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建築的眼睛,歷史的見證
說個匾額的昨日新聞,今日故事。
臺南孔廟為國定古蹟,是有著三百多年的「全臺首學」, 其神聖地位不言而喻,擁有最多清代皇帝御匾,冠蓋全國。進入民國,歷任中華民國的總統亦皆贈匾。其中引起軒然大波,就是前總統馬英九在2008年底的贈匾,不但字體刻成陰刻,也沒有金色鑲框,尺寸更是小了三分之一, 並多事地加上「臺南市孔廟」,受到文史團體抨擊有「矮化全臺首學」之嫌。又,依規矩,全國孔廟的匾額都是同一套內文,馬英九給臺南孔廟的是「聖德化育」,給臺北孔廟的是「道冠德明」,不免挑起兩地孔廟的地位之分,
「戰南北」。因匾額形制尺寸、雕刻方式、落款用辭,與歷任總統沿襲之規格皆不符,當時民視、TVBS、中天新聞等媒體皆大幅報導,無分藍綠。就在罵聲不斷中,重製符合規格的新匾,馬英九再贈匾一次。
匾額懸掛於建築物本體之醒目處,加以字體斗大,令人無法忽視,萬萬不可馬虎。代表著政治力量的皇家御匾更是如此,敬慎隆重,這也就是當年馬英九被罵得一塌糊塗的原因。孔廟典藏的八方清代御匾為金色陽字,四周邊框雕刻群龍戲珠,除四大字與御印外,並無上下款。康熙「萬世師表」、雍正「生民未有」、乾隆「與天地參」、嘉慶「聖集大成」、道光「聖協時中」、咸豐「德齊幬載」、同治「聖神天縱」與光緒「斯文在茲」,334年來首次因修復大成殿而卸下,現正於鄭成功文物館「臺南孔廟御匾特展」展出。因展間距離所限,偌大的御匾難以盡縮於攝影視線,單個字都比身軀還大,視覺極為震撼。此外,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蔡牽與王得祿」特展中也展有王得祿贈獻匾額,以廟宇收藏的王得祿贈匾,搭配院藏檔案、奏摺,共同講述海上梟雄蔡牽與水師提督王得祿間的對決。無獨有偶,全臺灣就僅此二展,將匾額在公家博物館中展出,透過展示場域的不同,也將其在表彰的功能性外,具現於文物藝術欣賞與歷史珍貴文獻的層次。
匾額於博物館展示,本體的獨立性增強。回到其本質,是為附屬於建築體的重要眼睛,與場域空間緊密相繫。綜合建築體場域與博物館展示,三個故宮(臺北故宮、北京故宮、瀋陽故宮)中,瀋陽故宮博物院是為代表。這大清入關前的盛京皇宮,既有著懸掛於古建築群上的御匾,並特闢有匾額館展示,此中多為「乾隆御筆之寶」,是為了解清代盛世御筆的一扇歷史窗口。回到臺灣,在孔廟御匾、王得祿贈匾外,我們又對匾額認識多少?各地匾額,講臺灣的歷史故事。全臺最古老匾額、唯一存世明代古匾的臺南北極殿、明寧靖王題「威靈赫奕」匾;光緒皇帝御賜
「慈雲灑潤」匾,北港朝天宮乃成全臺媽祖信仰的重心; 銘刻族群與歷史記憶的雲林西螺福興宮「好義從風」匾; 祺祥元年是哪一年?見證「辛酉政變」歷史的嘉義新港「長天宮」匾;見證基督教來臺宣教史「中匾西用」的南投埔里愛蘭教會「禮拜堂」百年木匾⋯⋯
匾額不論是弘揚教化、旌表殊榮、寄跡高情、誌謝隆恩、標示名號,都是其特定建築與人物、事件的歷史見證,蘊藏著許多文獻無徵的故事,建構出社會文化記憶庫。本期帶來40多方匾額,昨日新聞,今日故事,「你看歷史時很遠,你看匾額時很近」。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建築的眼睛,歷史的見證
說個匾額的昨日新聞,今日故事。
臺南孔廟為國定古蹟,是有著三百多年的「全臺首學」, 其神聖地位不言而喻,擁有最多清代皇帝御匾,冠蓋全國。進入民國,歷任中華民國的總統亦皆贈匾。其中引起軒然大波,就是前總統馬英九在2008年底的贈匾,不但字體刻成陰刻,也沒有金色鑲框,尺寸更是小了三分之一, 並多事地加上「臺南市孔廟」,受到文史團體抨擊有「矮化全臺首學」之嫌。又,依規矩,全國孔廟的匾額都是同一套內文,馬英九給臺南孔廟的是「聖德化育」,給臺北孔廟的是「道冠德明」...
目錄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4 建築的眼睛,歷史的見證|藍玉琦
◎ News 新聞
40 清涼解悶讀書去──臺北故宮「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院藏善本古籍選粹」展|王怡文
42 臺北典亞藝博2020亮相──黑國強來臺發布記者會|藍玉琦
◎ Note 藝文
44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48 御匾——懸掛的歷史|編輯部
50 梟雄蔡牽與水師提督王得祿的海上對決──從匾額看「蔡牽與王得祿」特展|賴玉玲
56 皇家氣派,盛京之巔──瀋陽故宮藏匾額|劉松濤、劉曉晨
64 宸翰迴翔落簷間──關於清帝御匾的一些書法觀察|羅啟倫
72 道光帝也懂舊換新?匾中匾奇案與臺南孔廟的八方御匾|闕宇彤
76 揭匾讀碑閱史趣──臺灣古匾故事知多少?|劉榕峻
◎ Essay 筆記
82 〈嘉語錄〉請助在臺中國古代藝術一臂之力|鄭又嘉
◎ Close-up 特寫
84 世界變局下的中國藝術市場─專訪美英法港古董商暨藝博會負責人|鄭又嘉
◎ Portrait 人物
92 一位遨遊於中國藝術世界的西方人──史彬士48年文物鑑賞經驗談|史彬士
◎ Exhibition 展覽
98 穿越京都千年藝術──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京都:藝術想像之都」展|林逸欣
104 北山堂,稀見名家大公開──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北山汲古:中國繪畫」展|何嘉誼
112 再戰江口 張獻忠寶藏出水──「沉銀重現—四川江口古戰場遺址考古成果展」介紹|李飛
118 藏經首度大集結──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闕宇彤
◎ Tour巡禮
122 晉國的故鄉.第一座青銅博物館──山西青銅博物館落成大公開|董耘
◎ Connoisseurship鑑賞
128 前往淨土的最後機會──甘肅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王鍾承
136 不輸唐三彩,即是魯山花瓷──河南魯山段店窯花瓷淺述|郝紅星、陳萍
◎ Forum論壇
146 談水下文化資產之保護與合作──第九屆海峽兩岸文化資產保護論壇紀實|劉靜
◎ Events動態
150 引領香港藝術年度顛峰──典亞藝博2019及水墨藝博2019|編輯部
◎ Cover Report封面
152 中國嘉德(香港)
◎ Auction拍賣
156 2019秋季拍賣起跑在即──紐約蘇富比、佳士得拍賣預告|王怡文
160 清乾隆包袱瓶領銜!2019香港蘇富比秋拍預告|金浩鈞
164 保利香港|香港邦瀚斯|臺北藝流
◎ Archaeology 考古
174 考古紀事|劉榕峻
◎ Calendar 展訊
178 本月展訊|編輯部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34 建築的眼睛,歷史的見證|藍玉琦
◎ News 新聞
40 清涼解悶讀書去──臺北故宮「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院藏善本古籍選粹」展|王怡文
42 臺北典亞藝博2020亮相──黑國強來臺發布記者會|藍玉琦
◎ Note 藝文
44 藝訊板塊|編輯部
◎ Special Report 專題
48 御匾——懸掛的歷史|編輯部
50 梟雄蔡牽與水師提督王得祿的海上對決──從匾額看「蔡牽與王得祿」特展|賴玉玲
56 皇家氣派,盛京之巔──瀋陽故宮藏匾額|劉松濤、劉曉晨
64 宸翰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