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新冷戰
11 月某個天色灰暗的午後, 北極地區約阿港新選出的巡邏指揮官行GPS訓練、軍式打靶練習、搜索救援模擬演練,也會經常打獵和冰釣。
我站在圍成圈的人群外圍,盯著他們的臉,注意到凍傷所留下的疤痕。那是些小小的榮譽勳章。
這群人很快散開,在展開黑暗中的漫漫長行前抽最後一根菸。馬文走過來問我是否穿得夠暖。他是個肩膀寬大的高個子,經常把笑容掛在臉上。馬文已經當了好多年的巡邏
民兵。他親切地告誡我別在接下來的旅程中睡著。
確實有這種情況發生,他說。有時會有人從雪地摩托車上摔落,接著就不見蹤影。他提醒我,島上以及整個奴納武特領地目前都沒有手機收訊,這片領地是德州的三倍大(臺灣的58倍大)。「如果發生了任何事讓你與隊伍走散,待在原地直到有人回來找你,」他說:「盡量不要碰上北極熊。」
巡邏民兵有「加拿大北方耳目」之稱,他們自1940年代起就在加拿大最偏遠地區執行巡邏任務。在這些遙遠的北方領土上的巡邏民兵大多是原住民志願兵,多年來他們擔任
偵察兵,參與軍事演習,也協助正規部隊學習搭建冰屋、在這片凍原上移動,大體上就是教他們如何在嚴寒中生存。巡邏民兵總是在預算吃緊和裝備代代相傳的狀況下設法維持,他們的裝備包括1940年代製造的步槍。
加拿大政府已開始重新評估巡邏民兵。有消息和傳言指出,各國將對逐漸暖化的北極地區和其龐大尚未開發的資源提出新的所有權主張,因此首府渥太華的政治人物承諾給
巡邏民兵更好的裝備,和用來招募更多志願兵的資金。同時美國軍方官員也對這項計畫感興趣,打算在阿拉斯加創立類似的計畫。(未完待續 詳見本期雜誌內容)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北極新疆域
1845 年5 月,英國海軍將領約翰.富蘭克林帶著133 名探險隊員從泰晤士河出發,奉命尋找穿越北極的航道,他們駕駛兩艘巨大的海軍艦艇,船上配備當時的先進科技以及足用三年的食物和飲水,卻依然不敵險惡的北冰洋。他們在嚴寒中受困海冰裡一年半,直到1848年4月,已經有24 人死去,包括富蘭克林。
這項探險任務最後沒能成功,北極在人們心中留下堅不可摧的形象。
不到175 年的時間,北極難以征服的地位已經動搖,不斷上升的氣溫讓北極海冰在夏季層層剝落,逐漸露出原本冰封的航道以及自然資源,科學家估計,在2036 年,北冰洋海域幾乎都能通航,圍繞在北極地區的八個國家,正爭相宣示並且保護他們的主權,石油、天然氣、商業航道、軍事部屬,即將改變國際局勢。
在這一期雜誌裡,我們以《國家地理》最擅長的地圖來說明無冰北極的面貌,並且派遣作者和攝影師前往第一線,記錄神祕莫測的北極經歷哪些變化,包括原住民因紐特人、長期在格陵蘭研究站的科學家,以及與世隔絕的北極狼。
氣候變遷開啟了北極新疆域,西伯利亞、阿拉斯加的永凍土融化速度已超越科學家的預期,凍原即將釋出的大量溫室氣體,尚未完全納入過去的氣候模型。「我們很多假設都被推翻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大氣化學家說。閱讀這一期雜誌,你將對北極與氣候變遷有新看法。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北極新疆域
1845 年5 月,英國海軍將領約翰.富蘭克林帶著133 名探險隊員從泰晤士河出發,奉命尋找穿越北極的航道,他們駕駛兩艘巨大的海軍艦艇,船上配備當時的先進科技以及足用三年的食物和飲水,卻依然不敵險惡的北冰洋。他們在嚴寒中受困海冰裡一年半,直到1848年4月,已經有24 人死去,包括富蘭克林。
這項探險任務最後沒能成功,北極在人們心中留下堅不可摧的形象。
不到175 年的時間,北極難以征服的地位已經動搖,不斷上升的氣溫讓北極海冰在夏季層層剝落,逐漸露出原本冰封的航道以及自然資源,科學家估...
目錄
【影像故事】
藝術的浪潮 P.10
來自紐約一段海岸線源源不絕的塑膠垃圾,被組合成了色彩鮮明且充滿警世意味的創作。
【探索啟程】P.17
大計畫
你的喜好從何而來
我們的個人品味和行動,都受到隱藏的生物力量所驅動。
捕獲新知
太陽系的巨行星,木星的特寫照出爐一張從太空探測器傳回的資料製作成的木星影像令人讚歎。
更多內容
色彩鮮豔的松鼠從推文解讀族群融合藉由化學對藝術品做「預防性保存」。
【上下四方】P.32
動物本能
牠們天性害羞,求偶時卻恣意炫耀黑頭角雉雄鳥為了求愛而向牠們的對象炫耀一身華麗羽毛。
鏡頭之下
鱷魚之死在澳洲,一場獵捕灣鱷的艱鉅行動,最終帶來一個意料之外的重要啟示。
更多內容
微小植物的強烈味道巴哈的音樂神手不同角度看老虎。
【專題報導】P.40
不斷升溫的北極
試想一下無冰的世界之巔──這個情況可能比你想
像的還要快發生。
北極新冷戰
隨著北極地區逐漸消融,各國正在爭奪開拓冰凍疆域的機會。
地底下的威脅
北極永凍土正在快速融化,釋放出含碳氣體,這可能會加速氣候暖化。
北極圈謎團揭密
1845年,約翰.富蘭克林爵士和他的探險隊員啟程去尋找西北航道,卻從此消失無蹤。
看冰的日子
來自全世界的研究人員齊聚格陵蘭記錄北極暖化,同時培養出團隊情誼。
與狼共處
作者與全世界適應能力最強的掠食者之一,經歷了一場動人的邂逅。
【影像故事】
藝術的浪潮 P.10
來自紐約一段海岸線源源不絕的塑膠垃圾,被組合成了色彩鮮明且充滿警世意味的創作。
【探索啟程】P.17
大計畫
你的喜好從何而來
我們的個人品味和行動,都受到隱藏的生物力量所驅動。
捕獲新知
太陽系的巨行星,木星的特寫照出爐一張從太空探測器傳回的資料製作成的木星影像令人讚歎。
更多內容
色彩鮮豔的松鼠從推文解讀族群融合藉由化學對藝術品做「預防性保存」。
【上下四方】P.32
動物本能
牠們天性害羞,求偶時卻恣意炫耀黑頭角雉雄鳥為了求愛而向牠們的對象炫耀一身華麗羽毛。
鏡頭之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