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黃健敏建築師繼上期書寫旅行巧遇再追索的腳底下公共藝術,這期再寫在杜賽多夫矗立空中平易近人的雕像《都市藝術地標 德國賽多夫的廣告柱雕像》,此文描述藝術家克里斯多福‧波格勒10件矗立在都市各角落寫實卻容易引起共鳴的公共藝術雕像,有一班平民百姓,有歷史人物寓意,平實近人卻有深度。文末更提出台灣推動的成績,為何難引發共鳴?難深入人心?值得比較思考探索。
立建築廖偉立建築師《草圖——看見建築的一種方式:員林穀倉改造計畫》已草圖呈現正正濱漁港跨港景觀橋「未執行」思考歷程。
魚夫寫《南台灣設備最風光的電影院的一頁滄桑》介紹鹽埕埔在日治大正時代高雄州知事富島原治推動娛樂事業的點滴,「金鵄館」等戲院林立也帶動地區商圈的發展,戰後金鵄館被收歸國民黨省黨部經營,後迭經易手終不敵時代洪流,金鵄館原址現為高雄捷運橘線鹽埕埔站2號出口。
建築人魏廷羽寫《⼩城故事多14 開蘭橋頭堡——頭城》敘述宜蘭頭城的開拓史,從翻山越嶺的蠻荒小道及烏石港的船運成為開蘭的灘頭堡及商貨集散地,循至船運沒落日治的公路、鐵路運輸改變了頭城的市鎮紋理,雖曾擬定市街改正計畫,卻因土地徵收與經費問題而作罷,從而能保留住完整的清代街巷面貌紋理。
安藤忠雄20世紀末規劃設計的上野國際兒童圖書館是19世紀末久明治時期久留正道規劃設計的帝國圖書館,竣工在20世紀初日俄戰爭後,由於財政困難只蓋了全計畫的1/4東翼,昭和時期又蓋了正面南翼之一部份,規模約達原計畫的1/3如是沉寂了超過一甲子後,由安藤接棒,安藤不只獲得了整建的機會,更在大獲好評及功能在提升契機下,又獲新館的設計工作,完成了百多年前口字圍封變形的新空間塑造,筆者整理史料勾陳此一歷史脈絡。
總編輯 陳明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