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讓我們平安老去】
那位作家還寫嗎?他是否還坐在書房中,吃力或不吃力地在紙上刻字?他用什麼寫?又,要花多久完成一篇稿?作為《文訊》的編輯,經手老作家的稿件是日常,偶爾我會看著資深作家們的名字,作此般過於好奇的想像。忽地我憶起去年夏天跟訪向明老師的事。那時我與採訪者走進老師的書房,看到詩人電腦前的手寫板,不由得瞠目相視三秒,同時也聽向明老師平常如何靠它寫詩,並幾乎天天在Facebook上發表貼文──那可真是年輕。
當然,年輕的不是科技或社群網站本身,而是那使用手寫板的企圖。年輕是拒絕去計較,或者不知道要去計較。在手寫與敲擊鍵盤間,我看到了另一種嘗試接近「此刻」的恆久動力,那是讓人驚喜的企圖。或許也不必感到驚訝,因為那時向明老師的記憶力是真的好,聲音也宏朗,說到激動處還會作勢起身要進書房拿書給你看。除了腳步變得緩慢,老年作家會面臨的挑戰,似乎在他身上看不到一點跡象。
不過真實的情境可能也比我們想的要複雜許多(就像你曾對無來由的痠痛毫無概念),畢竟在真正抵達老之前,我們都不能為其他的時序代言。而我想像的老後不該只是關於衰弱與孤獨,它需要的其實是理解:必須理解「老」是每個人都會碰到的尋常事,需要一些被遺忘的尊重;也要去理解確實有人在年紀增長的過程中,依舊過得年輕快活。所謂養護,在我看來與年紀也沒有太大關係,不外乎是身為一個人,想辦法讓自己過得快活順心點,讓事事更穩妥一些。這甚至是有些年輕一輩忘記去做的事。
本期我們特別聚焦於「一個作家的老後」,並請吳妮民擔任客座主編。透過觀察與理論的交織,我們得以開箱一次高齡者的生活問題,並看看作家們如何看待時間帶來的身心靈變化:首先,王美珍總編從生活切入,為我們觀察了銀髮閱讀市場的趨勢與可能;劉介修醫師詳細闡述了多重慢性病對老年人的影響;而吳建東中醫師則從東方醫學的角度提供了不同的治療觀點,這兩種不同的醫療思維彼此呼應,皆強調身心的平衡。在心理學層面,鐘穎與王浩威各自探討了文化創造者的永恆少年特性,以及老年帶來的新視野與潛在的智慧。
此外,五位資深作家——劉靜娟、蕭蕭、隱地、袁瓊瓊與廖玉蕙——分別分享了他們在樂齡之年遇到的身體變化以及心靈的調適。在照顧老年的實際經驗方面,于德蘭分享了為母親張秀亞出版作品全集的完整心路歷程;王亞維副教授則生動地描繪了其與妻子如何深度關懷高齡的母親,同時也是現今臺灣最年長的女性作家,王黛影女士。這兩則記事顯示了家庭中的愛與責任,也讓我們瞥見了作家作為一個人的基本需要;最後,我們也觸及老年作家面對晚年財務和法律問題的現實:施昇輝提出了合理的財務規劃對於保障樂齡生活的重要性;章忠信使我們看到作家們可能面臨的「特殊注意事項」。
關於老後,是枝裕和的《比海還深》應該存在一些啟發:樹木希林所飾的淑子婆婆的家庭,在颱風來之前老早就被吹散了──被兒子失敗的婚姻,被現代生活的種種疏離。她說從來沒感受過比海還深的愛,卻也還是在獨居生活中一步一步走了過來,她那坐在飯廳椅子上垂著眼的模樣,像極了世界上所有被疏離的老母親,可她仍然順著對人生的理解,過著寡淡又深刻的日子。我猜想平安老去後的實態,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