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表演藝術》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百變劇場咖—歐利維耶.畢
2014表演藝術回顧
林奕華 「戲」問現代人的慾望與缺
【封面故事】誰在小酒館唱情歌?
百變劇場咖 歐利維耶.畢
【特別企畫】2014表演藝術回顧
十大現象觀察
整合北中南三場館中,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掛牌成立
音樂、技術人員湧向對岸,表藝人才遭「磁吸」?
「後大劇場時代」來臨,團隊經營路數翻新
國藝會藝評專案開跑,藝評遍地開花
改革樂器及編制,國樂團向「西」靠攏?
站上大舞台,編舞家們準備好了嗎?
社會時事比戲好看,劇場還能做什麼?
戲劇跨國製作,跨不過語言的障礙?
台灣新編京劇,對岸戲迷驚豔
「台新藝術獎」新制,是新定位還是新局限?
PAR PEOPLE OF THE YEAR
簡文彬、黃翊、黃宇琳
作者簡介:
PAR表演藝術
《PAR表演藝術》華人世界唯一一本表演藝術雜誌。創刊於民國81年,兩廳院發行,是品質與影響力的保證。內容涵蓋音樂、戲劇、舞蹈、戲曲、文學、電影等藝文話題。並透過名家專欄、特別企畫、藝術家生命旅程、跨界名人對談、全球表演推薦,帶您走入台前幕後,看見創作者的力量、靈感、生活與故事。讓您體會用另一種方式,發掘感官之外更深層的悸動。
網站:http://par.ntch.edu.tw/front/
目錄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打破框架 創新思維 / 文字 黎家齊 / 2
專欄 Columns
演員的庫藏記憶
長篇(二) / 文字 李立群 / 10
講古—舞思舞想
分心的年代 / 文字 古名伸 / 11
藝饗天開
什麼都會做的,就可以教書 / 文字 范德騰 / 12
一字一劇場
假(上) / 文字 王嘉明 / 13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
遇上市場藝術不自由? 大都會歌劇院與迪士尼惹爭議 / 文字 謝朝宗 / 14
柏林
柏林圍牆倒塌廿五年 樂音中見證歷史時刻 / 文字 陳思宏 / 15
倫敦
一人講演 《二○七一》述說氣候變遷 / 文字 魏君穎 / 16
聖艾堤恩
高等戲劇學院開設預科 弱勢生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 文字 羅仕龍 / 17
北京
「戲劇奧林匹克」在北京 帶來劇場美學的衝擊 / 文字 王泊 / 18
烏鎮
第二屆烏鎮戲劇節 《青蛇》《白蛇》開閉幕妖嬈展姿 / 文字 李翠芝 / 20
香港
戲劇與文學的舞台互動 台灣與故事的社區交流 / 文字 陳國慧 / 22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音樂
跨年夜迎向新挑戰 超越浪漫新樂章 荀貝格《古勒之歌》 NSO跨年隆重巨獻 / 文字 李秋玫 / 24
戲曲
水滸演到最終回 是英雄歸途或末路? 當代傳奇劇場《蕩寇誌》 映照社會底層拚搏血淚 / 文字 廖俊逞 / 26
企畫特輯
馬與人共同創作的劇場靈犀 卡瓦利亞劇團《夢幻舞馬》 / 文字 張慧慧 / 28
藝號人物 People
美國舞蹈大師馬克.莫里斯 讓音樂「活生生」起舞 / 文字 白斐嵐 / 30
舞者陪伴 病友身體不受限 記馬克.莫里斯舞團「為帕金森氏症而舞」工作坊 / 文字 白斐嵐 / 34
香港劇場導演林奕華 「戲」問現代人的慾望與缺欠 / 文字 李玉玲 / 36
特別企畫(一) Feature
難以定義的百變劇場咖——歐利維耶.畢 / 文字 羅仕龍 劇評人 / 42
當他是一位劇作家…… 以「詩」為中心 拼貼堆疊追尋戲劇本質 / 文字 羅仕龍 劇評人 / 46
當他是一位導演…… 融匯多元表演 打造虛實辯證 / 文字 羅仕龍 劇評人 / 48
當他是一位藝術總監…… 與更多人分享戲劇 呈現「當今世界的狀態」 / 文字 羅苑韶 / 52
當他是一位演員,化身為「小刀小姐」 扮裝變身為人性發聲 盡情歡暢為黑夜中的愛恨 / 文字 周伶芝 / 56
小酒館裡,萬種風情唱情歌──關於「卡巴萊」(Cabaret) / 文字 王寶祥 台灣大學外文系專任副教授 / 60
即將上場 Preview
音樂
NSO「我的祖國」音樂會 大提琴家蓋哈特 魔力琴弓詮釋東方哲思 / 文字 賴家鑫 / 64
戲劇
四位導演從「物件」出發 莎妹劇團「四物」 日常裡尋索異常 / 文字 陶維均 / 65
企畫特輯
探戈女王蒞臨 狂熱舞動南美風情 茉拉.歌朵伊探戈舞團《布宜諾斯艾利斯探戈》 / 文字 莫嵐蘭 / 66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2014表演藝術回顧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68
現象1:整合北中南三場館,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掛牌成立 扎根土地放眼國際 開啟台灣表演藝術的新座標 / 文字 盧家珍 / 70
現象2:音樂、技術人員湧向對岸,表藝人才遭「磁吸」? 中國市場興起機會多 供需現實各有考量 / 文字 林采韻 媒體工作者 / 72
現象3:「後大劇場時代」來臨,團隊經營路數翻新 中型演出長銷當道 製作導向凌駕導演品牌 / 文字 汪宜儒 藝文媒體工作者 / 74
現象4:國藝會藝評專案開跑,藝評遍地開花 網路平台多元紛陳 「深度」與「對話」仍待耕耘 / 文字 耿一偉 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 / 76
現象5:改革樂器及編制,國樂團向「西」靠攏? 追求好聲音 不止「西化」更待「多元化」 / 文字 李秋玫 / 78
現象6:站上大舞台,編舞家們準備好了嗎? 必要選擇但非終點 關鍵仍在創作需求 / 文字 鄒欣寧 / 80
現象7:社會時事比戲好看,劇場還能做什麼? 「政治正確」剝奪想像 放下宣言開始提問 / 文字 郭亮廷 文字工作者 / 82
現象8:戲劇跨國製作,跨不過語言的障礙? 製作期短磨合不足 聲音轉譯徒留表演鴻溝 / 文字 葉根泉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講師 / 84
現象9:台灣新編京劇,對岸戲迷驚豔 題材創新深入角色內在 貼近當代吸引年輕族群 / 文字 陳淑英 / 86
現象10:「台新藝術獎」新制,是新定位還是新局限? 打破疆界回應社會 各種論述權力競逐 / 文字 吳思鋒 / 88
PAR People of the Year 簡文彬 肩負重責開疆拓土 帶領南台灣藝術啟航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0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黃翊 早慧才華熠熠生輝 穩健踏上國際舞台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2
PAR People of the Year 黃宇琳 表演之路不設限 成就「名角」指日可待 / 文字 本刊編輯部 / 94
演出評論 Review
戲劇
拒絕社會學解碼的肉身兵器 / 文字 黃鼎云 / 96
戲劇
裸露在偽裝底層的慾望 / 文字 鍾喬 / 97
舞蹈
一場文學與劇場的對話 / 文字 莫嵐蘭 / 98
新銳藝評
盲目 / 文字 彭待傳 / 100
企畫特輯
ARTalks
Que sera, sera...——婚姻變奏曲 / 文字 陳漢金 / 102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迎向網路時代 藝評人依然「專業」嗎? 記2014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第廿七屆大會(北京) / 文字 陳國慧 香港劇評人、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經理 / 104
下一站,暫停!? 從十方樂集、TC音樂節劃下休止符談起 / 文字 李秋玫 / 106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犀利詮釋 老劇本煥發新生命 在紐約看凡.霍夫《婚姻場景》、《美國天使》 / 文字 鴻鴻 詩人、劇場暨電影導演 / 110
藝視窗 News
兩廳院推「藝術基地計畫」 期待成為藝術花圃 / 文字 耿一偉、田國平、本刊編輯部 / 114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藝文人生
回想《徵婚啟事》 / 文字 陳玉慧 / 116
劇場快門
流浪舞蹈劇場《朵拉@夢》排練 / 文字 林鑠齊 / 118
這樣過日子
約書亞.沙發兒 在花蓮夜市裡透視人心 / 文字 方凱平 / 120
幕後群像
保持好奇不設限 因地制宜創造風格 舞台設計李柏霖 / 文字 陶維均 / 124
藝@展覽
看見失落的老台灣 / 文字 吳垠慧 / 128
藝@電影
樂音流轉下的幽微人生 / 文字 田國平 貧窮男部落格格主 / 130
藝@書
關於演員,堺雅人是這麼想的…… / 文字 廖俊逞 / 132
藝@CD
非典型的異國女聲 / 文字 歐頭 古典啟示錄部落客 / 134
節目掃描
戲劇新訊
《英雄叛國Ing》 反思民主和群眾力量 / 文字 廖俊逞 / 137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新人新視野—張國韋、陳逸恩、張剛華 / 文字 周書毅 「周先生與舞者們」藝術總監 / 138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朱宗慶打擊樂團冬季音樂會「擊樂 蒙太奇」 / 文字 劉柏宏 兒童交響樂團指揮、古典音樂講師 / 140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打破框架 創新思維 / 文字 黎家齊 / 2
專欄 Columns
演員的庫藏記憶
長篇(二) / 文字 李立群 / 10
講古—舞思舞想
分心的年代 / 文字 古名伸 / 11
藝饗天開
什麼都會做的,就可以教書 / 文字 范德騰 / 12
一字一劇場
假(上) / 文字 王嘉明 / 13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紐約
遇上市場藝術不自由? 大都會歌劇院與迪士尼惹爭議 / 文字 謝朝宗 / 14
柏林
柏林圍牆倒塌廿五年 樂音中見證歷史時刻 / 文字 陳思宏 / 15
倫敦
一人講演 《二○七一》述說氣候變遷 / 文字 魏君穎 / 16
聖艾堤恩
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