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億人口大爆炸 地球難以承受之重
2022年11月15日,全球人口正式突破80億,聯合國稱這是人類在醫學、科學、衛生、農業和教育方面取得歷史性進步的里程碑,但也警告已因氣候變遷面臨資源稀少窘境的地區,接下來將遭遇更多困難。
未來30年內,世界人口分布將迎來重大變化。最新數據顯示,印度今年中將取代中國,成為第一人口大國。而中國人口出現60年來首次下降,人口紅利不再的憂慮,在在引發中國經濟成長是否觸頂、世界工廠是否拱手讓人,以及拖累全球經濟的討論。
到2050年,世界人口增長的一半將主要集中在非洲與南亞,這將對本已不足的基礎設施形成壓力;東亞的日本、韓國與台灣則同樣出現生育率低迷,「生不如死」的人口危機;美國和德國靠移民創造人口優勢,卻也造就某種程度的社會分歧與爭議。
面對人口大爆炸的地球,人類無論如何都要面對糧食、水源、燃料等可取得資源都將變得更少的難題。在美國,有人發起「人類自願滅絕運動」,認為人類幫助地球能做的最好事情是停止生育。封面故事〈80億人口時代〉與您一起來關心全球人口大爆炸的危機與挑戰。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地球人口突破80億 不均與失衡的挑戰
聯合國去年11月宣布全球人口突破80億大關,而印度人口今年6月可望達到14億2,860萬,超越中國成為人口最多國家。世界人口激增與結構失衡日益嚴重,預示著人類將迎來更艱難的挑戰。
印度成為人口第一大國之後,衛生、公共設施和教育方面,將面臨更大壓力,但人口優勢也不容忽視,能否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備受矚目。反觀中國,卻因過去錯誤的一胎化政策,人口迅速老化,不斷萎縮的勞動力可能拖累全球經濟。
聯合國估計,未來30年人口增長的一半主要集中在八個國家,其中五個在非洲。未來非洲確有可能經濟起飛,但應是區域性而不是整個大陸,而勞動力供給過剩將帶給社會嚴峻挑戰。
相對印度與非洲人口激增,日本、韓國與台灣長期為低生育率所苦,年輕人面臨高房價與生育不友善等困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預言:「如果日本不能出現出生率高於死亡率的變化,日本將不復存在。」
封面故事〈80億人口時代〉從人口觀點看印度的機會與挑戰、中國的人口危機、非洲經濟起飛但患不均、「人類自願滅絕運動」、「日本消失」危機倒數、少子缺工的台灣、美國人口優勢拉警報等。(詳見32頁)
新冠疫情、俄烏戰爭與通膨等因素交織下,缺藥成了各國難題,台灣藥品曾一度短缺131項,衛福部緊急成立部層級防缺藥中心因應,成為疫後新挑戰。製藥大國美國也痛定思痛,落實製藥本土化與強化生技供應鏈韌性。
醫護人力荒是另一場危機。疫情以來,法國、英國與加拿大的護理師陸續離開工作崗位,醫院到處搶人、留人,甚至到國外挖角。國際護理協會建議,將護理人力缺乏視為全球衛生緊急情況。
專題〈醫療危機〉深入探討台灣缺藥原因與因應措施、美國強化製藥供應鏈靭性、日本藥廠出包下的缺藥危機、新興抗藥疾病威脅全球,與法國、英國、加拿大護理師離職潮。(詳見68頁)
〈看世界〉本期與動物邂逅,先到印尼野生動物園自駕遊,體驗近距離餵食大象、長頸鹿的刺激感,再駐足喵力噴發的伊斯坦堡、嶄新亮相的新加坡飛禽公園、探訪神的使者─日本奈良鹿、高雄柴山爬上爬下的台灣獼猴、藝術氣息濃厚的猴硐貓村以及狗狗坐鎮的曼谷咖啡館。(詳見8頁)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地球人口突破80億 不均與失衡的挑戰
聯合國去年11月宣布全球人口突破80億大關,而印度人口今年6月可望達到14億2,860萬,超越中國成為人口最多國家。世界人口激增與結構失衡日益嚴重,預示著人類將迎來更艱難的挑戰。
印度成為人口第一大國之後,衛生、公共設施和教育方面,將面臨更大壓力,但人口優勢也不容忽視,能否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備受矚目。反觀中國,卻因過去錯誤的一胎化政策,人口迅速老化,不斷萎縮的勞動力可能拖累全球經濟。
聯合國估計,未來30年人口增長的一半主要集中在八個國家,其中五...
目錄
2023年6月號
編輯台報告
地球人口突破80億 不均與失衡的挑戰
文 谷 澄
地球一角
在六龜路上
文 劉克襄
看世界
與動物邂逅
文 李宗憲、鍾佑貞、侯姿瑩、楊明珠、林巧璉、王朝鈺、呂欣憓
鏡頭下
沒汽車沒手機 阿米希人靠信仰樂活
文 江今葉
財經科技
當不動產變負動產 空屋浪潮席捲日本
文 黃名璽
中國競爭與人才缺口 台灣IC設計業新挑戰
文 劉千綾
封面故事–80億人口時代
人口大爆炸 地球難以承受之重
文 莊怡真
人口紅利還是人口炸彈 印度的機會與挑戰
文 林行健/中央社駐新德里記者
中國人口危機難逆轉 全球經濟剉咧等
文 周慧盈/中央社副主任編輯
全球人口重心轉向非洲 經濟將起飛卻也患不均
文 陳亦偉/中央社編譯組長
人口過剩地球超載 他希望人類「自願滅絕」
文 陳亦偉/中央社編譯組長
少子化惡性循環 「日本消失」危機倒數
文 楊明珠/中央社駐東京記者
年輕人「生育罷工」 韓國人口世紀末恐腰斬
文 廖禹揚/中央社駐首爾記者
台灣人口「生不如死」 少子化缺工釀國安危機
文 陳俊華/中央社記者
美國人口優勢拉警報 移民政策陷兩難
文 張欣瑜/中央社駐舊金山記者
德國打造最先進移民法 招手專業人士解缺工
文 林育立/中央社駐柏林記者
背包筆記
斯里蘭卡茶鄉之旅 避暑勝地啜飲鮮香奶茶
文 陳威光
吉隆坡唐人街舊地重遊 茨廠街喚回老味道
文 田欣雲
媒體識讀
假訊息如何擄獲人心人性
文 管中祥
社會文化
查爾斯三世中學受欺侮 老同學說他肯定是好王
文 郭 洵
妹妹重建許惠美舞作 跨界再現七夕那場戀曲
文 趙靜瑜
專題–醫療危機
缺藥缺醫護 後疫情的醫療危機
文 陳姿伶
後疫情時代 防缺藥成健康新挑戰
文 陳婕翎、沈佩瑤
美國驚覺製藥無比脆弱 生技界築牆有如半導體
文 尹俊傑
日本藥廠接連出包 缺藥恐還要兩三年
文 黃名璽
耳念珠菌傳播迅速 新興抗藥疾病威脅全球
文 陳亦偉
藥品斷供醫師短缺 法國險峻的醫療未爆彈
文 曾婷瑄
加薪趕不上通膨 英國醫護罷工一波波
文 陳韻聿
加拿大護理師人力荒 搶人留人大作戰
文 胡玉立
菲律賓護理師逐夢海外 每年外流上萬人
文 陳妍君
集體創傷成愛國運動 中共試圖改寫清零記憶
文 唐佩君
全球新聞速讀
巴拉圭總統大選 友台派潘尼亞勝選
整理 盧映孜
新趨勢
時尚吹起環保回收風 巨星樂穿舊衣走紅毯
文 蔡佳敏
國際雜誌精選
成就個人或家族 繼承家業利與弊
摘要 施 施
特斯拉小心了 比亞迪超車中
摘要 張曉雯
看新聞學英文
綠色美妝正潮 永續挑戰路崎嶇
文 劉政權
精句集
「打每場比賽和每個位置都把它當成自己的最後一戰。我整個職業生涯期間都有個信念……」
整理 林治平
聚焦台灣
VP Lai, Dwight Howard promote overnight stays at Presidential Office
「魔獸」霍華德任大使 邀你到總統府住一晚
By Chiu Tsu-in and Lee Hsin-Yin
譯解 劉漢娜
CNN雙語新聞
The $500 billion beauty industry’s ‘green’ ambitions are a patchwork at best. And they’re falling short
5000億美元美妝業吹起環保風 可惜收效甚微
By Aditi Sangal, CNN
中譯 劉文瑜
新聞E點通
How Mexico City’s mural movement transformed walls into art
墨西哥城的壁畫運動 訴說為自由而戰的歷史
譯解 劉漢娜
空中英語教室
THE WEIRD WORLD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T
AI藝術的異想世界
by David Morton
TOEIC全球職場通
從公司鼓勵員工擁抱AI公開信 學TOEIC重要用語
文 李海碩
2023年6月號
編輯台報告
地球人口突破80億 不均與失衡的挑戰
文 谷 澄
地球一角
在六龜路上
文 劉克襄
看世界
與動物邂逅
文 李宗憲、鍾佑貞、侯姿瑩、楊明珠、林巧璉、王朝鈺、呂欣憓
鏡頭下
沒汽車沒手機 阿米希人靠信仰樂活
文 江今葉
財經科技
當不動產變負動產 空屋浪潮席捲日本
文 黃名璽
中國競爭與人才缺口 台灣IC設計業新挑戰
文 劉千綾
封面故事–80億人口時代
人口大爆炸 地球難以承受之重
文 莊怡真
人口紅利還是人口炸彈 印度的機會與挑戰
文 林行健/中央社駐新德里記者
中國人口...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