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點
‧1960年代,美蘇開啟太空競賽,當時人類上太空是危險又難得的事情,經過60年時間,2018年的今天,科技的進展讓人人都能上太空,甚至成為一種新潮時尚。
‧本刊涵蓋近60年來重要的太空事件以及里程碑,身為太空迷的讀者不可錯過!
‧2018年是美國航太總署成立60週年(NASA)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人類如何實踐上太空的夢想?
億萬富豪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曾經說,他要死在火星上,「但不是墜毀在那裡。」太空旅行是他最想做的事,他在2010年創辦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成為第一個把太空船發射到軌道並安全返航的私人機構。
以太空為主題的好萊塢電影,在市場上不斷獲得高票房並且持續引發熱烈討論,無論是早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阿波羅13》,直到近年來,珊卓.布拉克的《地心引力》或是麥特.戴蒙的《絕地救援》,太空探險一直是人類實踐夢想與激發想像力的領域。但真實世界中,你真的認識太空人嗎?他們必須必備那些條件?經過哪些訓練?人類開啟太空時代至今恰好60年,史上發生過哪些太空迷不可錯過的真實事件?
你可能不知道,1958年,美國航太總署開始召募太空人,限制是健康的男性,身高180公分以下,年齡25到40歲,具備大學學歷和科學專長,而且要有面對危險的經驗,能夠符合條件的多半是軍方飛行員,這些強健、技術取向的男性飛官應付危險和壓力,習以為常。美國海軍、空軍及海陸提交508位的名單,有69位進入面試,最後32位參加體檢,這些體檢變成恐怖的考驗。美國航太總署的醫生當時還不清楚太空飛行對身體和心理會造成什麼影響,所以對這些人做出羞辱的舉動,例如裸體拍照、電擊、灌腸,心理測驗則比較容易(也容易造假)。許多試飛員都很好鬥、開快車,和仰慕者發生關係。
在早年的太空任務中,有許多危險是料想不到的,1964年10月,蘇聯發射日出太空船(Voskhod),搭載三名蘇聯太空人進行一日任務。這次飛行相當危險,他們三人擠在原本設計給一位太空人的空間,沒有穿著太空衣或配備彈射椅。1965年3月,日出2號搭載兩位穿著太空衣的太空人,阿列克謝.列昂諾夫(Alexei Leonov)成了第一位在太空中漫步的人,後來才知道他差點成為第一位在太空中喪命的人。
而更多難以控制的原因可能引起致命的危險。1967年2月,阿波羅號的飛行組員預計發射升空進行為期兩個星期的任務。三位太空人坐在指揮艙中,指揮艙位在神農1B火箭的頂端,裡面充滿純氧。無線電發生故障,這讓其中一名太空人葛利森不高興,抱怨說:「如果我們距離三棟建築物就沒辦法對話,我們要怎麼去月球?」隔天早上6時31分傳出不詳的消息,葛利森大叫:「失火了,我聞到燒焦的味道。」一會兒後,查菲透過無線電說:「駕駛艙失火了。」溫度計讀數飆高到攝氏1371度,技術人員奔向太空艙時,太空艙發生爆炸。三位太空人當場死亡,被困在三層艙門內。起火的原因至今不明。
女性太空人在好萊塢電影中似乎是理所當然的角色,不過,在白人男性為主的文化中,女性太空人加入曾經引起議論,美國阿波羅計畫結束至太空梭升空的九年之間,美國航太總署決定增加有色人種和女性太空人,廣納更多太空梭成員。1978年結業的太空人中,有六位白人女性、三位非裔美籍男性和一位亞裔美籍男性。這組太空人被戲稱為TFHGs,正式的名稱是「新35成員」(Thirty-Five New Guys),而非正式名稱是「The F**king New Guys」。
如今,商業太空飛行公司讓太空飛行變成只要有錢就能實現的夢想,像是亞馬遜公司的創辦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2000年創立新公司:藍源(Blue Origin)。目標是吸引有財力的太空觀光客,任何人只要有錢買票,就可以成為太空艙組員。移民火星,則是未來人類最大的夢想,也是太空飛行的終極目標。美國航太總署已經做出承諾,私人太空巨擘伊隆.馬斯克和傑夫.貝佐斯也打算去火星。但火星之旅潛藏著那些挑戰和危險?本特刊可以讓你對太空探險有更深刻的認識。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人類如何實踐上太空的夢想?
億萬富豪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曾經說,他要死在火星上,「但不是墜毀在那裡。」太空旅行是他最想做的事,他在2010年創辦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成為第一個把太空船發射到軌道並安全返航的私人機構。
以太空為主題的好萊塢電影,在市場上不斷獲得高票房並且持續引發熱烈討論,無論是早年湯姆.漢克斯主演的《阿波羅13》,直到近年來,珊卓.布拉克的《地心引力》或是麥特.戴蒙的《絕地救援》,太空探險一直是人類實踐夢想與激發想像力的領域。但真實世界中,你真的認識...
作者序
【前言】
太空英雄背後的故事
第一位美國和蘇聯的太空人都成為英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眾人物,廣受歡迎,登上雜誌封面。但是他們獲得名人地位的過程相當辛苦,特別是1960年代,太空飛行充滿困難和危險,美國和蘇聯的太空總署把一艘接一艘太空船投向太空,為的是搶先登陸月球。這些駕駛太空船的軍人必須兼具試飛員、打雜和實驗鼠等身分,堅毅地完成任務。
太空人有自己的文化,就像所有文化都會隨時間演變,太空人的文化也隨著太空計畫的優先順序而改變。阿波羅11號成功結束後,太空飛行就從探險任務轉為研究優先。女性、有色人種和科學家加入了太空人的行列。太空梭發射成為例行任務,太空梭上的太空人不再為人熟知,除非他們遭遇不幸,例如1986年和2003年的太空梭罹難事件。
現在的太空人已經不只是太空操作員,而是在地球上空實驗室辛苦扮演科學家的角色。2000年以後,國際太空站已經進駐超過200位來自18個國家的太空人,男性女性皆有,在微重力環境下進行尖端研究。不久之後,付費的觀光客會乘坐商務飛行加入太空旅行的行列。接下來,太空人將接受前往遙遠火星的危險任務訓練,即將扮演全新的角色:移民和拓荒者,他們將在其他星球建立新的家園。
【前言】
太空英雄背後的故事
第一位美國和蘇聯的太空人都成為英雄,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公眾人物,廣受歡迎,登上雜誌封面。但是他們獲得名人地位的過程相當辛苦,特別是1960年代,太空飛行充滿困難和危險,美國和蘇聯的太空總署把一艘接一艘太空船投向太空,為的是搶先登陸月球。這些駕駛太空船的軍人必須兼具試飛員、打雜和實驗鼠等身分,堅毅地完成任務。
太空人有自己的文化,就像所有文化都會隨時間演變,太空人的文化也隨著太空計畫的優先順序而改變。阿波羅11號成功結束後,太空飛行就從探險任務轉為研究優先。女性、有色人種和科...
目錄
第一章:太空先鋒
1960年代經歷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人類首次進入地球軌道,這些先鋒建立了20世紀太空人堅毅的形象。
第二章:登月競賽
1960年代後期,太空人為了登陸月球而創下許多紀錄,例如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次繞月飛行、第一次踏上月球。
第三章:太空梭
先進而且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梭,曾經搭載數百位太空新手上太空,讓太空飛行技術變得嫻熟。不過太空梭飛行還是充滿危險,致命的意外造成14位太空人喪生。
第四章:太空中的家
1971年以來,國際間愈來愈多太空人生活在太空站,這些太空旅人不僅做實驗,還準備進行未來的航程。
第五章:下一站火星
21世紀新型態的太空競賽:火星競賽。參與的不僅是美國航太總署,還有一些商業太空探險公司,這些私人企業也把目光朝向紅色行星。
第一章:太空先鋒
1960年代經歷冷戰時期的太空競賽,人類首次進入地球軌道,這些先鋒建立了20世紀太空人堅毅的形象。
第二章:登月競賽
1960年代後期,太空人為了登陸月球而創下許多紀錄,例如第一次太空漫步、第一次繞月飛行、第一次踏上月球。
第三章:太空梭
先進而且可以重複使用的太空梭,曾經搭載數百位太空新手上太空,讓太空飛行技術變得嫻熟。不過太空梭飛行還是充滿危險,致命的意外造成14位太空人喪生。
第四章:太空中的家
1971年以來,國際間愈來愈多太空人生活在太空站,這些太空旅人不僅做實驗,還準備進行未來的航...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