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濫觴
綜觀古今,世上偉大的宗教中心大多都是朝聖者的目的地——想想梵蒂岡、麥加、耶路撒冷、菩提伽耶(佛陀開悟之地),或是卡霍基亞(美國聖路易附近的巨型原住民建築)。它們是朝聖者往往遠道而來,只為能對其癡癡欣賞、感動不已的紀念碑。哥貝克力山丘也許是這一切的先河與一種模式的鼻祖。至少對在那兒工作的考古學家而言,它暗示了人類對神聖事物的感知,以及對壯麗景象的喜愛,也許這正是文明崛起的契機。
山丘上其他地方還散落著施密特平生所見,數量最龐大的遠古燧石工具,宛如新石器時代的倉庫般,堆疊了刀子、斧頭和拋投物的尖端。施密特說,儘管石頭必須從鄰近的山谷搬運過來,但「這裡光是一小塊大約一、二平方公尺那麼大的地面,上面的燧石數量就比很多考古學家在整個考古遺址發現的還要多。」
研究員一直想找到卻沒找到的東西也同樣重要:人類居住的痕跡。
要切割和立起這些柱子,必定需要數百人,但這個遺址沒有水源,最近的溪流也遠在大約距此五公里處。那些工人應該要有住處,但發掘工作尚未挖到任何牆壁、爐床或房屋的遺跡——完全沒有其他任何在施密特看來有居家感的建築。他們一定得吃飯,但也沒有任何農業的遺跡。說到這個,施密特也沒找到任何大廚房或炊火的痕跡。這地方純粹是個儀式中心。就算曾經有人住在這裡,也應該是這兒的工作人員,而不是居民。根據從遺址出土的數千枚瞪羚和原牛骸骨來判斷,這些工作人員似乎享有獵自遠方並固定運來此地的野味。這一切的複雜行為必定會有組織者和監督者,但目前尚缺有力的證據可以證明某種等級制度的存在——此地即沒有富人專屬的生活區域、裝滿高級物品的墳墓,也沒有跡象顯示某些人吃得比其他人好。
哥貝克力山丘似乎既是即將誕生的文明世界的先驅,又是當時正在消失的流浪民族歷史上最後、最偉大的象徵。這是驚人的成就,但卻很難理解它是如何建造的,又代表什麼意義。「10到15年之內,」施密特預言,「哥貝克力山丘的名氣將會大過史前巨石陣。而且不是沒有道理。」……精彩故事,請訂閱《國家地理》雜誌126期(2011年6月號)。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
童婚悲歌
本期令人感傷的〈童媳婦哀歌〉篇章,要特別感謝持續追蹤這個題材已近十年的攝影師史蒂芬妮‧辛克萊。這個報導源起於自本期開始的新單元〈快門瞬間〉。
雖然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很清楚地是道德及人權問題,但撰述辛西亞‧戈尼卻由這些發展中國家,年齡甚至小至五歲的稚齡女童婚姻案例中,發現裡面環繞著更錯綜複雜的事物。在童婚被視為非法已有百年之久的印度,儘管法律禁止,但這種習俗仍然廣泛地進行著。「傳統排除了所有的限制。」辛西亞說。極其根深蒂固的習俗令小女孩及女人們認為,任何改變都會產生驚天動地的巨變。在某些地方,婚姻還具有商業交易的色彩,它被用來結合兩個家庭,而非兩個個體;同時,在這些婚姻中,特別在資源匱乏的國家,幾乎沒有幾個女孩接受過小學以上的教育。
「涉入文化價值、宗教信仰,以及榮耀祖先的遺俗是很棘手的。」辛西亞說。不過,她仍然遇到了一些勇敢的個人,站出來面對令人沮喪的挑戰。一位年輕的葉門社工回憶起年僅大他幾歲的阿姨,在12歲就嫁給一個老頭時,永遠無法忘記的是她被迫圓房時傳來的疼痛與恐懼交雜的哀嚎聲。這個記憶至今仍時時在工作上激勵他。他和其他不同機構的人,對於女孩子們在尚未真正成年之前,就被迫成為妻子或母親的現象極為關切,因此大力倡導一個能夠延後結婚年紀的重要進程——教育。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必然會有更多的女孩像〈童媳婦哀歌〉中17歲的琇妲所感受到的:「萬事皆有可能。」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總編輯的話
童婚悲歌
本期令人感傷的〈童媳婦哀歌〉篇章,要特別感謝持續追蹤這個題材已近十年的攝影師史蒂芬妮‧辛克萊。這個報導源起於自本期開始的新單元〈快門瞬間〉。
雖然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這很清楚地是道德及人權問題,但撰述辛西亞‧戈尼卻由這些發展中國家,年齡甚至小至五歲的稚齡女童婚姻案例中,發現裡面環繞著更錯綜複雜的事物。在童婚被視為非法已有百年之久的印度,儘管法律禁止,但這種習俗仍然廣泛地進行著。「傳統排除了所有的限制。」辛西亞說。極其根深蒂固的習俗令小女孩及女人們認為,任...
目錄
2011年6月‧vol.11‧n0.6
宗教的濫觴 2
土耳其古老的石柱揭開神祇崇拜新觀點。
撰文/查爾斯‧曼恩 攝影/文森‧穆西
童媳婦的哀歌 28
她們由充滿憧憬的少女,瞬間成為稚齡的妻子。
撰文/辛西亞‧戈尼 攝影/史蒂芬妮‧辛克萊
納米比亞超級國家公園 50
一半國土規劃為國家公園,為非洲環保新典範。
撰文/亞歷珊卓‧富勒 攝影/法蘭斯‧藍汀
生機盈滿潮間帶 68
潮間帶為許多生物,在退潮時提供活命的空間。
撰文/梅爾‧懷特 攝影/大衛‧李特舒瓦格
中國綠能之路 84
中國綠能投資居世界之冠,燃煤量亦居全球之最。
撰文/比爾‧麥基班 攝影/葛瑞格‧吉拉德
稀土的祕密 102
它們隱含在我們許多日常的用品中,不為人所見。
撰文/提姆‧福爾傑
腔棘魚 112
牠們棲息海洋深處,古老到可以遠溯回恐龍時期。
撰文/卡洛琳‧巴特勒 攝影/羅蘭特‧巴列斯塔
讀者論壇
總編輯的話
學會探險家
影像故事
大師就是你
攝影紀事
紅色警戒
這種源自昆蟲的古老染料,很快地將會列入
產品成分標示之中,因為有些人對它有過敏現象。
王者再臨
這個被輾轉拍賣、收藏,流浪了數百年的頭顱,
終於回到法國國王亨利四世身上。
雜種熊世代
當棕熊遇到北極熊,會發生什麼事?隨著氣候變化,
棲地縮減,現今自然界已經出現不少雜交種,例如「北極灰熊」。
雛花
一朵花有幾個學名?光是雛菊就有29個,英國櫟更高達314個。
植物資料庫的建立有助於有效地辨識物種。
老「蟻」的第二春
螞蟻的社會裡,沒有「退休、養老」這回事。切葉蟻的
大顎變鈍無法切割後,牠們便轉成食物製造工人。
史前企鵝
可別以為企鵝的身上一定黑白分明!一具3600萬年前的企鵝化石,
全身長滿了微紅的羽毛,為了解企鵝演化的過程帶來另一項突破。
大創意
駕馭海洋
科學家正致力於取得海浪的能量,預估海浪與潮汐將能供應美國7%的
電力,英國則為14%。
黑暗中的陽光
在非洲農村,小型太陽能設備是煤油燈最安全的替代品。
行動式的微太陽能足以點亮LED燈,並為電池充電。
口音與印象
一個人的腔調決定了受到喜歡和信任的程度,反之亦然。
驚奇人「升」
人口統計學家隨時在計算地球上的人口。地球曾經住過多少
人口?1975年時,就已有1030億人。
懶人密碼
以「1234」或「abc」開頭,和直接用「password」一樣,
都是最糟糕的密碼。不想被盜用,可得多花點心思。
快門瞬間
故影重溫
封面圖片
土耳其哥貝克力山丘的
石柱上,一頭猛獸正對著
一頭野豬眈眈相向。這裡是已知最古老的神殿。
攝影/格蘭特‧費恩特
2011年6月‧vol.11‧n0.6
宗教的濫觴 2
土耳其古老的石柱揭開神祇崇拜新觀點。
撰文/查爾斯‧曼恩 攝影/文森‧穆西
童媳婦的哀歌 28
她們由充滿憧憬的少女,瞬間成為稚齡的妻子。
撰文/辛西亞‧戈尼 攝影/史蒂芬妮‧辛克萊
納米比亞超級國家公園 50
一半國土規劃為國家公園,為非洲環保新典範。
撰文/亞歷珊卓‧富勒 攝影/法蘭斯‧藍汀
生機盈滿潮間帶 68
潮間帶為許多生物,在退潮時提供活命的空間。
撰文/梅爾‧懷特 攝影/大衛‧李特舒瓦格
中國綠能之路 84
中國綠能投資居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