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晶體
這種奇異的新物質狀態,其整體型態
每隔固定時間就會重複出現。
這可能讓我們製造出更完美的時鐘,藉此
精準測量距離與時間。
撰文/威爾切克(Frank Wilczek)
翻譯/高涌泉
晶體是自然界最有規律的物質。在晶體內部,原子與分子排列成有次序且重複出現的結構,形成穩定堅硬的固體,而且通常看起來很漂亮。
在近代科學興起前,人們已經發現晶體既有趣又迷人,常視之為珠寶。在19世紀,把晶體的形式做出分類以及了解晶體對於光的影響是科學競相研究的主題,這方面的研究誘發了數學與物理學中很多重要發展。接著在20世紀,對於晶體中電子的基本量子力學研究,直接導致現代半導體電子學,更促成後來發明了網際網路與智慧型手機。
人們對於晶體的了解,目前正有新進展,這得歸功於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一項原理:空間與時間緊密相連,最終完全對等。因此我們自然會好奇,是否有物體在時間上能夠呈現類似於普通晶體在空間上所具有的性質。在研究這個問題之際,我們發現了「時間晶體」(time crystal)。這個新觀點和越來越多符合這個概念的新材料類型,帶來物理學上令人興奮的洞見,以及嶄新應用的潛力。
在完整解釋這個新概念之前,我必須澄清到底什麼是晶體。科學上最有用的答案涉及兩個深奧的觀念:「對稱」與「自發對稱破缺」(spontaneous symmetry breaking,或稱自發失稱)。
對稱
「對稱」在一般用法中,指的是平衡、和諧、甚至是公平,然而在物理學與數學中,意義就比較明確。我們說物體是對稱的或具有對稱,是指存在著一些可能改變這物體又沒有改變這物體的「變換」(transformation)。
這個定義最初看來可能很奇怪又很抽象,所以得先討論一個簡單的例子:圓。當我們把這個圓繞著圓心旋轉任意角度,這個圓看起來維持不變,雖然圓上每一個點都可能移動了;我們會說,圓具有完美的旋轉對稱。正方形也具有某種對稱,但不像圓的對稱那麼完美,因為必須把正方形旋轉90度,它才看起來維持不變。這些例子顯示數學中的對稱概念和一般的用法相比,在本質上是一致,卻有更為精準的優點。
對稱概念的第二個優點是可以加以推廣:我們可以調整對稱的意義,讓它不僅適用於形狀,還能夠廣泛應用於物理定律。我們說一個物理定律具有對稱,如果我們可以改變物理定律應用的情境,卻不必改變物理定律本身。例如,狹義相對論的基本假設是,當我們從兩個有固定相對速度的座標來看世界時,可以使用相同的物理定律。所以相對論要求物理定律具有一種對稱,也就是,物理定律在所謂「勞侖茲變換」之下具有維持不變的對稱。
對於晶體(包括時間晶體)來說,有另一類變換非常重要。這類稱為「平移」(translation)的變換非常簡單,卻極為重要。當相對論說不同座標系的觀測者可以使用相同的定律,空間平移對稱則是說處於不同位置的觀測者可以使用相同的定律。如果你把實驗室從一個地方移動(也就是所謂的「平移」)到另一個地方,你會發現原來的物理定律依舊適用。換句話說,空間平移對稱指的就是,我們在任一地點所發現的定律在每個地點也成立。
時間平移對稱也是類似的意思,只是針對的是時間而非空間:我們當下使用的定律對於過去或未來的觀測者也一樣適用。鑑於這種對稱的重要性,「時間平移對稱」值得使用比較不嚇人的名稱,起碼不要用上六個字;所以我會以希臘字母τ(唸做tau)稱呼它。
如果沒有空間平移對稱與時間平移對稱,在不同地點與不同時間所做的實驗將無法再現。在日常工作上,科學家不加思索把這些對稱當做是理所當然。的確,如果沒有這些對稱,我們將不會有科學,不過必須強調,空間平移對稱與時間平移對稱是可以用實驗去檢驗的事。例如,我們可以觀測遠處天體的現象,這些天體顯然位於不同的地點,由於光速有上限,我們現今可以觀察到天體過去的現象。天文學家已經累積出深入與精準的理解,知道物理定律也適用於過去。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新南向科學
撰文/李家維
掘土一尺,挖出了一塊鳥糞石,這是我的太平島存證標本。4000多年前,南海有叢珊瑚礁冒出了海面,經年累月攔截漂砂,就長成了個大沙洲,繼而隆起為島。鄭和下西洋,途經南海諸島,把這國境之南納為中國版圖,漁民稱此大島為「黃山馬峙」。上世紀初,日本漁民進駐,日商也登島開採鳥糞磷礦。接著法國軍隊覬覦佔領,之後此島就由日本與法國輪番立碑據地,直至1946年我們的太平艦抵達正式接收,太平島之名即源於此。
我對磷礦情有獨鍾,1998年我們發現已知最早的動物化石,就是在中國貴州省瓮安磷礦裡6億年前無以計數的動物胚胎;而代表寒武紀大爆發的5億2000萬年前澄江生物群,也是坐落在雲南的昆陽磷礦之上。磷是所有生物的必要元素,農田施肥和牲畜飼料都要大量的磷。磷的來源有二,一是來自5~6億年前,如瓮安和昆陽之天然礦場,一是海島堆積的海鳥糞便。前者成因仍無定論,後者則顯而易見,即海鳥的主食為魚,魚骨是磷酸鈣,鳥糞就富含磷了。全球的磷需求持續殷切,但磷資源有限,價格快速上升,鳥糞石早已枯竭。利之所趨,瓮安的磷礦採礦區大肆擴張,原立碑紀念最早動物化石的發現點,已因開採而崩塌。古生物學者兩年前在《自然》上撰文指責,瓮安縣政府承諾補救,重建了紀念碑也蓋了國際研究站。上個月,中國科學院邀眾國際學者來訪,也慶賀當年的共同發現者陳均遠八十壽誕。我們舊地重遊,很有感慨。
近年來國際爭執的焦點之一是南海,越南、菲律賓、中國大陸和台灣皆宣稱主權,美國軍艦也頻繁巡弋。我們屯兵駐守的太平島是南海之最,當然是中心議題,這和殘存的鳥糞石資源無關,海底可能蘊藏的石油才是核心。2016年初,為回駁菲律賓在國際法庭之訴,外交部和農委會邀我同赴太平島兩次,向國際法政學者實地解說太平島絕非是礁,這是個植被豐富、淡水源源不絕的可適居島嶼。遺憾的是,儘管學者們誠摯點頭稱許,國際法庭仍同意了菲律賓的主張。
競逐資源是人類從不止息的企圖,也常是禍事的根源,讀了〈北極爭奪戰可否避免?〉和〈南海科學 為台灣發聲〉,深感和平共享才是王道。我想對政府建言,讓台灣誠心邀請國際專家,將太平島打造為全球熱帶植物的庇護所,共盡世界公民之責。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新南向科學
撰文/李家維
掘土一尺,挖出了一塊鳥糞石,這是我的太平島存證標本。4000多年前,南海有叢珊瑚礁冒出了海面,經年累月攔截漂砂,就長成了個大沙洲,繼而隆起為島。鄭和下西洋,途經南海諸島,把這國境之南納為中國版圖,漁民稱此大島為「黃山馬峙」。上世紀初,日本漁民進駐,日商也登島開採鳥糞磷礦。接著法國軍隊覬覦佔領,之後此島就由日本與法國輪番立碑據地,直至1946年我們的太平艦抵達正式接收,太平島之名即源於此。
我對磷礦情有獨鍾,1998年我們發現已知最早的動物化石,就是在中國貴州...
目錄
【關於封面】一般晶體的結構在空間中是規律且重複排列,科學家近年則創造出「時間晶體」,這種物質狀態在固定時間週期會重複出現。研究時間晶體,有助於製造長期穩定的精準時鐘、改善全球定位系統,也可能對基礎物理與宇宙學有更深刻的理解。
物理學
34 時間晶體
文/威爾切克(Frank Wilczek)
這種奇異的新物質狀態,其整體型態每隔固定時間就會重複出現。這可能讓我們製造出更完美的時鐘,藉此精準測量距離與時間。
神經科學
42 圖論畫出心智網路
文/貝托里洛(Max Bertolero)、巴賽特(Danielle S. Bassett)
網路神經科學家正在興起,探索不同腦區之間的精密協調互動如何能夠產生心智!
北極的未來
50 北極冰融 列強分食
近年來,北極周邊各國動作頻頻,在迅速解凍的北冰洋爭奪資源與海床控制權。
52 一個北極 各自表述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五個國家對北冰洋的遼闊海床各自主張所有權,但彼此主張的區域互有重疊。
61 極地增溫新現實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北極環境正因氣候而劇烈改變,科學是各項協議與政策的重要參考。
64 北極爭奪戰可否避免?
文/史蒂芬(Kathrin Stephen)
政治的緊張情勢提升,但國際合作仍然可能成功。
特別報導
70 南海科學 為台灣發聲
文/宋克義、林博雄
我國在東沙島、太平島設立了全南海唯二開放的研究站,讓全世界的科學家在此從事珊瑚、氣象等獨特的科學研究。
天文學
76 錢卓之眼看宇宙
文/威克斯(Belinda J. Wilkes)
錢卓X射線太空望遠鏡已經在太空中運作20年。它揭露的秘密,澈底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科學人觀點
6 雕兄,別亂飛,漫遊很貴欸! 文/曾志朗
總編輯的話
8 新南向科學 文/李家維
12 讀者論壇
14 科學人新聞
全球三角洲淹沒危機|全球暖化的代價|太空考古|螞蟻設陷阱|AI助你不拖延|預測癲癇發作|一覽世界科技進展|撒哈拉沙漠有多老?|跳蛛寶寶好眼力
形上集
26 巴比倫vs.希臘 文/高涌泉
教科書之外
28 浴缸中的DNA 文、圖/陳文盛
網上世代
30 維基愛阿凱 文/莊庭瑞
談心說理
32 看見隱形箭頭 文/曾祥非
專家看新聞
87 正視美國心理健康危機 文/史耐德(Kirk J. Schneider)
健康與科學
88 新藥較優? 文/華立斯(Claudia Wallis)
新創未來
90 不講電話,更孤獨 文/羅許(Wade Roush)
科學用於社會
92 杜絕惡行仿效 文/涂費克奇(Zeynep Tufekci)
反重力思考
93 如坐針氈的A型人格 文/米爾斯基(Steve Mirsky)
聊聊科學人
94 打造軟體生態系——杜奕瑾 文/李宛儒
生物手記
98 蕨類王國的纖巧居民——芒萁畸臂孢菌 文/羅南德(Roland Kirschner)、葉昱緯
科學人書摘
100 借助科技,失智也能獨立生活 文/摘自《全球銀力時代》
圖表會說話
104 全球氣候同時增溫 文/菲謝蒂(Mark Fischetti)
編輯部的抽屜
105 打開抽屜的時刻 文/老編
【關於封面】一般晶體的結構在空間中是規律且重複排列,科學家近年則創造出「時間晶體」,這種物質狀態在固定時間週期會重複出現。研究時間晶體,有助於製造長期穩定的精準時鐘、改善全球定位系統,也可能對基礎物理與宇宙學有更深刻的理解。
物理學
34 時間晶體
文/威爾切克(Frank Wilczek)
這種奇異的新物質狀態,其整體型態每隔固定時間就會重複出現。這可能讓我們製造出更完美的時鐘,藉此精準測量距離與時間。
神經科學
42 圖論畫出心智網路
文/貝托里洛(Max Bertolero)、巴賽特(Danielle S. Bassett)
網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