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ATURE
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
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
黃永砯談「帝國」計畫
民間文化政策行動論壇2.0
左營海軍故事館揭幕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COVER STORY
日本浮世繪
精選展
FEATURE
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
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
她可能叫史蒂芬妮、雪莉或艾瑞絲,永遠都有一個洋派甜美的名字,導致我常常忘記她們真實的本名,這種對於她們特質的遺忘,也是因為她們實在長得太像。剛認識她們的第一印象都是姣好的外貌、優雅的應對、永遠恰好的微笑、絕對的雙聲道,再熟識點後,你會聽到她們光鮮背後的血汗,應對藏家的卑躬、佈展爬上爬下和搬運畫作的外傷,以及藝術家延遲進度壓縮她們工作時間的爆肝等,她們要會寫新聞稿、簡易的會計、即時翻譯、座談主持,既要有當酒會交際花的能耐,也要有掃地阿桑的覺悟,如此包山包海、能歌善舞、充滿彈性到瘋狂的工作,我常常在得知她們的月薪後感到震驚萬分!
當然最後不意外的,幾乎每季編輯們的信箱,都會收到某單位負責媒體連繫藝術行政的離職通知:
我是OO藝文空間的OO,本人即將離開OO藝文空間的崗位,謝謝各位這段日子來的支持與指教,接下來所有工作相關已交接給OO的同仁……
信件的最後常常還留下揪心的祝福「祝福您 平安順心」。她們被各藝文單位視為替代性的花瓶,即便一個離去了,我們仍有另一個新鮮的花瓶可供使用。但事實是即便是媒體聯絡如此簡易的行政工作,光是約訪、供圖與新聞稿等,也幾乎要和新行政磨合大約半年才有默契,不須事事提醒,然而一年半載後資深的行政又拂袖而去,所有的行政流程與行規又要重新被建立,何況還擴及到與藝術家合作、佈展、藝術博覽會等更縝密的行政工作中,這種藝術行政任用的消費化,同樣不斷輪迴虛耗藝術界的能量,藝術行政難道只是個依存在藝術界可有可無的職業選擇?
《典藏.今藝術》年度的畢業季專題,試圖將目光聚焦在藝術產業最廣泛的職業類別─藝術行政身上,這個職業別是整體藝術界包括機構、藝術家個人、產業最為廣泛的工作項目,卻是藝文政策補助與態度尊重上最容易隱身與被邊緣化的族群。常被視為藝術生產末端工具人的配合執行,或在中小型藝術單位因人力分層結構的單一,使得資深經驗的藝術行政難有升遷機會,而在消費化的展演輪迴中出現人才流失與斷層現象,資深與新進藝術行政人員間的經驗的不銜接等,各類型藝術行政人員普遍面對更是薪資停滯、工作過勞、專業不受重視等工作環境劣化處境。面對「群M」(群體被虐)現象普遍化的藝術行政職場,專題內容畫分產、官、學、民間等四大方向梳理藝術行政困境現況,與解題可能的未來性建言,企圖從藝術行政專業與教育現場重探藝術行政的專業性,或以即將實踐的藝術行政工會與藝術行政共學平台凸顯民間自救行動,以及從藝術行政薪資結構與總體經濟和政策互為探討低薪的癥結,更試圖訪查目前較有規模的藝文單位尋覓如何創造藝術行政就業結構的立面。最後的最後,將此專題獻給選擇留在藝文產業廣泛的藝術行政們,他們往往念及藝術理想與機構、藝術家間的內在情誼,掩蓋勞動過程實質的剝削,望上述專文無論是工會結盟、勞動意識與產業經濟體等議題探討,能成為他們勞動權益與環境改善真實的建言。(企畫|張玉音.插圖|劉致宏)
註 完全理解藝術產業仍有大量男性藝術行政存在,文中指涉名字以女性名為主,為撰文需求並非歧視與偏見,尚請見諒。
(本專內容題感謝吳介祥、陳韋臻、吳牧青、蔡雨辰和諸多藝術行政工作者無私的協助與討論)
作者簡介:
《典藏.今藝術》是一本以關懷當代藝術生態為宗旨的藝術專業期刊,包括藝術家及創作、藝術評論及論述、美術史、展演空間、文化政策……等等,都是我們常態關注的重要面向。在取材上,台灣藝術生態的發展為我們的終極關懷,而由此推衍至與我們關係密切的華人藝術生態,以及世界各國藝壇的現狀與趨勢,也很自然地成為我們關注的重要範疇。在風格屬性上,我們希望提供給讀者的是真正經過組織與沈澱的優質資訊,在每期的專輯與各項專欄、專文的策劃都是朝此方向進行。期能以深入淺出的內容,對於國內藝術人才經驗與學識的累積與傳遞有所貢獻,同時也能作為潛在藝術愛好者進入與享受藝術世界的橋樑。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EDITORIAL
必須告別過勞時代的台灣
Must Bid Farewell to Taiwan's Era of Overworking
文│高子衿
上個月23日,編輯部仍在截稿深淵期間,手邊工作暫時到一個段落的同事,在結束當天晚上10點的加班之後,仍掛心華航空服員自凌晨起即要展開的罷工行動,因而前往支持。
在經過將近一天的抗爭後,華航空服員的罷工行動獲得龐大的社會輿論支持,勞資雙方針對工會提出的七大訴求達成共識,得到初步勝利。台灣職場的血汗處境,缺乏健全的勞動權益、過勞文化蔓延,此刻的華航罷工,寫下了重要的歷史里程碑;站在比其他人更有優勢與資源的抗爭位置,華航空服員於推動台灣職場環境改變的路上,為大眾打了前鋒,也鼓舞了其他勞動、罷工條件更差的勞工團體,相信改變的可能,相信一個人能活得自由、有尊嚴的公平社會,是靠自己爭取來的。
藝術領域中的行政者,由於文化事業的職業別給予外界的良善形象,以及職場環境的光鮮亮麗,在主要由工作環境惡劣、重度體力消耗的勞工族群抗爭運動中,時常成為被忽略的一群。然而,藝文單位中存在過於大量的「專案」短聘工作,「彈性化」的職場缺乏足夠的勞動保障如退休金、醫療與就業保險等,也致使工作者陷入貧窮陷阱、易遭受到經濟景氣循環的衝擊;而人力結構臨時性的配置趨勢,既缺乏對人才的長期培養條件,由非正式員額組成的團隊,往往不到結案報告完成就已離職,也難以進行經驗的檢討與傳承,因而我們時常會看到,當每一次活動開始,新的工作團隊又得面臨諸多執行細節的重新磨合,不但時間與人力大為消耗,且往往難以避免過往疏失再次發生。另一方面,由於工作員額過少、完成的工作又是需要多種技能與專門知識的熟練掌握,因而藝文行政工作者的勞動處境,除了長工時與低薪化之餘,還包括了資方對於各種專業環節的嚴苛多工要求。
台灣長工時的勞動環境,在國際上「鼎鼎有名」,根據勞動部2014年統計,台灣年平均工時比起日本、南韓或歐美國家來得高,甚至比德國多出763.8小時。然而實際上的勞動情況恐怕更加惡劣,除了「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透過打卡方式掌控員工出缺勤狀況,另一方面又不願多付加班費,卻要求員工要負責任,完成工作後才能下班;而隨著智慧型手機普及化、通訊軟體的便利性,也出現了通訊加班的新興工作型態,上班族在下班後或放假時,繼續透過手機接受交辦工作或是必須即刻回覆指令,在在都更為加劇勞工過勞的風險。
當我們放眼國際,德國以資本利得稅防範房地產與金融市場的投機炒作,使資金傾向於長期而審慎的投資,政府亦以法律規範要求勞資各享一半的公司治理權,故而資方投入可永續的投資與經營,勞方也願意提供所長、積極從事技術升級,經由雙方共同攜手讓資本與經驗技術留在公司累積,也開創了只需花台灣人一半的工時,卻高於台灣兩倍的亮麗產值。
《今藝術》在本期由同仁張玉音規畫了「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專題,而作者曾芷筠也為文披露影視產業中不支薪的勞動與過勞擠壓等青年勞動者所遭遇的困境,訪問中多位基層工作者的血汗故事,是青年世代對於勞動價值的疑問、是一記亟需留意的警鐘,也是驅使我們尋找行動力量的開始。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EDITORIAL
必須告別過勞時代的台灣
Must Bid Farewell to Taiwan's Era of Overworking
文│高子衿
上個月23日,編輯部仍在截稿深淵期間,手邊工作暫時到一個段落的同事,在結束當天晚上10點的加班之後,仍掛心華航空服員自凌晨起即要展開的罷工行動,因而前往支持。
在經過將近一天的抗爭後,華航空服員的罷工行動獲得龐大的社會輿論支持,勞資雙方針對工會提出的七大訴求達成共識,得到初步勝利。台灣職場的血汗處境,缺乏健全的勞動權益、過勞文化蔓延,此刻的華航罷工,寫下了重要的歷史里程碑;站在比其...
目錄
EDITORIAL編輯手記
038 必須告別過勞時代的台灣∣高子衿
GLOBAL VISION國際視野
040 藤田直哉(編著) 地域藝術:美學/機制/日本∣岩切澪
042 TEXTE ZUR KUNST 二元對立,誰佔中間∣詹育杰
COLUMN今專欄
044 行政法人作為一種文化治方∣王嘉驥
046 仿冒的藝術∣馮光遠
NEWS焦點新聞
048 國際.中國.台灣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060 日本浮世繪 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閑原
064 穿越時代、宇宙的出入口 論涂維政的《卜湳文明─魂遁之輪》│龔卓軍
070 嚴謹計算下的縱情幾何 淺談霍剛的創作轉進與現今樣態│吳樹安
SPOTLIGHT藝壇注目
074 展覽異議 來把當下抗爭入土為安?│魂游
078 來自前線的報導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林怡秀
082 台灣再製-常民構築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林怡秀
084 「一塊布」思維的造物突破 三宅一生的工作│葉佳蓉
088 在藝術與生活之間 勞森伯格的藝術王國│李嘉瑄
090 延著長江逆流而上 龍美術館第三座分館落戶重慶│韓晶
092 獨立不移、回歸人文的思想-高行健於台北個展│高子衿
FEATURE專題企畫
094 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企畫)張玉音
096 美術系的藝術家夢與藝術行政 從教育現場到專業建構│蔡明君
100 憤起!拒絕自憐的自救編修方案 藝術行政工會結盟與共學平台│張玉音
104 杯水何以車薪?簡論泛藝術行政的非典型勞動者困境與政策分析│吳牧青
109 藝術行政的勞動單位配置實況 從消耗性動產到永續發展的未來│陳韋臻
ART TALK相談室
114 集裝箱、拿破崙帽子、蛇 黃永砯談Monumenta 2016「帝國」計畫│余小蕙
FORUM藝術論壇
120 瞄準,發射,再校正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年回顧
124 是怪獸,還是輸送帶?名單,做為官方機制與民間藝術生態的關係索引│高千惠
126 國藝會無形文化資產補助政策分析│林茂賢
128 讓文化成為全國公民運動 鄭麗君談文化部施政核心目標│(整理)林怡秀
130 從人民出發的文化主體性 文化部長首次參與民間問答│(整理)高愷珮
132 從藝術教育到職場勞動 創作者的切身之事│(整理)林怡秀
134 從國家施政落實文化視野 在《文化基本法》最後一里路前│(整理)高愷珮
136 黃予收藏展 獻給成都的正能量│徐佳蕙
137 中國青年收藏家峰會論壇 共織中國當代藝術的未來圖景│成都當代美術館
OBSERVATION藝點觀察
142 藝術鑑定的全球風雲│吳介祥
146 格子,幾何之鞭│陳泰松
150 以藝術消解槍響 今日南北無戰事│楊爾寧
152 被張開的欲望 侯俊明香港之旅│梁寶山
154 政商合肥台灣瘦,黑白常熟寶島荒 姚瑞中談《海市蜃樓》│林怡秀
156 捍衛海疆的黃金年代-左營海軍故事館揭幕∣高子衿
158 從紀錄片工會的組織想像團結 兼談影視產業中的青年勞動者∣曾芷筠
SPECIAL REPORT特別報導
162 不畏國際政經低迷 交易依然火熱!第47屆瑞士巴塞爾藝術展現場報導│陳雅雯
166 彰顯社會價值的人文共識 明年獎項再次分類:第14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張玉音
167 寫屬於自己的故事 也不會是一件壞事:台新藝術大獎得主「麥克風試音—─許哲瑜個展」│張玉音
168 第14屆台新藝術獎 國際決選評審建議│吳樹安
169 第14屆台新藝術獎 國內決選評審建議│吳樹安
170 第15屆台新藝術獎將再次改制—專訪藝術總監李玉玲∣高子衿
SNG展覽直擊
172 國際.中國.台灣
ART SCENES展覽選介
212 靈魂容器2.0 談張淳皓的創作│張智凱
214 一重重淡雅卻清明的迷霧山水 試析蘇崇銘的水墨視界│吳樹安
216 美的臨近與物質直觀 游依珊的漂浮系列│方瀾
218 花若盛開,蝶自來 工地圍籬變藝術展演平台│王美霞
220 克莉絲汀.愛珠 混沌裡的權力隱喻│梵藝術
222 裂縫救贖 施珮琪的創世紀│郭光宇
CALENDAR展覽快訊
223 展覽月報│編輯部
EDITORIAL編輯手記
038 必須告別過勞時代的台灣∣高子衿
GLOBAL VISION國際視野
040 藤田直哉(編著) 地域藝術:美學/機制/日本∣岩切澪
042 TEXTE ZUR KUNST 二元對立,誰佔中間∣詹育杰
COLUMN今專欄
044 行政法人作為一種文化治方∣王嘉驥
046 仿冒的藝術∣馮光遠
NEWS焦點新聞
048 國際.中國.台灣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060 日本浮世繪 東京富士美術館典藏精選展│閑原
064 穿越時代、宇宙的出入口 論涂維政的《卜湳文明─魂遁之輪》│龔卓軍
070 嚴謹計算下的縱情幾何 淺談霍剛的創作轉進與...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