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
先天與後天:從哲學到神經科學
一個人的認知能力以及行為的發展究竟是受先天還是後天因素決定?這個問題的探討至少可以追溯至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的論辯。柏拉圖主張人的所有知識都是與生俱來,學習只是回憶起原已「皆備於我」的知識;亞里斯多德則認為,人出生時如一塊白板,一切都由後天經驗與學習而得。
隨著時代變遷,類似的哲學問題以益加先進與複雜的形式出現,但即使到了近代西方的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的論戰,數千年來知識論的哲學討論主要還是在思辨的層次上進行。20世紀初,極端行為主義者曾經主張僅以「刺激―反應」來解釋人類行為,把這個問題的討論帶入了心理與行為科學的領域。
時至今日,很少科學家或哲學家還在主張素樸的、化約式的先天或後天決定論,而承認環境與遺傳因素同時影響了人的認知能力與行為。只是自從DNA的發現,以及行為與遺傳相關得到科學證實之後,遺傳基因的積極角色一度更加受到重視,乃至於「基因決定一切」的非理性信念也在非學術領域中廣被接受。
然而腦神經科學近來的突飛猛進,讓後天因素影響的重要性又重返聚光燈下。本期〈寶寶的第一年〉報導(42頁)中,作者尤迪吉.巴塔查吉整理了神經科學家的最新發現,告訴我們父母對新生兒的照顧,如何密切影響子女的認知能力與行為。新科技手段讓我們能以前所未見的精細方式,了解到人類大腦的神經細胞與傳導物質間的巧妙運作關係。即使對於這些機制的具體發展與運作,我們仍舊所知有限,但我們終於可以窺見有一天,人類有可能真正了解關於自己最深刻的奧祕。
有趣的是,經過幾千年來的反覆辯證,我們對人類發展的先天與後天因素的理解,愈來愈回歸到我們最本能、最原始的親子關係本質上:父母給予孩子愈多親密的關愛,孩子的智力與人格發展就愈正面。回想僅僅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各種千奇百怪,有些甚至違反人性的教養理論,這個返樸歸真的趨勢頗令人安心。我建議每位讀者都仔細讀讀這篇文章,同時想想哪些我們過去被灌輸的教育偏方,可能錯誤地導引了下一代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