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建築師》雜誌社於民國64年由台灣省建築師公會出版社成立於台中,民國69年中華民國建築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成立,轉由全聯會出版,發行迄今,它忠實的紀錄了台灣建築的發展,無論對專業界或實務界都是一份重要參考刊物。
《建築師》雜誌社的創辦人,是前國代許仲川先生,由於許先生的洞燭機先,不僅將雜誌的走向定位在會員與會員間的資訊流通,更是公會與社會大眾間的橋樑刊物,使得《建築師》雜誌的路越走越寬廣,由最初的會員發表建築作品的園地,慢慢的將觸角伸到社會、人文環境的關懷,引起專業界與實務界的共鳴,更照應到建築科系學生參閱檢索的需要。
《建築師》雜誌,忠實的紀錄台灣經濟起飛後的建築榮景,而隨著網路時代的來臨及同業間的衝擊,更慢慢調整步伐,除了努力讓自己躍上國際舞台外,更致力於本土建築文化的記載,讓《建築師》雜誌未來不僅是建築界的「史記」,更是建築界的「Time」。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白目與透明
文/林志崧
4月16日臺北市政府公佈大巨蛋安檢報告,載明大巨蛋五大安檢關鍵問題,同時,也提供了兩種替選方案:拆光復南路百貨商場保留巨蛋或拆巨蛋保留其他建築供文化設施公共使用,開發單位遠雄大巨蛋公司隨即強烈回應,一時之間大巨蛋的爭議讓臺北的天空煙硝四起,隨著市政府不斷解密與公開大巨蛋議約、審查與施工過程會議,其過程爭議經由新聞媒體與政論節目不斷地深入探討,真相逐漸浮出檯面。在政治、專業與程序正義的糾纏中使得公共安全、公共利益與開發效益治絲益棼,這延宕十二年,柯P最棘手的BOT案,未來一年仍將是臺北最重要的公共議題,而市政府不斷解密與透明化過去16年的大型BOT案的過程,讓全民透過網路時代資訊透明與迅速傳遞的特性,全面檢視與參與公共建設的討論,過去16年的BOT案,未來將不斷成為檯面上公共議題討論的標地。
柯P非典型政治人物的人格特質在臺灣民主化的兩黨政治過程中難以捉摸,尤其其行事風格與傳統強調經濟發展為主軸的國民黨南猿北轍,其競選過程財務完全透明公開的行動讓傳統政治人物張目結舌不知所措。柯P不但擅長掌握網路時代訊息透明的特性,同時,白目政治性格也打破了傳統政治資訊不對稱的黑箱作業模式,強調資訊透明與訴求公民參與的力量,不斷瓦解傳統的政商模式。去年1129柯P競選首都市長過程的外溢現象讓執政黨幾乎全軍覆沒,白目與透明的柯P現象對臺北市未來市政建設會帶來什麼影響?未來四年柯P施政的外溢現象會對臺灣其他地方首長或政治人物帶來何種競合影響?這政治效應的競逐將持續成為公民與媒體關注的焦點。
本期特輯製作「歷史建築再利用」探討最近在保存與開發爭議中逐漸塵埃落定的如台北機場和空軍總部的使用,另外則有針對越來越多日式住宅被活化利用為藝文空間的深入探討。另一個特輯「漢寶德紀念特輯」,邀請漢先生幾位親近的學生和朋友為文,文中敘述漢先生的行誼以及在時代中的貢獻,一生瀟灑走過,卻留下影響深遠的足跡,令人慨嘆哲人已遠。
2月17日行政院宣布北市空總基地將以全區現況保留古蹟活化模式發展,成為創新基地園區取代原提案商業與旅館開發為主體仿「六本木」的商業園區。3月15日文化部古蹟歷建審議委員會將臺北機廠全區指定為國定古蹟,全區保留鐵道工業遺產的整體風貌,取代原臺北市都委會通過保留7棟,其餘園區變更為特定專用區商業、旅館使用的決策。經過去年1129地方選舉執政黨慘敗的洗禮,行政院重新整體檢討以往大面積國有地釋出朝商業開發為主政策性的合宜性。當公民對國有土地開發的巨額利益衍生政商結構扭曲,房價高漲與財富分配不均的現象,我們欣見政府重新調整國有土地開發政策,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公共空間使用的世代正義能逐步取代經濟利益導向的商業開發。我們樂見網路世代資訊透明與媒體監督所展現的公民力量,將迅速取代傳統保守與資訊不對稱的政商結構。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白目與透明
文/林志崧
4月16日臺北市政府公佈大巨蛋安檢報告,載明大巨蛋五大安檢關鍵問題,同時,也提供了兩種替選方案:拆光復南路百貨商場保留巨蛋或拆巨蛋保留其他建築供文化設施公共使用,開發單位遠雄大巨蛋公司隨即強烈回應,一時之間大巨蛋的爭議讓臺北的天空煙硝四起,隨著市政府不斷解密與公開大巨蛋議約、審查與施工過程會議,其過程爭議經由新聞媒體與政論節目不斷地深入探討,真相逐漸浮出檯面。在政治、專業與程序正義的糾纏中使得公共安全、公共利益與開發效益治絲益棼,這延宕十二年,柯P最棘手...
目錄
編者的話
28 白目與透明
/林志崧
建築新聞
30 台灣建築新聞
40 國際建築新聞
作品
50 宜蘭美術館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田中央工作群
+嶼山工房
56 八德中正堂再生
/一元創合/ 何黛雯、林雅萍建築師事務所
62 光點華山
/禾磊建築/ 吳明杰建築師事務所
+禾磊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68 臺博館南門園區再生暨第二典藏庫房
/詹益忠建築師事務所
74 臺博館南門展示館規劃設計
/ 陳順惠建築師事務所+空間種子
特輯I─歷史建築再利用
80 日式住宅再利用設計之思考面向與案例
文/王惠君
86 臺北機廠的歷史與鐵道產業文化資產的
保存
文/黃俊銘
94 世代拼圖—
歷史建築保存願景想像的思考
文/張崑振
98 從總督府工業研究所到空軍總司令部
文/凌宗魁
102 保存現代—路思義教堂的維修保存計劃
文/彭康健
特輯II─漢寶德紀念特輯
110 一個時代的結束
文/李乾朗
114 黎明列車已經遠去:懷念 漢寶德先生
文/羅時瑋
116 永遠的漢先生
文/姚仁喜
118 建築,社會與文化
漢寶德先生行政院文化獎引言與後記
文/王維仁
120 百世風華憶當年
與漢寶德的二三事
文/黃健敏
《都市更新》
126 高雄挽面新觀點
老屋新生座落在熱情港都新灣中
編者的話
28 白目與透明
/林志崧
建築新聞
30 台灣建築新聞
40 國際建築新聞
作品
50 宜蘭美術館
/田中央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田中央工作群
+嶼山工房
56 八德中正堂再生
/一元創合/ 何黛雯、林雅萍建築師事務所
62 光點華山
/禾磊建築/ 吳明杰建築師事務所
+禾磊設計顧問有限公司
68 臺博館南門園區再生暨第二典藏庫房
/詹益忠建築師事務所
74 臺博館南門展示館規劃設計
/ 陳順惠建築師事務所+空間種子
特輯I─歷史建築再利用
80 日式住宅再利用設計之思考面向與案例
文/王惠君
86 臺北機廠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