身體。而心、氣、脈、身所投射於外界的時空情境與其他生命的心意識交互映成,則形成外界相對性的客觀世界,就是境。
所以,我們的心是外在宇宙的投影,而宇宙也是我們心念的波動,兩者如同鏡面般相互照映。所以,心、氣、脈、身、境根本是一貫、同體一如的,都是心意識的影子,但心意識也受到外境的反射而轉換,又交互投射。
這五者由內而外,由細而粗;在修行的過程中,我們從外境返回到身體,再到脈、氣、心,但轉化時,卻是由最細微的心,進而到氣、脈、身,乃至外境的轉換,所以,我們轉化成功時,不只自己身心變得更莊嚴圓滿,整個外境也能跟著轉換成清淨圓滿的世間。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說過一句銘言:「我們塑造自己的住家,之後住家塑造我們的生活。」說明了人和建築深層的交互影響。
建築對人類身心健康的影響,也是建築設計中的重要元素。二○○三年非典(SARS)風暴造成全球性的恐慌,口蹄疫、腸病毒、禽流感,乃至日前H1N1的流感,都在在提醒我們對衛生、健康的重視。二○○三年,在新加坡所舉行的「健康建築國際會議」(HB03, Health Building),就應用最先進的科技研究,來對應使用者的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心理感受等「五感六識」,以共同解決建築物在規劃、設計、建造、使用和改建上的實際問題,並創造以人類健康為福祉之二十一世紀新國際式樣生活空間。佛法對生命的深層思惟,可作為未來型建築的珍貴指引。
佛陀對個人衛生及公共衛生非常重視,由於印度氣候炎熱,洗浴是非常重要的生活衛生習慣,浴池是極為重要的日常建築。例如在佛陀常年駐止說法的在祇園精舍,這個僧團共同生活居住的地方,即設有僧人專用的浴室院,和醫療研究中心—「天下醫方之院」,由此可見,早在2500年前的印度,佛陀對整體性的養生就有完整的看法和作為了。
從外在的健康養生到內在的昇華,佛法有深刻的體會。而佛陀一向的核心觀點,即是「成熟眾生,莊嚴佛土」,這是佛教建築的根本方向,也祈願能以這樣的願力思惟與行動,讓現代社會更加圓滿。而其中的關鍵聯結,正是幕後的功臣--建築師。不丹總理吉美廷禮在《幸福是什麼?》一書中曾如是贊歎:「人類的生活、社會制度、文化、命運,以及如與自然產生聯結,透過建築師的心血結晶而產生了意義。」
看到本書的出版,讓我欣喜萬分!王淳隆建築師修學佛法數十年,深刻體悟佛法中「空即是色」、「心境一如」的要義,而完成此書。正如同本書的書名《築境•築命•築心》,本書可說是他畢生透過建築的修行、體悟與實踐。期待本書開啟未來人類建築的新方向,守護一切生命邁向幸福大覺!
〈推薦序〉
◆設計教學經驗融合自身體驗的獨特分享
日常生活中,我們有一大半時間是在建築物中進行,建築物幾乎成為我們身體的一部分。因此本書要說的是,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而達到養生的境界,就必須從人們生活經驗中,透過感官來了解、體驗建築空間。
至於如何利用空間讓我們身心更健康,作者融入佛法修行的概念來做說明,除了要注意室內規畫、家具擺設、動線、聲音、氣味、顏色……最好能為自己留一個可以完全放鬆的舒適空間,可以靜坐、冥想等,使自己有不被打擾的獨特歸屬感。
可是在擁擠的都市中,想要獲得這樣的空間還真不容易。只求冬暖夏涼的願望都不可得,以致大量使用空調設施,卻將溼熱污染的廢氣排到室外街道上,除了浪費能源外,更長年將自己關閉在室內,成為現代科技下的囚犯。所以作者建議在設計上,多利用自然環境、選南北坐向的建物、東西向有樹蔭遮擋、開窗通風對流、採藍灰色系……等,這些也是長年教導學生設計作業必須考慮的因素。
作者近年更背負一神聖重任,即為禪修老師所創學會在慈湖附近的一千五百坪土地上,設計一個供大眾禪修之處。他不拘泥於現行佛教建築形式,投注畢生所學及所教的信念開始此規畫、設計、興建,本書即圖文並茂以饗讀者。
王淳隆是一位資深建築師,我成大的學弟,我們在淡江建築系擔任建築設計教學,共事超過三年,也同是中華建築金石獎評審二十多年,也知道他長年學佛極為虔誠。但我看完初稿之後,才知他對佛學的造詣如此深厚。如今將設計教學的經驗融合自己的體驗,將建築專業融會在佛理之中,悟出人生修養之道,寫成本書。盼有心讀者,若能透過本書而達成養生、養命、養心,則善莫大焉。
王紀鯤
前中華建築學會理事長、淡江大學工學院榮譽教授
〈推薦序〉
◆從建築實踐、佛法智慧中呈現生活的溫度
在迎新會上,學長分享設計課的種種,講了許多一再傳頌下去的淡江建築傳奇。而王老師當時就是一號人物,「像極了明星劉德凱!」到了第一堂課,還真像!四位專任老師每一次上課都輪流上去發題:章老師油畫家的神采;林利彥老師總是端著咖啡的美式風格;古意的陳德耀老師最好商量;王淳隆老師應該是我對於建築師的第一個形象!我們的大一設計就是在這樣的交叉忙碌中渡過。
畢業五年之後回到淡江教書專任,大學時代教過的老師就只剩下王秋華老師與王淳隆老師二位,而系館也從舊的工學館搬到「工寮」。
於是我們從師生變成為同事,雖然沒有一起在同一個年級,王老師仍是同學心中的可親可敬的老師。總是在到工作室的樓梯前相遇,一直知道他持續開業作建築設計,但是對於佛學的關注也有新的人生體會,只是沒有時間好好坐下來,聽聽王老師的文采與心得。
這是一本好書,充滿了建築實踐經驗與佛學智慧的訊息,二條敘述路線,針對生活世界的建築細微之處提出實踐心得。
回顧台灣的建築專業與真實生活世界,一直存在極大的鴻溝。在面對房地產為主的建築產業,建築師普遍採取不主動介入的姿態,習慣於專業領域所建構的「智性」思維方式。於是建築師與建築開始分化成為二個不相干的世界。
關注設計表現的建築師日夜辛苦創作,以在雜誌刊登為榮!但是在城市中遊走一整天,恐怕看不到這些絞盡心思的建築物。但是我們每一天生活所接觸的建築物,幾乎是在民間開發部門所建構的建築世界;建築設計的重點在於市場所設定的目標,而市場所考量的「虛擬畫面」轉變了社會大眾對於建築的想像,購屋者不再關心建築物的實用品質項目。「販厝」一詞說明了商業特性,而忽略了真實的生活考量。
經濟上的支持,開始追求安適的居住,但是生活世界中的環境危機重重,外牆瓷磚掉落、瓦斯外洩、輻射屋等等。地下室開挖過大,造成暴雨無法宣泄而地區淹水成為常態。過去短短三十年間,我們生活的城市已經產生了巨大的改變,台灣人從合院或街屋大量的進駐到公寓與大樓,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住在全新的都市空間中。
在這樣的環境中,王老師仍舊維持對於社會責任追求,一邊透過執業與學校教書,一邊將從事建築工作所觀察的諸多現象記錄下來。他引用建築相關環境科學的各種知識,從環境心理學的知覺、記憶與地方經驗,來分析真實住居經驗。而我所感受的是,他以自己成長作為述說的參考軸線,深深牽動讀者的共同經驗。除了文字,為了讓讀者可以清楚理解專業的語言所傳達的訊息,在書中有提供大量的圖繪去解說環境現象。
夜讀,順著王老師娓娓道來的文字,重溫了過去三十年建築學習的重要內容與轉折。當新理論變得拗口時,這些文字保有一定的生活的溫度!
王老師要我寫這篇文字,對我來說是義不容辭!
學生 黃瑞茂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推薦引文
本書可說是他畢生透過建築的修行、體悟與實踐。期待本書開啟未來人類建築的新方向,守護一切生命邁向幸福大覺!
——國際禪學大師、地球禪者 洪啟嵩
作者將設計教學的經驗融合自己的體驗,將建築專業融會在佛理之中,悟出人生修養之道,寫成本書。盼有心讀者,若能透過本書而達成養生、養命、養心,則善莫大焉。
——前中華建築學會理事長、淡江大學工學院榮譽教授 王紀鯤
引用建築相關環境科學的各種知識,從環境心理學的知覺、記憶與地方經驗,來分析真實住居經驗。……當新理論變得拗口時,這些文字保有一定的生活的溫度!
——淡江大學建築系專任副教授兼系主任 黃瑞茂
名人推薦:〈推薦序〉
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
洪啟嵩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所說經》卷一
空間環境提供人類生活、運作,而人類也在空間當中創造適宜生活的環境,人類與環境空間之間相互的依存、創造、轉化。當我們從大環境中選擇適宜居住的環境之後,就慢慢與選擇的環境互相熟悉、調和,而與環境得到最大的協調。
因此,在「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中,建築的空間性,可說是將空大的如幻與變化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現代及至未來的世界中,我們如何基於過去佛教建築的理想思惟,建構現...
章節試閱
前言
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人類一生中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待在建築物裡面。我們在屋子裡工作、吃飯、沐浴、睡覺、計畫、敦倫、生養子女,甚至一部分的休閒與運動也是在屋子裡,因此建築物幾乎就是身體的一部分,與我們息息相關,難怪晉朝竹林七賢的劉伶會說:「天地為房舍,屋宇為衣褲。」
人類從有文明以來,日夜生活在建築物裡,建築物早已成為文明的一部分,建築發展史與文明進化呈現正面的互動。建築物的內部環境塑造了我們的人格與人際關係;建築物的外部風格具體展現我們人文藝術的價值觀。這一切都內化至個人及民族的意識中,成為我們獨特的文化內涵,也成為一種符號與象徵。
當我們提到「四合院」時,我們不必特別指出年代、地點、空間形式,就可以意會,腦海中也會出現圖像,雖然每個人的畫面些許不同,但卻有不少共同的特徵,可以用來溝通。另外,像是我們提到「公寓」、「辦公大樓」、「學校」、「佛寺」、「車站」、「機場」這些名詞時,彼此也能夠馬上了解。可見建築空間已經完全深化到日常生活中,我們自然而然認為那是不言自明的「場所」(place),但其實卻是建築的「人造空間」(artificial space)。
建築空間限制了我們,但也讓我們產生空間認同。建築材料構築人造空間,同時也切割出自然空間。建築物內外的色彩與造型影響著我們的身心,而我們的個人偏好與族群特質,也形塑出建築物內外的風格。
建築環境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包括構造體、通風、溫度、濕度、聲音、光線、色採、給水、排水、電氣、瓦斯、用品、家具等,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缺少或不足則會讓我們產生困擾,甚至會造成生活品質降低,使得建築物不適合人居住,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讓都市崩解、文明倒退。這種例子常出現在戰爭或劇烈天災之中,當建築物傾頹或燬壞,能源與設備供應停止之時,當地的文明生活也會大幅度倒退,直到整個建築與設施修復,供應情況恢復正常,人們才能重新在建築物中建立生活空間。
其實,建築物中肉眼或身體不易感知的細微因素也日夜影響著我們,這包括微塵、蟲蟎、電場、磁場與微波等。有些科學尚無法驗證的其他「力場」,造成個人或多人受到影響的消息也時有所聞,這些都是在建築物中錯綜複雜的存在並且交互運作。
建築物如果沒有人居住,就跟土石一樣屬於自然的一部分,但只要我們生活在其中,必然會形成一種循環的生態鏈。我們可說是這些複雜運作的發動者,也是生態鏈的最後接受者。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這顯示我們是自己的因(發動者),也是自己的果(接受者)。由於是發動者,具有主動的積極意義,所以我們的環境絕非命定不可變,也絕不只是受命運撥弄的小卒而已。只要我們夠了解,就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如果能夠利用前面所提的各種因素來轉化建築物與我們的關係,將負面的質素轉變為正面的量,把正面的質素再加以強化,那麼我們的情緒、人際關係、健康、壽命、甚至智慧,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是有方法的,這正是本書要討論的重點。
Ch 1 建築空間各種基本元素
我們依於感官所能體驗的空間都屬於三度空間,是廣義空間架構的一小部分,這些空間直接或間接與建築相關的部分,我們定義為「建築空間」。
建築空間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是建立在人類感官知覺上的空間系統。人們在使用建築空間時,會藉由眼、耳、鼻、舌、身與意識的滿足程度,產生對空間品質優劣的評價。一般而言,如果空間適合我們,我們的身心就會健康快樂;如果不適合我們,我們會深受其擾,滋生煩惱,甚至因而生病。所以,要利用建築來養生,就要先了解這個空間,然後運用我們的智慧來變化「空間」與「空間意識」。
建築物vs使用者
一般人對建築的了解大多是來自於生活經驗。其實,建築物與使用者的關係,比起與設計者的關係密切很多。設計者在規畫及施工階段誠然重要,但是建築物完成以後直到使用期結束(數十年、數百年到千年),與使用者息息相關。離開使用者,建築就恢復無機本質,空間失去活力,甚至喪失生命力。
我們常常看到房子在人去樓空之後,沒多久就呈現破敗的模樣了。乏人整理與維護當然是主要原因,但也有人認為是因為房子缺少「人氣」的緣故。歷史古蹟如果轉為博物館或開放參觀,因為繼續使用著,仍能充滿活力,否則很容易破敗傾頹。
在歐洲旅行時,常看到山丘上矗立著古堡廢墟,只見一片斷垣殘壁,完全沒有舊日容光。這就是因為缺少「主人」維護建築,而「家道中落」了(據說歐洲古堡的售價很便宜,但是維護費貴得嚇人,因此乏人問津)。這說明了建築物很需要使用者的呵護與照顧,如果好好維護,它就會充分回饋,進而保護我們的生命與健康。
建築設計其實與使用者密不可分,一個好的設計者必定與使用者充分配合,仔細考慮到使用者的各種需求。設計者當然可以將建築物設計得獨特而富有創意,但是創意的基礎必須是來自使用者的實際需要、安全要求、特殊偏好、美感、預算,以及管理維護的便利等,逾越了這些範圍,設計者只能稱為「雕塑家」。雕塑家精工「雕琢」而成的房子,只有主觀沒有客觀,通常專注於「純藝術」而忽略「應用藝術」。
六○年代的西方建築思潮中,曾經發展出使用者(居住者)參與的概念,以與建築師的個人英雄主義相抗衡,如今這樣的概念已擴充到鄰里、社區、都市等計畫。因此,使用者在「建築設計」上應該爭取主導性的發言權,這是使用者的權利。
但是台灣現有的房屋銷售制度,卻讓使用者處於很不平等的地位。由於建築設計的法定委託人(也就是直接付設計費給建築師的人),通常都不是直接使用者,而是負責銷售的建設公司。他們主要是以市場與利潤為考量重點,雖然市場需要也是因應於使用者需求,但由於這種需求若顯現在統計數字上,只能量化需求,無法真正呈現需求的內容;而且市場調查有時也利用群眾心理(文宣),或媒體造勢(廣告),來造成假性導向,結果常導致使用者花大錢買到的房子卻不符合自己的需求。在這方面,建築師即使有心也用不上力,有時甚至因為不自主成為幫兇而汗顏不已。
不過近年來有些使用者乾脆自力救濟,他們團結起來集體「自力造屋」。也就是說,不透過建設公司購買房屋,自己找地(買地),自己找建築師,並且與建築師充分溝通,委託建築師完成建造的一切手續,然後發包給營造廠施工。
這樣的例子已陸續出現在某些特定團體(如大學教授群與佛教蓮社)。這些案例能夠成功,一方面是因為特定團體的同質性較高(包含經濟能力、知識程度與宗教信仰等等),且需求相近;另一方面則是彼此信任度高,較不容易在利益上起衝突。當然,其中一定少不了公正、熱心、堅持與果斷的領導核心。如果是認識不深的朋友,或臨時組成的團體,就必須聘請一位公正的建築專業顧問或專業經理人(建築經理公司亦可),否則一旦發生利益衝突,就不容易成功。
在這方面,倒是有很多有心的建築師具有高度興趣。只要委託得宜,使用者一方面可以免除建設公司的「剝削」,省下一大筆預算;另一方面更可以住到自己想要的房子,可說是值得推廣的好方法。(目前正夯的「都市更新」,在制度設計上本來是加入了這一觀念,可惜到了「聰明」的建商手裡,卻被扭曲成「創造利潤」的手段。政府在檢討修正都更法規時,似乎應該提出更能導向正面功能意義的辦法才行。)
如果我們現在居住的房子實在很不理想,那怎麼辦?釜底抽薪的辦法當然是搬遷,所謂「良禽擇木而棲」是也。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通常是住進去才發現不理想,這時說要搬遷,所牽扯的因素比未搬以前更複雜,一切談何容易!
我們要如何轉化各種不理想或不利因素,將現有環境加以改造,使之更適合我們和諧居住呢?
知覺、經驗vs空間
空間到底是客觀的存在,還是因人的知覺經驗而形成的「投射」?這是心理學、哲學與宗教長久以來爭論不休的問題。近代心理學家認為,不管空間是否客觀存在,人都要透過「學習」才能獲得對於空間的經驗。很多發展心理學家研究兒童對空間經驗的心理發展過程,發現幼兒先發展出遠近、上下、消失、出現等基本感覺,然後才逐漸發展出能夠定位且分辨空間。
在發展過程中,由於每次的空間新體驗都會形成深刻的印象,這些作用稱為「銘印」,會印到腦部的深層記憶中,形成以後類似情境的參考構架。就這樣,我們從經驗中發展出空間「意像」(image),這類意像相當個人化,通常會有一個主觀且難以描述的基本圖像,有時會搭配獨特的色彩、聲音、香氣、觸感等知覺出現,心理學家稱之為「空間圖式」。
「空間圖式」是我們體驗空間的基本藍圖。日常生活中面對各種空間,如果與圖式接近,就覺得親切熟悉,空間會變得友善;反之則馬上覺得陌生,有時甚至會感受到敵意。很多小說對此都有精采的敘述,如托爾金所著《魔戒》」一書就描述得非常透徹。
哈比人在自家家園中如魚得水,放鬆自在且歡樂無憂;一旦離家出外冒險,遠離熟悉的環境,世界立刻變得陌生、可怕,充滿了敵意與各種妖魔鬼怪。即使最後又回到家園,但面目已今非昔比,只好盡力以鄉愁式的回憶恢復舊觀。
哈比人的歷險可說是我們從小到大的空間歷險記。我從小到大的空間歷險記也很有趣。跟我同一年代的人,很多是到都市奮鬥的「庄腳囡仔」,有的從中學起就被迫離家在外唸書,壯年時即使對家鄉魂牽夢縈,也只是深埋在意識底層,為的是到都市叢林中拼命搏鬥,爭取各種名位與利益(或只求溫飽)。等到老年時,兒時的鄉村記憶又從深埋的意識底層浮現。
我們常常跟小孩子提到故鄉的稻香、蛙鳴、螢火蟲,甚至是故鄉的繁星與明月,即使兒女們已經非常厭煩,我們還是一講再講,好像深怕那些美好的童年往事從記憶中消失。確實,我們如果有能力,臨老時莫不高唱不如歸去。即使家鄉已因工業化而面目全非,仍然想盡辦法重現兒時記憶。這就是「三、四年級」生,一生揮之不去的鄉愁與夢魘,因為我們的「空間圖式」已被定格了。
空間適應後的新平衡
面對陌生空間時,我們的身心如會何調適呢?心理學家研究認為,人會以兩種態度面對:一種是把空間弄順當,使之變成熟悉的圖式,這叫做「同化作用」(assimilation);一種是建立新的空間圖式,使自己去熟悉,這叫做「順應作用」(accomodation)。所以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說:「適應的意思就是同化作用與順應作用之間的平衡。」
同化作用與順應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違章建築」。「違章」是就法規或法律層面而言,它會普遍出現其實夾雜著很多其他因素,也有各種不同的類型。若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就是對空間的同化作用與順應作用後的平衡發展過程。
當住家面積不敷使用時,最便捷的方式就是多蓋一間。從前是蓋在屋旁的空地上(據說傳統三合院或四合院聚落,就是這樣形成的,也就是最早期違章建築的發展),現在沒有空地只好蓋到屋頂上,或在空中就把建築橫著發展。當我們覺得前陽台沒有利用到很可惜,馬上加窗將之變成室內,然後再把花架往外再搭出去,這樣既可擴大室內面積,仍能種植花草,實在一舉數得;後陽台要洗衣、曬衣,又要放資源回收筒,擠得不能翻身,那就打掉往防火巷加出去。這些都是把建築橫著發展的普遍現象。
如果去除法律觀點,這些做法只不過是「人要使空間與環境更適合自己使用」,也就是人主動去「同化」環境,把環境調理得更妥貼順當。台灣的違章建築之所以特別多,而且繼續滋生蔓延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居住環境無法滿足人的基本需求,只好以擴張的手段來滿足自己。說是人性的一部分,也有幾分真實吧!
如果我們無法同化環境,又將如何自處呢?其實人本來就有很大的彈性,真不能擴大空間的話,就只好適應了。四房買不起,三房將就也可以,等錢存夠再想辦法;屋頂加蓋要被拆,那就算了,想想也省得多清理一間房間;防火巷堆滿垃圾很髒,久了也就習慣了,看不慣的人自己去清掃。台北市空氣污染相當嚴重,大家都在呼吸也沒怎麼樣!為什麼要都市更新呢?老鄰居住在一起雖然擠一點,但是彼此可以互相照顧,一遷到國宅,大家都分散開來不好聯絡串門子,多不方便啊!空間與環境住久習慣了,反而抗拒變化,這就是順應作用所延伸出來的慣性反應。
同化作用與順應作用可說是適應過程的兩端,人對空間的體驗就建立在兩者的平衡上。如果太偏向同化,就永遠對環境不滿足;太順應環境,則顯得麻木且喪失適應新環境的能力。兩者處於均衡狀態,人就能獲得最佳的居住心理,也因為不忮不求,感覺獲得最舒適的居住環境。
空間裡的時間因素
在日常世界中,我們雖然不能控制時間,但絕對可以感知其存在。從歷史中,我們能體會萬千百年的時間;從四季運行,也可以感嘆時光荏苒;當我們心思寧靜時,更能清晰觀察到分秒剎那的流逝。歲月的痕跡一定蝕刻在空間(或物體)上,形成時空因緣的互動。所以有人說:「空間是凝固的時間,而時間則是流動的空間。」兩者有依存的互動關係。
舉例來說,我們對家中的一切,粗略感覺好像沒什麼變化;但仔細一想,原來沙發也換過,門也重新漆過,熱水器壞過、修過甚至換過,電視機也沒有剛買時清晰了。再想想,孩子們漸漸長大,孩子的桌子也從堆滿玩具變成堆滿參考書與電腦。房子外面本來有很多空地讓孩子玩耍,曾幾何時,全蓋了樓房。幾年前客廳光線還很明亮,晚上看得到月光,現在卻藏在水泥森林中密不透風,城市光害也成了天空中唯一的光源,讓天文望遠鏡無用武之地,只好拆掉當古董收藏起來。
這些就是時間的力量,時間讓空間產生(由生至滅的)生命,也讓空間變成動態,形成「動態空間」。了解這點,在經營空間時,我們才能在三度空間中預留第四度的變化,才不會讓空間凝固在僵化不可變的情境中。
現代的建築物材料大部分都是笨重的磚、石、鋼鐵、鋼筋與水泥,蓋出來的房子如果要稍做改變都很困難;反而是古人以木頭、竹子、泥土或紙(紙門紙窗)蓋起來的屋子,較可能隨時間因應改變。日式房子是仿中國唐宋式樣,紙門一關可以隔成很多小房間,白天全部打開又可變成一個大通間,可說是短「時間」就可改變「空間」的完美例子。古人實在很清楚時間與空間的關係。
又如台灣的三合院(或中國的四合院),如果子孫繁延、家族擴大,就可以再加「護龍」(側廂房)。如果家族綿延幾代,人丁旺盛,更可以不斷複製合院,形成一個具有多「進」的家族合院建築群。這樣的空間與家族關係緊密結合,可以有保衛、互相照顧、穩定關係與互通有無的社群功能,而且絕對是時空互動、不斷調整的四度空間模式。
記得小時候住鄉下,各宗親的三合院形成很多院落,每一房的孩子早晚只要有閒暇,都到「埕」(合院中的空地)玩耍,同年齡層的孩子自成一群,各有各的玩法。埕原來是拿來曬穀子之用,但其他時間就是孩子的「戰場」。家族中長輩自有其威嚴,越年長者越被尊重,他們彼此容忍別人管教自家的孩子,孩子也懂得尊重族中的長輩。合院的「正身」與「護龍」雖然各有親戚與住家,但是一早起來就開啟門戶,直到入夜再關閉,這中間,村中任何熟人都可以長驅直入,互相問安聊天,或是留下來吃個點心,有時甚至是前門通後門,來個直接穿越,把房間當走道捷徑了。
空間在白天由私密空間變成公共空間,晚上再變回私密空間,由房間變成走道再變回房間。空地既是工作場也是遊戲場,這就是時空互動的典型範例。其實,這種時空互動的空間概念非常東方,在西方歷史中絕少有有這樣的想法。若要從文化中尋找東方的建築價值,這一類的時空形式非常值得做系統化的歸類與研究。
在現代化的過程中,一方面是地狹人稠的現實問題,一方面是工業化的轉型再加上小家庭化,這種模式可說是已經快速消失中,甚為可惜。即使政府不斷提倡三代同堂的空間,充其量只能部分解決高齡老人問題,往日那種和諧的時空關係卻再也回不來了。
前言
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人類一生中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待在建築物裡面。我們在屋子裡工作、吃飯、沐浴、睡覺、計畫、敦倫、生養子女,甚至一部分的休閒與運動也是在屋子裡,因此建築物幾乎就是身體的一部分,與我們息息相關,難怪晉朝竹林七賢的劉伶會說:「天地為房舍,屋宇為衣褲。」
人類從有文明以來,日夜生活在建築物裡,建築物早已成為文明的一部分,建築發展史與文明進化呈現正面的互動。建築物的內部環境塑造了我們的人格與人際關係;建築物的外部風格具體展現我們人文藝術的價值觀。這一切都內化...
目錄
〈推薦序〉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洪啟嵩
〈推薦序〉設計教學經驗融合自身體驗的獨特分享/王紀鯤
〈推薦序〉從建築實踐、佛法智慧中呈現生活的溫度/黃瑞茂
〈前言〉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1建築空間各種基本元素
1-1建築物vs.使用者
1-2知覺、經驗vs.空間
1-3空間適應後的新平衡
1-4空間裡的時間因素
1-5室內外各種空間
2建築空間與修身養心
2-1行為影響建築空間
2-2好環境可以養生
2-3修心、養生與建築
2-4時空環境中的影響力
2-5善用各種力在建築空間中養生
2-6究竟的心――佛身建築觀
3感官與建築的和諧
3-1視覺與建築
3-2聽覺與建築
3-3嗅覺與建築
3-4味覺與建築
3-5觸覺與建築
3-6意覺與建築
4 心、氣、脈、身、境的空間實驗
4-1緣起
4-2設計準則
4-3設計完成圖及解說
〈跋〉兩個夢,一個願
〈推薦序〉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洪啟嵩
〈推薦序〉設計教學經驗融合自身體驗的獨特分享/王紀鯤
〈推薦序〉從建築實踐、佛法智慧中呈現生活的溫度/黃瑞茂
〈前言〉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1建築空間各種基本元素
1-1建築物vs.使用者
1-2知覺、經驗vs.空間
1-3空間適應後的新平衡
1-4空間裡的時間因素
1-5室內外各種空間
2建築空間與修身養心
2-1行為影響建築空間
2-2好環境可以養生
2-3修心、養生與建築
2-4時空環境中的影響力
2-5善用各種力在建築空間中養生
2-6究竟的心――佛身建築觀
3感官與建築...
購物須知
關於二手書說明:
商品建檔資料為新書及二手書共用,因是二手商品,實際狀況可能已與建檔資料有差異,購買二手書時,請務必檢視商品書況、備註說明及書況影片,收到商品將以書況影片內呈現為準。若有差異時僅可提供退貨處理,無法換貨或再補寄。
商品版權法律說明:
TAAZE 單純提供網路二手書託售平台予消費者,並不涉入書本作者與原出版商間之任何糾紛;敬請各界鑒察。
退換貨說明:
二手書籍商品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二手影音商品(例如CD、DVD等),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二手商品無法提供換貨服務,僅能辦理退貨。如須退貨,請保持該商品及其附件的完整性(包含書籍封底之TAAZE物流條碼)。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
退換貨原則、
二手CD、DVD退換貨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