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我們可不是來玩的】
我們選在太陽還沒開始熱暈人的早上來到文山區,訪問山海文化雜誌社及其創辦人孫大川老師。一入內,主編妙姐熱情招呼,一邊說許多資料、出版品、大川老師的書法,剛好借展給台北當代藝術館的「非遊記」,而不在社內。
因為山海的牽引,我也走了一趟「非遊記」。其中「我們可不是來玩的」展區,重現黑白格地板,中央放置著裝滿東南亞書籍的行李箱,這便是「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的「北車分店」了。另一展區則復刻九○年代新生南路旁,標榜「本土的、原住民的、文化的」的「久久酒一次」飲食/展演空間,榻榻米的地板,眾人圍坐的矮桌,POP字體的活動海報。巧妙的策展安排,透過成立第八年的「燦爛時光」,或許可以想像與理解當年「久久酒一次」(以及易址後的「漂流木」)的存在狀態,是細弱的邊緣發聲,也是最富活力的行動實踐場域、文化與思想撞擊之地。
「非遊記」從台灣輻射出去,輯錄漂泊者、勞動者的自敘與歌謠,包括台灣原住民的林班歌、不同族群的東南亞移工心語、來台泰國移工人數之冠的伊善人的摩蘭歌謠等。令人想到瓦歷斯.諾幹在本期專題「跨界者座談」談及以原住民身分看世界,能用更細膩的獨特視角,達至人性共情的回歸;如同他的新作《張開眼睛將黑夜撕下來》,當中書寫的墨西哥、美國原住民……詩人廖偉棠便說,駐留過愛荷華的台灣作家相當多,卻只有瓦歷斯第一眼看到的是這裡消失的印地安部落。
台灣在2005年,訂定每年8月1日為「原住民族日」,以紀念1994年8月1日憲法增修條文將「山胞」正名成為「原住民」。值此際,我們邀請台東大學華文系副教授董恕明老師,擔任八月號專題客座主編。她細膩規畫的「因為不一樣,所以很美麗—台灣原住民文學」專題,希望能成為一把鑰匙、一個引子,讓大家在閱讀後,覺得自己好像更了解「台灣」一些,也對「台灣文學」有更多理解,並且想進一步知道更多更多。
根與路徑互相生成,豐富著台灣文學的內涵。本期「資深作家」單元深度專訪出身香港的「中文維納斯」翁文嫻;「懷念作家」單元則紀念六○年代自香港負笈來台的「火鳳凰」黃德偉、1949年來台的「文壇老佛爺」丹扉。
而台北,剛好也是三位作家求學或長居的重要之地。
當我仰望兩層樓、式樣古典的台北當代藝術館,同時不禁想,未來的台北文學館會是什麼模樣?日治時期的古蹟建築?戰後擘建的空間再利用?還是全新落成、具有當代感的嶄新館舍?籌備處已在稍早的7月19日揭牌,先導活動「共繪臺北文學藍圖—百位文化人的城事提案」在更早的6/27~7/1舉辦,邀集一百位文化人短講倡議,各種想像多元齊放。十個場次的十篇側記,收錄在本期《文訊》,作為將來館舍籌備的基礎與動力。
這同時也是見證,借用「非遊記」展區名稱—「我們可不是來玩的」,因為「我們是講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