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金生輝
西泠印社首屆青銅器禮器專場震撼亮相
文.圖│西泠拍賣
青銅,又稱吉金,古以祭祀為吉禮,因此銅鑄之祭器為「吉金」,並成為鐘鼎彝器的統稱。中國夏商周三代的青銅文化十分發達,以製作精良、技術高超、氣魄雄偉而聞名於世。三代的貴族把青銅器作為宴饗和宗廟祭祀的禮器,不僅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更有著紀事耀功流傳後世的意義。青銅器以其獨特的器形、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展現了先秦時期的鑄造工藝,文化水準和歷史源流,是上古社會的縮影與再現。青銅器的收藏伴隨宋代金石學而興盛,明清兩代以及民國更是風靡一時。當時的人們著書立說,詳加記錄,給今天的人們傳承下一批帶有詳細著錄考證的傳世彝器,使幾千年前的青銅器衍生出更多的文化內涵,煥發出新的光彩。
值十週年慶典之際,西泠印社首屆青銅器禮器專場震撼亮相。專場集十餘件傳世精品,來源清晰可靠,部分見諸多處出版,由名家遞藏,實為藏家爭相鑑藏之寶。其中美國最負盛名的藝術品收藏家賽克勒舊藏青銅禮器無疑是本場的一大亮點。涵蓋有商晚期的〈獸面紋觚〉、〈聿鼎〉、〈辛爵〉,西周時期的〈獸面紋簋〉、〈提梁卣〉、〈鬲〉以及〈妊小簋〉。〈妊小簋〉同時也是民國古董收藏大家盧芹齋舊藏,專場中一件商晚期〈獸面紋斝〉亦為盧氏舊藏。陳介祺、敬修堂遞藏的〈噩侯馭方鼎〉,為西周厲王時代的王侯重器。另有早年自美國購回的商末周初〈龍紋盂〉、周慶基舊藏〈獸面紋卣〉等,值得青銅器藏家關注。
(全文未完,詳情請見《典藏.古美術》)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收藏作為一種志業
文∕廖堯震
兩年一度的世界華人收藏家盛會甫於上月圓滿落幕。本次大會除承襲前三屆之經驗,推出雅集與博物館參訪活動、馬拉松式的演講和論壇,以及出版含學術論文、採訪錄與演講錄在內的三巨冊文獻等,更額外帶來令人備感期待、振奮的消息,即除了過往的研究與採訪當代收藏家,大會亦新擬定了一份1000多位中國歷代收藏家名單,預計以五~六年的時間編纂、出版《中國收藏家名錄》;今年已先完成收錄300多位藏家的「近現代篇」(上、下冊),成為本次大會亮點。負責文獻出版工作的組委會副主任祝君波談到,之前大會較關注收藏的「進行式」,但更重要的是收藏的「過去式」;今後將會投注更多心力研究蓋棺論定的知名收藏家,將此作為主要的責任與目標。
確實,著迷於文物收藏、戮力鑽研其中的各種知識,古今皆然;甚至昔人癡迷文物的程度較今人有過之而無不及。且相較於現今藏家多由個人理財投資角度思考收藏一事,過去的藏家則多將收藏視為文化傳承的宏觀事業經營,出現許多第一流收藏大家。本期專題「龐萊臣?虛齋藏畫」,講述的便是龐元濟(字萊臣,號虛齋,1864~1949)這位活躍於清末民初、被王季遷讚譽為「全世界最大的中國書畫收藏家」的故事。其中既爬梳了龐氏憑藉豐富歷史、文物知識及優渥財力,建立起豐厚典藏,並窮畢生之力為所藏編著可供後世研究之著錄的種種傳奇;亦針對現正於南京博物院展出、匯聚該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三館典藏的「虛齋藏畫」精品導賞介紹;尚有從上海書畫鑑藏家吳湖帆《醜簃日記》一窺龐氏與當時文人從事賞玩、鑑藏活動的真實一面;以及由1915年龐元濟參加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一事,探究其部分藏畫為美國博物館購藏之始末。從中我們看到了在那個動盪年代裡,「虛齋藏畫」對於中國藝術、文化的累積和傳承所扮演之舉足輕重角色。
而遠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與龐元濟時代相近、亦同樣出身實業家的瑞士收藏家阿爾弗雷德.鮑爾(Alfred Baur,1865~1951),也是在清末民初文物大量散佚之際致力收藏中國藝術,繼而成為國際首屈一指的中國瓷器收藏大家。其豐富的典藏不僅反映中國歷代瓷器的發展面向與美學特徵,其絕佳的中國文物品味也成為當時歐洲藏家的標竿。鮑爾過世不久,貯存其收藏的私人別墅更正式以「鮑氏東方藝術館」為名向世人開放,成為歐陸重要的東方文物典藏機構。從現代到過去,從中國到歐陸,這期《典藏.古美術》,我們看到了三組收藏家各自扮演了傳承文明與保存遺產的角色和貢獻。
除此之外,本期仍有諸多精彩內容:如「展覽」單元,導賞正於台北故宮展出、最能體現中國文人藝術特質與意涵的明代蘇州文人書畫扇,以及北京藝術博物館所推出代表大明皇朝品味的江西藩王墓出土玉器展;「論壇」單元,詳實記述近期於日本九州國立博物館、英國大英博物館、浙江大學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分別舉辦的明、清宮廷藝術及宋代繪畫研討會;「動態」與「拍賣」單元,則對第四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和全球秋拍市場有來自現場的第一手採訪和報導。若這些內容能讓讀者對「收藏」這回事有更多不同的想法,那就太好了。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收藏作為一種志業
文∕廖堯震
兩年一度的世界華人收藏家盛會甫於上月圓滿落幕。本次大會除承襲前三屆之經驗,推出雅集與博物館參訪活動、馬拉松式的演講和論壇,以及出版含學術論文、採訪錄與演講錄在內的三巨冊文獻等,更額外帶來令人備感期待、振奮的消息,即除了過往的研究與採訪當代收藏家,大會亦新擬定了一份1000多位中國歷代收藏家名單,預計以五~六年的時間編纂、出版《中國收藏家名錄》;今年已先完成收錄300多位藏家的「近現代篇」(上、下冊),成為本次大會亮點。負責文獻出版工作的組委會副主任祝君...
目錄
編輯手記Editorial
收藏作為一種志業 廖堯震|64
新聞News
跨海首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重彩流金六百年─法海寺壁畫故事」展 鄭婷婷|70
放眼東亞,薈萃台灣─「重申傳統─東亞書畫保存修復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 巫伊婷|72
別開生面,自有會心─「法與化」2014陳永模水墨個展 藍玉琦|74
藝文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76
專題Special Report
龐萊臣.虛齋藏畫 編輯部|84
〈人物本事〉慎重周詳,此何等「虛齋」耶──龐萊臣與「虛齋」藏畫 龐鷗|86
〈展覽進行式〉南京博物院「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展」展品英華 南京博物院|100
〈藝林瑣事〉今日一起拜訪龐虛齋!──《醜簃日記》所見吳湖帆與龐元濟的交遊與鑑賞雅事 廖堯震|114
〈海外名畫〉美國博物館藏虛齋名畫始末──從龐萊臣參加1915年美國巴拿馬賽會談起 鄭婷婷|120
筆記Essay
〈嘉語錄〉知識OUT、價值IN,向漢寶德致敬 鄭又嘉|126
展覽Exhibition
懷袖雅物,文人掌中的書畫世界──台北故宮「風情雅致-明代蘇州文人書畫扇」特展 陳階晉|128
玉具琳瑯.藩王SHOW OFF ──北京藝術博物館「氣度與風範:明代江西藩王墓出土玉器展」 王怡文|136
生日快樂,歐陸博館來賀──瑞士日內瓦鮑氏東方藝術館50週年「皇家中國:大清王朝」特展 林逸欣|142
于右任大展,大展于右任──國父紀念館「于右任大展辭世五十週年紀念」 藍玉琦|148
聽圖書文獻處周維強談台北故宮藏國書及故事──故宮博物院「送不出去的國書」展 鄭婷婷|154
特寫Close-up
前人奠下基石,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國家圖書館特藏文獻組主任俞小明談國圖善本古籍的分級工作
鄭又嘉|156
焦點Focus
追索蔣兆和畫作∕「已失」再現──市場上發現的蔣兆和作品 藍玉琦|160
鑑賞Connoisseurship
美麗的蛻變─從實用到裝飾──談瀋陽故宮院藏乾隆御題、製詩掛屏(下) 劉曉晨|166
論壇Forum
大明與世界接軌──大英博物館「明代:宮廷與聯繫,1400?1450」研討會 林逸欣|174
九州迎來「神品至寶」──「中國皇帝的收藏意味─工藝品中的復古及革新」研討會紀實 王怡文|180
全明星陣容──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宋畫國際學術會議 李欣葦|182
動態Events
2014年倫敦亞洲藝術週現場目擊 林逸欣|186
收藏家的責任與素養──2014第四屆世界華人收藏家大會報導 廖堯震、錢寧|188
遷想妙得─中國近現代書畫擷萃──台北國父紀念館12月隆重開幕 編輯部|192
中國佛教寺廟寶藏──散華聚念─應真藏年度佛教文物展 編輯部|198
弘業大展──北京東正拍賣成立南京分公司 編輯部|202
封面Cover Report
西泠印社拍賣 廖堯震、西泠印社拍賣|204
交流Interaction
木蘭巡狩.皇家殷情──清宮散佚紀實性繪畫〈聖祖木蘭會親圖〉考析(下) 李理|208
拍賣Auction
倫敦秋拍,瓷器、金銅佛、玉器出線 游智淵|216
北京翰海|218
上海敬華|220
上海朵雲軒|223
上海道明|224
上海東方|225
台北正德|226
台北安德昇|228
香港中信|230
考古Archaeology
考古紀事 劉榕峻|231
展訊Calendar
本月展訊 編輯部|236
編輯手記Editorial
收藏作為一種志業 廖堯震|64
新聞News
跨海首展!─世界宗教博物館「重彩流金六百年─法海寺壁畫故事」展 鄭婷婷|70
放眼東亞,薈萃台灣─「重申傳統─東亞書畫保存修復的現況與展望」研討會 巫伊婷|72
別開生面,自有會心─「法與化」2014陳永模水墨個展 藍玉琦|74
藝文Note
藝訊板塊 編輯部|76
專題Special Report
龐萊臣.虛齋藏畫 編輯部|84
〈人物本事〉慎重周詳,此何等「虛齋」耶──龐萊臣與「虛齋」藏畫 龐鷗|86
〈展覽進行式〉南京博物院「藏.天下──龐萊臣虛齋名畫合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