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病毒共存 餐飲業生存策略再進化
當餐飲業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挑戰,必須隨時因應政府滾動式政策,來彈性調整經營方針。不論是外送外帶的服務、自家外賣平台的建立、數位行銷的開發或進化,又或是冷凍食品與料理包的研發精進,各家業者無不絞盡腦汁,試圖在危機中尋求轉機,迎合疫情下的新消費模式。
作者簡介:
《料理.台灣》雙月刊是一本涵概餐飲流行趨勢、餐飲專業知識、餐飲教育動態、以及餐飲文化的專業餐飲雜誌。讀者以餐飲業之經營者、廚師,以及大專院校之餐飲科系教師、學生等對飲食有興趣的相關人士為主。為國內餐飲界提供一份專業人士必看的前瞻性雜誌,並隨時提供餐飲業界、學術界及熱愛美食的人,即時、深 入、有價值之餐飲相關報導。每年1、3、5、7、9、11月出刊,一年共6期。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張玉欣
全球期待的「後疫情時代」,並沒有隨著2021年的到來帶給人們新的希望,取而代之的卻是新變種Delta病毒的問市與肆虐。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則提出「學習與病毒共存」(learn to live with this virus)的概念,在成人兩劑疫苗覆蓋率到達一定程度,訂下7月19日為自由日(Freedom Day),讓英國民眾可以脫下口罩,恢復正常的生活。
台灣的疫情也在八月份逐漸趨於穩定,警戒降至二級,餐飲業終於開放內用。但面對隱形確診者可能上門用餐、餐廳必須有隨時關門的心理準備下,餐飲業該採哪些策略才能與變化多端的病毒共存呢?本期的〈特別企劃〉邀請到晶華集團暢談「即時回應市場的應變能力」之策略,該策略之實施讓整體營運回到六成;饗賓集團利用科技進化讓外帶外送服務成為品牌價值的延伸;態芮則在疫情期間逆向推出副品牌的外賣品項,挑戰消費者的味蕾;寧夏夜市打出團體戰策略,讓貼近常民飲食生活的小吃文化在疫情期間仍能重新啟動。
外帶外送不再只是過去的刻版印象。今年在法國舉辦廚藝界奧林匹克的「包庫斯金獎」(Bocuse d’Or)大賽,總決賽新增一項「外賣」的比賽項目;澳洲《廚師當道》節目,今年也在節目當中要求選手設計「外送餐」,可見外帶外送的餐食設計已成為現今廚師們的必修科目。本期〈料理MIT〉邀請到欣葉集團、MiraWan、美福飯店與高雄漢來飯店的主廚們,特別分享這次疫情期間針對外送外帶餐食的研發過程與心得。
〈May的食空滋味〉帶領讀者走看西方國家打造疫情下的戶外用餐空間,看各國政府如何透過公共資源重整進而活化都市的飲食空間與美學;而全球流行的康普茶飲料,也在〈飲.食〉的專訪安排,進一步了解米其林餐廳如何善用餐食的食材特色,特釀出獨特、且別具風味的康普茶進行搭餐,追上全球的飲食潮流。
今年七月初,俄羅斯要求法國香檳改名的一則新聞引爆話題,鑽研法國飲食文化的楊豐銘博士在〈焦點話題〉針對香檳一詞的文化脈絡進行精闢分析。你喝的是香檳(champagne)還是氣泡酒?誰該正名?誰挪用了他國的飲食文化?文章內便有解惑。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總編輯的話/張玉欣
全球期待的「後疫情時代」,並沒有隨著2021年的到來帶給人們新的希望,取而代之的卻是新變種Delta病毒的問市與肆虐。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則提出「學習與病毒共存」(learn to live with this virus)的概念,在成人兩劑疫苗覆蓋率到達一定程度,訂下7月19日為自由日(Freedom Day),讓英國民眾可以脫下口罩,恢復正常的生活。
台灣的疫情也在八月份逐漸趨於穩定,警戒降至二級,餐飲業終於開放內用。但面對隱形確診者可能上門用餐、餐廳必須有隨時關門的心理準備下,餐飲業該採哪些策略才能與變...
作者序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民國78年),是一個以研究、傳承中華飲食文化為宗旨的民間財團法人。
早在三商大樓奠基之初,三商企業機構即有意成立圖書館;經各方徵詢評估,並以董事長翁肇喜先生蒐集流落世界各地的中華飲食古籍的心願,經過兩年的籌館後正式開放,爾後並成立基金會,務期以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天文、地理、歷史、文學、藝術、考古、文物、傳說、禮儀、習俗、美學、哲學、生活科學、生活文化,與烹飪技巧等有密切關係之層面,作為探討、研究之對象,使中華飲食文化能有系統的一脈傳承。
在過去數年間,基金會的經營已漸具雛形,也贏得社會各界的肯定。基金會亦從實踐中,了解基金會的努力對中華飲食文化多少有些推波助瀾之作用,因此冀望能透過共識之士的激勵,經由科際整合的手法,使中華飲食文化之研究提昇至學術的境界。
為此,基金會已舉辦數屆的中華飲食文化學術研討會、餐飲管理學術研討會,並提供博碩士論文、社會人士學術著作、專案研究計畫的獎助與補助申請,同時亦出版會議論文集、國際性學術期刊及雜誌,並提供圖書資料查詢以串聯人脈資訊的交流,近來更積極參與各類學術活動,以期達到資源之互動與整合的目的。
中華飲食文化基金會成立於1989年(民國78年),是一個以研究、傳承中華飲食文化為宗旨的民間財團法人。
早在三商大樓奠基之初,三商企業機構即有意成立圖書館;經各方徵詢評估,並以董事長翁肇喜先生蒐集流落世界各地的中華飲食古籍的心願,經過兩年的籌館後正式開放,爾後並成立基金會,務期以中華飲食文化中的天文、地理、歷史、文學、藝術、考古、文物、傳說、禮儀、習俗、美學、哲學、生活科學、生活文化,與烹飪技巧等有密切關係之層面,作為探討、研究之對象,使中華飲食文化能有系統的一脈傳承。
在過去數年間,基金會的經營已漸...
目錄
04會長飲食觀點
在關渡開社區複合式餐廳(下)|陳飛龍
07好吃社會學
客家菜 走天涯|蕭新煌
08 May的食空滋味
「戶外用餐」成為後疫情之餐飲新戰略|張玉欣
14餐桌下的故事
疫情下非典型家常菜|陳靜宜
16食憶巴黎
健康通行證政策下的法國餐飲業|蔡倩玟
20美食評論關鍵詞
食物的疆界與傳統的建立|Liz高琹雯
23特別企劃∕與病毒共存 餐飲業生存策略再進化
24餐飲抗疫再進化 |Liz高琹雯
26拓展鮮食零售數位服務
台北晶華活用飯店空間新生活|洪麗君
30乘著老鷹的翅膀
看饗賓餐旅如何運用科技面對疫情|謝懿慧
34不只為外帶而外帶
態芮 進化後的新Fine Dining|謝明彧
38疫情下老味道如何持續飄香
寧夏夜市求新求變求差異|陳怡伶
MIT∕外帶料理設計
44 MiraWan跳脫框架、不斷進化的外帶料理|黃芮琪
48美福透過市集 讓外帶料理多了溫暖|游家榕
52化危機為商機:漢來用「冷凍包」對抗疫情|潘建維
56欣葉各品牌聯手出擊 讓外帶料理變得更好吃|謝懿慧
62文創╳美學
不只是裝食物 放眼未來的餐盒設計|羅健宏
66品牌故事
貳樓 傳遞最友善服務的美式餐廳 |杜曉梅
70發現慢食
從批發到種植 林加彬的冬瓜學問|游家榕
76飲食雜文
日本秋柿食藝—美果佳葉皆是寶|陳久如
餐飲知識+
80疫情下的美食健康新指南|楊昭景
82新冠肺炎疫情期間 食物中毒發生率明顯下降|顏宗海
84新辭新思維
Wet Market濕貨市場、Proffee蛋白質咖啡|徐君林
86打造餐飲人氣店
第二次的店鋪改善 業績成長了30%
『四萬十雞與生鰹魚 包廂宴會 風待食堂』的案例|笠岡はじめ
88經營管理
第一線服務天使 連鎖品牌再進化的核心密碼|洪雅齡
94飲‧食
蘭餐廳與ULV的「康普茶」搭餐哲學|徐君林
98焦點話題
香檳的名字為什麼不給借?法俄之爭給我們的啟發|楊豐銘
102甜點練工房
嬉皮麵包洗刷你對純素烘焙的刻板印象|余得如
餐飲情報
106餐飲進修課程
106烹飪競賽
106餐飲研討會與講座
106展覽資訊
107出版資訊
108餐飲消費
110餐廳索引
04會長飲食觀點
在關渡開社區複合式餐廳(下)|陳飛龍
07好吃社會學
客家菜 走天涯|蕭新煌
08 May的食空滋味
「戶外用餐」成為後疫情之餐飲新戰略|張玉欣
14餐桌下的故事
疫情下非典型家常菜|陳靜宜
16食憶巴黎
健康通行證政策下的法國餐飲業|蔡倩玟
20美食評論關鍵詞
食物的疆界與傳統的建立|Liz高琹雯
23特別企劃∕與病毒共存 餐飲業生存策略再進化
24餐飲抗疫再進化 |Liz高琹雯
26拓展鮮食零售數位服務
台北晶華活用飯店空間新生活|洪麗君
30乘著老鷹的翅膀
看饗賓餐旅如何運用科技面對疫情|謝懿慧
34...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