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灣出發,循著季風與潮汐,來到不遠的東南亞 11 國,看這些熱帶島國的子民們,如何從歷史的浪花中乘勢而起,找到自己的定位與方向;而台灣的年輕人們,又用什麼樣的創意與努力,與東南亞朋友們,展開新世代的島嶼對話......
【搶先試閱】
摩托車車隊的引擎聲響起,十來個人就這樣,浩浩蕩蕩沿著山徑前行,一頭鑽入雨林深處。崎嶇不平的路面,讓大夥佩掛在腰間的開山刀、鐵鋸和鐮刀不斷顫抖。
那年我隨著一個研究計畫,在距離吉隆坡不遠的郊山地區進行短期的田野調查,訪談題材聚焦在客家人民間信仰和聚落發展。一個台灣來的學者,帶著我和另外一名大學生在村莊進行東南亞客家文化相關的採訪,大概讓當地人也覺得相當新奇。
耳聞客家先人陳亞泉葬身在附近的山上,老師決定不妨上山找找看。人們說,陳亞泉和吉隆坡開埠功臣葉亞來兩人亦敵亦友,分別來自廣東省嘉應州和惠州。人們還說,19 世紀中,葉亞來受英國殖民者封為「華人甲必丹」(Kapitan Cina)統轄吉隆坡,而陳亞泉嫌棄吉隆坡地處低漥又不易防守,帶領數百部眾來到天然資源豐富的呀吃山。
不久後,吉隆坡蓬勃發展,成為馬來半島的首善之都。而陳亞泉的選擇,成了當地客家人茶餘飯後的津津樂道的奇聞軼事:就是他!寧願在交通不便的山坡地種榴槤、波羅蜜,卻沒看見吉隆坡的大好前程。
然而,陳亞泉的墳墓究竟確切在哪裡,村裡的人也不曉得。當地村長個性豪邁、樂於助人,在大街上所開設的餐廳總是擠滿了客人,店內飄出一陣陣燒臘和糯米雞的香氣、電視機大聲播放著香港或台灣的新聞。他聽聞尋找墳墓的提議,決定大方協助,號召一群村裡的中堅份子一同上山尋覓。經過一番打聽後,請來了自稱看過墳墓的老人指引去路,還請來山區部落幫忙種榴槤的原住民青年(orang asli)開路。
轟轟乍響的摩托車隊沿著山徑挺入,老師、學長和我 3 個人,分別坐在不同的摩托車後座。到了山區高地,經過許多礦湖,像隕石坑一樣不規則點綴在地表上。這是過去開採錫礦留下來的痕跡,錫礦產業在馬來西亞從 19 世紀初便在殖民勢力的推廣下茁壯。事實上,礦業聚落的分佈也標示者著客家人在南洋的足跡,不論是馬來半島的吉隆坡與雪蘭莪、印尼的邦加島、勿里洞島、乃至於婆羅洲西側的伸甸、山口洋,早期皆因為礦業的發展吸引大批客家移民──圍繞著南海的最南端。
我們來到礦湖區的邊緣,看見更高聳的雨林和通往山區礦坑的小路。大夥拋下摩托車沿著小路走,一路上舞弄著開山刀,擊退不斷進逼的植被。遇到陣雨,就用開山刀把芭蕉樹的葉子砍下來擋雨;遇到山蛭鑽到襪子裡,就拿出打火機把用力吸血的蟲子燒死,再撥到一旁。
然而,第一趟在雨林中的旅程,大夥卻無功而返。接下來幾天晚上大家聚集在大街上印度人開的茶店、或是巷口的穆斯林「嘛嘛檔」小吃攤(gerai mamak),擬定下一步的計畫。是要透過乩童詢問神明的指示呢?還是向耆老詢問更多意見?村長只說,陳亞泉的祖墳意義重大,一定要找到才行。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文‧換日線季刊執行主編林欣蘋
暨換日線主編張翔一
換日線編輯團隊(陳慧穎、莊宜庭、林慧慈、鄧紹妤、張詠晴)
今年 6 月,《換日線》成立將滿 3 年,就在它「生日」前夕,我們自 2017 年至今所出版的第 5 本季刊,也終於誕生,真是「雙喜臨門」。
做一個網路媒體,具體有多難?既要維持內容的多元性與豐富度、追趕即時新聞,又要鞏固社群的熱度與成長,線上與網友們互動之餘,更要時常透過線下活動,與讀者們面對面溝通、拉近彼此距離。
那麼做紙本媒體,又有多難呢?當全球媒體都面臨數位轉型的浪潮,紙本媒體的讀者與銷售量大不如前,更遑論紙本文章往往缺乏網路的即時性與可更動性,在繁忙的與網媒奮戰之餘,還要跑紙本雜誌那宛如手工業的編輯流程:選稿、審稿、三次校對、打樣、送印刷廠......,委實不太「經濟」。
如此,我們難免要自問:讀者們真的「需要」這本雜誌嗎?
猶記得今年春季號出刊不久,我們在台北國際書展上,舉辦了讀者見面會。講座結束後,其中一位大學甫畢業的讀者來到台前,有些靦腆地問我們:「紙本季刊的內容,和網路有什麼不同?」
一時間,我不禁感到有點心虛。我們的紙本選文,的確有一部分摘自網路,既然如此,讀者何不線上閱讀網路文章就好,何必花錢買雜誌呢?
這個問題想必也是很多讀者的困惑,在此,試將這段時間,編輯部的心得與想法整理如下,希望能多少回答提問:
首先,做一本雜誌,從選定主題到決定方向,相當於編輯部的一次策展。換日線每周更新至少 35 篇文章,如今網站文章更接近 2000 篇,讀者大多透過社群媒體的演算法,獲得片面推播的資訊,若非有意識與目的地在網站上搜尋,幾乎很難透過網路,聚焦於特定主題。紙本既是一種主題性的收納與彙整,也是一種詮釋與溝通。
此外,正因紙本無法輕易更動細節,所以我們選用的文章,都有一定的代表性與歷時性,使文中的核心討論、觀點與感動,不至輕易隨時代湮滅。
就拿《千面東南亞》來說,東南亞 11 國中,就有 6 國(菲律賓、印尼、新加坡、馬來西亞、汶萊、東帝汶)與台灣同為臨海島嶼,不僅地理特色相近,歷史文化亦多交會;然而,台灣人對東南亞的認識,卻十分有限。
若非近年來政府強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以及新住民和東南亞移工的增加,讓我們有機會從產業與文化面,窺見東南亞諸國燦爛多樣的面目,這島嶼間的對話,不知還要再等多久?
據此,編輯部希望能透過「從島嶼到島嶼」的概念,由歷史、文化、生活、職場、學習等面向,連結台灣與東南亞──這樣的設計,除了避免讓本書淪為「東南亞科普書」,也恰如其分的展現出換日線「立足台灣,連線世界」的初衷。
其次,為了讓前述的「策展」回應到讀者需求,我們從今年開始,會於選文前調查讀者們對內容的期待,並檢討我們過去疏於經營的面向。
這一次,我們發現:讀者們好奇的,不再只是「台灣人或外國人如何看待東南亞」,還有「東南亞在地人的真實想法」。於是有了 One-Forty 對回國移工安娜的專訪,與馬來西亞作者暮凝在台求學的切身分享。
而〈全國 11% 人口「走出去」〉,雖然場景在非洲,卻道出了許多東南亞移工們,不分工作地域的共同心聲與處境;作者更以自身的台灣人身份,反思「同為海外工作者,將來如何把資源帶回家鄉」。儘管主題不盡相同,〈從質疑到想念〉一文,也透過異鄉人對異鄉人的觀看,傳遞出相似的關懷,讀者不妨對照兩篇文章,將更能掌握其間的情感與覺察。
最後,為了讓年輕讀者,更能感受到個人與東南亞的關聯,本刊收入多篇針對年輕創業者及研究者的訪談,包括東帝汶台商會秘書長、新南向政策研究者、越南新創負責人,以及台灣本地相關機構──One-Forty 和「1095,」的創辦人們。他們用行動和實力、青春與熱血,證明自己對土地的熱愛及影響力,謹在此表達換日線衷心的祝福與感謝。
《換日線》夏季號共收入 23 篇文章,在此列舉不盡,只能交給讀者自行探索、體會──千面東南亞,你看見的將是哪一面呢?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文‧換日線季刊執行主編林欣蘋
暨換日線主編張翔一
換日線編輯團隊(陳慧穎、莊宜庭、林慧慈、鄧紹妤、張詠晴)
今年 6 月,《換日線》成立將滿 3 年,就在它「生日」前夕,我們自 2017 年至今所出版的第 5 本季刊,也終於誕生,真是「雙喜臨門」。
做一個網路媒體,具體有多難?既要維持內容的多元性與豐富度、追趕即時新聞,又要鞏固社群的熱度與成長,線上與網友們互動之餘,更要時常透過線下活動,與讀者們面對面溝通、拉近彼此距離。
那麼做紙本媒體,又有多難呢?當全球媒體都面臨數位轉型的浪潮,紙...
目錄
台灣 「台灣人口中的鬼島,是移工眼中的希望」──專訪 One-Forty 創辦人吳致寧與陳凱翔
撰文‧陳慧穎、採訪‧陳慧穎、莊宜庭、鄧紹妤/換日線編輯部
東帝汶 「東南亞到處是機會,但你能把握嗎?」──專訪東帝汶台商會秘書長黃耀輝
撰文‧林欣蘋、採訪‧林欣蘋、張翔一/換日線編輯部
台灣 生命史的書寫:「1095,」──移工三年,故事未了
何則文/香蕉夢想家
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雨林之中,尋找客家先人安息之地
李問/狂飆三輪車
新加坡 從質疑到想念──新加坡的種族融合與多元文化
Elsa Ho/國際職場與文化觀察筆記
馬來西亞 我再也不會因來自東南亞而羞愧──台灣人眼中,我們如何被定義?
暮凝Dada/任性的旅人
菲律賓 全國 11% 人口「走出去」,背後的辛酸、覺悟與勇氣
I M YIPIN/讀者投書
柬埔寨 西港的眼淚:一座城市的繁華,要用什麼做交換?
Lan Ying Pin/柬埔寨隨記
緬甸 看似機會處處的緬甸,真的是「亞洲最後投資勝地」嗎?
Jack Huang/The World 2.0
印尼 勇闖印尼電視台:印尼人做新聞,究竟與台灣有何不同?
札克利/印尼的日常閒話
印尼 「我想再回台灣,不作看護而是研究生」──專訪回國移工安娜
One-Forty
泰國 別人申請研究所都主攻歐美,為什麼我偏偏要選泰國?
Hiro/讀者投書
台灣 換日線作者李問:「我們的世代任務,就是拓展台灣的國際友誼」
撰文、採訪‧林欣蘋/換日線編輯部
越南 你是「第三種旅人」嗎?歡迎來到「西貢人客」──程翰亭的越南新創路
何則文/香蕉夢想家
無國界的夢想
世界 致年輕而迷惘、憤怒的你:當我們成為「大人」,切莫忘了此刻的自己
林志都/南方之南
美國 Columbia商學院的 42 個故事──圍繞一項美國學校最重視的學生特質
Jen Chen/Leaning In - 女性談判與職場
荷蘭 【作者通信】無論環境如何,請盡自己的最大努力準備出國經費
任恩儀/N1的田野筆記
異文化的反思
韓國 「好勝」的韓國年輕人,背後的不得已:若不成為那「5%」,很容易就落入地獄
黃惠農/草木留日誌
馬爾地夫 從馬爾地夫觀光飯店的「剩食奇觀」說起:每年浪費的 7,500 億美元,誰來買單?
顏孝真/Vanessa潛進世界
印度 失序也是一種秩序,凌亂也是一道風景──加爾各答的一人一日
楊永苓 Sandy Yang/一路上 On the Road
跨邊境的職場
世界 別說「狼性」,為什麼台灣人不能有「島性」?
文‧郭誠涵、Mark Chih/跨出「同溫層」,針鋒不相對
荷蘭 逃離「鬼島」,就能邁向「人生勝利組」的康莊大道?──請小心「生存者偏誤」
台客 J/台客 J 的橘色筆記
英國 「老闆,我心情不好,要請病假!」──英美職場要你正視「心理健康」
小職員張太咪/英國辦公室小職員
台灣 「台灣人口中的鬼島,是移工眼中的希望」──專訪 One-Forty 創辦人吳致寧與陳凱翔
撰文‧陳慧穎、採訪‧陳慧穎、莊宜庭、鄧紹妤/換日線編輯部
東帝汶 「東南亞到處是機會,但你能把握嗎?」──專訪東帝汶台商會秘書長黃耀輝
撰文‧林欣蘋、採訪‧林欣蘋、張翔一/換日線編輯部
台灣 生命史的書寫:「1095,」──移工三年,故事未了
何則文/香蕉夢想家
馬來西亞 在馬來西亞雨林之中,尋找客家先人安息之地
李問/狂飆三輪車
新加坡 從質疑到想念──新加坡的種族融合與多元文化
Elsa Ho/國際職場與文化觀察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