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專題】
交陪影像:台灣攝影史的民俗誌
Kau-Puê Image: The Ethnography of Taiwan Photography History
專題主編|龔卓軍
【專題導論】
經過兩年的準備,《藝術觀點ACT》從台灣攝影史的脈絡,提出「交陪影像」的影像-精神地理學概念,清理出一片民俗與信仰攝影的問題場域。清代以來,台灣民間社會的宮廟境界,為抵禦匪亂、維持地方治安,即具有謝奇峰在《臺南府城聯境組織》(2013)一書中所論述的自發性社區組織──「聯境」,「聯境」本具有自我防衛的鄰里功能,到了日治時期警察制度建立之後,它的義警角色淡化,「聯境」組織轉換為以廟宇宗教為界面,聯繫鄰里情誼、訊息交流互通的街境信仰交流組織-「交陪境」。譬如台南的三協境、四聯境、四安境、五盟境、六和境、八吉境、八協境等。
「交陪境」在重大慶典時,會相互出團演戲娛音酬神,出陣頭出神轎挺廟會活動,建醮時則會出境贊普,壯大與榮耀彼此的聲勢。從精神地理學的角度來看,從街境民防組織轉換為廟宇間信仰的「交陪境」,似乎鬆脫了現代國家的人口治安思維邏輯,創造出特屬民間社會的信仰精神表現性互聯網絡,與攝影在台灣誕生與發展的歷史,產生了一種奇異的疊合。在台灣,「交陪境」的相關影像生產,幾乎貫串了整個攝影史的發展,成為一種複音歷史。
在這個「交陪境影像生產網絡」的複音歷史指引下,《藝術觀點ACT》延續了《交陪》藝術誌呈現的三位攝影者:林柏樑、李旭彬、陳伯義,繼續走訪了張照堂、黃永松、簡永彬、劉振祥、姚瑞中、沈昭良、黃建亮、陳傳興,締造一個共同梳理與反省「交陪影像」的專題。
同時,我們邀請了學者陳佳琦、張世倫,特就攝影史的觀點,對「交陪影像」提出見解,並與2016台北雙年展合作組織「交陪X攝影論壇:2016台北雙年展計畫」,期待形成關於信仰與民俗的辯證性「影像交陪境」,增厚攝影史意識,延展交陪境的意涵。68期《藝術觀點ACT》為此打造了十個關鍵詞,編輯了大開本影像增刊,呈現出「交陪境」偏離現代國家組織的複音歷史影像,預計在「交陪X攝影論壇:2016台北雙年展計畫」的過程中配合雜誌發放,以饗本刊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