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台灣》雙月刊是一本涵概餐飲流行趨勢、餐飲專業知識、餐飲教育動態、以及餐飲文化的專業餐飲雜誌。讀者以餐飲業之經營者、廚師,以及大專院校之餐飲科系教師、學生等對飲食有興趣的相關人士為主。為國內餐飲界提供一份專業人士必看的前瞻性雜誌,並隨時提供餐飲業界、學術界及熱愛美食的人,即時、深 入、有價值之餐飲相關報導。每年1、3、5、7、9、11月出刊,一年共6期。
作者簡介: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民國78年),是一個以研究、傳承中華飲食文化為宗旨的民間財團法人。
早在三商大樓奠基之初,三商企業機構即有意成立圖書館;經各方徵詢評估,並以董事長翁肇喜先生蒐集流落世界各地的中華飲食古籍的心願,經過兩年的籌館後正式開放,爾後並成立基金會,務期以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天文、地理、歷史、文學、藝術、考古、文物、傳說、禮儀、習俗、美學、哲學、生活科學、生活文化,與烹飪技巧等有密切關係之層面,作為探討、研究之對象,使中華飲食文化能有系統的一脈傳承。
在過去數年間,基金會的經營已漸具雛形,也贏得社會各界的肯定。基金會亦從實踐中,了解基金會的努力對中華飲食文化多少有些推波助瀾之作用,因此冀望能透過共識之士的激勵,經由科際整合的手法,使中華飲食文化之研究提昇至學術的境界。
為此,基金會已舉辦數屆的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並提供博碩士論文、社會人士學術著作、專案研究計畫的獎助與補助申請,同時亦出版會議論文集、國際性學術期刊及雜誌,並提供圖書資料查詢以串聯人脈資訊的交流,近來更積極參與各類學術活動,以期達到資源之互動與整合的目的。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總編的話
歷經三年多,COVID-19 的疫情終於已經宣告降級,日常生活也慢慢一步步的回歸到疫情前的步調,其中最有感的便是節節攀升的機場出入境人數。從去年底國人們開始重拾過往到國外旅遊的習慣,而其他國家的旅客也隨著邊境管制的鬆綁開始造訪台灣。對於許多人來說,已近三年不見的國外親朋好友或是工作上往來的國外同事及客戶也終於可以在台灣相見。這時要怎麼挑選代表台灣意象及味道的禮品就需煞費苦心了。這一期的主題就由不同的地理環境-山、海、平原帶出各具特色的伴手禮,不僅介紹在地的好味道,也同時述說每一位伴手禮背後人、作物與環境間緊密的結合。每一項商品都可以讓收到禮物的人更加了解台灣自然和文化的方式,也希冀這些伴手禮帶領著更多的人進到台灣的鄉間、山裡、海邊,去體會台灣不同的風情。
除了國外旅客造訪台灣之外,國外旅遊的規劃也是大家近期的話題。陳盈棻在這一期介紹了美國飲食文化中獨具代表性的美式餐廳。美式餐廳在美國本土不論是地點、裝潢、餐點等都有其代表性,也成為其他國家在引進美式食物時的一種範本,當然也隨著時間的演變有不同的面貌。美式餐廳與美國人日常生活的緊密性,也讓它成為美國電影中常見的場景。盈棻細數了多部影視作品中著名的美式餐廳場景,這些畫面想必也烙印在觀看者的腦海中。下一次到美國也到美式餐廳享受這獨特的飲食體驗且咀嚼這些電影中所呈現的人生課題吧!
許嘉麟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總編的話
歷經三年多,COVID-19 的疫情終於已經宣告降級,日常生活也慢慢一步步的回歸到疫情前的步調,其中最有感的便是節節攀升的機場出入境人數。從去年底國人們開始重拾過往到國外旅遊的習慣,而其他國家的旅客也隨著邊境管制的鬆綁開始造訪台灣。對於許多人來說,已近三年不見的國外親朋好友或是工作上往來的國外同事及客戶也終於可以在台灣相見。這時要怎麼挑選代表台灣意象及味道的禮品就需煞費苦心了。這一期的主題就由不同的地理環境-山、海、平原帶出各具特色的伴手禮,不僅介紹在地的好味道,也同時述...
目錄
個人專欄
06〈會長話食代〉追念鼎泰豐創辦人 楊秉彝老先生「第一代企業奮鬥成功的老大哥」|陳飛龍
07〈好吃社會學〉生態廚師與美食市場|蕭新煌
08〈May 的食空滋味〉傳統市場的文藝復興運動|張玉欣
12〈真吃灼見〉難以取捨台灣小吃|王瑞瑤
16〈待客滋道〉跨部門訓練前 先擁有極度開放的大腦|鄧惠文
專題企劃
山海平原伴手禮
特約主編:林飛飛
20 物產鑿刻地方紋理 山海味道讓島嶼變立體|林飛飛
24 慢步進部落 傳承原生野宴|高靜玉
28 平原的甘美 把蔬果花卉收集起來
32 灑一點指尖魔法 田間鹹滋味|陳志東
36 耕耘變成幸福 收穫後的甜甜藏|黃翎翔
40 禁得起時間考驗 釀造在地微醺|李佳芳
餐飲市場動態
餐飲學校迎接AI 新時代
特約主編:陳念玲
50 科技餐飲浪潮襲來 大學如何培育未來戰力|陳念玲
52 景文科大強化邏輯思考 讓餐飲服務走向高端
54 導入人工智慧 萬能科大接軌企業技術
56 運用科技工具 高餐大培養創業能力
風土識食
62 那些家宴 以及有點刻意的儀式感|游惠玲
66 員工餐廳吹起綠食風 永續成為企業文化|番紅花
70 高雄餐旅大學 應用科技工具培養創新能力|古佳峻
職人細語
76 孫榮Kai Son 餐桌上的韓國軟實力|鄭惠文
舌尖設計學
82 澳洲早午餐餐廳帶動的設計風潮|鄭家皓
打造餐飲人氣店
86 人手不足和人事費用調漲的因應對策 讓新進員工快速上手的方法|笠岡はじめ
地方滋味踏查
竹塹舊城早餐時光
特約主編:吳君薇(見域工作室)
90 古樸生活感 漫遊風城味|吳君薇
94 隱身於菜市場 老新竹人私房早餐
96竹塹城迎來 大江南北竹籬笆香
文食飲像
100流行的見證-普魯斯特筆下的日本沙拉|蔡倩玟
104當代台東料理人的早餐地圖與生命經驗|王南琦
108好萊塢作品 在經典美式餐廳中的漫長人生思辨|陳盈棻
米其林探味
112泰國米其林一星 Gaa|馮忠恬
餐飲情報
116 地方美食節
116 餐飲研討與賽事
116 展覽資訊
117 餐飲消費
個人專欄
06〈會長話食代〉追念鼎泰豐創辦人 楊秉彝老先生「第一代企業奮鬥成功的老大哥」|陳飛龍
07〈好吃社會學〉生態廚師與美食市場|蕭新煌
08〈May 的食空滋味〉傳統市場的文藝復興運動|張玉欣
12〈真吃灼見〉難以取捨台灣小吃|王瑞瑤
16〈待客滋道〉跨部門訓練前 先擁有極度開放的大腦|鄧惠文
專題企劃
山海平原伴手禮
特約主編:林飛飛
20 物產鑿刻地方紋理 山海味道讓島嶼變立體|林飛飛
24 慢步進部落 傳承原生野宴|高靜玉
28 平原的甘美 把蔬果花卉收集起來
32 灑一點指尖魔法 田間鹹滋味|陳志東
36 耕耘變...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