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氣養生 遠離疲勞的元氣充電方案
內容主要希望為大家補元氣、抗疲勞,會從 4個面向來討論:
* 討論為什麼會這麼累,像是過勞、眼睛痠澀、失眠、頭痛等疲勞症狀
* 簡易的對抗壓力方法,像是1分鐘保養好眼睛、簡易健腦計劃、3個對策擺脫易胖
* 飲食、運動補氣方式:中醫茶飲、保健食品、元氣食物、穴道保養、簡易瑜珈
* 名人小分享
產品特色為:
* 速效保健法:簡單、隨時可做
* 百位醫療專業人士推薦,最有效的補充能量法
* 6位名人分享元氣滿滿的秘訣
* 重點健康小提醒,加速記憶
封面故事
※只吃健康食品不能治氣虛
當感覺氣虛時,很多人未必會去看中醫或吃中藥,而是自己買健康食品來「補氣」。市面上添加人參、靈芝等成分並訴求提升免疫力、保肝、補氣的健康食品,廣告中大多強調天天喝更有效,醫師的看法是什麼?
中醫師楊世敏表示,中醫認為「藥食同源」,雖說是健康食品,其實仍具藥性,健康食品沒有絕對的好壞,而要看自己適不適合,有時候吃了不但沒效,還會產生副作用,不該光看廣告就去買。
例如人參性溫,靈芝性寒,效用分別是兩端,不能亂吃。楊世敏表示,癌症初期不建議吃人參相關食品,B肝、C肝帶原者也要小心,多吃人參不但不能護肝,反而恐爆肝;靈芝則偏寒,有些人吃了反而氣虛,女性吃太多容易產生白帶。
尤其體質敏感、生重病的人,對藥的耐受性較低,最好不要亂吃健康食品。桃園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威達說,一般民眾若不知道健康食品是否適合自己時,最好詢問醫師,若要自行使用,則不妨稀釋後少量分多次服用,同時觀察身體反映,如果不適合自己,也不至於造成太大傷害,這才是自保之道。
同時,也不要因為有吃健康食品而忽視身體發出的警訊。「疲勞的原因有一百多種,怎麼會期待一個藥方就能治療疲勞?」中山醫大附醫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魏正宗指出,當覺得「氣虛」的時候,應該要先檢查是不是得了癌症、是不是代謝或免疫出了問題,並且改變生活習慣、開始運動,但很多人卻跑去買健康食品吃,這是捨本逐末、把自己推向深淵的危險做法。
在健康食品的安全性方面,每年主持許多中藥臨床試驗的魏正宗提醒民眾,不少健康食品都強調通過國家認證並做過動物實驗,但動物實驗並不等於人體實驗。
他表示,療效和副作用往往是一體兩面,動物吃了沒副作用,不代表人吃了也沒事,況且動物只吃14天或28天,人卻是天天吃,連續吃幾個月、甚至幾年,當然要更謹慎。
※西醫觀點1:
你也有慢性疲勞嗎?
疲勞是人體自然的反應,但如果無論怎麼休息都還是恢復不了元氣,變成長期、慢性的疲勞,就要注意這是不是「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簡稱CFS)發出的警訊。
家醫科醫師施嫈瑜說,慢性疲勞症候群常出現全身性的症狀:全身痠痛及緊繃、腸胃不適、免疫力減弱(比如頻頻感冒)或增強(比如過敏變嚴重)、憂鬱、焦慮等等。這些人常有失眠的困擾,很難睡得著、睡得好,好不容易爬起床後仍然覺得很累,長久下來,會出現一種透支的眼神、氣色也很暗沉,跟一般的勞累不一樣,即使化妝也難掩蓋。
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林憶珊指出,慢性疲勞症候群不一定是哪一個器官的問題,但它的症狀的確跟許多慢性病(如肝病)和精神疾病很像,因此醫生需要用排除法來確定診斷(比如抽血化驗肝功能,確定不是肝的問題)。
到底怎樣才算慢性疲勞症候群?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提出以下標準:
●主要標準(必須全部符合)
1‧無法解釋的持續或反覆發作的嚴重疲勞,時間超過6個月以上,且必須是最近發生的。
2‧疲勞並非過度運動或勞動引起的。
3‧疲勞即使經過休息仍無法改善。
4‧明顯造成個人職業、課業、社會功能、人際關係受到影響。
5‧必須排除會造成相同症狀的身體或心理疾病,例如甲狀腺疾病、癌症、憂鬱症、藥物或酒精濫用等。
●次要標準(必須在有疲勞症狀的期間同時發生,且至少符合4項)
1‧短期記憶力或注意力缺損
2‧喉嚨痛
3‧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痛
4‧肌肉痠痛
5‧非發炎性的多發關節痛
6‧頭痛型態與以往不同,或更嚴重
7‧睡眠無法改善疲勞
8‧勞力活動或運動後,疲憊或不適持續超過24小時
林憶珊指出,目前醫界認為慢性疲勞症候群可能是多重原因造成的,包括病毒感染、免疫問題、神經系統問題、精神疾病等,但仍無法完全確定,因此治療的主要目的不是在治癒疾病,而是以減輕症狀(如失眠)為主,重點還是要找到疲勞、壓力的源頭,才能治本。
目錄
為什麼總是這麼累?
7 西醫觀點1: 你也有慢性疲勞嗎?
8 自我檢測:過勞量表
10 西醫觀點2: 你有沒有自律神經失調?
14 中西醫合治觀點: 10個錯誤姿勢害你整天累, 你有嗎?
18 中醫觀點1: 體勞、神勞、房勞、過逸, 疾病找上你
21 中醫觀點2: 你有氣虛症狀嗎?
活力不斷電
23 不會過勞死的生活方式
28 調理自律神經的自然養生法
32 每天保養1分鐘, 視力腦力一起變年輕
34 大忙人不會過勞肥的祕訣
37 金雞獨立、瑜伽樹式 每天兩分鐘
38 9招快速紓壓
40 夜間養生,決戰睡前黃金五小時
43 一日健腦計劃
44 6招擊退週一症候群
47 手心向上,就能放鬆肩膀
48 這樣熬夜,不傷身
吃出聰明好活力
51 只吃健康食品不能治氣虛
52 上班族該如何飲食補身體?
57 精力百倍的補氣食療
62 全天不斷電的天然元氣食物
64 疲勞時怎麼吃?
66 打破迷思1: 晚上不能吃維生素B群?
68 打破迷思2: 疲勞,含人蔘片有效嗎?
71 番茄洋蔥蒜泥湯,速速熱暖身與心
72 打破迷思3: 氣虛不能只靠黃耆
74 打破迷思4:蜆精、五味子、芝麻、七葉膽.. 補肝保養品真能顧肝?
76 讓人重新恢復活力的元氣食譜
78 消除疲勞的牛蒡料理
82 女中醫的補氣私房茶飲
進擊的上班族!一分鐘打氣要訣
85 拍打膽經、按摩心包經, 疏通身體氣機
87 心浮氣躁嗎?瑜伽坐姿前彎立即靜心
88 隨時捏捏手,保養五臟六腑五腑
91 一定要學會的九大養生穴位
92 提升腎氣,精力旺盛
94 5個午休好點子,讓你活力一整天
96 低頭族30秒超簡單伸展法
98 包包族一分鐘肩頸放鬆法
充電補元氣!名人故事分享
103 陶晶瑩(藝人) 有了孩子,沒得金鐘獎也無所謂
104 石富元(台大醫院急診部醫師) 聽古典音樂,我不再夢到凶神惡煞
106 楊定一(《真原醫》作者、醫學博士) 靜坐,每天必做的療效姿勢
107 賈永婕(藝人) 我不想只在乎腿細不細
108 童至祥(特力集團執行長) 運動,像吃巧克力一樣的快樂
110 楊素卿(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醫師) 五色豆,顧五臟
112 陳旺全(中醫師) 五顏六色水果,順勢保養
為什麼總是這麼累?
7 西醫觀點1: 你也有慢性疲勞嗎?
8 自我檢測:過勞量表
10 西醫觀點2: 你有沒有自律神經失調?
14 中西醫合治觀點: 10個錯誤姿勢害你整天累, 你有嗎?
18 中醫觀點1: 體勞、神勞、房勞、過逸, 疾病找上你
21 中醫觀點2: 你有氣虛症狀嗎?
活力不斷電
23 不會過勞死的生活方式
28 調理自律神經的自然養生法
32 每天保養1分鐘, 視力腦力一起變年輕
34 大忙人不會過勞肥的祕訣
37 金雞獨立、瑜伽樹式 每天兩分鐘
38 9招快速紓壓
40 夜間養生,決戰睡前黃金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