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拍分析
高美館三年法人化
野村獎
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酷兒藝術
藝術版塊位移
台新獎
I. 三大城市的春拍啟示—美中貿易戰下的藝術板塊位移
2019上半年度的亞洲春季拍賣,從蘇富比、佳士得、中國兩大拍賣公司保利和中國嘉德,以及台灣拍賣公司羅芙奧與中誠的成交數字,不難看出美中貿易戰持續影響著藝術市場;6月17日蘇富比宣布與BidFairUSA簽署合併協議,正式納入法國電信公司版圖回歸私有化,或許正是對遠離美中貿易戰的回應。香港向來是藝術市場風向指標,自由經濟帶來大量的投資,新富階級的崛起刺激藝術產業蓬勃發展,然而在金流制度與審查制度逐漸緊縮之際,香港是否還能維持原本的優勢,亞洲藝術板塊的未來將如何發展下去,值得關注。
II. 酷兒聽橋 跨性發勁
本專題試圖在酷兒與藝術實踐的主體之間,找出兩者「跨性」的施力點,在策展的面向中,碰觸展覽的遮蔽與彰顯,在美術館與藝術史的對比中,思考書寫的霸權與闕漏,在藝術家的作品中,探究台灣當代藝術家與跨性有關的媒介思維。性別與藝術擁有同樣的日常,酷兒是刺探日常邊界的試劑,跨性將有機會成為審視方法,與創造力的動能。「酷兒聽橋 跨性發勁」在面對僵化、二元對立、刻板印象等社會狀態時,帶來思想的縫隙與換氣空間。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政治如何藝術
文 ︳嚴瀟瀟
這無疑(將)是一個對峙與震盪中的夏天。香港民眾的「反送中」訴求逐漸演化為包含大遊行、罷工罷市在內的全民運動,這一長期的亞太金融中心竟也上演公權力施暴的一幕幕;在世界的另一端,推翻獨裁的蘇丹軍政府轉身便血腥鎮壓示威者,暴力是他們最為嫻熟的語言。
而藝術呢?暴力與憤怒是無法直接成為創作的養分的;暴力與憤怒之前、或之後的情感卻可以。這個夏天,恰好也有兩位深刻關注和實踐政治的香港藝術家在台北展出:李傑在TKG+,白雙全在鳳甲美術館。他們曾是火炭的夥伴,目睹親歷了香港二十年來走過的每一步,政治是他們生活與生命的一部分,也自然難以與他們的創作割裂開來看。他們的作品之美、力道之強,乍看之下毫無政治性,卻恰好都與作品本身和政治之間帶有相當距離的張力密切相關。白雙全自「雨傘運動」後開始創作至今的「噩夢牆紙」系列與他不斷旁聽庭審中的類冥想狀態有關,近期他則將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在中國的囚禁經驗視覺化為平面與立體的作品。李傑的作品則模糊得多,不要說政治,連更為普遍意義上的情感都在其中顯得不太明確,但他包含有文字的視覺藝術語言卻具有一種悖論般的準確性——你的理性抓不住它,它卻從看不見的地方狠狠擊中你的感性原點。結合了自我與他人之身體的藝術家,也擁有了抗爭與迷惘的身體,他們與那些帶著作品走在遊行隊伍中、或乾脆現地創作的藝術家一樣,又與遙遠的蘇丹,那些在示威人群中畫畫、表演的創作者們產生了深刻連結。
藝術當然是無用的,但無用之物往往反而可以去對峙、去叩擊「有用」的政治系統。這種「無用」、甚至看上去無關政治的藝術表現,實際上可以具有非常深層的政治性。看到超過香港1/4人口的公民參與遊行時,我們就會明白,表面上的一池靜水,表面上一個絕對重商的社會,其深層而普遍的政治性仍會在必要的時刻浮出水面。而藝術在不同情境下的詮釋空間,也讓其中的政治性呈現出解讀上的無限可能。
林榮基懷揣對《逃犯條例》修法後果的擔心而遷居來台;李傑則在數年前就搬至台北。同樣見諸報端的也有近年來一波波的港人移民趨勢。可以預見的是,若香港政治民生環境持續惡化,香港不僅將有失卻金融中心、藝術市場中心地位的可能,或許也會有更多藝術家、藝文人士流至海外,亞太地區的文化經濟版圖會發生怎樣的實質變化,我們也將持續觀察。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政治如何藝術
文 ︳嚴瀟瀟
這無疑(將)是一個對峙與震盪中的夏天。香港民眾的「反送中」訴求逐漸演化為包含大遊行、罷工罷市在內的全民運動,這一長期的亞太金融中心竟也上演公權力施暴的一幕幕;在世界的另一端,推翻獨裁的蘇丹軍政府轉身便血腥鎮壓示威者,暴力是他們最為嫻熟的語言。
而藝術呢?暴力與憤怒是無法直接成為創作的養分的;暴力與憤怒之前、或之後的情感卻可以。這個夏天,恰好也有兩位深刻關注和實踐政治的香港藝術家在台北展出:李傑在TKG+,白雙全在鳳甲美術館。他們曾是火炭的夥伴,目...
目錄
EDITORIAL 38 政治如何藝術 嚴瀟瀟
COLUMN 40 紀念建築藝術大師――貝聿銘 洪三雄
42 文化部「藝術銀行」宗旨反思 王嘉驥
44 文資法修法篇(一)文資法要不要補14條破網? 蕭文杰
46 不變與變的背後意義 姚謙
48 願你活在有趣的年代 曾文泉
50 論複雜性 鮑棟
52 新加坡Art SG藝博延期 簡秀枝
MISSING PIECES 54 從火樹到火雞──鄉原古統及其臺展作品中的島嶼DNA線索 小威
ART TALK 58 行政法人化三年回顧
李玉玲談高雄市立美術館的蛻變與未來 嚴瀟瀟
ARTIST 62 生命與造形之詩:
讀梁平正的雕塑藝術 張正霖
SCANNER 66 亞洲藝術板塊位移
台灣卻沒有準備好 簡秀枝
OBSERVATION 70 接觸地帶的旅行者
「當斜坡文化遇到垂直城市:大山地門當代藝術展」
嚴瀟瀟
74 文化資本與草根社造的生態平衡
瀨戶內藝術祭現象觀察 賴志婷
78 為教育策展的美術館:當代藝術的公共性與教學計畫
博物館的教育轉向 詹子琦
82 香港的吸引力提升
上半年度春拍綜覽 artprice
84 集資購買藝術品,買到假畫或贗品該怎麼辦? 葉茂林
COVER STORY 88 起手就是世界
論林鴻文的「地方人文主義」精神 許遠達
92 靜謐與蕭索的自我觀照
談林鴻文的繪畫 楊椀茹
FEATURE I 96 三大城市的春拍啟示-美中貿易戰下的藝術板塊位移 陳意華
98 收藏板塊調整,
亞洲風向標的市場指向 楊椀茹
106 趙無極和草間彌生之外,
一個充滿可能性的買家市場 陳意華
110 總體市場平穩,
藏家挑選作品理智 萬永婷
FEATURE II 114 酷兒聽橋 跨性發勁 劉星佑
116 酷兒世界中,主體與實踐的「纏繞」狀態 詹育杰
120 酷兒策展學:博物館如何邁向多元性別文化? 游量凱
124 關於藝術試圖與性別議題有所交集的思索 張竣昱
128 雌雄同行:余政達的酷兒藝術實踐策略 鄧韻琴
130 重塑在性別游移與女性主權之間的無盡慾望
八娜娜創作裡的自我與他者 陳沛妤
SPECIAL REPORT I 特別報導 I 132 表演藝術成今年最大贏家
第17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 柯舒寧
133 跨文化的尋路人
年度大獎:布拉瑞揚舞團"" 嚴瀟瀟
134 歷史電影創作的再造者
視覺藝術獎:蘇匯宇"" 鄧韻琴
135 從身體狀態的無到有,失去到再生
表演藝術獎:周書毅 鄧韻琴
136 側重入圍作品的當代表現性
台新獎決選評委觀察 嚴瀟瀟.鄧韻琴.陳意華
SPECIAL REPORT II 特別報導 II 138 ""華麗一族的風姿
野村獎與當代菁英義務 朱贻安
141 流動的詩意,一個行動主義者的實踐精神 陳意華
SPECIAL REPORT III 特別報導 III 142 華語藝評 海外發聲
第8屆「Yishu當代華人藝術評論獎」溫哥華頒獎 嚴瀟瀟
SPOTLIGHT 144 藝術的純粹
白石畫廊「形於無:桑山忠明×內藤樂子」雙個展 柯舒寧
148 弗蘭克.斯特拉:極簡至極繁 Fizen
150 不按公式 憑直覺出牌
艾迪.馬丁內斯香港首場個展 黎家怡
FROM A SCHOLAR 152 馬克思.貝克曼的藝術II
對人類命運的嘲諷 王德育
ART FAIR 156 火熱買氣下的市場重新調整
2019巴塞爾藝術博覽會 藍文鈺
158 萬千瀟洒在JINGART
東方韶藝,風景這邊獨好 朱贻安
160 夏日中台灣藝術饗宴
第7屆台中藝術博覽會 編輯部
SNG 162 香港.台灣 編輯部
ART SCENES 184 李石樵社會寫實風格中的顯與隱
生命的旋律─李石樵紀念特展 白適銘
EDITORIAL 38 政治如何藝術 嚴瀟瀟
COLUMN 40 紀念建築藝術大師――貝聿銘 洪三雄
42 文化部「藝術銀行」宗旨反思 王嘉驥
44 文資法修法篇(一)文資法要不要補14條破網? 蕭文杰
46 不變與變的背後意義 姚謙
48 願你活在有趣的年代 曾文泉
50 論複雜性 鮑棟
52 新加坡Art SG藝博延期 簡秀枝
MISSING PIECES 54 從火樹到火雞──鄉原古統及其臺展作品中的島嶼DNA線索 小威
ART TALK 58 行政法人化三年回顧
李玉玲談高雄市立美術館的蛻變與未來 嚴瀟瀟
ARTIST 62 生命與造形之詩:
讀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