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重點
【鳥類為何重要】牠們不只對環境有益,也對我們的心靈有益。¬ 2018年,我們將探索鳥類的驚奇之處,以及我們的生活中為何不能沒有鳥。
【影像故事】一名攝影師捕捉了飛鳥在空中留下肉眼看不見的圖案。
【哥倫比亞重建之路】經過52年的內戰,這個滿目瘡痍卻仍懷抱希望的國家,期待在鄉村地區建立長久和平並開創新機會。
【善與惡的科學】究竟是什麼讓人特別樂善好施,抑或殘酷無情?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的腦部迴路影響我們對他人的同理心。
【非洲科技世代】青年創業家受到美國矽谷的啟發,正把能改變生活的創新科技帶進非洲大陸。
【要命的炊事】世界各地有大約30億人用開放式爐火或幾乎沒有圍起來的火源烹煮,對於健康和環境可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尤其是婦女和兒童最為首當其衝。
內容簡介
【鳥類為何重要】
鳥類年,1918年,美國國會通過《候鳥協定法案》,旨在保護鳥類不受濫殺。為慶祝法案通過100週年,國家地理和美國奧杜邦學會、國際鳥盟以及康乃爾鳥類學研究室攜手合作,宣布2018年為「鳥類年」。敬請期待一整年更多的故事、地圖、書籍、活動和社群媒體內容。
為了在這麼多不同的棲地中存活,全世界大約1萬種鳥類演化出了極為多元的形式。牠們的體型大至鴕鳥,身高可超過2.5公尺且廣泛分布於非洲;小至名稱貼切的吸蜜蜂鳥,只出現在古巴。牠們的嘴喙或巨大(鵜鶘和巨嘴鳥)、或細小(褐闊嘴鶯),或與身體等長(刀嘴蜂鳥)。有些鳥甚至比花朵更加豔麗,例如美國德州的麗色彩鵐、南亞的藍喉太陽鳥,以及澳洲的虹彩吸蜜鸚鵡。其他則是近乎無窮無盡的褐色調,大大地考驗了鳥類分類學者的詞彙量:紅棕色、黃褐色、赤褐色、淺褐色、紅褐色。
鳥類的行為同樣也十分多樣,有些高度群居,有些反之。非洲的奎利亞雀與紅鶴集結成數以百萬計的群體,鸚鵡用樹枝建立整座鸚鵡城市;河烏則在山區溪床上和水下獨自漫步,漂泊信天翁可能張開翼展3公尺的雙翼滑翔800公里,遠離其他信天翁。我遇過友善的鳥類,像是曾在小徑上一路跟隨我的灰扇尾鶲;我也遇過暴躁的鳥類,例如智利的鳳頭卡拉鷹,當時因為盯著牠看太久,牠飛撲下來企圖撞我的頭。走鵑會組隊獵食響尾蛇,由一隻鳥分散蛇的注意,另一隻從後方偷襲。蜂虎吃蜜蜂,硬尾雀拋甩葉子,厚嘴海鴉可潛入水下200公尺深,遊隼在空中俯衝的時速高達385公里。擬鷯針尾雀可以終生待在一個小池塘邊,深藍色林鶯則可能遷徙至祕魯,一年後再回到先前曾在美國紐澤西州築巢的那棵樹。
整體來說,鳥類從樹到樹、從大陸到大陸的飛行路徑,宛如1000億條細絲將整個地球串連起來。牠們似乎從來不覺得世界很大。
然而,人類有一種重要的能力是鳥類所沒有的:對環境的控制。鳥類無法保護溼地,無法管理漁場,無法調節鳥巢內的空氣。牠們只有演化所賦予的本能和體能。這些能力已經幫助牠們生存了好長一段時間,比人類存在的時間多了1億5000萬年。但如今人類正在改變地球――包括地表、氣候及海洋――速度快到鳥類無法透過演化來適應。或許,烏鴉和鷗類可以在我們的垃圾場、烏鶇和牛鸝在我們的飼育場、旅鶇和鵯類在我們的城市公園繁衍興旺,然而,多數鳥種的未來仍仰賴我們投入保護。牠們是否值得我們付出這樣的努力呢?
【哥倫比亞重建之路】
艾爾沙拉多鎮和周邊城鎮的殺戮從2000年2月16日到2月21日持續了六天,結束時總共有66人遇害。瑪依朵和家人返家後,眼前的焦垣斷壁和揮之不去的死亡氣息讓年幼的她害怕。雖然死者當中沒有她的直系親屬,但是瑪依朵的家庭已經受過創傷:她的父親在多年前因被指控為游擊隊同路人而遭殺害。她的母親把家當打包好,其他倖存者則將親人草草埋在四座集體墳墓裡。不出一週,艾爾沙拉多鎮的4000名居民全數逃走,加入當時在國內流離失所的兩百多萬哥倫比亞人;這些人的家庭、房子、生計和安寧都被奪走了。
今日,艾爾沙拉多鎮和哥倫比亞都在改變他們慘澹的歷史遺產。那位人稱「瑪依朵老師」的女孩如今已取得幼兒教育學位,成為家鄉社區關係的負責人。在戰爭不斷循環的半個世紀和努力進行協商的四年之後,這個國家歷史最悠久的游擊隊「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西班牙文縮寫為「FARC」―在2017年6月向聯合國小組交出了最後一批武器。暴力已經改變了整個國家的樣貌,如今只能一步一步贏得長久和平。艾爾沙拉多鎮率先展開的重建工作帶給人希望,讓他們相信這個國家也能痊癒。
【善與惡的科學】
★2017年10月1日 | 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 | 58人死亡,546人受傷
★2012年12月14日 | 桑迪.胡克小學 | 27人死亡,2人受傷
★2016年6月12日 | 佛羅里達州奧蘭多市脈衝夜店 | 49人死亡,53人受傷
★1998年6月7日 | 德州傑斯柏市哈夫溪路 | 1人死亡
艾希莉.奧德利奇住在伊利諾州奧本市的移動式房屋裡,她從廚房窗戶就可以清楚地看見約100公尺外的鐵路平交道。
當這名19歲的媽媽看見一位坐著輪椅的男子穿越平交道時,她才剛給一歲和三歲的小孩餵完午餐。她擡頭一望,注意到輪椅被鐵軌卡住了,一動也不動。那名男子雖然大聲呼喊求救,可是行經身邊的一臺摩托車和兩輛車子都沒有停下。
奧德利奇趕緊跑到門外請鄰居幫忙看小孩,她才能去協助那名男子。她隨後聽見火車鳴笛聲及平交道柵欄降下的叮噹聲,表示火車即將來到。她光著腳在軌道旁的碎石路上拔腿狂奔,跑到男子身邊時,火車正以每小時125公里左右的速度逼近,而且距離已經不到1公里了。她鬆不開被卡住的輪椅,只好用雙臂從後環抱那名男子,試圖把他拉起來,但沒能成功。就在火車即將撞上之際,她奮力一拉,整個人往後一仰才把男子從輪椅中拉出。短短幾秒間,火車就撞碎了輪椅,並且將鋼質和塑膠碎片在鐵軌上拖行了將近1公里。
奧德利奇在2015年9月那天下午救起的男子,她根本不認識。不顧自身安危決意要救那名男子的義行,使她和許多人都不同。奧德利奇的這種英勇救人行為,科學家稱作極端利他行為,也就是冒著極大風險去幫助陌生人的無私之舉。不出所料,許多這類英雄從事的工作,都需要不顧自身安全來保護他人,譬如以色列陸軍少校羅伊.克萊恩,他為了救屬下而縱身撲向一顆即將爆炸的手榴彈。不過,其他英雄的身分只是尋常百姓。
與這些高貴的壯舉相比,人類也會做出可怕的惡行:謀殺、強暴、綁架、虐待。想想今年10月發生在內華達州拉斯維加斯市的大屠殺,凶手從曼德勒海灣酒店的32樓,往下方鄉村音樂會上的群眾掃射。
極端利他主義者和精神病態者,分別代表了我們最好和最壞的本能。犧牲、慷慨,以及其他我們認定為善的高貴特質,落在道德光譜的一端;另一端則是我們視之為惡的自私、暴力,以及毀滅性的衝動。研究人員表示,這兩種行為都源自我們過往的演化。科學家假設人類之所以演化出相互幫助的欲望,是因為在大型的社群中,合作是生存所必須(這樣的行為其他物種也有,但程度比較小)。不過,由於群體之間為了爭奪資源也必須相互競爭,所以傷害、甚至殺害對手的意願也至為關鍵。「我們是地球上最具社會性的物種,但同時也是最暴力的物種。」芝加哥大學社會神經科學家尚.德賽堤說:「我們同時有著善、惡兩面,因為這兩面對生存都很重要。」……
我們的大腦有可能被塑造為更具有利他的傾向,這為社會帶來更崇高的前景。辛格相信讓我們更接近這種未來的做法之一,是在學校課程中納入同情心訓練,結果可能造就出一個更仁慈的世界,處處生活著艾希莉.奧德利奇這種人。到了那個時候,反射式的好心助人將不再是驚人之舉,而是人性的基本特質。
【非洲科技世代】
卡利歐凱和奈許在一段影片中描述了他們的想法,發布在一個讓新創公司尋找資金的網站上。美國創業投資家尚.歐沙利文成立的創業加速器公司透過電子郵件聯繫上他們,並提供費用全免、為期三個月的指導,地點在愛爾蘭的科克市。卡利歐凱和奈許確認這不是騙局後就辭掉正職,準備出發。卡利歐凱告知父母後,他們是這麼安慰自己的:一個22歲的男人在人生初期失敗後,還有時間重新來過。
2015年春天,卡利歐凱和奈許回到吉佳利,也帶回完成的軟體,能夠實現他們稱之為SafeMotos的概念。他們在某一天搭乘摩托計程車時,天空烏雲密布。滂沱大雨中,兩輛摩托車不顧一切地沿著山坡往上衝,此時前方的卡車司機突然倒車。卡利歐凱從摩托車上摔了出去,他的膝蓋骨斷裂,掉了三顆牙齒,嘴唇也變形。之後,幫卡利歐凱修補嘴巴的外科醫生問起受傷原因,他說是摩托計程車司機出了車禍。
「我看多了。」醫生嘆了口氣,繼續幫勉強擠出笑容的卡利歐凱縫合傷口。他為SafeMotos所做的市場分析也在那一刻完成了。
現在這間最初用12萬6000美元成立的盧安達新創公司,是非洲第一間且規模最大的摩托車共乘公司。合作對象為超過400名領有駕照且接受嚴格監督的吉佳利摩托計程車司機,這些司機今年的出車次數可能會高達80萬趟。2017年,這間公司的總收入預估會達到110萬美元。「我的夢想,」卡利歐凱最近在吉佳利許多新建飯店之一的頂樓陽臺上告訴我:「就是把吉佳利建為我們的大本營,無人能及――再從這裡擴張到其他十個城市。」
身為工程師村之光的卡利歐凱,屬於一波新崛起並致力於改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數位創業家之一。他們的崛起正好搭上手機在非洲的普及,以及高速網路的到來。
非洲雖然比較晚進入數位經濟,但也因此獲得某些競爭優勢。它得益於矽谷的成功和錯誤經驗;它的人口是所有大陸中最年輕的;這裡的市場等於一個全新待開拓的領域;它的勞動人口大多尚未被利用,這對科技組裝工廠來說很吸引人。「看看中國和印度在電子產品市場的競爭。」拜唐吉.恩德莫說,他是肯亞資訊與通訊部前任常務次長,現在是奈洛比大學商學院的創業學教授。他說:「印度現正成為全球的電子產品製造中心。他們怎麼做到的?就是靠著大量沒事做的年輕人,他們可以為了非常微薄的薪資工作。還有哪一個大陸也做得到?非洲。」
【要命的炊事】
問題不在於這家人缺乏能用的爐子,而是那臺雙口瓦斯爐的燃料用完了,裴雷斯家又沒有錢買新燃料。他們那個由國際援助團體捐贈的及膝水泥圓筒狀高效能柴火爐,卻小到無法支撐那只塔瑪玉米粽鍋。因此,裴雷斯大約每個月會使用他們的老舊柴火爐烹煮一次,這座頹圮的磚造爐所產生的煙霧會立即散逸在廚房裡。每個人都注意到這些惱人的煙,但是已經習以為常了―而且,比起支付食物和燃料費用所帶來的挑戰,這不過是小問題。
全世界有大約30億人用開放式爐火或幾乎沒有圍起來的火源烹煮食物或在房內取暖。一般的炊火一小時會產生相當於400支香菸的煙量。在開發中國家,吸入煙霧所引發的健康問題是婦女及五歲以下兒童致命的主因之一。為了燃火,家庭成員每個星期可能要花20個小時以上的時間撿拾木柴。
作者簡介:
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國家地理雜誌》 於1888年成立的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是以「增進並普及地理知識」為宗旨的非營利組織。學會的「研究與探索委員會」贊助過的計劃,已超過一萬件,以促進人類對大地、海洋與天空的知識。而《國家地理雜誌》自1888年創刊以來,以精采絕倫的攝影、謹慎真實的文字、精密準確的地圖與生動創意的插圖,獲得全球數千萬讀者的肯定。
《國家地理雜誌》於公元兩千年獲得美國雜誌出版最高榮譽─美國雜誌編輯學會之艾力獎,證明這份歷史悠久的刊物,仍是全球雜誌出版的標竿。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自1888年起已贊助了六千多項探險與研究計畫,而旗下的國家地理雜誌,由各行各業的專家為你報導世界各地的自然與人文,極具參考價值;翻開國家地理雜誌,就像在世界各地的風景勝地漫遊一樣,國家地理雜誌帶領讀者探索我們星球的奧秘和各地居民的人文故事。每期都包含了多樣的主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如果你照顧到鳥類, 你就照顧到世界上多數的重要問題。」
這句話是由湯瑪斯.洛夫喬伊所說,他應該是對的。這位知名的生物學家兼保育人士是國家地理雜誌贊助的科學家,他也是將「生物多樣性」這個詞彙介紹給全世界的推手。洛夫喬伊很久以前就預測,地球的物種數量會在21 世紀初期開始急遽減少—遺憾的是,結果證明這項預測很準確。
我們很喜歡洛夫喬伊這番關於鳥類的言論,並決定用它來作為我們稱作「鳥類年」的出發點。在這一場為期12 個月的跨平臺探索之旅—我們的夥伴包括美國奧杜邦學會、國際鳥盟和康乃爾鳥類學研究室—我們將會仔細檢視周遭不斷變動的環境如何造成全球的鳥種急劇減少。而同樣重要的是,我們也將記錄自己可以有何作為。
長久以來,《國家地理》雜誌一直從鳥瞰的角度觀察地球的健康狀況。本刊以鳥類為封面主題的次數遠超過其他廣受歡迎的物種—至少有30 次,相對於猿類的13 次。國家地理學會也針對鳥類學的研究和計畫提供過數百項贊助經費。
2018 年是美國頒布《候鳥協定法案》100 週年(這項法案保護的鳥類超過1025 種),我們會讓各種對鳥類造成影響的主題報導達到嶄新高度。在這期雜誌中,我們以〈鳥類為何重要〉揭開一整年報導的序幕,本文由暢銷作家強納森.法蘭岑撰寫,搭配由國家地理攝影師喬.沙托瑞創作的出色鳥類照片。
國家地理為何對鳥類投入這麼多關注?這只是用另一種方式探尋法蘭岑在文章中的提問:鳥類為何重要?他有個極具說服力的答案:「牠們在人類和逐漸縮減的自然世界之間是最後及最好的連結。」
感謝您閱讀《國家地理》雜誌,並在鳥類年與我們並肩同行。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如果你照顧到鳥類, 你就照顧到世界上多數的重要問題。」
這句話是由湯瑪斯.洛夫喬伊所說,他應該是對的。這位知名的生物學家兼保育人士是國家地理雜誌贊助的科學家,他也是將「生物多樣性」這個詞彙介紹給全世界的推手。洛夫喬伊很久以前就預測,地球的物種數量會在21 世紀初期開始急遽減少—遺憾的是,結果證明這項預測很準確。
我們很喜歡洛夫喬伊這番關於鳥類的言論,並決定用它來作為我們稱作「鳥類年」的出發點。在這一場為期12 個月的跨平臺探索之旅—我們的夥伴包括美國奧杜邦學會、國際鳥盟和康乃爾鳥...
目錄
2 鳥類為何重要
鳥讓人類和迅速縮減的自然世界緊密相連。牠們生活在各種棲地中,並扮演著生態健康的指標。圖為在捷克皮耳森動物園拍攝的臺灣特有亞種環頸雉。撰文/強納森.法蘭岑 攝影/喬.沙托瑞
28 影像故事
飛行的痕跡一名攝影師利用前所未見的攝影技巧,捕捉飛鳥在空中留下的軌跡。
撰文/凱薩琳.札克曼 攝影/札維.柏
36 哥倫比亞重建之路
歷經52年的內戰,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家期待在鄉村地區建立長久的和平。
撰文/ 阿爾瑪.基傑爾摩普里耶多 攝影/ 胡安.亞瑞唐多
60 善與惡的科學
人性本善抑或人性本惡?這題難倒眾多先哲的大哉問,能不能用腦科學一窺堂奧?
撰文/尤迪吉.貝特查吉 攝影/琳恩.強森
88 非洲科技世代
非洲青年創業家受到美國矽谷的啟發,致力於把創新科技帶進非洲大陸。
撰文/羅伯特.德雷珀 攝影/西里爾.賈茲貝克
110 要命的炊事
用開放式爐火烹煮,對於健康和環境可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後果。
撰文/蜜雪兒.諾伊豪斯 攝影/琳恩.強森
專欄 總編輯的話
國家地理為何於2018年慶祝鳥類年?
大地視野
上下四方:鳥
封面圖片 根據國際鳥盟統計,今日全球有八分之一的鳥種面臨絕種威脅。易危物種包括蛇鷲,封面這隻生活在加拿大的多倫多動物園。
2 鳥類為何重要
鳥讓人類和迅速縮減的自然世界緊密相連。牠們生活在各種棲地中,並扮演著生態健康的指標。圖為在捷克皮耳森動物園拍攝的臺灣特有亞種環頸雉。撰文/強納森.法蘭岑 攝影/喬.沙托瑞
28 影像故事
飛行的痕跡一名攝影師利用前所未見的攝影技巧,捕捉飛鳥在空中留下的軌跡。
撰文/凱薩琳.札克曼 攝影/札維.柏
36 哥倫比亞重建之路
歷經52年的內戰,這個滿目瘡痍的國家期待在鄉村地區建立長久的和平。
撰文/ 阿爾瑪.基傑爾摩普里耶多 攝影/ 胡安.亞瑞唐多
60 善與惡的科學
人性本善抑或人性本惡?這題...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