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教會學校教會我的事
如果在周末,一個廢宅,平均一天可以找到一則(看似)隨機出現、含有「儀式感」一詞的網路廣告;也可能,見到社群上一位舊友表達對「儀式感」的物質暗示之強烈不齒。如果這是一種當下、在地的全面現象,該怎麼理解「儀式」與「儀式感」?又如何捕捉「儀式感」需索背後的心靈地貌?同時不禁審視自己的經驗裡,哪些跟「儀式感」扯得上邊?是中學時代,教會學校的聖誕彌撒?是WFH時的香氛蠟燭?還是盥洗後刮除浴間水漬的暢快感受?但是,刮水並非例行公事;香氛蠟燭與消費慾
太暗地勾結;而彌撒於我根本香綴拜,只有禮成時的「感謝天主」喊得最大聲。
為了釐清這檔事,本期專題「像是一個通道――我城儀式風景」特別邀請到台北文學季策展人徐嘉君擔綱客座主編,探討「儀式感」的形式與內涵。身為企畫高手,她的取徑別具風格,既有層次也有火花。「儀式作為一種信仰」,巴代、徐珮芬、潘柏霖、夏夏是完美的示範組,展現心靈儀式的多元風景,部落巫術的祝禱、為貓梳毛、一年一書的製作、畫眼影與吃早餐,由傳統裡來從生活中去。在「地方╳儀式」裡,龜山島是連明偉心靈座標,讓漂浮的心定錨;嘉勵.賈文卿視台北老城區漫遊,
為病痛苦難中的支撐力量;林立青將上工下班以降乩退駕比喻,萬華在地吃食則為轉換開關,承接勞動後的身與心。
嘉君接著替我們策畫三場交流會,利用飲食、收納、音樂的主題設定,一次窺見向陽、徐振輔、毛奇、水瓶子、姜泰宇、鴻鴻、楊智傑七位創作者的沉澱術。寫作工作坊,謝子凡則用三個書寫練習,帶領學員將寫作的感覺校正回歸。專題最後「儀式所啟動的身體機制」,陳牧宏、姜學斌、李長潔以醫師/學者角度收束,分享他們對儀式感的解讀與思索。
讀罷從而明白,運轉日常的儀式可以只是個人之事,也可以是外向的情感連結;能夠僅在桌前完成,也能穿街走巷或面對大自然;或許包含消費行為,也或許不花半毛錢。毛奇說得好:「總有些事情要尋找與等待才能抵達,不是打開錢包。」
三月號還有個新看點――對談單元「兩個人兒一本書」。邀請何致和、蔣興立兩人,圍繞何致和最新長篇小說《地鐵站》展開對話。雖言書寫動機是為了捕捉現代社會「交流頻繁快速,卻不能使人封閉的內心獲得解放」之圖景,但何致和仍說:「最終,人仍然具有個人意志、擁有自我的主張與生活態度」。
於是想起近年,每到夏天我就去游泳,水中任意浮沉,卻感到身體被校了準,手腳不間斷划動,反倒近似長長的休息。直到2021年年中疫情嚴峻,這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快樂戛然而止。想念盯著池底放空、在蒸氣室躺平,想念游很慢很慢的蛙式、再很慢很慢的梳洗。回想起來,好像這麼做方才覺得踏實了、好好地過了那一年。原來身心的儀式感早就在日常中,只看我們如何去指稱它。
此時又想起《聖經》〈箴言〉中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除了游泳,這也是教會學校教會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