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那些事——用照片說台灣文學〉:為文學造像,為文壇寫真
《文訊》從1983年創刊至今,再過三年就滿四十周年,以近四十年時光,逐月記錄、報導、評述台灣文壇大小事的豐富內容,儼然已成為當代台灣文學史料的權威報導者與收藏者;2018年7月,又正式對外開放「文藝資料研究及服務中心」所藏,服務社會。圖書、雜誌之外,更擁有珍貴的作家及文藝活動照片近四萬餘張、作家手稿六千多份——以如此豐厚的積累,顯然是「國家文化記憶庫」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資產。
透過這個計畫,《文訊》建置的「台灣文學照片資料庫」網站也已上網。以照片作為記憶的召喚端,曾經發生、逝去或已然模糊的年代、人物和故事,才有可能重被擦亮、看見並且被傳述,這是「台灣文學照片資料庫」建置的必要所在。從文化記憶(cultural memory)的角度來說,台灣文學照片足以表述台灣文學作家、社群的集體記憶(既是文學的,也是台灣的)和文化價值,作為台灣文學發展的圖像,它表徵的是文學史的臉顏;作為台灣作家社群的圖像,它表徵的是台灣文壇的場域,意義重大。目前,這個資料庫仍在初始建構階段,假以時日,這些照片完成數位化之後,當可發揮更多的功能,產生更大的影響。
本期《文訊》製作的「那些年那些事」專題,就清楚印證了「台灣文學照片資料庫」建置的必要性和期待值。這個專題,從1895年日本治台開始,迄於2020年,以時間軸的概念,採取「一年一照片」、「一照一典故」的方式,將台灣作家的照片、手稿、書影嵌於其中,每張照片均附簡短圖說,據以詮釋照片背後的故事。分開來看,每一張照片在每一個年度中都扮演了說故事者的角度,即使只是一張作家的獨照或一本書的書影,也都能指向在那個年度曾被重視、記憶或述說的舊事;聚合起來,這些不同年代、時期、社群出身的作家故事,則又扮演了時間長河的說書人,娓娓道出台灣文學發展的集體記憶和歷史圖像。
從1895年以迄於今,台灣文學作為台灣文化記憶的一個重要表徵,通過作家的書寫,也顯映了台灣歷經殖民統治、威權統治和民主政治的政治變遷和集體記憶。作家及其書寫,與史家的史紀向來有虛構與真實的弔詭對話,但不容否認的是作家透過作品呈現的社會真實,每每能反映社會、土地和人民的共同的「感覺結構」。「那些年那些事」專題的製作,因此不僅止於用照片跟我們說故事,還可以勾勒在不同年代中出現的作家(及其社群)相互之間的差異,以及故事背後主流與非主流文化的消長、前行代作家與新世代作家的傳承與抗拒……,這都有助於填補正典文學史的空隙和裂縫。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看得見的台灣文學史
《文訊》第一次承接《1996台灣文學年鑑》,顧問張錦郎教授善盡言責,貢獻良多。張教授是史料專家,也是工具書專家,時任國家圖書館編纂。他認為年鑑是嚴肅的工具書,不必搭配照片;而我覺得只有文字太枯燥,若放些人物照片、活動照片、書籍封面,不僅可以活潑版面,該年的焦點作家、辭世作家、重要書籍,有圖佐證,會讓閱讀者印象更深刻。年鑑印刷成書後,張教授同感欣慰。我初入行就當雜誌編輯,圖像發揮了極大效用,它直入眼簾,是視覺焦點,不僅美化版面,加深真實感,也彌補了文字的不足。一張圖像,有時更勝千言萬語。
照片、圖表是編輯《文訊》雜誌的要素。人物專訪、專題企畫、文學社團、文學活動的相關文章中,必不可少。《文訊》更經常舉辦以照片為主的文學特展,例如「作家結婚照」、「少年十五二十時」、「親情圖」、「作家制服照片展」,以及10月23日即將舉辦的「當作家變成阿公阿嬤――祖孫情照片展」等,希望這些軟性的、參與性高的活動,為作家的創作生涯再添溫暖的記憶畫面。
也因為這樣,照片急速增加,三十餘年已超過六萬張。早期沒有數位相機、手機,加上人事更迭,底片幻燈片照片,參差不一,管理不易。留下作家身影一直是我們戮力以赴的工作,近十年,前輩作家相繼凋零,加上收藏影音檔案的需要,更加速我們將作家照片、聲音、影像數位化的決心。
2013年,文化部推動「國民記憶庫」,宗旨、補助對象,《文訊》搭不上線。2017年,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及數位加值應用計畫」上線,我們提出「台灣文學照片資料庫建構計畫」,得到一些補助,開始徹底執行,希望能及早分享、服務更多人。
本期專輯「那些年,那些事――用照片說台灣文學」,煞費心思。如何用照片呈現從1895年迄今,台灣文學豐富精采的內涵?用類別,譬如女作家?軍中作家?本土作家?各種分類都有不足之處。日治、遷台、解嚴,作家的創作生命都已有不同的改變與融合。照片太多如何取捨,來呈現台灣文學在特殊時空環境及歷史劇變下的紛雜多元及光彩?
最後選擇一年一照片(也是篇幅有限的權宜之計),該年出生的台灣文學重要作家,或發表的重要作品,照片加上簡潔的敘述,將1895~2020年台灣文學的脈絡連貫起來。我們知道,不同空間,同時有許多重要的文學事發生、文學人誕生,因為戰爭、遷徙、求學、就業,讓偶然成為必然,穿過百年時間的長廊,跨過似遠還近的距離,我們終究在美麗的台灣相聚。
繼上期《文訊》首發黃春明最新長篇小說《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後,邀了三位年輕世代的小說家、評論家:何致和、蕭鈞毅、陳柏言,一起去讀,寫下心得看法。此外,請新世代的優秀作家、評論家蔣亞妮專訪黃春明。談寫作心法,創作原則,談餵養他故事的原鄉童年,語言與生活教育對小說創作的重要影響。
85歲的黃春明,2014年罹癌,從化療走出,大病初癒即重回創作。去年發表《跟著寶貝兒走》,今年十月又將推出《秀琴,這個愛笑的女孩》新作,創作能量豐沛,讓人讚嘆。黃春明說,他是在「將腦中打好腹稿的小說一個個清倉」,這個倉庫何其珍貴!又說:「愈沒人看文學的時候,我愈要寫」,重擊了我心深處。
1989至1993年,劉美玲任《文訊》攝影,她具慧眼巧思,為多位作家留下動人身影。之後任職《自立晚報》、《公共電視台》,將工作與社運及環保融合實踐,企畫製作「我們的島」系列節目。我們雖難得見面,卻彼此惦記,突聞仙逝,心傷掛懷,久久不能自已。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看得見的台灣文學史
《文訊》第一次承接《1996台灣文學年鑑》,顧問張錦郎教授善盡言責,貢獻良多。張教授是史料專家,也是工具書專家,時任國家圖書館編纂。他認為年鑑是嚴肅的工具書,不必搭配照片;而我覺得只有文字太枯燥,若放些人物照片、活動照片、書籍封面,不僅可以活潑版面,該年的焦點作家、辭世作家、重要書籍,有圖佐證,會讓閱讀者印象更深刻。年鑑印刷成書後,張教授同感欣慰。我初入行就當雜誌編輯,圖像發揮了極大效用,它直入眼簾,是視覺焦點,不僅美化版面,加深真實感,也彌補了文字的不足。一...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