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具影響力的網路趨勢觀察家Mr.6給這個時代的顛峰之作!
* 如果你一天只看兩篇文章,那你應該看Mr.6的文章兩次!
* 從世界各地科學菁英實證過的觀點,給你20個力量的來源、教你10快樂的方法!
* 年輕世代快樂工作與聰明生活必備的一本書!
Mr.6是台灣最具影響力的網路趨勢觀察家,他的文章不僅是一流的,更具備了國際水準,他幫我們搭起從台灣通向世界的橋樑,就如:
‧ 覺得自己的思考不夠快嗎?科學家建議了一個方法──「微專注」。
‧ 如何讓朋友或自己多感受11%的溫暖?科學家說:喝上一杯熱飲料,效果不錯!
‧ 想讓學習效果加倍?芝加哥大學實驗發現「慢學」可以提升50%的學習力。
‧ 「想快一點」,心情會變好?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的「瘋想」絕技,讓人快樂又成功。
這本書Mr.6蒐羅世界各地科學家實證過的觀點,提供20個力量來源及10個快樂方法,告訴你人生逆轉勝一點都不難,就看你是否撥對了心底的那根弦,讓自己成為真正的力量系人類。
作者簡介:
Mr. 6
本名劉威麟,公認為國內網際網路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觀察家與評論家之一,剛卸任Voofox網站製作公司總經理,美國史丹佛大學管理、電機雙碩士,英屬哥倫比亞大學資訊工程學士,旅外13年,曾於矽谷從事互聯網創業,並曾任Asiatech Venture台平創投公司投資襄理、資策會投資業務組經理、中加創投投資經理。
媒體撰稿:《經濟日報》「企管2.0」專欄、《工商時報》「網路創業達人」專欄、《數位時代雙週》全球網路趨勢專欄、《管理雜誌》Young觀點等專欄、《30雜誌》創業趁年輕專欄。
出版著作:《網路紅事件》、《Sweet Spot一夕爆紅網路效應》、《搶先佈局十年後》、《別學北極熊:創業達人的7個特質與5個觀念》、《上班族硬起來》等十餘本書。
個人部落格:「Mr. 6──趨勢、創業、網路、生活」(http://mr6.cc),為台灣訂閱人數第一名。
章節試閱
〈1 「強悍、亂下」決定,讓你決策更準確〉
明天要去哪裡玩?
應接受哪一份工作?
該和哪一個對象結婚?
你知道嗎?太龜毛,反而失準頭?
科學家已經證明了,「亂下決定」有一種驚人的力量。
《Psychological Science》曾於二○○八年引用杜克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們有時會碰到「難以決定的事」。小的可小至今晚該在哪裡吃飯,大的可大到該不該和「這個男的」分手。科學家做了一輪實驗後,竟然引導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心法」──
那就是,當你碰到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與其慢慢去想遍了所有可能性,一一分析思考甚至問人,不如就完全不要想、不要問、不要求籤,也不要沉澱,當下就直接請自己的「潛意識」,當場幫你做一個決定。
這個決定,科學家發現,往往是異常的「正確」!
譬如,到異國自助旅行,好多地方想去玩,沒時間塞這麼多行程。我們僅有的這一整天,應該選哪幾個地方?先去商場逛街嗎,還是先去名勝古蹟,要搭公車加地鐵,還是多花點錢坐出租車?該不該買門票去某樂園半天,中午該選哪家餐廳?雖然旅行本身是有趣,不過做這種決定還真是痛苦的,但卻又一定得作個決定,因為再過一小時就要出門了!怎麼辦?科學家建議的就是,別再去抽絲剝繭的分析哪一個行程最棒了,直接就「通通放掉」,「隨便選一個」,用直覺來下決定。
杜克大學研究人員找來好多位實驗者,將他們分為A、B、C三組,要他們考慮周全後,在精心安排的四個「差不多」的選項中選擇一個。科學家要求A組必須在一定時間內答出來(譬如三分鐘),B組則被允許想多久都沒關係,想完再慢慢告知答案即可,C組和A組類似,只給一段時間思考,但是在時間快到時,科學家會給他們一大堆干擾,強迫他們分心,逼他們沒辦法限時內想完,就得靠「潛意識」趕快隨便給出一個答案。
驚人的結果出現了:
隨便猜猜的C組,竟然表現的比專心思考的A組還好,在四個選項中做了正確的選擇,而且其正確度已經接近了B組的水準。也就是說,同樣是被限時答題,專心想的,竟比「隨便想」的還差!也就是說,靠潛意識所做出的答案,比清楚意識還要強?
科學家解釋,一般人碰到複雜問題,總會想辦法將「所有可能性、所有道理」都在腦中列出來,在紙上寫下來,不過,人腦的運算力量顯然遠比我們想像強大,在開始計算之後沒多久,其實已經「感覺」到最好的選項是哪一個,這時候,若不馬上跟著感覺走,還要硬往深度挖下去,人腦就會開始被一些「不重要的資訊」給影響到。
科學家說,思考的時間愈多,許多注意力就開始從重點被分散到其他較不重要的地方,想了老半天,想到最後一分鐘,直到當事人發現時間不夠,為了要在時間內完成,就拿著剛剛整理的五花八門的思緒,做出一個「錯的決定」。
不過,顯然「潛意識」也要小心使用,科學家另外設計了第二份考題,讓四個選項變得差異很大,只要稍微想一下,就可以區分出那個是最正確的選擇,科學家發現,這樣的考題,對於C組就不行了,A組比較厲害。也就是說,剛剛這種「潛意識」,只能放在選項差不多、無法解的狀況下,我們人類不能什麼決定都用「潛意識」,只有在難以決定的「兩難」、「三難」、「四難」的習題時,才適合呼喚你的潛意識!
有趣的是,同一期《Psychological Science》學術期刊,剛好也有另一篇相關的研究同時刊出,它也是關於「決策」的。他們說,當你無法決策時,除了「潛意識」,還可以用一種方法來加強正確度,那就是帶著「權威感」(power)去下決定。
科學家找來一些實驗者,將他們分為A、B二組,A組讓他們回想一下老闆或上司或老師很有權威的欺壓他們的樣子,意圖讓A組人感覺到很軟弱(powerless),而B組則請他們回想他們當領導人或得獎的回憶,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是強悍(powerful)。這時候,再丟給他們一個問題,在四輛車之中選一輛最棒的,四輛車各有十二項內容,相差不遠,難以選擇。然後科學家還刻意在兩組中選出幾個人,讓他們分心,試圖造成剛剛第一個實驗的「潛意識」效果(兩個實驗似乎來自不同的實驗室,顯然這兩個實驗室有彼此在聯絡)。
結果科學家發現,A組的人因為軟弱,常常做錯決定,而B組的人因為強悍,做的決定往往比較正確!有趣的是,當科學家強迫他們要用潛意識來直覺判斷,A組就可以做到和B組一樣的水準。而B組無論是不是在潛意識,強悍的他們,都可以準確的做出正確的決定!
兩個實驗,得來的結論之一,就是:
決定時,最大的問題是在「把不重要的看成重要的」。這個問題已經很難了,還要再丟個問題給自己,哪個重要哪個不重要;看起來很小心的人,其實做出的盡是錯誤決定。
我不禁想到從前的我。
好久以前,在美國與朋友有一場對話。也不怕大家笑,由於高中大多時候關在家,我對人際是非常慢懂的,一直到研究所才開始與同學出去玩、吃飯。我當時和這位朋友討論到學生時代,每次輪到我選餐廳(我們都會輪流選),我都說:「唉,算了,讓其他人選吧!」或是當我選了一間日本料理,另一人突然說:「咦,有間泰國菜也不錯!」我就馬上改口:「好,就你說的,泰國菜!」
這位朋友說,我怎麼都不下決定啊?
有一次,我們一群人為了做學校專案,十幾個人站在那邊爭執,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一個平常很安靜的組員,突然看不過去,就衝出來揮揮手,「哎呀,別鬧了。」他說。
「我看,就這樣處理。」這傢伙比手畫腳的,「你呢,這樣;他呢,就那樣。」
旁邊其他人默然不語的聽著他的指示。我覺得很神奇的是,大家都附和:「好啊,好啊!」雖然我心裡一邊幫某甲捏冷汗,一邊也抱著看好戲的心態,「既然決定了,那你某甲要負責啊。哈哈,等著看好戲。」我想,很多人的心情都是這樣。就是因為知道這樣的心情,反而更不敢下決定,也更在群眾中站不出來。
才終於知道,我們不敢下決定,往往是因為懼怕「下錯了決定」。下了決定就要負責,萬一找錯了地方,那就不知怎麼對大家交待。如果是和朋友一起,那就把決定權推給朋友,但如果是「自己的事」,就不能問其他人了!就要自己想辦法決定。這時候簡直是很大的痛苦,因為我真的很怕自己做錯決定!所以我把每一片磚塊都掀起來看看,把每一包盒子都打開來看看,把每一片垃圾紙屑都撿起來以免遺漏了什麼……但最後是更多的雜亂資訊,萬一哪一道資訊剛好打中我腦中的偏頗價值觀,我可能會突然間選了這條!
後來我成長了,因為人生的過程中,實在有太多決定要下了。當我愈飛愈高,決定就愈下愈多;學生時代,我們可以不下決定,但不可能到其他地方也是這樣。成長後,我們才一窺「下決定」的真相。
真相就是:「下決定」,其實不是最後一步!
幹嘛這麼緊張。
下決定,其實是「第一步」。下了決定後,接下來的事情才會慢慢展開,這時候,你有很多的時間來改變它。尤其當我們是決定者,既然要「負責」它,大家就跟著我們走,接下來自然就有了權力和說服力來安排接下來的事。就算這個決定可能很爛,但有可能在決定之後的這些過程中,我們把它扭轉回來了。
選了一間很難吃的餐館,但我們找到一個很好的座位,吃飯的時候氣氛很好,還隨興請大家喝了一杯果汁,飯後還可以突發奇想到旁邊一間奶茶店喝杯不一樣的。
學會了「下決定」是「第一步」,為了快快開始,我很快就下了決定。這個時候我有「權威感」,我也是用「潛意識」,以科學家的實驗來看,這樣情況下所下的決定,至少不會是個差的決定,再加上決定之後的努力,我們可以變成一個「很會決定」的人。決定也是一個很強的競爭優勢!
〈2 「微專注」,抓住兩秒鐘的機會〉
覺得自己思考得不夠快嗎?
還想再加強思考嗎?
科學家建議了一個辦法!
一般認為,人年紀慢慢變老,老到一個程度後,頭腦肯定不如少年人清楚。你和一個老人說話,他的反應肯定會比年輕人慢一點點,表達方面可能也比年輕人還要鈍一些些,你看到的是一部老馬達,緩緩的轉、轉、轉、轉,有時不小心還聽到鏽掉的吱吱磨擦聲!
不過,顯然我們錯了。
我們在《科學美國人》看到一則來自UCSF的有趣研究,先講結論好了,他們說,人老,原來頭腦並沒有「變慢」,那部老馬達其實還是轉得很快,快得完全沒有丁點鏽味。
老人看起來思考遲緩的主要原因,並不是他們腦子不行,而是,他們愈來愈無法「專心」。「老腦」其實依然可以計算得很快,只是算到一半,容易「神遊」到其他地方,聽到太多雜音,最後算不出來。
不專心有這麼嚴重喔?不專心難道不能改善?
科學家找來兩組人作實驗,一組是「青青壯壯組」,年齡都在十九∼三十三歲左右,共二十二位,另一組是「耆英老年組」,年齡在六十∼七十二歲左右,共十七位。科學家給兩組人一連串經過巧妙設計的圖像考試,給他們看了兩組照片,一組是人臉,一組是風景,將這兩組照片作不同程度的混合,再問問他們照片是哪一張?其實若花點時間仔細慢慢看,仍可以從大致的狀況,看出到底原本是哪一張人臉,和哪一張風景照片,問題是科學家只給一點點時間作答,實驗者只有不到十秒鐘就得說出答案,一比下來,年輕人和老人勝負立見:
年輕人很快就能辨識出人臉和風景。
老人卻慢吞吞的,錯誤百出。
科學家同步以腦部掃描技術觀察受實驗者的腦部運作,結果發現:老人的頭腦和年輕人的頭腦,所受刺激的時間竟然分毫未差,也就是說「老腦」並不會跑得比「新腦」慢!然而,老腦為何答得慢?原來,完全是敗在一接到題目剎那之間的兩百毫秒,也就是五分之一秒的極短時間!
在那一開始的五分之一秒,老人的大腦,竟然整個呈現非常混亂的狀況!
科學家解釋,這是因為老腦接收到「外部刺激」(stimuli),無法完全將它們擋在外面,以致外部刺激全部一起入侵,你說,才五分之一秒,有差嗎?有!這五分之一秒雖然非常短暫,但已經足夠讓老人原本應該準備好的答案,瞬間凌亂掉,也打亂所有原本用「instinct」就可以判斷的事情,以致於就算大腦很快就恢復正常,但原本應該是很快答出的答案,就變得不容易答出了。
老人拿著這個剛剛發生過「風暴」的混亂大腦來作運算,自然就不如青青壯壯組正確了!
這實驗讓我想起小學老師常常說的一句話──
老師總是說,課業不好的學生,都是因為容易分心、坐不住。
這個觀察,和老人的問題,有一點點相映成趣──
你以為你沒比人家聰明?
或許,只是你沒辦法完全專心而已!
這實驗甚至還告訴我們,這些「分心」,其實都是瞬間發生的。五分之一秒,根本來不及「專心」,它就已經發生了。就算後來你是多麼的專心,它已經在腦內製造太多的其他資訊,這些資訊全都「開花」,我們整個腦突然無法從這迷宮般的叢林整理出一個有效的答案,於是就亂猜、亂來,造成更多的混合雜亂資訊。
有時我們一邊工作一邊開著MSN,嘩!瞬間湧進五個「hihi」、「哈囉」、「yo!」,你想,沒關係,先聊一下!結果過了十五分鐘、真的都聊完了,回到工作,卻發現整個腦袋像剛剛放過爆竹一樣,全部都是灰煙瘴氣,這篇報導算是證實一件事:外部的干擾,是會嚴重減慢速度的。從兩百毫秒到兩個小時,都有可能!
這也表示,個人想要再更成長,有一條捷徑:
那就是:拚「微專注」。
什麼叫「微專注」?就是瞬間的專注力。
其實根本沒有人可以連續一小時,每一秒都全神貫注的。很會讀書的人,其實只是好多好多個「微專注」加起來的成果。
專注不必太久,只要專心一下下,就可以得到後面的清靜,所有都出來了。
科學家說,兩百毫秒的專注,需要年齡夠年輕。我認為,我們大可不必拚兩百毫秒,我們拚「2秒」即可。我們可以投注心力在培養「兩秒鐘」長度的「微專注力」。
自認是個相當「多工運算」的人,我們可以很不專心,但會一直奮力的想辦法好好的「想清楚」、「想清楚」、「想清楚」,如果是圖像來看,我們好像是在一個水洞裡潛水,動作有點緩慢,但,只要抓到這麼一個小點,就突然整個人像是飛到空中,做什麼都很順,只是一種覺悟,一種領覺,只要讓我們「專心」到兩秒鐘,其實就上軌道了,也有機會吃到「無敵星星」了。
所謂專注力,就是停止對讓你不專注的事物窮打直追,這樣想起來,我發現的確如此,當我們喝了咖啡後,神智清楚,會發現許多事情都可以決定在瞬間,有一個隱型的小小拉環,我們找到了,瞬間一抓住它,輕輕一拉就整個漂亮的拆解掉,之前想了半天都想不出來的問題一瞬間就解開了。這個小拉環,其實只是某種兩秒鐘的「微專注」。有的時候,一件事情想不出解,抓頭髮,還是想不出來。其實,每抓一次頭髮、拍一次桌子、還是站起來抽一根菸,都是幫我們重新來過,回來又來一次「兩秒鐘的機會」,我們是在等待那兩秒鐘的降臨,哪一次出現一個完全無雜質的兩秒鐘,降臨一次,所有事情都解了。
偉大的思考作品只需要一瞬間的努力,花個兩秒鐘抓住「某物」,後面就會像溜滑梯。說不定我們早就有天才的本事,現在我們只需要兩秒鐘的清靜機會罷了。
〈1 「強悍、亂下」決定,讓你決策更準確〉明天要去哪裡玩?應接受哪一份工作?該和哪一個對象結婚?你知道嗎?太龜毛,反而失準頭?科學家已經證明了,「亂下決定」有一種驚人的力量。《Psychological Science》曾於二○○八年引用杜克大學的研究,研究人們有時會碰到「難以決定的事」。小的可小至今晚該在哪裡吃飯,大的可大到該不該和「這個男的」分手。科學家做了一輪實驗後,竟然引導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心法」──那就是,當你碰到一個很複雜的問題,與其慢慢去想遍了所有可能性,一一分析思考甚至問人,不如就完全不要想、不要問、...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